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院校教师职称评审弊端及改革

2016-03-14 19:42颉丽娜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甘肃天水741020
卫生职业教育 2016年8期
关键词:弊端高职院校改革

颉丽娜(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甘肃天水741020)



高等职业院校教师职称评审弊端及改革

颉丽娜
(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甘肃天水741020)

摘要: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教师职称评审存在着许多弊端,与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市场定位和教学模式等都存在背离之处。改革高职院校教师的职称评审制度,应从评审政策、评审标准及评审指标体系、评审过程、评审方式等方面入手,从而推动高职院校教师职称评审工作的健康发展,使高职院校教师的职称评审能够适应我国高职院校整体发展的战略要求。

关键词:高职院校;职称评审;弊端;改革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稳步推进,高职院校取得蓬勃发展,高职院校的教育质量直接影响着高等教育的发展。教师作为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实践者,对高职院校整体教育质量和教学效果起着关键作用。而职称是教师学识水平、科研能力和教学业绩的体现,职称评审是对教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认定,与薪资、福利等直接挂钩,关系着教师的自身利益,对教师队伍建设具有重要的激励导向作用。因此,职称评审是一项严谨的工作,国家也制定了相关的政策来促进职称评审的公平与公正。但我国高职院校教师职称评审无论在政策规定上还是实际操作中,都存在一些不合理状况。

1 高等职业院校教师职称评审中的弊端

1.1现行高职院校教师职称评审制度仍沿用普通高校教师职称评审制度

我国高职院校教师职称评审尚没有一套相对独立、符合自身特点的评审体系,评审主要是参照普通高校教师职称评审政策,忽视对高职院校教师实践能力的评价。采用普通高校评审制度与方法,很难反映出高职院校的教师与普通高校的教师到底有什么区别。高职院校与普通高校在生源质量、培养目标、教学方式以及学生的职业定位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这就决定高职院校教师与普通高校教师在素质要求方面理应有所不同,在职称方面也应采取不同的评审条件。但现行的评审条件和评审标准却体现不出这种差别,两者使用同一条件和标准来进行评审,使目标与达到目标的手段之间存在相互矛盾的现象。由此导致高职院校教师职称评审只注重理论水平的考核,忽视了对教师实践操作技能水平的考核。这种评审标准很大程度上可能会导致评价结果的错误,会出现很多问题,从而阻碍高职院校的发展。

1.2评审时限短,评审标准重鉴定和获奖、轻实际业绩

一年一度的职称评审工作一般都是在较短的时限内完成的,这种突击式申报及评审极容易产生诸多不良后果。在这种情况下,评委往往以材料为评审依据而忽视了申报者平时的履职情况,在短时间内对申报人的材料无法逐一进行认真深入的审查、评价,由此就会出现只注重成果的数量而轻视质量的倾向。

另外,在高职院校教师晋级评审标准中,通常只强调科研成果的“鉴定、获奖”,存在只要获得规定级别的奖项,就能优先晋升副高级职称或正高级职称的情况,并且获奖的覆盖面很广,一个项目一旦获奖,最多时可能有9个人同时拿奖。这种现象造成了一个科研项目挂靠的人很多,甚至有的人并不一定参加此项目的实际研究工作,仅仅挂靠就可以获得晋升职称的条件。

1.3评聘环节及程序受人为等干扰因素影响而缺乏公正性

影响评聘质量的因素很多,其中人为因素干扰显得尤为突出。以我校为例,当年申报职称者要经过民主测评和学术委员会测评两个环节,两个环节的打分各占50%,最终以两次测评的总分决定申报人是否能正常晋升。其中民主测评的评委由全校各院系副教授以上职称的教师组成,这部分评委是多个专业学科的教师,实行大一统评审制,有的评委甚至对不是本院系申报人的基本情况都不了解,仅仅通过申报人不到5分钟的述职来评价判断打出分数。于是就有一些人在评审期间频频四处活动,争相“拜访”评委,使学术评审会变成“人情会”,人情因素会影响到正常的教师职称评审工作,这样的学术评审势必会存在“外行评内行”、“杂家评专家”的现象,从而导致尽管一些教师已经达到了通过评审的标准,但由于评委评审的主观性,使得优秀教师失去了评审机会。因此,评委在评审时完全客观、公正是难以达到的。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教师职称评审所谓的“公平”,只是一种形式的程序公平,还不是实质的程序公平。

1.4职称评审方法使用不恰当

在高职院校的职称评审中,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是主要的评定方法。教师的教学科研成果数量是可以量化的,要定量评价,而教师的教学质量和综合素质可以进行定性评价。当前很多高职院校不区分这两种成果的特点,不利用相应的方法进行评价,导致评价混乱化、简单化、人为化。以我校为例,在教师正常晋升高级职称时,对教师的教学科研、综合素质等均采取定性评价,这就会导致凡是符合申报条件的,不管是工作早的、迟的,不管是条件多的、少的,不管是学历高的、低的,不管是课时量多的、少的,不管是第一年申报的还是已经连续几年申报的,都乱哄哄一拥而上,最终的结果就可能导致工作年限短的、课时量少的或是业绩水平一般的教师能正常晋升,而优秀的教师却无缘正常晋升。

1.5职称评审行政化倾向突出

行政权力膨胀使职称评审制度“非教育化”。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由于我国高教领域中的特殊传统及组织结构,特别是非学术的行政权力对职称评审的主导和控制,使人们对于学术职称的价值及意义形成了一系列误解和误识,为学术职称附加了太多职称之外的内容。一方面,为照顾各方面的利益,高职院校内部评审职称的范围无限扩大,学校的其他人员都能以各自的职称与教师“相当”,这样,教师的职业神圣性和自豪感明显减弱;另一方面,在教育行政化背景下,无论是教师的学术职称评审标准,还是具体的评审过程,其组织和操作的权力都来自于行政部门,在权力监督问题没有彻底解决的情况下,也无法解决外部权力者越界获得学术职称的问题。

2 高等职业院校教师职称评审改革的对策及建议

高职院校实施教师职称评审改革,是为了更好地解决学校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发展问题,各职业院校可根据自身现有的师资力量、经济条件、组织发展目标选择适合自己特点和优势的师资选拔任用模式,使之与教师职称评审改革相协调。

2.1科学调整现行政策规定,完善教师任职评聘条件,加大教学环节在教师职称评审中的分量

怀揣着“记录世界记录你”的初心,快手创始人宿华曾说,快手的企业文化基因是希望注意力能向阳光一般,洒向社会中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人。快手的积极效应体现在,每位社会成员都能够在互联网络中找到自己被他人认可的社会连接。人和信息在快手这一视频社交平台上被连接起来,组成一张覆盖数以亿计用户的社会网络。这种权力分配并非通过市场赋权、行政赋权、或是通过其他因素,而是通过新媒体赋权,帮助小镇青年实现自我表达,以一套新的规则将这一影响力进行新的重组。由此可见,增强信息赋权对于县级媒体建设的重要意义。在信息赋权的同时,还需要紧密关注普通人的信息越轨和失控问题。违美违俗违德违法的内容需要分类治理,积极处置。

建议进一步完善职称政策的相关规定,坚持评审政策的高职特色。增加教学专业技术任职条件,从而突出教学的中心地位,引导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重视教学。现行的评审职称的学术“硬指标”是在各级刊物发表论文,获得各级科研项目以及各级各类的科研成果,没有教学方面的要求。建议在相应职称评审条件中,对教学名师、教学质量优秀的教师、获得全国性竞赛的指导教师、获得教学建设项目的教师等在课堂教学一线、教学建设一线取得的实践性成果等同教学成果奖或教改项目。同时,把教学业绩作为评价教师水平和素质的重要内容,作为评价教师专业技术资格、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

2.2制订科学的职称评审标准,改变评议中轻重失衡等一些不良习惯定势,增强专家评委评议的权威性

2.2.1规范职称评审准则职称评审准则应包括一系列的评审规范,主要有职称结构控制规则、职称评审分类规则、评审权和学科评议权资格认定规则、评委会组建规则、职称评审工作规则等,从制度上保证职称评审的规范性和权威性。建议专家评委不再过分强调科研成果数量与发表论文的级别,在充分评估教学的基础上,应侧重于对科研水平的评议,侧重学术论文的先进性、学术性和创新性,改变评议中“重科研、轻教学;重论文、轻业绩;重数量、轻质量”等一些不合理的习惯定势,减少因人为因素带来的不良后果,加强评议工作的科学性、合理性,增强专家评委评议的权威性。

2.2.2确定科学的职称评审指标体系职称评审指标体系是对评审指标的具体化、标准化和规范化。高职院校教师职称评审指标体系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硬件指标,包括教师的教育程度、现任职称年限、专业实践年限等;一类是软件指标,反映教师教学、科研及社会服务等方面的能力水平,包括教师的教学工作量、教学效果、人才培养、教学业绩、科研论文、科研项目、获奖成果、社会工作等。软件指标应考虑不同性质、层次的教师在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方面的权重要求有所不同。针对目前高职院校职称评审现状,可以运用层次分析的科学手段,对晋升职称的有关条件,如教学、科研等方面的不同因素赋予不同的权重,通过改变参数与权重对不同侧重点加以强调。

2.3强化过程管理,增强评审公正性

2.3.1评审程序公开、公正、透明职称评审关系到每位申报者的切身利益及其发展,所以必须保证申报者的申报及评审程序的合理、公正、透明、公开。因此,建议高职院校各部、系、中心等基层机构设立学术委员会(小组),由申报人进行述职,基层学术委员会对其工作态度、教学水平、学术水平、工作业绩等进行全面考核,依据本机构学科建设、岗位设置等方面的情况提出推荐意见,报学校人事部门审议,最后确定本机构参评人选。通过这样一个推荐程序,使每一位教师都了解职称评审的情况,充分体现职称评审的公开性与公正性。

其次,评审过程监督到位,要让申请人和外界及时了解评审情况,跟进民主监督,加大教师职称评审监督力度,维护教师合法权益。要参照公务员回避规定,各级行政部门、评委会成员与申报者存在利益冲突、存在成见和其他可能影响公平评审的事实,应主动申请回避,确保评审的公正性。禁止申报人与评审委员会成员单方面接触,避免人情关系对评审结果产生影响,进一步提高职称评定程序规范。

2.4优化职称评审方式,提高职称评审的科学化水平

评审方式由看论文、科研项目成果等改为现场操作演练,看技术掌握程度与熟练程度,看故障的排除技巧与技术改进等实践环节的方法来进行测试评审。如此评审出来的高职院校教师才是真正懂技术、会操作的素质过硬的教师,才是真正的“双师型”教师,由这样的教师培养出来的高职学生才是真正的高技能型人才。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职称评审制度改革关系到教师的切身利益,职称评审制度的完善对师资队伍的建设和高等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以及对构建科学的具有高职特色的教师职称评审制度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教师任职资格的公平、公正影响了教师的工作热情,因此,职称评审制度的改革就要从人为因素着手,减少评审过程中外在人为因素的影响。■

中图分类号:G40-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46(2016)08-0009-02

猜你喜欢
弊端高职院校改革
跟踪导练(四)
改革之路
改革备忘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改革创新(二)
探讨微博在新闻传播中的弊端及改进方法
侦鉴一体的弊端与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