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东雷(华北电力大学体育教学工作部河北保定071000)
试分析高校体育教学中拓展训练的应用
□侯东雷(华北电力大学体育教学工作部河北保定071000)
摘要:本文在拓展训练概念的基础上,简要的分析了其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应用的意义,以及学生在接受拓展训练之后,能够提高其团队协作精神、积极乐观的心态,最后结合我国高校的实际情况,提出了高校体育教学中拓展训练项目和实施的方案。
关键词:拓展训练高校体育教学应用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随之提高,良好的心理素质,过硬的专业水平,加上优良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身体素质,已经成为现代人才必备的要素。拓展训练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方式,与国外的高校相比,我国高校开展的拓展课程较晚,在1998年时中国地质大学率先引入了野外生存体验的拓展训练课程,很好的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随之,拓展项目在我国高校的体育教学中快速发展起来,各高校团体通过自身发展,拓展项目得到了大力推广。2010年以后我国应用拓展训练的高校越来越多,而且培养和训练的体系更加成熟和完善,进而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拓展训练是利用自然或人为设计的特定环境,以户外活动的方式让参与者进行体验,从而得到相应的感悟,通过体验和反思获得知识,从而实现可趋向性目标的教育模式,目前我国高校体育教学中的拓展训练,是指一种体验式学习的方式,学生亲身参与活动获得感悟。近些年我国高校不断进行扩展,学生的数量越来越多,学习的体育场地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体育器材和设施缺乏现象普遍,体育的师资力量也无法满足高校体育教学的需求,体育教学自身也在不断的进步,但是很少有体育教师参加相关的培训,学习到先进的体育教学理念。这是导致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盲目无序和学生身体素质下降的重要因素,传统的高校体育教学主要是体能的训练,没有拓展到精神层次,注重学生生理而忽视了心理,教学内容通常以个人竞技为主,团体的体育项目无法很好的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现在的大学生与90为主,作为从温室中成长的一代人,他们没有经历多旧时代的贫困生活,而父母刚好经历过政治风波和贫困,因此大部分父母对孩子格外的溺爱,使得孩子没有足够的韧性和吃苦耐劳精神,加上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心理健康方面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问题,缺乏团队协作精神。成长的时代背景使得这代人有明显的实用主义和功能主义,与书本上的理论知识相比,他们更加热衷社会实践,这使得传统高校体育教学模式,无法很好的服务于当代大学生。拓展训练就是将企业中训练员工的方式借鉴到高校体育教学中,利用定向越野、户外拓展课等实践教学的方式,增加高校体育课的趣味性、多样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尤其是一些需要团队协作的训练,学生亲身的体验,能够体会到心态决定思维、思维影响行动、行动产生结果。学生在面对一个困难的任务时,首先应该调整好自己的心理状态,积极的思考解决办法,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拓展训练的活动项目,设计时都会有预期的效果,让学生在愉快的活动中,学习到实践知识,感悟人生的道理,趣味性和娱乐性是拓展训练最鲜明的两个特点,与传统的高校体育教学项目相比,拓展训练能够很好的吸引学生兴趣,激发学生的热情,踊跃的参与到活动中,在游戏中享受快乐的同时感悟知识。
2.1、拓展训练内容
拓展训练主要是为解决参与者的心理问题,从参与人数上进行划分,可以分成个人挑战、双人协作、团队协作项目,而从拓展训练环境进行划分,有场地训练、山地训练和水上训练等,利用不同的拓展训练项目,可以达到不同的训练目的。通常情况下,高校体育教学中的拓展训练都会选择团队协作项目,让学生之间互相沟通、理解,然后共同的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共同体验成功的喜悦,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2.2、拓展训练的作用
团队成员之间要想互相协作,必然需要建立在信赖关系的基础上,通常情况下,经过前两天的拓展训练,学生之间会互相的了解,通过沟通和协作等方式,关系变得更加友善,而这种良好的人际关系,正是后续拓展训练活动的基础。拓展训练实施之前,必须确定训练的目标,设计具体的问题,让学生们共同去解决,一个拓展训练项目中,可以有多个问题,利用问题之间的叠加关系,引导学生们一步一步的去完成,为了提高拓展训练的难度,释放学生心理压力,通常会设置一个极限的项目,让学生看起来很危险,感受到心理的压力,拓展训练中的极限挑战,并不是出于娱乐目的追求惊险刺激,而是要让学生挑战心理的极限,学会克服困难,然后释放心理的压力。学生完成拓展训练的目标后,会获得“高峰体验”,让学生拥有自信,心理学家的研究认为,人才最满足、最幸福的瞬间或获得高峰体验,不同形式的高峰体验都是为了让参与者找到自信。高校体育教学中的拓展训练,要增加一些幽默的小游戏,增加拓展训练的趣味性,在嬉戏打闹中释放心理压力,这些游戏也应该涉及到团队协作,增加学生之间的联系。拓展训练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学会解决问题,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遇到很多问题,面对困难时保持什么样的心态?如何对问题进行全面的分析?最终解决问题,这正是拓展训练的目的,通过大学体育教学中的拓展训练,学生能够体验到整个解决问题的过程。
2.3、拓展训练开展的障碍因素分析
通过对河北省区域内的五所高校学生随机进行最简单的问卷调查发现,学生,教师,学校,三者共同的关注点就是安全问题。再调查中反馈出几点问题,重中之重的问题就是安全问题,学生凭着一时的热情,很容易参加到拓展训练中来,但是,教师,学校,担心学生受伤,影响学业,实际情况是,在操作过程中,教练员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意外伤害的情况就可以完全避免。区域内的户外拓展场地,作者通过实地考察,发现安全措施及教练员的配备都有问题。如,绳索老化,锁扣不规范,教练员不专业等等。所以,在开展校内拓展训练的时候,我们必须严格遵守操作章程,体育教师必须持证上岗。这样安全问题解决了。后续的连锁问题也可以迎刃而解。
3.1、拓展训练开展方式
大学体育教学中的拓展训练,主要有两种开展方式,首先是自行组织开展,学习负责购入所需的设备,建设拓展训练所需的场地,利用高校自身的资源,建立一个拓展训练基地,然后选拔足有足够专业素质的教师,也可以聘请社会上的专业人员作为顾问,自身具有足够实力的高校,通常会采用自行组织开展的方式,而自身实力有限的高校,则会选择与专业拓展训练中心合作的方式。专业拓展训练中心拥有多年的运营经验,在拓展训练中有丰富的经验,如果高校与其进行合作,可以很好的解决设备和场地等建设所需的费用问题,让学生得到更加专业的拓展训练。
3.2、拓展训练项目
经过了多年的发展,拓展训练自身也在不断的发展,目前有很多成熟的拓展训练项目,如分组热身、信任背摔、造桥、交通堵塞、双赢、电网、天梯、瞎子摸号、性格展示、绝壁、空中断桥、造塔等等,这些拓展训练项目比较简单,需要的投资很少,大部分在室内就可以完成,不需要借助繁杂的器材和场地,同时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个性。如电网拓展训练项目,学生要懂得在团队中找好自己的位置,充分发挥出每个学生的优势,从而深刻的体会到一个团队中没有无用的人,只是被放错了位置而已,理解决策的意义和方式。而空中断桥的项目,主要培养学生的自控能力,在面对困难时,勇于挑战自我,以积极乐观的心态迎接挑战,最终战胜自我。
拓展训练在国外已经流行了几十年,其独有的挑战性、思想性等特点,非常受到人们的欢迎,是现代人学习和训练的新方式,随着近些年我国经济的发展,国际间的交流合作越来越多,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但要有过硬的专业素质,还要有足够的心理承受能力。高校的教育应该与时俱进,采用多元化的教育方式,培养出能够满足社会需求高素质人才,将拓展训练应用到高校体育教学中,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针对性的设计训练项目,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宗有智,常同礼,秦翌雨等.高校体育开展拓展训练课程教学探究[J].价值工程,2011,30(7).
[2]孙长良,刘彬.高校体育开设拓展训练课程的理论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30(11).
[3]刘志勇,杨少雄.拓展训练教学法在高校武术课中应用的实验研究[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0(2).
[4]吴铁航,潘俊辉.高校体育中采用拓展训练的理性思考[J].求知导刊,2015,(20).
[5]李鹏.谈拓展训练在高校体育中的开展[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4,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