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喜娟,何文栋
(广西民族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6)
论高校分类发展中的适应与超越
王喜娟,何文栋
(广西民族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6)
分类发展是高等学校发展的理性选择,在分类发展的过程中既要适时适应,又要适度超越。适时适应是高等学校分类发展的现实需要,适应社会发展是高校分类发展的社会使命,适应高校实情是高校分类发展的行动起点,适应大学生就业是高校分类发展的动力源泉。适度超越是高校分类发展的理想诉求,适度超越社会发展,彰显高校个性;适度超越高校现实,实现高校分类的可持续发展;适度超越个人需求,实现“整体性人”的生成。适应与超越是高校分类发展中互为递进的动态过程。
高校分类发展;适应;超越
高等学校分类发展是指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高等学校依据其内在发展的规律,按照类别,实行自我优化、自我发展的模式。[1]1993年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比较明确地提出高等教育要分类发展:“制订高等学校分类标准和相应的政策措施,使各种类型的学校合理分工,在各自的层次上办出特色。”2010年出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发挥政策指导和资源配置的作用,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克服同质化倾向,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以上文件都提出高等学校要分类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从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来看,高等学校分类发展是与我国各个阶段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相适应的,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理性抉择,也是高等学校生存发展的必然要求。
按照发达国家的经验,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与“普及化”,高等教育发展会有三个共同趋势:“第一,高等教育的教育教学制度及院校类型趋于多样化;第二,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等学校具有不同的培养目标、模式与特色,各类学校之间呈现互补关系,彼此不可替代;第三,在保证高等院校的多样化和各自特色的前提下,尝试在大学型院校和非大学型院校之间建立联系和沟通渠道。”[2]目前,中国刚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门槛,正处于过渡时期,充满着很多的不确定性,在这个阶段出现一定程度上的无序是避免不了的,要想真正地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高等学校不能盲目地模仿、攀比,而应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做出分类发展的理性选择,使各高校办出自己的特色。社会的需求是不断变化的,没有哪一种类型的大学能够满足社会的多样化需求。美国学者约翰·S·布鲁贝克曾说过:“一所大学如果试图办成满足所有人需要的万能机构,那不是骗人的,就是愚蠢的。”[3]
当前我国相关的法律以及文件并没有明文规定高等学校分类的标准以及如何分类等相关的问题。基于目前高校分类还处于探索阶段的现状,在高等学校分类发展探索中既要适时适应高校分类发展的现实需要,同时也要适度地超越现实,以促进高校分类的可持续发展。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具有超凡的神力,均要受到一定条件的制约,要发展就必须学会适应周围环境,适应既有适时适应也有滞后适应。高等学校分类发展是对其现实情况做出的一种理性选择,但要使高校在适应过程中得到好的发展就要适时调整自身以适应周围环境的变化。
(一)适应社会需要:高校分类发展社会使命
高等学校自产生之日起就已经成为社会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无论是处于象牙塔阶段还是其他不同的阶段,它的成长和发展都不可能脱离社会而独立存在。高等学校本身就是社会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不可避免地和社会进行交流和碰撞。对高等学校进行分类在很大程度上是满足社会对多样化人才的需要,以适应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高校分类若脱离了社会将成为无水之源、无本之木,是不会有生命力的。所以高等学校分类必然要考虑社会对它的要求,并且与社会发展相适应,从而实现高校的社会使命。从人类活动的空间范围来看,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教育所依附的社会环境不仅仅是国内社会,还应该包括国际社会。所以高校分类发展的过程中,不仅要适时适应国内社会的发展需要,还应适应国际社会的发展需要。
1.适时适应国际社会需要:高等分类发展的外在规约。高校分类发展不是在真空中进行的,它的发展必须以一定的社会环境为依托,外部环境在某种程度上预设了高校分类发展的可能性空间和未来向度。我国高校的发展受到国际社会强有力的影响和制约,国际社会在为我国高校发展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和社会环境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为我国高校发展指明了方向。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之间的相互依存程度日益加深,迫使一国的教育市场尤其是具有特殊作用的高等教育市场对外开放,各国之间在人才、知识、技术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日益深化。不同国家的高校分类发展各有特色,都与本国的国情密切相连,我国高校分类发展离不开国际社会的大环境,高校分类发展也要主动与国际社会的发展需求相适应。目前我国学者所提出来的高校分类模式很多都是在借鉴美国卡内基高等教育机构分类法的基础上,然后根据我国的高校分类的发展现实提出来的。例如马陆亭研究员在借鉴美国卡内基分类法的基础上,根据教学与科学研究的相对地位以及与之相关的人才培养层次、学位授予情况和服务面向分为研究型大学、教学科研型大学、教学型本科院校、高等职业学校和社区学院。[4]所以我国高校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生存,就必须适应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趋势,同时在分类发展过程中也要适时适应国际社会的人才需要,否则我国高等教育将被边缘化。
2.适时适应国内社会发展:高等教育发展的内在诉求。纵观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历史,可以看出高校分类一直都在适时适应国内社会发展需要。例如20世纪50年代为适应工业发展的需要,我国对高等学校按照苏联模式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院系调整,将包罗众多学科的旧大学,改造成两种类型:一是文理综合性大学,一是独立学院和专科学校。这种院校的设置和分类方法在量的增加和一般人才的培养方面成就巨大。[5]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后,为了适应大众化阶段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现实需要,我国学者适时地提出新的分类模式。例如潘懋元先生根据高校培养人才的职能将我国高校分为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多科性或单科性大学或学院和多科性或单科性的职业技术型院校三类;[6]武书连研究员等主张先按“类”后按“型”进行划分,按“类”分为综合类、理工类、文科类、医药类、农林类、师范类,按“型”分为研究型、研究教学型、教学研究型、教学型。[7]以上学者所提出来的高校分类模式都考虑了大众化阶段社会发展对于各种人才的需求,但是各种模式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所以还需要不断地探索更符合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分类模式。
(二)适应高校实际:高校分类发展行动起点
高等学校分类发展的过程中除了要适时适应社会的现实需要以外,不同高校应该归属于不同的分类模式之下,所以,高校分类发展要以各高校的实际情况为行动起点。
1.高校分类发展是适应高校合理定位的现实需要。“分类与定位从两个不同侧面凸显高校的多样性:分类是从外部给高等学校贴上‘标签’,是对高等学校‘身份’的确定,对学校来说是一种被动的接受;而定位则是学校的自觉行为,体现了高等学校对分类体系的积极认同,以及对其学术使命与社会职能的主动选择。”[8]高等学校的分类与定位虽然是以不同的方式促进高校发展,但却是高等学校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任何一所高校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而高等学校发展方向的确定依赖于学校的准确定位,定位的前提是科学的分类。”[9]所以,高等学校分类发展尤为重要,因为高等学校分类发展不仅对自身身份的确定,也是引导高校合理定位的航向标。高校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其前提是要科学分类,只有分类科学合理,各高校才能明确自身的发展方向,所以高校分类发展要与高校合理定位相适应。
2. 高校分类发展是适应高校办学形式多样化的需要。以前我国高校的办学形式比较单一,主要是全日制教育,随着教育需求多样化以及学习需求的多样化,许多高等学校开始向社会提供非全日制教育、网络教育、夜大等办学形式。这种多样化的办学形式虽然满足了不同层次的人对教育的需求,但同时也使高校中出现了贪大求全、目标趋同、盲目升格等问题,“主要担负精英教育职责的重点大学争相创办成人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和网络教育,而作为高等教育大众化主力的高职高专却又一味追求学校升格”[10]。结果是“之前很有特色的一些专科学校、单科学院已经所剩无几,具有特色学科的学校越来越少”[11]。这不仅制约了高等学校的多样化发展,也对高等学校的秩序造成了一定的冲击,所以高等学校分类发展势在必行。通过分类使各高校明确自己的身份以及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办学形式的多样化要适应自身特色的实际需要,不要盲目地效仿。
(三)适应大学生就业:高校分类发展的动力源泉
我国高校经费拨款机制导致了许多高校争“名分”“升格热” 和“重学轻术”等问题,令高等学校出现“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现象,这不仅造成了高校自身丧失了独立生存的能力,也导致人才培养结构与劳动力市场严重脱节,造成毕业生就业难的社会性问题,这种问题很大程度上源于高等学校缺乏科学的分类与定位而导致的高校之间的无序竞争。对于那些传统的本科院校来说,如果以学术为本位,就会使毕业生的动手能力以及社会适应能力弱,求职时就会出现“高能低就”的现象甚至是低就业率。除此之外,由于很多学生都缺乏相应的职业技能,出现了研究生、本科生和专科生竞争同一职位的现象,加之社会上重视学历的偏见,导致高学历就业率高而低学历就业率低的局面,所以高校分类发展势在必行。
就业是民生之本,如果大学生毕业后很难就业或者不能就业,那么高校的存在就显得价值不大。高等学校在缺乏科学合理分类的情况下所培养出来的人才在一定程度上与社会需求不相匹配,这些人才不具备可雇佣性,所以高等学校要科学合理的分类,根据社会的需要为其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来满足社会对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劳动力的需求。因此,高校分类发展是适应大学生就业的动力源泉。
高校分类发展模式不是一成不变的,是动态发展的。目前所提出来的高校分类发展模式都是对先前发展模式的某种程度上的超越,但是超越是有一定的限度的,无限度的超越只是人们的一种幻想,适度超越才是高校分类发展的理想诉求。
(一) 适度超越社会需要:彰显高校独特个性
高校分类发展虽然要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但“大学不是‘风向标’,不能社会流行什么就迎合什么,大学应该是理性的堡垒,大学应该有自己的思想”[12]。如果一味地、盲目地适应社会需求,一切都以社会需求为标杆,就会使高校丧失其本身所具有的个性和特色,所以高校分类要适度地超越社会发展需求,彰显自身的个性。
高校分类发展本意是发展各高等学校的特色和个性,实现“百花齐放”,然而在现实中高校分类发展却是一个“应然命题”,而不是“实然命题”。虽然国家一直通过文件的形式提出进行高等学校分类发展,建立高校分类体系,但是现实中并没有形成统一的、被官方认可的分类标准,导致人们对于高校分类发展缺乏理性的认识,往往把分类与分层混淆,甚至更倾向于纵向的分层,以至于各高校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下来,盲目地求大求全,丧失了自身的个性,最终走上了迷途。事实上,对于一所大学来说,有个性才有特色,有特色才有活力,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和发展,所以彰显各高校自身的独特个性才是它们生存与发展的根本所在,就像普林斯顿大学前校长伍德罗·威尔逊所言:“普林斯顿不像哈佛,也不希望变成哈佛那样;反之,也不希望哈佛变成普林斯顿。我们相信民主的活力在于多样化,在于各种思想的相互补充,相互竞争。”[13]所以,高校分类发展要适度地超越社会的发展需要,不要过度强调高校自身的社会适应性,不要一味地根据社会的需要定位自身的发展方向,不要只是把社会发展需求作为唯一的航向标,否则就如行尸走肉一般苟且偷生。正如香港科技大学校长吴家玮博士曾经所说的:“高等学校绝不要追求不适合自身特点的类型,结果造成学校水平下降甚至更糟,就那样没有灵魂而苟延残喘,每所高校都应清楚自己的使命,并为自己的身份而自豪,并努力使自己成为所属类型高校的佼佼者。”[14]
除此之外,高校分类发展在适应国际社会的发展需求时,不能丢掉我国高等教育的民族特色,因为“忽视了高等教育的异质性和高等教育具体实践的整体关联性,对根植于不同文化土壤的碎片性经验进行了直接的嫁接”,[15]会阻碍我国高校的发展,所以高校在进行分类时也要适度超越国际社会的发展需要,在借鉴国外分类模式的同时,要充分考虑不同文化差异采取同一做法可能会在不同“场域”产生功能异化,建设有中国特色的高校分类发展模式。
(二) 适度超越高校现实:实现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仅仅强调高校分类适应高校自身发展的现实需要,短期来看可能会给高校产生一定的效益,但是长远来看不利于高校分类的可持续发展。要使高校分类实现可持续发展,就要充分挖掘高校自身的内在潜能,促使高校分类发展过程呈“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
一方面高校分类既要源于高校现实又要高于现实,在制定分类标准时可以适度地超越高校的现实,使其满足高校的“最近发展区”,通过高校自身地努力才能实现的标准。高校分类如果没有适度的超越性,就没有发展性可言,也就不能对高校的发展起到激励的作用,也就失去了进行高校分类的意义;另一方面,高校分类要跳出政府指导下进行分类的“思维定式”,各高校要掌握分类的主动权。虽然在历史上计划经济时代高校分类是政府指导下的分类,那些分类也起到过一定的骨干和示范作用,但是由于分类不够科学,导致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平,以至于那些得到资源少的非重点高校盲目地攀比和模仿那些重点高校,严重制约了高等学校的多样化发展,从长远的角度来看,这种具有等级性的分类不利于高校的可持续发展。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以及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到来,以前的过于行政色彩的分类方法已经过时,不能适应现阶段高校发展的真实需要,所以高校分类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就要在政府的辅佐下自己掌握分类的主动权,因为高等学校自身才是知道自己真实水平的知情者。高校分类要适度地超越高校在分类中的被动地位,变被动为主动,以实现高校分类的可持续发展。
(三) 适度超越个人需求:实现“整体性人”的生成
高校分类发展适应大学生就业的多样化需要,但是过度地强调满足大学生就业的现实需要,会把学生引向世俗性地追求,最终会使学生发生异化,造成学生的片面发展。现在很多高校为了适应大学生“何以为生”需要,盲目地开设满足学生就业需要的专业,走向片面地追求学生的即时利益和显性功效的实用主义泥潭。为了把学生培养成为适应社会需求的“教育产品”,很多大学都选择对学生进行标准化的生产,面对这种缺少生命力的标准化的生产模式,学生们常常采取欢迎而不是抵制的态度。“如果教育只是客观传授知识学问,训练培养专精技术人员,而失去了生命的关怀,意义的寻求以及人生视野的开拓,那么教育能提供的也许只能训练出一些‘没有受到教育的专家’(un-educated expert),他们充其量只是一堆‘快乐的,技术纯良的机器人’(Cheerful,skillful Robot)。”[16]这种缺少生命意义关怀的高等教育事实上只是帮助学生被动的适应社会的发展,最终培养出来的只是一些丧失主动性、创造性的“单向度人”。高等教育之应然是培养具有主动性、创造性和超越性的“整体性人”,所以高校分类发展过程中不能仅仅关注如何使学生“何以为生”,更应该关注“人的内部灵性与可能性如何充分生成”[17]。因为高等教育的对象“不是只具自然属性的生命个体,也不是只具有精神属性的抽象生命个体,而是现实存在着的并有着超越自我不断生长欲望的生命个体”[18]。所以,高校分类发展的过程中,要避免只是关注学生就业需要而使学生走向单向度发展,应该关注“整体性人”的生成,摆脱功利主义的价值追求,彰显学生的整体性,追求生命的意义。
适应与超越是一组“互为递进”的概念,适应是超越的基础和前提,而超越的阶段性成就又需要适应来加以维持、巩固和发展,超越的目标应指向新的适应,适应和超越是进化、发展过程的互为工具、互为目的、互为环节的“结”。[19]
在高校分类发展的过程中处理高校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时要坚持两者是一种肯定与否定的整合,高校分类不应该盲目地迎合社会的现实需要,但是也不能无视现实。一方面,高等学校分类必须主动适应社会需要,积极主动地参与社会经济建设,把高校的文明成果推向社会,同时从中汲取促进自身发展所需要的养分。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必然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新的难点热点问题,需要各种类型的高校的智囊团帮助解决不同的难题,高校在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的同时,也能彰显自身的个性。在处理高校分类发展与高校现状的关系时,应该在适应高校定位和办学形式多样化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挖掘高校自身的内在潜能,适度地提出新的分类标准,推动高校分类的可持续发展。除此之外,高校分类的过程中高校要掌握主动权,认清自己现阶段的身份和地位,明确自身未来的奋斗目标,并且朝这个目标前进。高校分类发展的过程中,要培养“适用型人才”,适度地超越学生的个人需要,充分开发学生的潜力和可能性,以实现学生“整体性”发展。
〔1〕 陈小红.浅谈高等学校的分类发展[J].复旦教育论坛,2003(3):10-14.
〔2〕 马陆亭.独立学院发展的历史机遇[J].民办高等教育研究,2004(2):1-3.
〔3〕 约翰·S·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王承绪,郑继伟,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78.
〔4〕 马陆亭.我国高等学校分类的结构设计[J].北京大学评论,2005(4):101-107.
〔5〕 张玉双.大众化背景下普通高等学校分类问题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6.
〔6〕 潘懋元.我看应用型本科院校定位问题[J].教育发展研究,2007(7-8A):35-36.
〔7〕 武书连.再探大学分类[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2(10):27-28.
〔8〕 潘金林.高校分类:高等教育多样化发展的重要导向[J].教育发展研究,2010(1):34-37.
〔9〕 张书义.关于我国高等学校分类与定位的思考[J].天中学刊,2010(4):127-129.
〔10〕 宜勇.我们需要怎样的高等教育[J].教育发展研究,2009(7):1-6.
〔11〕 丁刚.制约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三个瓶颈问题[J].教育发展研究,2009(9):1-3.
〔12〕 董泽芳,张继平.论高校目标管理中的十大关系[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7):22-28.
〔13〕 肖木.普林斯顿大学[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125.
〔14〕 眭依凡.大学校长的办学定位理念与治校[J].高等教育研究,2001(4):49-52.
〔15〕 董向宇.国际教育交流情境下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路径[J].当代教育科学,2013(1):3-5.
〔16〕 林治平.中南大学宗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1)[C].台北:宇宙光出版社,2000:71.
〔17〕 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4.
〔18〕 张敏.人学视域下的大学课堂教学研究[D].太原:山西大学,2013.
〔19〕 杨昌勇.也论教育之适应与超越——对鲁洁教授“超越论”的商榷[J].教育研究,1997(3):27-32.
(责任编辑杜敏)
Adaptation and Transcendence of the Classification Development of Universities
WANG Xi-juan, HE Wen-dong
(Guangxi University of Nationalities, Nanning, Guangxi 530006)
Classified development is the rational choice of university development, and it is necessary to timely adapt the classification process of development as well as to moderate beyond it.To timely adapt the classification is the real need of the classification development of universities, to adapt the social development is the social mission of the classification development of universities, to adapt the reality of university is the starting point of the classification development of universities, and to adapt the employment of university students is the power source of the classification development of universities. Moderate transcendence is the ideal aspirations of the classification development of universities which moderating transcend the social development and highlighting the personality Universities; moderate transcendence the reality of universities so as to achiev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lassification; moderate transcendence personal needs so as to achieve the formation of "integrity". Adaptation and transcendence is a mutual progressive dynamic process of the classification development of universities.
the classification development of universities; adaptation; transcendence
10.13937/j.cnki.sjzjjxyxb.2016.02.025
2015-11-17
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广西教育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课题“广西高等学校分类发展实证研究——高职高专教育”(2014JD211)。
王喜娟(1981—),女,辽宁东港人,教育学博士,广西民族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高等教育。
G649.21
A
1007-6875(2016)02-0132-05
网络出版地址:http://www.cnki.net/kcms/doi/10.13937/j.cnki.sjzjjxyxb.2016.02.025.html网络出版时间:2016-04-201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