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海淀实验中学 吴 波
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是核心问题,如何提升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着力点,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数学教学需要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所谓直观思维,就是凭图形、凭式子、凭数据,以已有知识为基础,凭直观感觉得到结论的思维方式。它是思维的基础.
从已知条件推出所证的结果,发现隐含条件,这是数学的基本思想方法之一。
逆向思维,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不仅可以加深对原有知识的理解,而且还能发现一些新规律,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逆向思维对发展学生积极、主动、独立和创造性的思维很有价值。
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从不同途径,多方位、多角度地观察思考问题,使学生思维处于一种不满足的状态,努力挖掘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使知识间相互沟通,大胆联想,由此及彼,去伪存真。
创造思维是指有创见的思维,即通过思维,不仅能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内在的联系,而且在此基础上能产生新颖的思维成果。
在解题时,动的机制和数形结合过程中,静中求动、动中有静,这对培养和形成辨证灵活的思维素质是很有益处的。
一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强化数学思维的自我意识。
二是创设民主、宽松、和谐的环境氛围。
三是鼓励学生,给学生解决问题的信心。
例如,学习“一元一次方程”时,可安排一个“猜年龄”的游戏:“请大家把你的年龄乘以4,再减去7,然后叫学生说出所得结果,依次猜出其年龄。”这个游戏对初一学生来说,在老师“猜”对几个学生的年龄后,他们会很好奇,这时教师再引导学生去思考,老师是怎么猜出年龄的?可以用数学知识解释吗?学生通过思考会探究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倘若某学生所得结果是45,通过解方程4x-7=45得x=13,即猜出这位学生是13岁。实际上是一元一次方程知识的运用。
充分暴露数学思维过程,是训练数学思维的基础。现代数学教学理论强调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注重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这是发展学生思维的根本所在。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就是要在教学中充分暴露数学思维过程。
课堂教学中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教师要不断地启发和引导学生积极地开展思维活动。要给学生在问题情境之下主动地进行尝试探索活动的机会。例如,在“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这节课时,我在课前让学生准备好六个大小形状的正方体纸片,在课上让学生用胶带将这六个纸片粘成一个立方体,然后再将手中的正方体沿某些棱剪开,展成一个平面图形。如果正确就粘在黑板上,在我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将正方体的11种展开图全部完成了,并且一起总结出了规律,由于是在自己动手实践和探索中完成的,学生的印象非常深刻。收到了非常好的学习效果。在《生活中的立体图形》这节课时,我将学生分成很多小组,设置了这样两个活动:一是用火柴棍拼4个三角形,每根火柴作为三角形的一条边,最少用几根? 同学开始时只是局限在他们熟悉的平面图形中,给出的答案大多是10根、九根或八根、七根,当有的同学给出正确答案:可以用六根拼出一个三棱锥时,大家才恍然大悟,通过动手实验,不但加深了学生对立体图形的理解,也发挥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优越性,是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也得到了提升。
数学教学不仅仅是传授数学概念、命题、数学方法等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传授数学结论产生、形成和发展的思维过程。数学学习中的思维也总是表现为借助于一定的思维方法而展开的过程。不把握思维方法,数学思维是无法进行的。所以提升学生思维,着重点要放在传授数学思维方法上。一例如认识客观世界的一般思维方法,分析与综合的方法,归纳与演绎的方法;抽象和概括的方法,分析问题的思维方法,建立数学知识结构体系的思维方法。
教师在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自己的思维活动,教师应通过课堂活动,通过有效的提问和引导,引导学生经历教师所经历的思维过程,体会其中的思维方法。
在数学教学中,优化数学思维品质,是思维能力的突破口,它不仅可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提升,还能提升思维的深刻性,思维的广阔性,思维的敏捷性,思维的逻辑性,思维的批判性。教师应对每个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准确的了解和定位,因材施教,有针对性的给出针对不同孩子的提升思维能力的方案和办法。在学生的思维水平能承受的界限内,引导孩子做适合其思维水平的活动,以免造成无效的活动。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普遍认为要把发展和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放在重要位置,要关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其中最总要的是如何激发兴趣,策略是创设问题情境等等。再有就是传授思维方法,呈现思维过程,策略有引导学生进行思维活动,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一题多解拓展学生思维的广度等。但是要提升数学思维能力,对于究竟应从哪一个角度着手更科学,效果更好,重点应该放在哪里却缺乏深入的探讨。我认为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的指导,学生对思维过程、思维方法的感受也需要教师的指导。教师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时的思维过程,应该在课堂上通过有效的数学活动,做适当的、有效的引导,引导学生思考并参与到数学活动中,一步一步亲身体验教师的思维过程,并从中得到感悟,自己体会和总结方法和感悟。这种指导和引导并不只是简单的发问,而是对整个思维活动有整体的设计和把握,问题是为整个过程服务的。另外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思维活动,珍视学生的思维活动,有些时候,哪怕完不成教学任务,也要给学生充分的思考的时间,进行思维活动的时间。把课堂的主体地位还给学生,教师只是组织者、引导者,学生思维能力培养与提升才是中学数学教学的根本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