重庆市九龙坡区歇台子小学 邓昆梅
语言是教学思想的直接体现,是教师使用最广泛、最基本的信息载体,因而,课堂语言的实效性也是众多教育工作者苦思冥想的一个课题。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认为,教师的课堂语言就是一个切入点。我就从自身经验出发,就课堂教学语言存在的问题、课堂教学语言应遵循的原则、组织课堂教学语言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三个方面进行探究。
经过观察发现教师的课堂语言主要有以下几种问题。
有些教师根据新课标提倡的要为学生创设宽松、民主的学习氛围这项要求,从上课伊始就用亲切、自然、柔和的语调,不管学生的状况如何,一味地“甜言蜜语”,语言做作,情绪异常饱满。时间一长,使学生疲劳、厌恶。这种过分地创设氛围而忽视学生的做法是不得当的。
如学生临时提出的问题课前又没有准备等,有些老师就选择用模糊的语言搪塞过关,长期如此,学生对老师自然失去信任,变得默默无语。
讲课时语调平淡,表情严肃,从例题到练习,再到课堂小结,整个过程如同背书非常流畅,如流水一般源源道来。虽也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但这不过是一种形式,课堂完全按照教师预定的程序进行。这种语言的课堂难免会有学生睡觉,课堂效果自然不好。
一是讲话不分主次,让学生抓不住重点;二是语言罗嗦,怕学生听不明白,经常进行不必要的重复。
课堂讲究实效可以体现在很多地方,课堂语言应该是一个值得重视的环节。我们要用最精练的语言表达出教学态度和教学思路,让学生在有限的吋间内更快的明白我们所要传达的信息。然而有的教师在课堂上喜欢讲一些作秀语言、模糊的语言,甚至非专业的语言等都是不利于课堂教学,更谈不上提高课堂效率了。
启发式教学就是在教师的诱导、点拨下,让学生通过亲自尝试探索使认知结构再发现的过程。显然提问式教学是贯彻启发性原则的有效手段,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提问都有启发作用,那种以活跃课堂气氛,增加学生参与度为由,以满堂问代替满堂灌是一种形式。我们的课堂提问语言要把握好“度”,做到“导而弗牵, 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首先是创设课堂教学气氛的民主。它要求教师自觉营造课堂的民主气氛,还要引发学生联想、逆向思维等,让学生自己提出讨论解决问题。其次教学民主必须体现“教学相长”的思想。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始终是平等的主体,教师要允许学生有自己的思考,有独到的见解。再次教学民主还要求教师关心每一位学生的个性特征并因材施教,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人。课堂语言是体现民主性的重要因素。
引导性语言在课堂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引导语言来把握课堂的发展方向,以到达我们预设的目的。引导语言关键是要能够把握恰当时机,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激励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
评价语言应具有艺术性,使学生在充满真情的、富有诗意的评价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感染。课堂上抓住学生回答问题的有利吋机,寓夸奖于评价中,对学生课堂上给出的解法应给出一定的合理的解释,点明要害之处,优在哪里或差在哪里,好的方法一定要当场肯定展示,构成真诚,自由,和谐的交流环境,让学生感到教师真挚的激励语言,从而激发学生积极思维,大胆发言,增强学生的自信力,培养兴趣。而否定性评价也要注意采取恰当的方式,方式不同,收到的效果也会不同。委婉的评价可以引领学生走入正确的轨道,过于直白的断言容易对学生造成消极的情绪,不利于我们的课堂教学。特别是幽默的否定性评价语言是一剂课堂气氛的润滑剂,能化解学生受挫后尴尬和难堪的心理,让学生在笑声中欣然的接受老师的评价并以更积极的心态参与到后面的学习中去。
教师要做到如下两条:一是对概念的实质和术语的含义必须透彻的了解。二是必须用科学的术语来授课,不能用生造的土话和方言来表达概念、法则、性质等。除了具有准确性之外,还应有规范化的要求,如吐词请晰,读句分明,坚持用普通话教学等。简约,就是教学语言要干净利索,要抓住重点,简捷概括,有的放矢。
我们每一堂课基本上都是由许多板块构成,如何将它们有机的串联起来,我们的衔接语言就起到重要的作用。如引入后如何转到正题,概念讲完后怎样过度到应用等等。例如在可能性第一课时中,在讲完事件后,我们可以这样过渡到求可能性的大小(概率):“对于一件事件,知道它发生的可能性大小是非常重要的,它能为我们的决策提供关键性的依据,比如预测彩票的中奖可能性的大小,就不会盲目的沉迷其中而不能自拔。那么,如何才能计算出可能性(概率)的大小呢?”更让学生有进一步探究的兴趣。衔接语言不可马虎,更不可省略,是各知识板块之间的润滑剂,善于运用并且很好运用能使整节课是一个有机整体。
课堂结束时的课堂小结,回顾本节内容等等都离不开概括性语言,概括性的语言必须简短精练,让学生对刚才所学到的知识有一个更全面,更深层次的认识。例如可能性第一课时课堂小结可以这样:“……一个硬币出现正面与反面对可能性是二分之一,这是我们做大量重复的试验逐渐得到的一个结果,但是如果我们每求一个可能性的大小都要进行大量重复的试验,岂不不费吋费事,可不可以不经过大量重复试验来求呢……”这种设问语调欲擒故纵,增加学生课后探索的兴趣,为下一堂课也做好了铺垫。
教学中我们要不断更新我们的观念和理念,教师在课堂上扮演的什么角色,直接的反映在教师课堂语言的变化上,所谓“口为心声”,语言是思维的外在形式。通过教师在课堂上的语言的变化,我们可以清晰的感受到教师在教学观念上的巨大变化。而语言没有固定的模式,唯有不断的锤炼,才能“口随心愿”。在新课程理念的驱动下,我们精心组织的课堂教学语言将给学生以美的享受,也使我们更愉快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