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英语言据性的人际功能研究*

2016-03-14 21:40张云玲
外语学刊 2016年1期
关键词:听话者人际来源

张云玲

(黑龙江大学,哈尔滨 150080; 黑龙江科技大学,哈尔滨 150022)

商务英语言据性的人际功能研究*

张云玲

(黑龙江大学,哈尔滨 150080; 黑龙江科技大学,哈尔滨 150022)

言据性指能够体现信息来源和说话者对所诉信息可靠程度评价的语言现象。随着科技信息时代的来临,言据性在商务英语的交际过程中越来越重要,因此关于言据性在商务英语中的人际意义研究的重要性尤为突出。本文以评价理论中的介入理论为依据,旨在分析言据性在商务英语交际中的人际功能。

言据性;商务英语;人际功能

1 引言

言据性是指示信息来源的重要语言学手段,因此我们有必要探讨言据性在商务英语中的人际功能,从而进行有效的商务英语交际。学者们对言据性是属于语法范畴还是属于语义范畴争论不休。“言据性是一个结构性的语法维度,编纂说话者在各种类型的句法结构协助下传达的信息来源。”(Bussmann 1996:157) 在Aikhenvald看来,“言据性具有严格的语法意义,并不应该把对它的研究毫无缘由地扩大到对信息的不确定性、可能性和态度表达的每一方面”(Aikhenvald 2003:19)。Palmer(1990,2001)把言据性看成情态的一种,归入命题情态的子类。Mushin(2001)的研究表明,言据性不仅体现信息的来源,而且体现交际策略。总之,Palmer和Mushin 都把言据性归入语义范畴。国内对言据性的研究才刚刚起步,所以相关成果并不多。在房红梅(2006)看来,言据性是一种语言现象,体现说话人的个人意识和与听话人的动态交流。Tang(2007)以系统功能语法和语域理论为基础,探讨新闻语篇中言据性体现意识形态和概念意义的语篇特征。Yang(2009)给出言据性的定义和分类,并且总结言据性在英语科研论文中的人际功能。国内学者房红梅、汤斌和杨林秀对言据性的研究也属于语义范畴,是一种以动态性和主观性为特征的意义,可以体现人际意义。

笔者认为,对于言据性的研究不应该局限于语法范畴,而应该扩大到语义层面,从而挖掘言据性体现的人际意义以及说话者受什么样的交际目的驱动才选择相应言据性。国内外商务英语言据性的研究都不多。随着科技信息时代的来临,言据性体现信息的来源,在商务英语交际过程中越来越重要。关于言据性在商务英语中的人际意义研究的重要性,尤为突出。本文以评价理论中的介入理论为基础,分析言据性在商务英语中的人际功能,为商务英语本科教学提供相应方法。

2 相关理论

2.1 言据性及其相关研究

言据性究竟是语法范畴还是语义范畴,是否体现人际功能等?对此,学术界见仁见智,争论不休。因此,言据性的定义和分类也没有统一。笔者认为,国内学者杨林秀对于言据性的定义和分类比较科学和全面。他“把言据性定义为语义概念,能够体现信息来源和对信息来源可靠程度的评价,是同情态有关系但不同于情态的一个独立的语言学范畴,具有自己的语义内容和研究方向”(Yang 2009:8)。杨林秀把“言据性分为五类,即零据素、报告据素、感知据素、信念据素和推理据素”(Yang 2009:88)。

“零据素是指没有明显的语言学手段应用于表明信息的来源。”(Yang 2009:84) “零据素是指说话者对于所诉信息非常确定,在交际的过程中并没有运用具体的言据性实现形式。”(Fang 2005:39) “说话者是否使用据素是同她的交际目的一致的。”(Fang 2005:194) 例如:

① Boeing Co.and Airbus are bracing for an even more intense battle over China, the world’s fastest-growing commercial plane market.(Dolven 2004:56)

在例①中并没有运用明显的语言学手段来表明信息来源,因此其中运用的是零据素。“当所陈诉的信息被听话者所了解时,说话者可以使用零据素。”(胡壮麟 1994:25) Anderson指出,“当听话者和说话者直接掌握所陈诉的信息时,据素通常被省略” (Anderson 1986:277)。也就是说,说话者用零据素说明,说话者认为其陈诉信息具有很高的可信度并且不能被质疑。这也表明,说话者认为听话者对于“波音公司和空中客车正准备在世界增长最快的商用飞机市场——中国打一场更加激烈的争夺战”这一事实已经了解并没有任何质疑。

② You look at them buying all kinds of other things, not just our products. (Guyon 2005:62)

感知据素是指“人们通过感官而获得直接信息,具有较高的可信度”(Yang 2009:89)。例②中的感知据素是look at,信息的来源通过感觉器官——眼睛获得,因此本例句的信息具有较高的可信度。

③ As we have discussed, the two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uthor’s identity constructed by both reviewers were that the author was male and relatively new to the field. (Yang 2009:89)

④ When she learned that a man she had trained was earning 3500 more than she was, “ they told me it was a fluke”. (Wilson 2005:67)

“报告据素可以分为自我报告据素和他人报告据素,自我报告据素指信息的来源是作者本身,或是相关的研究文章和与涉及试验的参与人等,而他人报告据素是指信息来源于外部而并非说话者或作者本身。”(Yang 2009:90) 例③中的As we have discussed是自我报告据素,说明消息的来源是we. 例④中的they told是他人报告据素,表明信息的来源来自于外部,是they提供的。

⑤ For Airbus, the biggest sign of progress would be a win on an order like China Southern’s. (Dolven 2004:62)

“推理据素是指那些包含推理和假设的据素。”(Yang 2009:91) 例⑤中的would是推理据素,它表明信息的来源是通过推理过程得出的,同时也说明通过推理和假设也可能得出其他的结论。比如,can,likely,obviously和seem等都是推理据素。

⑥ I think we are helped by our European Heritage. (Guyon 2005:63)

“信念据素是指信息来自于作者,以主观或客观的方式对所陈述命题的观点。”(Yang 2009:91) 例⑥中的I think 是信念据素,表达作者对于所陈述命题的观点,同时也表明是作者本身认为“欧洲传统对我们帮助不小”, 信息的来源是作者本身。此外,I believe,we insist,we may note和in our opinion等一般都是信念据素。

2.2 评价理论

“评价是任何语篇意义的一个核心部分,任何对语篇的人际意义的分析都必须涉及其中的评价。”(Thompson 1996:65) 评价理论是以系统功能语言学为理论基础,在20世纪80、90年代的“正确写作”运动中得到发展,其中主要的议题就是人际意义,旨在探讨作者在何种语境、以哪种语言学手段、因为什么样的交际目的把其命题归于何种信息来源和作出怎样的价值判断。 Martin和White认为,“评价理论可以被用于对话语进行可行性分析的评价系统”(Martin, White 2008:14)。在这两位学者看来,“评价理论有3个子系统,分别是介入理论、态度理论和级差理论”(Martin, White 2008:33)。“态度理论是指各种价值,说话人用它们来作判断,把情绪和情感反应与参加者和过程联系起来,级差理论是关于语言容量分级和语义类型的焦点变模糊或变清晰的理论,介入理论是用来衡量说话人的声音和语篇中各种命题和主张的关系。”(李战子 2002:285)

介入理论是和言据性这一语言现象关系最为密切的理论,它采用巴赫金的理论发展起来,认为语言的使用是互动的,是人们相互影响的过程,把整个语篇看成与读者具有协商的空间及意义。在巴赫金对话理论的影响下,Martin和White把介入系统分为单声和多声。其中,单声是指陈述命题,它是中立的或者甚至只是事实,不提供对话空间;而多声则承认并提供对话空间。例如:

⑦ Since 1995, the two gigantic competitors have divi-ded new orders from China fairly evenly. (Dolven 2004:57)

单声可以通过零据素实现(Tang 2007:132)。例⑦是一个直接的主张或宣称,并没有给其他观点或声音提供空间。说话者通过使用零据素来表达对于“自1995年以来,这两家庞大的竞争对手就完全平分了来自中国的新订单”这一事实非常确定、不可质疑,并没有给其它不同声音留下对话空间。

⑧ With an organization of this size and status, “anyone who says something is not going to go bump in the night is not being realistic,” said human resources head Coleman Peterson in an interview before he retired last month. (Wilson 2005:69)

据素和介入之间的联系密切,很多多声系统的指示词同时也是据素(Yang 2009:60)。 Said human resources head Coleman Peterson就是多声指示词,同时也是他人报告据素。比如,“一个有如此规模、如此地位的企业”,“任何一个说没有不和谐声音的都是不现实的”。这种信息来源是他人报告据素“人力资源部主管科尔曼·彼得森说”。也就是说,作者承认所陈述的信息还有可能有其他的不同声音,因此给不同观点或声音预留交际空间。

多声包括对话性的扩张和对话性的收缩。对话性的扩张表现为扩大其它可能性观点或声音对话的空间,而对话性的收缩则相反(Martin, White 2008:117)。 对话性扩张通过“宣告”、“同意”和 “背书”等子系统实现,而对话性的收缩则通过“接纳”和“归属”两个子系统实现。

3 言据性与商务英语的人际功能

3.1 创造友好的氛围

在商务英语交际中,建立友好的氛围是达成商务目的的重要条件之一。言据性是实现这一目的的有效途径之一。例如:

⑨ There is a perception that it will cost to be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but it usually saves money. (Guo 2005:61)

例⑨中的a perception是他人报告据素,意思为“有一种看法认为”。它是在指示“追求环保会增加成本。但是,恰恰相反,这么做通常会节省资金”这一信息的来源是外部,具体的信息来源没有给出或者被隐藏起来。隐藏的原因是避免不支持这一观点的人知道信息来源,产生对支持这一观点人的反感或引起不必要的对抗,以便交际双方都在友好的范围中协商,维护双方的面子,从而创造友好氛围。例如:

⑩ Stonecipher’s second mission is to oversee what is probably the pivotal project in Boeing’s future:the launch of its first commercial airplane in almost a decade. (Donnelly 2005:79)

Probably是推理据素,同时也是“接纳”理论的指示词。“接纳”是介入理论中对话性扩张的一个子系统,是指“通过词汇的选择,使作者的声音成为几个潜在的个人观点之一,或多或少地为那些潜在的观点提供对话空间”(Martin, White 2008:104)。例⑩中,说话者通过使用probably说明商用飞机开发项目有可能是波音公司未来的关键性项目,也有可能不是。那么,probably这个双重指示词使得说话者的声音明显地主观化,使说话者的声音成为其它几个潜在声音的一个,也就扩大其它不同观点或声音的对话空间,说话者承认其它的某一类项目可能成为波音公司的关键性项目。可见,作者通过推理据素probably的使用,说话者对于所陈述信息给出很低的一个保证,保持一定距离,避免潜在批评,同时听话者也不会感觉说话者把他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别人,给读者留下一个良好的印象,从而能够在商务英语交际过程中创造友好氛围。

3.2 对信息可靠程度的不同评价

3.3 影响听话者的观点

Brazil’s Embraer announced是他人报告据素,同时也是介入系统子系统“承认”的指示词。“承认”是指“说话者不用明显的指示来表明对所陈诉命题的立场,其实现形式为declare, announce,believe 和 report等”(Martin, White 2008:112)。说话者把“一家合资企业将于2003年底开始在哈尔滨装配这种飞机”这一信息的来源归结为“外部”,也就是“巴西的恩普雷公司宣布”。从表面上看,说话者的声音没有明显介入,也为其他可供选择的观点留有空间,但是这个信息的来源是著名的巴西恩普雷公司,具有很高的可信度,因此说话者表面上没有明显说明自己的观点,实则是用“巴西的恩普雷公司宣布”来表达自己的观点,从而影响听众的观点。例如:

You see是感知据素,“这些城乡差别、沿海地区和内陆省份的收入差距就相当悬殊”的信息来源是“你”或者“听话者”本身,获得方式是感知,作者的观点并没有明显介入,但是实际上却把自己对所述命题的观点强加给听话者,而且也不会引起说话者的反感,从而达到影响听话者观点进而接受自己观点的作用。

3.4 缩短与他人的距离

We think是信念据素,信息的来源是包含听话者和读者的“我们”,表明说话者和听话者都一致同意所表述的信息“我们操作这些生产线只需要十分之一的人员”。这样,说话者就使听话者觉得双方属于同一阵营,可以团结一致,因此实现缩短与读者之间的距离、实现亲近的目的。

4 结束语

以上分析表明,商务英语言据性在商务英语的交际过程中起到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创造友好氛围,对信息可靠程度实施不同评价,影响听话者的观点,缩短或拉开与他人的距离。随着科技信息时代的来临,在商务交际的过程中,谁先掌握信息,谁就可能抢占先机。所以,应该重视能够体现信息来源和说话者对信息可靠程度评价的言据性的研究和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言据性意识,从而有效进行商务交际。在商务英语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模拟商务英语交际的各个情景,然后互换角色,就可以体会到立场不同的人须要使用不同据素,以此实现不同的交际目的。

房红梅. 言据性研究述评[J]. 现代外语, 2006 (2).

胡壮麟. 可证性、新闻报道和论辩语体[J]. 外语研究, 1994(2).

李战子. 话语的人际意义研究[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

Aikhenvald, A. Evidentiality in Typological Perspective[A]. In:Aikenhenvald, A., Dixon, R.(Eds.),StudiesinEvidentiality[C]. Amsterdam/Philadelphia: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2003.

Anderson, L.B. Evidentials, Paths of Change, and Mental Maps:Typologically Regular Asymmetries[A]. In:Chafe, M., Nichols, J.(Eds.),Evidentiality:TheLinguisticCodingofEpistemology[C]. NJ:Albex, 1986.

Aston, A. The Flexible Factory[J].TheWorldofEnglish, 2004(12).

Bussmann, H.RoutledgeDictionaryofLanguageandLinguistics[M]. London:Routledge, 1996.

Dolven, B. Boeing and Airbus to Step up Battle in China[J].TheWorldofEnglish, 2004 (6).

Donnelly, B. How Boeing Got Lost[J].TheWorldofEnglish, 2005(1).

Fang, H.M. A Systemic-functional Approach to Evidentiality[D]. 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5.

Guo, D. Triple-bottom-line Reporting:The New Business Approach[J].TheWorldofEnglish, 2005(7).

Guyon, J. No Innovation Can Replace Direct Discussions[J].TheWorldofEnglish, 2005(11).

Martin, J., White, P.TheLanguageofEvaluation:AppraisalinEnglish[M]. Being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8.

Mushin, I. Japanese Reportive Evidentiality and the Pragmatics of Retelling[J].JournalofPragmatics, 2001(339).

Palmer, F.ModalityandtheEnglishModals[M]. London:Longman, 1990.

Palmer, F.MoodandModality[M].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1.

Tang, B. Systemic-Functional Approach to Discourse Features of Evidentiality in English News Reports of Epidemic Situation Update[D]. 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7.

Thompson, G. Voices in the Text Discourse Perspectives on Language Reports[J].AppliedLinguistics, 1996(17).

Wilson, C. Wal-Mart’s Gender Gap[J].TheWorldofEnglish, 2005 (6).

Yang, L. Evidentiality in English Research Articles[D]. 厦门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9.

AStudyonInterpersonalFunctionofEvidentialityinBusinessEnglish

Zhang Yun-ling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Harbin 150080, China;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rbin 150022, China)

Evidentiality can show the source of information and different degree of credibility towards the presented information, which is a linguistic phenomenon. With the arrival of the information era, the evidentiality of business English will be more important in business communication. Therefore, the study of interpersonal function of evidentiality must be highlighted obviously. According to the Engagement Theory in Appraisal Theor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nterpersonal functions of evidentiality in Business English.

evidentiality;business English;interpersonal function

*本文系黑龙江省社科基金项目“英语政治语篇中言据性构建机制研究”(15YYC05)和黑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基于商务英语本科教学的言据性研究”(GJD1214066)的阶段性成果。

H030

A

1000-0100(2016)01-0032-4

10.16263/j.cnki.23-1071/h.2016.01.006

定稿日期:2014-05-31

【责任编辑谢 群】

猜你喜欢
听话者人际来源
将来吃鱼不用调刺啦
试论《说文》“丵”字的来源
搞好人际『弱』关系
对日语终助词「ね」、「よ」功能的比较和简析
有些话
从《战国策》看人际传播中的说服艺术
民生新闻采访中的人际互动心理
“赤”的来源与“红”在服装中的应用
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谁之误
英文歌曲Enchanted歌词的人际功能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