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先觉者陈少白的历史贡献

2016-03-14 10:08
关键词:先觉孙中山革命

郭 玉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先觉者陈少白的历史贡献

郭 玉

(广东省江门幼儿师范学校 科研培训处,广东 江门 529080)

从陈少白对辛亥革命、经济、教育、文学、新闻学所做贡献来看,其革命家、实业家、教育家、文学家、新闻学先驱的历史评价名实相符。陈少白善于开创新局面,是“创格型”的领导者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先觉者。

陈少白;革命;先觉者;“创格型”

陈少白(1869—1934),原名闻韶,字夔石,后改为少白,广东新会外海人(今属江门市江海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先觉者,清末民初著名的革命家、实业家、教育家、文学家、新闻学的先驱,有《兴中会革命史要》等传世。

20世纪30年代初到80年代末,中国大陆关于陈少白的研究一直处于沉寂状态,以整理出版他的个别著述为主。此时台湾研究甚力,陈德芸《陈少白年谱》、黄雍廉著《是天民之先觉者——陈少白传》先后问世。这两部作品考察陈少白的生平,理清陈少白的人生轨迹,奠定了研究工作的基础。20世纪90年代以来,自梅伟强老师《先正典型惟此老 中山四友独斯人——陈少白传略》等发表以后,有关陈少白的研究风声骤起,单篇论文纷纷涌现。据知网所见,截止2015年12月,专门研究陈少白的论文共有14篇,这些论文侧重于陈少白的兴中会活动史研究,突出陈少白对辛亥革命的贡献,颇有新材料、新观点,使陈少白迅速进入学界的视野。这一时期专著方面亦有收获,如林惠国《陈少白的故事》、陈占勤《陈少白年谱》、司徒沛《陈少白传》、文明国《陈少白自述》等,或考查生平,或整理作品。此外还有两部资料汇编赞誉颇高:一是中国楹联学会广东分会江门支会编印的《陈少白先生挽联选辑》,二是江门外海陈少白纪念馆编印的《陈少白先生诗词集》。这两部作品收集整理了相关作品,有利于研究工作向前发展。前贤时哲的著述推动了研究工作向纵深发展,然而陈少白的历史定位仍不甚明确,学界对陈少白的关注远远低于其应有学术地位。笔者在整理陈少白先生散佚作品的同时,深感其在革命、经济、教育、文学、新闻学等方面的成就,不顾荒陋,撰成是文。

一、“先觉者”与“国叔”的由来

陈少白“先觉者”的提法始见于纪念他的悼词挽联。1934年12月陈少白逝世于北平,次年1月国民政府在南京举行全国公祭,大礼堂正中悬挂“是天民之先觉者也”[1]274横额。这表明陈少白“先觉者”历史定位得到南京国民政府官方的首肯。这个评价是在陈少白逝世不久后做出的,具有盖棺定论的作用。

其后,灵柩从北平出发,经天津、上海、广州,最后归至外海。每到一处,皆有公祭,挽联醒目,哀者如潮。送挽联的人不乏国民政府的核心人物,如林森、张学良、冯玉祥、李宗仁、于右任、孙科、戴季陶、张治中、居正等。就连当时的学界泰斗梅贻琦、章炳麟也亲撰挽联,各机构、各部门、基层民众的情形更是难以详尽。

这些挽联多数来自国内,也有来自国外,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体现当时社会的共同认知:陈少白是“党国”、“民族”、“革命”的“先觉者”,他与孙中山一起开创了中国民主革命的新时代。据陈一峰编点《陈少白先生挽联选集》,视其为“先觉”、“先知”、“先知先觉”,如王正廷:“民族功臣,党国先觉。”[2]3北街乡公所:“襄孙公大业,国民仰先觉。”[2]19中国国民党驻美国总支部:“四寇号当年,朝野频惊,不愧革命先觉。”[2]24这些词语多达23处,其中“先觉”15处、“先知”4处、“先知先觉”4处。可见陈少白“先觉者”的历史定位颇有基础。“先知”,强调“知道”得早;“先觉”强调“觉醒”得早,且“先觉”还要觉醒“后觉”。陈少白宣传自由民主的思想,鼓吹革命,唤醒民众,故“先觉者”的评价更符合实际。

还有许多挽联,表达与“先觉(先知)”相近的意思,如“先进”、“先贤”、“先型”、“先党”、“先驱”、“先锋”、“先河”、“先声”、“第一人”、“无双士”。视为“元老”、“元勋”、“导师”、“元贞”、“国老”、“大老”等更是不计其数。由此可见,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对陈少白革命贡献的认同是一致的。1983年台湾学者黄雍廉《是天民之先觉者——陈少白传》直接以“先觉者”为题,并认为陈少白是一位“创格型”人才,使陈少白的历史定位得到进一步的确认。

笔者在江门外海调研时发现,陈少白生前已被称为“国叔”。这不仅源自他与孙中山先生亲如兄弟的情谊,而且取决定于他对民主革命的巨大贡献。陈少白逝世时,不少挽联称其为“国叔”,声情并茂地回忆“国叔”的音容,颇能摇人心魄。《陈少白先生挽联选辑》所录的挽联称陈少白为“国叔”、“亚父”、“亚叔”共有9处,其中“国叔”8处、“亚父”1处、“亚叔”1处。如李奉藻(时任广州市市立医院院长)哀曰:“国尊亚父,党重元勋,安得绵田旌介子;灵镇北陲,梓扶南岭,那堪珠海哭先生!”[2]12而陈少白友人陈云翥挽曰:“紫金山矗立,应尊国叔为招魂。”[2]63“应尊”二字表明当时的“国叔”之称并没有官方的正式认可,却体现民间对陈少白的推崇。不管怎样,陈少白“国叔”之呼,至少在岭南地区风行一时,且在陈少白生前广为人知。不同的是,陈少白“国叔”的称谓是民间自发的,而孙中山的“国父”的称谓是官方确认的。

世人评价陈少白时,总是突出他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丰功伟绩,并把他“依附”在孙中山身上,未能体现陈少白的独特贡献。孙中山先生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先行者,当之无愧;陈少白先生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先觉者,亦当之无愧。

二、陈少白对辛亥革命的贡献

(一)筹建兴中会

在香港学医时,陈少白与孙中山、尤烈、杨鹤龄放言革命,时谓“四大寇”。孙中山《革命原起》说:“数年之间,每于学课余暇,皆致力于革命之鼓吹,常往来香港、澳门之间,大放厥词,无所忌讳。时闻而附和者,在香港只陈少白、尤烈、杨鹤龄三人。”[3]陈少白《四大寇名称之由来》则说:“每遇休暇,四人辄聚杨室,畅谈革命。”[4]。此时陈少白的思想发生巨大变化,欲以武力推翻皇权制度,已经“先觉”了。

据陈少白《复国民党史料编纂委员会函》等记载,1894年秋兴中会成立时,会员仅有孙中山、陈少白、孙眉、邓荫南、刘祥等数人而已。1895年“辅仁文社”并入兴中会,在香港设立兴中会总部,颁布《香港兴中会章程》,陈少白发挥了重要作用。所以陈少白是兴中会的创始人之一。

(二)创立兴中会台湾分会

陈少白旅居日本后,主动提议要去台湾开展革命工作,得到孙中山的支持。在第一次寓台期间,他联络义士,秘密成立“兴中会台湾分会”,并在《台湾新报》发表10余首诗,抒发豪迈的革命情怀,在台湾产生很大反响。在第二次寓台期间,陈少白进一步发展了革命势力,经济收获甚丰。陈占勤《陈少白年谱》说:“先生在台活动数月,募得革命经费三千元”[5]51。

陈少白两次台湾之行,建立了革命据点,扩大了活动范围,传播了革命思想,有利于团结台胞开展更大规模的革命运动。这表明,陈少白是一位善于开创新局面的“创格型”的领导者。

(三)创立兴汉会

1895广州起义的失败,杨衢云(时为兴中会会长)应承担主要责任。孙中山、陈少白、郑士良三人远渡日本后,陈少白的出色表现得到会员的广泛认同,实际地位仅次于孙中山。1899年秋陈少白认真分析了革命形势,认为日本方面有孙中山坐镇,台湾也建立了据点,而香港却没有落脚点,革命应再向香港发展。

陈少白到香港后,除了创办《中国日报》外,还联络革命会党,准备第二次革命起义。陈少白在香港加入三合会,成为三合会的三位“笼头”之一。陈少白认为,三合会的活动范围基本上在珠江流域,革命工作不能仅局限于广东一隅之地,应向长江内陆方向发展,这样彼此呼应,可以有效分散清庭的注意力。他又想法加入活动在长江流域的哥老会,被公选为“笼头之笼头”。

为了方便统一指挥,陈少白促成兴中会、三合会、哥老会三会合并,在香港创立“兴汉会”。在陈少白运作下,公推远在日本的孙中山为“总会长”,并派人把“总会长”的大印赴日本呈给孙中山。兴汉会成立的意义在于:1.体面地结束杨衢云的革命领导地位,把革命的领导权再次交给孙中山。2.扩展了革命的力量,把革命运动从珠江流域推进到长江流域,加强了孙中山在国内的影响力。3.直至“同盟会”成立,“兴汉会”一直是聚拢革命义士的平台。从某种意义上,兴汉会是“同盟会”的前身。1905年同盟会成立的时候,陈少白顺理成章地出任同盟会香港分会会长。

兴汉会的成立,再次印证了陈少白是“创格型”的领导。从此以后,陈少白依托“兴汉会”,以《中国日报》为媒介,广泛宣传“推倒满清帝国,建立合众政府”[6]139的思想,开创了“陈少白时代”,为中国早期民主革命做出了巨大贡献。

(四)组织革命起义

1.1895年广州起义。1895年(乙未)广州起义是革命党发动的第一次起义。陈占勤《陈少白年谱》记载:“三月十六日,孙中山与先生、陆皓东、杨衢云、谢缵泰等在香港‘乾亨行’举行重要干部会议,决定袭取广州为革命根据地。”[5]42会后,陈少白即奔赴上海,召集革命同志,共举义旗。从革命大局出发,陈少白建议孙中山把兴中会会长让与杨衢云。陈少白则佐命军中,亲赴广州,坐镇于广州农学会(革命总机关)附近指挥起义。到了约定日期,杨衢云所率3000人未能从香港赶到广州,起义失败。起义虽然失败,却如闪电惊雷掠过漫漫黑夜,极大地震动了清廷,“革命党”正式登上了波谲云诡的历史舞台。

2.1900年惠州起义。1900年(庚子)惠州起义发生是革命党发动的第二次起义。由于陈少白曾两渡台湾,设立兴中会分会,台湾有一定的革命基础,所以孙中山“先赴台湾静候,预备革命军在惠州沿海东进,希望达到厦门,总理便渡过台湾海峡,亲自督师”[7]。陈少白在香港主持工作,亲率士卒,赶到惠州起义地点“三洲田”。起义失败后,陈少白安排革命党人秘密出逃安南、暹罗等地。

总之,陈少白在资产阶级早期民主革命中的贡献是巨大的,对“民国”(与“君国”相对)的建立具有筚路蓝缕之功。所以黄雍廉评价说:“陈少白生就是一位‘创局’的人,喜欢独当一面。”[6]134诚哉是言!

三、陈少白对经济的贡献

1900年至1906年,陈少白早在负责《中国日报》之时,兼发各种营利性的广告,获得经济收入。离开《中国日报》后,陈少白尝试寻找实业救国的道路。

(一)成立粤航公司

1907-1910年,陈少白一边从事革命活动,一边从事商业活动。陈少白结识在香港的新会、恩平、开平、台山籍的商人,“以他的荦荦大才,很快便获得四邑生意界的推重”[1]243,并被聘为香港四邑工商顾问、四邑轮船公司总经理。他居住在香港九龙的牛池湾,利用职务之便,不仅为革命传送情况、运送武器,而且积累了丰富的从商经验。

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后,陈少白急流勇退,致力于交通运输业。他首先从外国人手中夺回从广州至香港的航行权,再徐图发展。同年,粤航公司成立,陈少白被选为“总司理”。船舶往返广州、香港之间,一律悬挂中国国旗,这一行动极大地振奋了人心、鼓舞了国人志气。

不久,他又策划买下久租给外国人的“联兴码头”及法商公司的“哈德安”、“播宝”两艘轮船,并修建“塔影楼”。孙中山退回广东后,经常到访。后来,他把码头出租,租金甚丰。陈少白有了厚实的经济能力,不仅资助孙中山继续革命,而且开办了一些有益民生的实业。晚年他办学开路,造福乡梓,多得益于此。

(二)修建公路

1930年陈少白退归外海后,计划要修筑海金北路、大康路、中华路、杏林路、海江公路。陈少白认为,只要外海和窖头一通,外海和江门就连成一片了。修建此路,颇有阻力,纷争甚至闹到当时的新会县政府。陈少白凭着个人魅力说服并带领乡人完成海江公路的修建。现在外海的几条大道,仍有旧迹可寻。

(三)兴办公共汽车公司

海江公路建成之后,陈少白牵头组建公共汽车公司,开通从外海至江门的班车,方便人员的往来。外海能在当时的新会甚至在整个广东声名远播,陈少白先生功没可没。

总之,与一般追逐营利的商人不同,陈少白经商,为国、为民、为革命,谓其“实业家”一点也不为过。

四、陈少白对教育的贡献

(一)创办华文学校

据冯自由《横滨华文学校》记载,陈少白提议开办一所华文学校,孙中山命名曰“东西学校”。陈少白物色教员,致信梁启超,请其帮助。在陈少白去台湾期间,康门弟子徐勤等来到日本,改校名为“大同学校”。此事在陈少白《保皇党之占领横滨学校》得到印证。本来,陈少白聘请康梁党徒执教华文学校,是想促成两派合作,完成救国救民的大业。康、梁强调“保皇”,通过点滴改良,继续维护皇权制度;孙、陈强调“革命”,彻底推翻皇权制度,创建民主政府。康、梁诸君都是时代之杰,与陈少白相比,思想觉悟尚有高下之别。

(二)创立粤剧学校

陈少白是粤剧学校的创始人、戏剧改革的先行者。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陈少白认识到青年学生对革命的重要性。是年冬,他在广州海幢寺创建戏剧学堂,“以改革陋俗及灌输民族主义为宗旨”[5]71。1908年成立“采南歌”童子班,随后改名“采南歌剧团”,同时在帮助“振天剧团”。

戏剧学堂成立后,陈少白整理教材,制定计划,聘请教师。不仅如此,陈少白为了宣传革命思想,亲自编纂戏剧,为戏剧革命做出了重大贡献。

(三)创建乡学

陈少白牵头创建乡学,自己捐资修建一座“崇德舍”,创立外海第一乡小。在陈少白的带动下,外海涌现第二乡小、第三乡小等,推动了教育的发展,在广东省有示范作用。外海乡小建成后,陈少白随即筹建外海中学,做规划,选校址。正在有条不紊地推进时,陈少白溘然病逝,未能目睹外海中学竣工。

五、陈少白对文学的贡献

陈少白接受过正统的儒家教育,同时深受基督教思想的影响。他向往自由民主,但不失儒雅之风。他的人物传记《史坚如之略史》等,繁简有度,深得传记笔法。论文《东亚联合要旨》等,中西文化,合荡于胸,行文跌宕,文风犀利。

其诗歌数量虽不多,但思想性、艺术性很高。陈少白的诗雄豪、深沉、健朗、雅致,融成了雄深健雅的艺术风格。例如寓台赋诗《吊澎湖岛》等,写景、状物、抒情大气磅礴,磊落不凡;行旅咏史《游张家口感赋》等,以古证今,有批判现实的锋芒;家居诸诗《和云翥兄原韵》等,同梦花飞落,别有神韵。

陈少白以戏剧鼓吹革命,他不仅是粤剧的革新者,而且是革命戏剧的先行者。据余教《剧社春秋》记载,陈少白亲自编纂《张良击秦》等戏剧,还与别人合编纂《血战榴花塔》等戏剧。据记载,当《天文祥殉国》上演时,万人空巷,采南歌的歌声飘荡在广州紫来街河南戏院,“天文祥”慷慨悲歌、英勇就义,强烈的爱国激情迅速感染着每一个观众,群情鼎沸,以至清兵不得不出来干预。这些戏剧多用粤语写成,穿梭于历史与现实之间,或高歌忠义,或讽刺时弊,声情并茂,文辞恣肆,革命性与文学性高度统一,让人叹为观止。冯自由《中国革命运动二十六组织史》谓《自由花》、《夜未央》等剧“是为粤人创造白话剧之先河”[8],余教《剧社春秋》谓《血战榴花塔》“开了粤剧革命之先声”[1]230。

六、陈少白对新闻学的贡献

(一)创办《中国日报》

1.陈少白是首倡者、创办者。陈少白与孙中山商量,主动提议在香港办《中国日报》。1900年1月创刊到1906年7月,陈少白一直是报纸的主要负责人。

2.陈少白亲自撰写《中国日报序》,阐明办报的宗旨及指导思想。《中国日报》体现“先觉觉后觉”历史要求。同盟会成立后,“《中国日报》即成为同盟会的机关报”[9],中国日报馆成为香港革命工作的总机关。当康梁保皇派在香港设立《商报》时,“先生与该报为主义而笔战至数十续稿”[10],引起强烈反映。

3.《中国日报》及副刊不仅畅销香港,而且远销广东、南洋诸地,广泛传播革命思想。报纸的印刷形式、内容、风格,极大促进了中国报业的发展。正如冯自由说:“从前各地中文报纸排印俱用直行长行,不独香港一地为然。独《中国日报》始仿日本报式,作横行短行。初时人多异议,《中国日报》毅然不屈。未几,香港、广州、上海各报陆续改用横行短行,是亦报式之革命也。”[11]。这是印刷形式上的革命。

(二)编印《英华字典》

1896年寓居日本横滨的陈少白受人之请,编辑《英华字典》,次年完成。这是中国人编写的第一本英华字典,在当时同类字典中收集词义最多、英文意义最准确,深受时人喜欢。《英华字典》的编纂为中西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

(三)创办《外海杂志》

据陈德芸《陈少白先生年谱》所录《外海杂志发刊辞》一文,可知陈少白曾经创办《外海杂志》(今未见)。据该文中陈少白所述,名镇外海,依山环水,风物之胜,为一方之冠,然风俗漓陋,人情骄惰,故创办《外海杂志》,欲移风易俗,归于淳美。

[1] 林惠国.陈少白的故事[M].广州:花城出版社,1995.

[2] 陈一峰.陈少白先生挽联选辑[G].江门:中国楹联学会广东分会江门支会,1991.

[3] 中国史学会.辛亥革命[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4.

[4] 陈少白.兴中会革命史要[M].南京:建国月刊社,1935:123.

[5] 陈占勤.陈少白年谱[M].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1999.

[6] 黄雍廉.是天民之先觉者——陈少白传[M].台北:近代中国出版社,1983.

[7] 陈德芸.陈少白先生年谱[M].台北:文海出版社,1972:14.

[8] 冯自由.中国革命运动二十六组织史[M].上海:商务印书馆,1948:221.

[9] 丁守和.辛亥革命时期期刊介绍[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13.

[10] 文明国.陈少白自述[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1:2.

[11] 冯自由.革命逸史:初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1:66.

[责任编辑 文 俊]

2016-06-02

郭 玉(1974—),男,江苏徐州人,博士,讲师,主要从事区域文化研究。

K25

A

1009-1513(2016)04-0006-05

猜你喜欢
先觉孙中山革命
别开生面先行者——孙中山的哲学创意
春睡梦先觉——纪念高剑父诞辰一百四十周年展
何其三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小暑六月节
粉红革命
掀起秋冬潮流革命
民国时期孙中山邮票赏析
循先贤足迹 探乐教真谛——评《先觉者的足迹——李叔同及其支系弟子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研究》
孙中山民生主义的现代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