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灯或其他:译者的心灵研究*

2016-03-14 21:40曾春莲
外语学刊 2016年1期
关键词:严复译者心灵

曾春莲

(中山大学,广州 510275)

镜、灯或其他:译者的心灵研究*

曾春莲

(中山大学,广州 510275)

本文从心灵之镜和心灵之灯两个隐喻出发,探索译者心灵在翻译中的作用。借助哲学和文学理论中心灵之镜的比喻,通过分析严复翻译的《天演论》,表明译者的心灵并非镜子:不是只对原作进行客观的镜式再现,而是投射译者思想、情感和审美之光,是照耀原文本之灯;译作是译者心灵与原作双向互动的产物。文章建议从多学科、多层面研究译者心灵,从根本上追索译者的主体性之源。

心灵之镜;再现;心灵之灯;投射;译者主体性

1 引言

翻译是译者用“心”感知、用“心”思考、用“心”和原作进行情感交流的过程,而译作是译者用“心”感知、思考和交流的结果。任何没有心灵参与的翻译都不可想象。译者的心灵不仅是反映的镜子,而且是照亮原作和世界的灯,更是高擎译者思想和情感的引路之灯。

2 心灵之镜的映现

心灵对任何探究者来说是一种神秘之物。心灵似镜或心灵镜喻是中外哲学的共同隐喻。这一构成性隐喻隐含的认识论传统奠定人们认知世界的基本思路和评判事物的价值取向。

2.1 哲学中的心镜之喻

柏拉图曾经说道,“拿一面镜子四面八方地旋转,你就会马上造出太阳、星辰、大地、你自己、其他东西、器具、草木以及我们所提到的一切东西”(柏拉图 1957:112)。其中,镜子是人们认知世界的媒介,而这面镜子就是人的心灵。近代的笛卡尔把心灵看成与身体分离的精神实体,提出“我思故我在”的著名命题,建构一面自足映现世界的心灵之镜,赋予心灵认识世界的绝对地位。后来,康德为心灵之镜建立一系列认识规则,认为感性直观和概念统觉是知识的两个来源,人们依赖感性直观获得表象,而概念统觉运用因果性和必然性等范畴去综合和整理感性直观的杂多表象,从而形成具有普遍性和确定性的知识。他更加肯定心灵之镜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当代的理查德·罗蒂用镜式本质概括自柏拉图以来西方哲学的认识传统,认为这种认识传统的根本精神体现在心灵之镜的隐喻中:“俘获住传统哲学的图画是作为一面巨镜的心的图画”(罗蒂 1987:9)。

在中国哲学中,《老子》第十章有“涤除玄览,能无疵乎?” 意思是说,心灵像一面镜子,要清洗尘垢,使本心清明而无瑕疵。《庄子》里有:“至人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陈鼓应 1983:207)。意思是,至人的心像镜子一样,在外物来时形成映像,外物去时映像也随之消失。儒家也常有心灵之镜的譬喻,如“圣人之心本无怒也。譬如明镜,好物来时,便见是好,恶物来时,便见是恶,镜何尝有好恶也?”(程颢 程颐 2000:261),认为圣人之心是物来顺应、不为怒迁。朱熹说,“心犹镜,仁犹镜之明。镜本来明,被尘垢一蔽,遂不明。若尘垢一去,则镜明矣”(黎德靖 1994:781)。他强调只有勤拂拭,才能使心镜复明。

可见,中西哲学心灵镜喻的出发点及隐含的思维图式不同:西方哲学的心灵之镜侧重认知,强调主客、心物的二分和对立;中国哲学的心灵之镜集认知、情感和道德于一体。然而,两者都突出人的心灵能像或者应该像镜子一样客观映照外在世界,准确再现外在世界,希望人们不断磨平或擦亮这面镜子,以获得对外部世界的准确映象。总之,心灵之镜隐含主体对客观现实的模拟、复制和观照。在文学艺术创作中,模仿、反映、摹写、复制、复写、表现或映现等类似的词成为描绘作品与世界关系的基调词,而“艺术即模仿这一观点几乎成了不证自明的定理”(艾布拉姆斯 1989:12)。

2.2 翻译中的心镜之喻

借用罗蒂对西方传统哲学的分析和概括,似乎也可以说,俘获传统翻译理论的图画也是作为一面巨镜的心的图画。果戈理有句名言:“理想的译者应成为一块玻璃,透明得让读者感觉不到他的存在”(许钧 1988:321)。这个比喻能够表明传统译论对译者的看法:译者应该像玻璃一样具有空、透、明的特点,要客观逼真地再现原作的思想和内容,像镜子一样去留无心、应物不藏。诺曼·夏皮罗主张译文应该透明:“好的翻译像一块玻璃,只有在玻璃上有些小小的暇疵——擦痕和气泡时,人们才会注意到它的存在。理想的翻译最好没有瑕疵,永远不要让读者注意到他们是在读译作”(Venuti 2008:1)。赫曼斯谈到有关翻译的传统比喻时说,“一方面我们把翻译比喻成搭桥、开门、摆渡或者跨越、转换或传递……另一方面我们要求翻译应是相似、逼真、摹本、副本、复制品、画像、翻版、模仿、模拟、影像、镜像或透明玻璃”(谢天振 2000:2)。加斯帕德·德·坦德认为译者应该像画家:“正如优秀画家必须赋予所临摹之作以原作品的全部特征,与它一模一样,优秀译者也必须在其译作中使所译原作者之才智清楚看见”(谭载喜 2011:118)。傅雷曾以临画喻指翻译:“以效果而论,翻译应当像临画一样,所求的不在形似而在神似”(罗新璋 陈应年 2009:623)。西奥多·萨沃里说,“科技翻译显然可与摄影师的作品相比拟,其中也许包含分量基本同等的、艺术家所说的那种艺术性。但翻译与摄影也都受着各自操作者技术知识的影响”(谭载喜 2011:118)。曾虚白曾以摄影为喻讨论翻译:“创作是直接取景,翻译却是翻版”(陈福康 1992:317)。

仔细分析,可以看出这些比喻都建立在一个共同隐喻的基础上——人心是镜。译者之心像一面镜子,其功能是映现原作。对译者心灵之镜的想象和假定铸就翻译与生俱来的模仿性和镜像性,译者也成为镜子化的人:画家、摹仿者、复印机或制版机。他的天职就是完美无缺地复制原作的意义、思想和精神,准确、全面地再现原作。译作必须忠实和逼真,相对于原作要没有丝毫走样,这成为天经地义的翻译标准。而“镜子”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无我”的意思,具有纯客观之意。为忠实再现原作,译者的“天职”就是勤扫心灵之镜,拂拭“已往之形”或“未照之形”,抹掉个人情感、思想或“杂念”,忘掉自我,使心镜明净平匀。陈西滢说,“一个最好的摹拟者是个最忠实的译者;他有锐利的眼光,能看出原本的种种特点来,他自己最少个性,所以能模仿种种不同的,背驰的风格”(罗新璋 陈应年 2009:481)。因此,理想的译者是一面自身隐形而映照他人的镜子,理想的翻译是透明再现。

2.3 心灵之镜的破碎

随着西方哲学的发展,镜式哲学受到批判,心灵之镜被解构。罗蒂认为,世界上根本就没有与肉体分离而能自足映现世界的心灵,认识并非一种镜式反映,任何认识都是人参与的结果,都包含受认知者已有知识、理论和偏见等影响的理解活动。认识不是建基于客观经验的中性东西,而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看法、意见和信念。在罗蒂看来,历史、社会和文化等各种因素都会对人的认知产生影响。人们的“成见”会以各种方式渗透到认知活动,因而纯粹客观的知识不存在。他强调从人的整体、行动和社会实践理解人的认识活动。另外,心灵镜喻中镜子与人心的很多不对称性也成为哲思者们批评的目标:“像哲学家们所说的那种能够‘明镜’一样感受、知觉对象或者‘明镜’一样表现实在的人并不是现实的人,而是哲学家设想的一个理想模型。主体模型的建立,主客二分框架产生的真理追求(与对象符合的),以及将认识者植入镜子模型的思想策略,抽离人的历史、文化、社会和心理等因素,这其实是从人的总体特性中切取一个片断进行夸大的结果”(田海平 2002:43)。这是对心灵之镜的理想性和非现实性的批判,从中可看出镜式的心灵或人只是一个虚构。总之,心灵镜喻的种种弊端引发人们的批判和思考。

3 心灵之灯的投射

3.1 心灵之灯的隐喻

艾布拉姆斯说,如果这“不仅仅指康德的特殊学说……也指一般人的观点,即认为感知的心灵发现它自身参与建造的东西。那么,在英国这场革命尚未在经院哲学中萌发之前,就已经在诗人和批评家中产生了”(艾布拉姆斯 1989:83)。当时,他们中的很多人摈弃柏拉图镜式反映物的哲学观念,采用普罗提诺的发光物的比喻,把心灵喻指为灯,以灯的发光来比喻心灵的感知活动。他们相信“心灵是一种行动,一种力量,它‘自身释放出光芒’投射在感知活动上”(同上:84)。很多浪漫主义作家不满心灵镜式反映论,积极探讨心灵和外界事物的互动关系,把心灵对外界的感知看成心灵之光对事物的朗照,认为感知内容是外界与心灵相互作用的结果。总之,在他们看来,心灵感知活动是创造性的,“心灵能将生命、形貌和激情投射到宇宙之中”(同上:82)。心灵之灯的建构在某种程度上就是解构心灵之镜,其投射性和创造性弥补心灵之镜的被动反映性和纯然客观性的不足,揭示超然中立的认知主体的虚幻性,可以说是发生在英国文学领域的一次认识论革命。

3.2 译者的心灵之灯

翻译研究虽然还没有直接以灯喻指翻译,但不可否认,译者的心灵积极参与翻译过程,译作是译者的心灵之灯照耀原作,把译者的思想、情感和审美投射到原作并与原作产生交融的结果。也就是说,译者的心灵感知活动参与译作的创造。

心灵之灯可以投射译者的情感之光,心灵是各种情感的聚散地,爱、恨、恼、怒、怕、怵、憾、悔、悌等无不是心灵的情感反应。译者很难达到“形如槁木、心如死灰”的圣人、至人境界,从文本的选择到译作的产生,其情感投入不亚于任何原作者。比如,《天演论》并不是严复一时兴起、信手拈来的英文著作,而是译者种种情感交织下有目的的选择。他早年留学英国,亲眼目睹英国繁华盛世产生的惊和惧、因国家受到西方列强凌辱而身临危亡变局所引发的恨和忧,对同胞和国家深沉的热爱以及因亡国灭种的严峻形势而产生的极度焦虑和苦闷等,使他决定引进西方的先进思想,唤起国人的救亡图存意识。据严璩记载,严复翻译《天演论》是因为“和议始成,府君大受刺激。自是专致力于翻译著述。先从事于赫胥黎(T. Huxley)的《天演论》(EvolutionandEthics),未数月而脱稿”(王栻 1986:1548)。为变法革新、强国保种,严复从文本的挑选、内容的侧重到翻译话语的定夺都倾注自己生命的情感,每本译著都饱含深刻的用意。

心灵之灯可以投射译者的思想之光。严译名著成为时代绝响,其对于中国思想和中国现代化的启蒙意义巨大,但严复的命运与他的贡献形成巨大反差,“因为他翻译《天演论》,他的名字将永远留在中国思想史上;也因为他是《天演论》的译者,他自己独特的思想及其对中国现代思想史的贡献往往被人忘却。人们谈论严复,不是因为他的思想,而是因为他的翻译”(张汝伦 1998:3)。也就是说,严复成为自己译著后面的“隐形人”而受到忽视。其实,译者并非没有自己的思想,译者的心灵之灯从来就没有停止普照,其投射的思想之光闪烁在译文的字里行间。译者之“心”在思考,其思、想、念、虑、忆、悟等活动贯穿在整个翻译过程之中。严复不仅通过选择性的再现把西方的自由、民主和进化等思想引进中国,更通过众多的按语、序跋和注释等副文本为自己的思想和观点张目。本杰明·史华兹研究发现,“严复自己的先入之见在他的译著中到处显现”(史华兹 1996:88)。有论者还指出,“严复在引介和传播达尔文特别是斯宾塞和赫胥黎进化学说外形的内部,却深深贯彻着严复对进化主义所持有的独特逻辑和立场”(王中江 2010:53)。甚至,“无论是从用优雅的古文语词表达现代观念方面来说,还是从改译方面而论,严复的《天演论》都可以作为独立创作的作品来阅读”(同上:57)。无疑,《天演论》的“天演”既不是纯达尔文式的也不是纯赫胥黎或斯宾塞式的,而是严复视界中的“天演”。

心灵之灯可以投射译者的审美之光。严复提出翻译标准“信、达、雅”。其中“雅”备受争议。严复的“尔雅”就是使用典雅汉语:“汉以前字法、句法”以及典雅文风。不管后人对其“尔雅”之辞的臧否毁舆如何,不能否认的是,用中国古文翻译原著是译者心灵之灯投射的审美之光照耀原文的结果,没有译者心灵的烛照就没有译文的美。译者对古文的审美偏好给他的译著带来成功,他颇具先秦文风的译文读起来琅琅上口,连鲁迅也不得不说:“最好懂的自然是《天演论》,桐城气息十足,连字的平仄也都留心。摇头晃脑的读起来,真是音调铿锵,使人不自觉其头晕”(罗新璋 陈应年 2009:345)。严复的审美取向很符合当时中国士大夫的口味,他们逐渐开始接受严复借西方论著开出的“苦药良方”。

严复的翻译很成功,浸染着译者自己思想、情感和审美的译作本身又变成为世人引路的思想明灯。《天演论》面世后,进化、竞争的思想在当时的中国社会思想界振聋发聩,使人们认识到变法革新、自强保种的紧迫性,后来戊戌维新志士的变革理论和政治措施都受严复思想影响。严复的译著在当时中国知识界刮起强劲的启蒙之风:“这种思想像野火一样,燃烧着许多少年人的心和血。‘天演’、‘物竞’、‘淘汰’、‘天择’等术语都渐渐成为报纸文章的熟语,渐渐成为一班爱国志士的口头禅,还有许多人用这种名词做自己和儿女的名字”(欧阳哲生 1998:70)。而严复本人也得到“严天演”的雅号,其译著就像黑夜里的启明星,高高标举着严复通过原作表达的意图和思想,照亮着启蒙之路。

3.3 翻译研究中的主体性与心灵

随着西方各种后现代主义思想的兴起,翻译领域对译者主体性和创造性的研究也成为热点话题,后结构主义、新历史主义、女权主义和后殖民主义等对传统形而上学哲学的主客对立、心物二分的思想以及所蕴含的本质主义、基础主义、中心主义和客观主义等提出质疑和批判。由此,原来处于仆人、次要地位并被要求隐形的译者被推到翻译研究的前沿,人们开始意识到,原作有可能被“摆布”和“操控”,翻译有可能是改写,是一种文化建构物。译者虽然不能像原作者那样有我手写我心的自由,但他的心灵在感知和创造。事实上,没有哪种翻译活动不被译者的主体性“染指”,不受到译者心灵之光能动的照耀。翻译家罗新璋就认为,不应抹煞译者的主体性,反而应该多加研究,因为“大凡一部成功的译作,往往是翻译家才能得到辉煌发挥的结果。泯灭译者的创造生机,只能导致译作艺术生命的枯竭。”所以,他呼吁“今后的翻译理论里,自应有译者一席之地!”(杨自俭 刘学云 1994:367)。他还指出译者心灵和创造性的关系:“而‘译而作’,且译且作,倾注出‘艺术家的心灵,这个心灵提供的不是外在事物的复写,而是心灵自己的内心生活’。译而优者,全靠心灵去领悟去阐释去创造”(许钧 1998:218)。西方《圣经》的翻译,庞德对中国古典诗歌的翻译,寒山诗的翻译和传布,傅雷对巴尔扎克作品的翻译、葛浩文对莫言小说的翻译等,无不是译者用心灵领悟、阐释和创造的结果,这些“译而优”的作品,都曾引领过文学运动或时代思潮、启迪过人们的心灵乃至形塑过文化的样态。目前,后代主义思潮影响下的译者主体性研究主要讨论译者可能受到的各种外界影响,历史、文化、社会、意识形态和权力话语等成为研究的主要方面,而心灵对翻译的影响还未引起研究者的足够重视。随着翻译主体性研究的深入,对译者心灵的进一步探究理应进入翻译研究的视野。

4 结束语

隐喻是人们认知世界的一种方式,“隐喻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不仅在语言中,而且在思想和行为中。我们据之以进行思考和行动的日常概念系统,从本质上说基本是隐喻性的”(Lakoff,Johnson 1980:3)。有关心灵的比喻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人们对于心灵的认知,也可引导我们探讨译者在翻译中的主体性作用,但任何比喻都是跛脚的,心灵之喻也无不如此。在人类文明的长河中,人们总是想从不同的角度撩开心灵的神秘面纱,中国哲学里仍存在以谷种喻心的,这种“种子之喻可以克服明镜之‘冷性’之蔽”(陈立胜 2009:72)。翻译学与中外哲学、科学、文学艺术、社会学和文化学等结合,可以让我们更加懂得译者的心灵和翻译的真谛。

艾布拉姆斯. 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9.

柏拉图. 理想国[M]. 上海:新文艺出版社, 1957.

陈福康. 中国译学理论史稿[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2.

陈鼓应. 庄子今注今译[M]. 北京:中华书局, 1983.

陈立胜. 宋明儒学中的“镜喻”[J]. 孔子研究, 2009(1).

程 颢 程 颐. 二程遗书[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0.

里查德·麦凯·罗蒂. 哲学和自然之镜[M]. 北京:三联书店, 1987.

黎德靖. 朱子语类(三)[M]. 北京:中华书局, 1994.

罗新璋 陈应年. 翻译论集[M]. 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社, 2009.

欧阳哲生. 胡适文集[C].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

史华兹. 寻求富强: 严复与西方[M].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1996.

谭载喜. 译者比喻与译者身份[J].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3).

田海平. 镜子隐喻与哲学转向三题[J]. 学术研究, 2002(1).

王 栻. 严复集(第五册)[M]. 北京:中华书局, 1986.

王中江. 进化主义在中国的兴起[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0.

谢天振. 翻译的理论构建与文化透视[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许 钧. 翻译思考录[M].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8.

杨自俭 刘学云. 翻译新论[M].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4.

张汝伦. 理解严复——纪念《天演论》发表100周年[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5).

Lakoff, G., Johnson, M.MetaphorsWeLiveBy[M]. Chicago and London: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Venuti, L.TheTranslator’sInvisibility:AHistoryofTranslation[M].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08.

TheMirror,theLamporMore:AStudyoftheTranslator’sMind

Zeng Chun-lian

(Sun Yat-sen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275, China)

The translator’s mind is discussed based on two metaphors used by M. H. Abrams:the mirror and the lamp. First, the metaphor that mind is a mirror is criticized in the light of R. Rorty’s neo-pragmatism. Then, based on an analysis of M.H. Abrams’ metaphor that mind is a lamp and on a discussion of Yanfu’s translation ofEvolutionandEthics, this paper points out that a translator’s mind is a lamp which can project the translator’s emotions, thoughts and aesthetics on his translation. In the end, a proposal is made that the translator’s mind, the basic source of a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 should be studied more extensively from different perspectives by taking advantage of the researches done in different fields so that it can be better understood.

mind as mirror; representation; mind as lamp; project; subjectivity

*本文系广东省教育厅科研项目“中国传统文化通识教育全英教学模式研究”(2014GDB24)的阶段性成果。

H059

A

1000-0100(2016)01-0102-4

10.16263/j.cnki.23-1071/h.2016.01.020

定稿日期:2015-10-01

【责任编辑陈庆斌】

猜你喜欢
严复译者心灵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译者的适应与选择
译者生存与翻译存在关系的生存论建构
心灵真正的荒凉来自太多的快感
严复“惟适之安”视域中的民主与科学
论新闻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扩充心灵的“兼容性”
英文摘要
严复:落日青山一片愁
唤醒心灵
严复修改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