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阅读教学的“静”界

2016-03-14 20:08黑龙江省大庆市八百垧一小于天华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6年19期
关键词:静思小组讨论独立思考

黑龙江省大庆市八百垧一小 于天华

南宋教育家朱熹说:“静者,养动之根也。”教学过程中的“静”同样能为“动”服务。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巧妙的运用“静场”的方法会对教学效果产生积极的影响。

一、倾心静听

新课标明确要求:“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在低年级的课堂上总会出现这样的情景:一个学生的发言还没完,旁边的学生却高高地举起了小手,大声嚷到:“老师,我……”当教师指名一位学生回答时,其余举手的同学都异口同声地叹起气来,一脸的沮丧,根本顾不得听讲;或是教师讲得津津有味时,学生却旁若无人地干着自己的事情……要提高课堂的实效,光有少数学生的发言是不够的,如何让其它学生学会倾听别人的发言也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学习技能,同时也是课堂活跃、面向全体的真正体现。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静心倾听习惯尤为重要。

二、潜心静读

新课标提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让学生逐步学会阅读、略读和浏览”。反思我们的课堂,的确充满着琅琅的读书声和此起彼伏的讨论声。但是不经意间我们的阅读教学却步入了“读”的误区,有的教师“因噎废食”,冷落了与“朗读”同样重要的“默读”。学生放声读了一遍又一遍,课上热热闹闹,课下心里却空空荡荡。这是因为很多老师没有理解阅读的真正内涵,在教学中把“阅”和“读”割裂开来,只强调了学生的嘴巴,而没有重视学生的内心。“阅”是用眼看,用心想,是理解揣摩的过程,只有在这个前提下,才会有“读”。“读”并不是单单表现在抑扬顿挫的声音,还有静思默想的“默读”。这恰恰是一种外静内动的生成过程,也是真正的自主阅读。

三、凝神静思

苏霍姆林斯基说到:“教室里一片寂静,学生都在聚精会神地思考,这将是课堂最真最美的时刻”。真实的课堂学习,就应该给学生留足独立思考的时空,让学生学有收获,能自主认知、自主发现、自主建构,让学生在静静的阅读中酝酿属于自己的思想。一提问就期望学生马上能给你个惊喜,一有问题就立刻让学生小组讨论,如蜻蜓点水,难免是浮躁的。不经过独立深入的思考,就不可能产生独特的思想;没有独立的思考,小组讨论也就没有了思想的碰撞,更难以激发智慧的火花,只是流于形式而已。“不塞不流,不止不行”,即使学生出现暂时的“冷场”也绝不是枯死的沉寂,恰是为形成新的高潮而酝酿蓄势。当学生百思不得其解,于“山重水复疑无路”的状态时再由教师相机点拔,引发议论,就会焕发“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趣。所以课堂上教师要敢于说“请大家独立思考几分钟”“给同学们两分钟自由思考时间”。

四、会意静写

课堂上,一方面让学生动笔,或品读批注,或回味他人的精彩解读,或梳理知识要点与方法,或记下心中的疑问和独特的思考,这是自主发现与建构的需要,所谓“不动笔墨不读书”正是此意。另一方面,这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反刍消化的时机,既避免“积食伤胃”,学得积极扎实,又能在这一“静”的休止中再填补、再创造。曾听过一堂写字课,没有任何噱头,没有任何做作,有的只是教师的示范、学生的临写。展示时发现个别学生某个字写的不规范,教师居然耐心地说:“再写一个”!实实在在的写!学生就这样在课堂上静静的成长着。

“无画处皆成妙境”,静听、静读、静思、静写的阅读课堂张弛有致,动静相生一定能产生“不教之教”的美学境界。

猜你喜欢
静思小组讨论独立思考
教育的目的是独立思考的培养
《静思》 《泪》
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静思 萧声意无言 赏游
谈独立思考
厘清小组讨论的两种取向
关于“想”的成语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好习惯
如何提升初中社会课小组讨论的有效性
语文学习小组讨论的纠偏与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