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红(哈尔滨市体育运动学校黑龙江哈尔滨150000)
青少年冰球运动员运动性损伤的预防
□党红(哈尔滨市体育运动学校黑龙江哈尔滨150000)
摘要:本文首先对青少年冰球运动员常见的运动性损伤原因以及受伤部位进行介绍,将原因总结为控制能力差、技术缺乏规范性。其次重点探讨训练过程中预防损伤发生的有效方法,提出加强对运动员的思想教育、设置合理的训练强度,提升自我保护意识等建议。
关键词:青少年冰球运动员运动性损伤
1.1、运动损伤的部位与性质
冰球运动中常见的损伤类型是脚踝部挫伤,膝下关节也是损伤几率较大的部位。这与运动的特征相关,比赛过程中双方运动员可能会产生碰撞,在冰面上急速的滑动、旋转,此时受撞击后重心不稳,一旦跌倒膝盖部位很容易受伤。常见的是腰腹部肌肉损伤,滑膜受损后发炎等症状。常见损伤问题如果不及时的治疗,在进行体能以技巧训练时会影响运动员能力的发挥。除比赛中因意外碰撞造成的损伤,运动员在日常训练中强度设置不合理也会造成损坏,表现为膝关节损伤,运动时会有强烈的疼痛感。磨损严重在运动时还会发出声响。通过按压关节位置来检验损伤的程度,按压时运动员会有强烈的疼痛感,损伤反应会随着训练强度的增加逐渐加深。针对常见的损伤问题,需要在发现初期及时治疗,如果损伤问题进一步加深,再进行治疗效果也并不理想。膝关节处的损伤会对冰上运动带来影响,很难做出标准动作。
1.2、损伤的诱发因素
(1)情绪状态与自我控制能力。
当比赛形式较为紧张时,青少年运动员由于经历的比赛较少,自身经验不足,很容易出现情绪激动的情况。同时运动员的自我保护意识差,比赛中发生的肢体碰撞都有可能会造成损伤。赛场中消极的情绪不能及时排除,青少年运动员在心理因素的影响下很容易出现犯规行为,例如恶意撞击对方运动员,比赛中运动员身体之间的距离小,一旦有人跌倒很容易影响到其他运动员,冰球杆也成为危险隐患。青少年处于情绪较大的青春期,日常生活中情绪波动比较大,比赛中遇到的各类突发情况不能理智面对,甚至会使用暴力的方法来解决。双方运动员的人身安全都不能得到保障。日常训练中过于强调技能的提升,忽略了对规则的掌握,也是引发比赛场上情绪波动的主要原因。
(2)技术的规范性。
冰球是一项综合竞技运动,对动作的规范性要求极高。如果在日常巡礼中,没能掌握正确的技术方法,会对青少年身体带来损伤,这种损伤是慢性的,并且逐渐严重,初期很难被发现,即使感受到轻微的不适,运动员往往也会忽略掉。例如在练习冰上转弯时,没有掌握正确的肢体配合方法,长时间按照错误的方法进行练习,会对关节部位造成磨损。冰上滑行速度比较快的情况下,错误的转弯方法是很危险的,除造成身体损伤外,也很容易跌倒,出现摔伤的情况。
2.1、加强思想教育
在日常训练过程中,教练应对青少年进行思想引导,培养正确的思想观念,正视比赛中出现的突发情况。同时还要对运动员进行自我保护训练,遇到危险情况时能够进行自我保护,尽可能的减少身体损伤。自我保护的同时也要提升自身素质,在技能上战胜对方选手,避免在比赛中恶意攻击或者撞伤他人的情况发生。青少年日常生活中情绪波动比较大,教练要善于观察这种波动变化,在赛前进行心理疏导,这样运动员就不会将消极的心理因素带入到比赛环节中。清晰的判断力下赢得比赛的几率会有明显提升。
2.2、合理、科学地安排训练负荷与训练过程
日常训练中要结合运动员身体承受能力来进行,高强度的体能训练容易造成机体损伤,适当的提升强度能够帮助成绩提升。因此教练要对强度进行合理设置,劳逸结合来进行,向运动员讲解一些常见的损伤表现症状,在训练中如果出现身体不适要及时向教练反应。早期发现损伤问题,并判断造成损伤的原因,可以对后续训练方式进行调整,避免类似问题再次发生。早期发现损伤问题并及时治疗,恢复后不会对运动员成绩造成影响。训练期间的饮食与作息时间也要科学的规划,确保运动员身体能够承受训练强度。准备活动内容要根据教学训练和比赛内容而确定,既有一般性准备活动又要专门性准备活动,是准备活动最重要部分的内容。对运动中负担较大和易伤的部位,要特别注意好准备活动,适当地做一些负重力量性、伸展性练习。
2.3、加强易伤部位的训练与损伤的治疗
教练员要建立防治运动员损伤的理念,青少年冰球运动员发生运动性后,需要进行及时正确的治疗与心理康复;训练中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有意识逐步地加强易伤部位或相对较弱部位的训练,提高肢体的抵抗与应激能力,这是预防运动损伤最为积极、有效的手段。例如,为防止骸骨劳损,可采用“站桩”方法以增强髌骨和骸骨功能;为了防止腰部损伤,除加强腰背肌训练外,还应加强腹肌力量训练,有助于防止脊柱过伸而造成腰部损伤,为预防骨后肌群拉伤,要加强骨后肌群力量和伸展性练习等。
2.4、加强保健指导、提高保护和自我保护意识
对冰球运动员或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都要定期进行体格检查,对患有各种慢性病的人,更要加强医学观察和定期或不定期检查,禁止伤病患者或身体不合格的人参加剧烈运动或比赛。做好自我保健工作,必要时要请医生做医学检查。要认真作好场地、器材和个人防护用具的管理和安全卫生检查。对以损坏的设施及时维修,禁止穿不合适的服装和鞋子参加运动。平时要加强体育保健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遵守体育卫生要求的自觉性。自我保护练习是十分重要环节之一。例如,身体失去平衡时,要立即向前或后跨出一步,以保持身体平衡;当人快要跌倒时,应顺势滑倒,不可直臂撑地;从高处跳下,用前脚掌先着地后屈膝,以增强缓冲作用。
2.5、提高场地器材与护具的质量
实践证明场地器材的状况与运动损伤有直接的关系。例如,冰面不平、板墙不结实或有凸凹的地方,会直接导致运动损伤的发生;如果场地器材非常好,运动员比赛和训练热情非常高,损伤的机会就减少导致损伤的程度。所以,为了防止不必要的损伤发生一定要在训练和比赛前做好场地器材的检查工作,防止运动员不必要的损伤发生。安全保护对预防冰球运动损伤尤其重要,冰球运动是一项高速度运动,频繁的身体阻截和冲撞,很容易损伤发生。因
此,一定要做好安全保护。无论在训练还是比赛中,每个青少年冰球运动员都必须头盔、护胸、护肘、手套、护裆、裤叉、护腿全部具备,缺一不可。运动员只有在训练、比赛中做到完备的安全保护,才能使运动损伤控制在最低限度。
在青少年冰球运动员体育教学、运动训练和比赛过程中,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思想教育、安全意识教育,培养青少年冰球运动员良好的道德修养与品质;提高他们对运动损伤危害性的认识,一定要认真做好准备活动,加强易伤部位的训练;科学安排训练负荷,合理安排教学、训练和比赛日程,最大限度地避免运动员发生运动性损伤。
参考文献:
[1]侯文才,王建业,侯爽.冰球运动员预防受伤与伤后的心理训练[J]冰雪运动,2011(03).
[2]魏亚茹,徐金庆,刘志良,高洪杰,杨淑媛.我国冰雪项目青年运动员运动损伤流行病特点及致因[J].冰雪运动,20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