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职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教学模式改革

2016-03-14 15:25:20本溪市机电工程学校
电子世界 2016年10期
关键词:电子技术教学改革中职

本溪市机电工程学校 王 东



浅谈中职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教学模式改革

本溪市机电工程学校 王 东

【摘要】本文对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探讨,通过实行五段式项目教学、、岗位模拟教学、四级递进式技能实习教学等模式改革,促进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了专业教学水平和育人效益,使学生成为具有基本的科学文化素养,掌握必备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熟练的职业技能,具备终身学习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能力的人员,实现了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教学模式改革的目标。

【关键词】中职;电子技术;教学模式;教学改革

1 改革背景

近年来,随着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子信息产业成为支柱产业之一,对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技能型、应用型、操作型人才需求量直线上升,企业急需“上岗即用”的人才,用人围绕“经验”二字,要么有实际工作经验,要么有实战经验。然而,由于中职学校传统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教学效果差,学生无实战操作经验或者无项目经验等一系列的问题,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为了解决以上一系列的问题,我校在教学过程中尝试引入新的课程理念、尝试对教学模式和考核方式进行大胆探索、改革。

2 专业现状

随着电子技术应用行业不断发展,对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人才需求也越来越高,我校现有的教学模式与行业要求的培养目标不能很好的衔接,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教育教学的现代化、信息化程度不高。学校虽然在信息技术发展上具备了一定的硬件基础,但在数字化优质信息资源开发、管理系统应用、信息化技能型人才培养、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等方面仍有很大的建设空间。

(2)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方面,还没有进入“深水区”。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职业素质有待提高,“教、学、做”一体化建设的成效仍不够显著,在教学中,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只进行了初步探索尝试。

(3)实验实训设备投入不足,在质与量上与企业实际生产所用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从而制约学校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3 改革思路

结合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特点,以适应职业岗位需求为导向,深化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实行案例教学、项目教学、情景教学、模拟教学等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课程设置,使之与岗位需求相吻合,针对电子技术应用中出现的新职业、新岗位,不断进行课程内容的开发与更新,按照“企业调研→人才岗位需求分析→目标定位→组织实施→课程评价→校企共同验收”的基本流程,在现有教材基础上,学校和企业共同研发适应新岗位的校本教材,开发补充具有更新性和延伸性的教辅资料。以校内实训基地为主战场,开展“项目工作”综合指导与评价式的教育方法,实现教学与生产结合,课堂教学与场景教学结合。增强实践性课程,做到课堂教学与现场教学一体化、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真正实现“做中学、做中教、做中练、做中考”,从而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

4 实施措施

4.1实行 “规划→构思→设计→实操→评价”五段式项目教学

第一阶段:教师规划。在项目教学中,由教师规划教学项目,确定教学项目的相关内容和要求,并引导学生认真思考:怎样才能完成该教学项目。

第二阶段:小组构思。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针对该教学项目,在教师的辅导下学习相关专业知识。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各自的个性和创意,讨论、设计项目的具体内容,研讨该项目所涉及的相关专业知识,

第三阶段:“作品”设计。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以小组为单位自行设计“作品”的操作流程、标准要求,然后小组间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和参考,最后由教师对各小组的“作品”设计进行修正。

第四阶段:上机操作。根据师生修改确定后的内容,由学生自己动手在机器上完成自己的作品,教师在学生上机操作过程中进行必要指导。

第五阶段:结果评价。学生的“作品”先由小组互评,再由教师按小组分类进行逐个评价。根据每个作品的效果及创意进行等级评价,进行该教学项目的“单项过关”。

最后是“综合考评”。每个教学项目进行单项过关后,由学校按照所有教学项目的训练内容进行综合过关考核,“单项过关”和“综合考评”的成绩都作为专业教学评价的依据。

4.2实行岗位模拟教学

成立由本专业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企业行业专家组成的教学模式改革小组。根据企业电子技术应用人才需求调研情况,分专业方向在校内和校外设立“小班化”职场课堂。学生根据个人特点与爱好,选择并进入模拟职场课堂学习,职场课堂采用企业化的管理方法,在传授学习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让学生进行职场体验。有能力的学生通过“单元过关”考核后,可以选择进入其它模拟职场继续学习,在“综合考评”时仅计算学生成绩最优的单元。实现“教学内容项目化,教学方式工作化,教学环境职场化,组织管理企业化、创业体验校园化”,实现“理、实、创” 的有机统一。

4.3实行四级递进式技能实习教学

按照“校内实训→职场课堂→岗位强化→顶岗实习”四级递进式技能实习体系,形成“实训基地工厂化,仿真实训生产化,管理模式企业化”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和管理模式,为中职学校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和管理提供示范作用。

5 改革体会

通过深化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教育教学模式改革,推进了课程体系改革,促进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大幅度提高了专业教学创新化、信息化和现代化水平,提高了育人效益,使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师生通过参与教学模式改革的活动,学习了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改革的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在生产、服务一线主要从事电子整机生产、安装、服务和管理以及电子设备装配、调试、维修与售后服务等工作,具有基本的科学文化素养,掌握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熟练的职业技能,具备终身学习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能力的人员,实现了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教学模式改革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杨祾.浅析电子专业课教学模式改革探索与实践[J].成功(教育),2013,06.

[2]关荣锋,董兴法.创新人才培养与电子专业教学模式改革[J].中国电力教育,2009,06.

猜你喜欢
电子技术教学改革中职
微课在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EDA计算机仿真技术在“电子技术”教学的应用研究
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技术的设计与运用
基于电子化发展下的医疗设备维修方式的发展新要求探讨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09:51:08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2:59:03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1:20:38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1:16:19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7:08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