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志群(福建省云霄县元光小学福建漳州363300)
小学武术教学的现状分析及改革研究
□柳志群(福建省云霄县元光小学福建漳州363300)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小学武术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揭示小学武术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此来找到促进小学武术教学的改革措施:整体提升小学武术教师师资水平;丰富武术教学内容,满足多样化需求;采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改变小学武术教学重技轻文,追求德艺兼修。
武术教学小学体育教学改革
武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东方文化不可忽视的一道灿烂风景。武术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是我国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它具有健康养生、修身养性、娱乐表演以及防病治病等功能。武术也是我国全民健身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许多小学校都开设了武术这门课程,使得武术被更多的小孩子所接受和了解,进而喜欢上武术。无疑,这对弘扬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推动中国武术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随着武术在全国小学范围内的普及,武术受到广大小学生的喜爱,同时各个小学也越来越重视武术教学。然而,从总体上看,小学武术教学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尤其在教学理念、目标、内容、方法等方面仍需做出一些调整和改革。对此,本文基于本校武术教学现状及调查研究的分析基础上,针对小学武术教学的改革提出一些新的思路,以此希望能够有效促进小学武术教学的改革进程。
1.1、小学武术教师水平参差不齐
教师水平的高低体现在教师专业素质的高低,同时专业素质是一个教师是否具备教学能力的必要条件。而在我国小学目前的体育教师师资队伍中,有很大一部分并非专门的武术院校或者武术专项毕业的武术教师。这就导致武术教学的规范性并不能得到有效保障,加之非武术专业的教师和专业的武术教师对于武术的理解也不同,非武术专业的教师对于武术大多只停留在表面,没有专业的武术教师理解的深和透。由此,在武术教学理念上、教学内容的选取上、教学目标的设置上、手段的运用上难免会出现一定的偏差,这就导致虽然同是进行相同内容的武术教学,但是不同教师所教出来的学生却明显有着区别。甚而,由于教师的缘故严重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终产生厌烦情绪。此外,尽管部分教师是专业出身,但其在自身教学理念、教学能力上并没有达到一定的造诣和水平,况且“以竞技运动、技能教学为主,课程设置较窄,缺乏人文氛围,培养出来的学生,专业性强、灵活性差、知识面窄、文化基础薄弱。”“这种人才培养模式也无形中导致了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学生在综合素质上的欠缺。”这也导致小学武术教学效果不尽人意。
1.2、教学内容传统陈旧,缺乏创造性
目前大多数小学所采用的武术教学内容主要为五步拳、少年拳、初级长拳、简化太极拳等套路。不可否认这些拳种的价值和意义,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当代小学生所接触的世界是多样化的,具有明显的时代色彩。如果长期按照以往的教学内容来进行教学的话,很难保证现在的小学生能够接受。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武术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色彩,与西方竞技运动相比,武术具有东方的神韵。然而在过分强调一招一式的套路教学教学时,我们看不到武术所具有的文化魅力、民族感染力。同样的教学内容教了一代又一代的学生,“初级长拳”、“初级剑”等初级的武术学了一遍又一遍,如此的武术内容缺乏新意,毫无创造性可言。最终导致武术魅力、武术文化的感染力、武术的对抗性、娱乐性的丧失,使得学生学习武术的积极性逐渐减少,最终丧失了对武术运动的学习兴趣。
1.3、教学方法滞后,缺乏现代感
我国小学武术的教学方法多数是采用以教师为主,进行武术动作的讲解、示范、领做等,以学生为辅,通过模仿、跟学、跟练等方式来习得武术动作,整个教学活动主要是以集体教学和集体练习的方式展开。在通常的一堂课的时间,主要以技术动作的讲解和练习为主,着重强调技术动作的精准性、规范性以及统一性,重点纠正的是学生的动作错误。如此的小学武术教学方法在新形势下并不能完全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甚至事倍功半。同时在既定的套路模式下,并不能有效发挥教师的创造性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只能一板一眼的教学,学生只能死记硬背,僵硬练习。一节课下来,课堂毫无生气可言,没有欢声笑语、没有付出辛劳之后收获成功的体验,整个教学过程呆板,气氛沉闷,限制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大多数学校以传统的教学方法为主,忽视现代教学手段的引用,很少见到新手段、新方法的运用,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小学武术教学的发展。
1.4、小学武术教学重技术,轻文化
武术教学相比于其他体育项目,最大的特色就在于武术的文化性、民族性。武术在项目内涵上比其他体育项目更具有民族文化的传承性。就目前来看,我国小学武术教学更注重武术技术的传授,而武术文化教学却常常被忽视,学生大多只学到武术的技术动作,而对于武术当中的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却鲜有涉及。随着国外新兴体育运动不断的涌入中国市场,其在我国校园范围内也得到一定的传播,这使得广大学生对于国外运动的向往和仰慕之心越发严重。然而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却被冷落一旁,有“国粹”之称的武术,在面对外来拳种的渗透时却表现得并不自信,甚至有的学校取消了武术课,取而代之是一些国外的拳种,如跆拳道、搏击术等。面对这样情景,出现了学生“喜欢武术,而不愿上武术课”的尴尬现象。如此一来,武术在校园的文化传承上逐渐丧失了其应有的主体地位,取而代之的是外来拳种的广泛传播。这使得具有民族文化传承影响力的武术在小学教学当中逐渐被淡忘和冷落,这也使得整个学校武术的发展步入艰难的困境。
2.1、整体提升小学武术教师师资水平
武术师资力量是小学武术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打造一支高素质、高技能的武术教学教师队伍,对于小学武术教学整体水平的提高以及促进整体教学效果的提升有着重大的意义。对此,学校应重视武术师资培训工作,对于非武术专业教师要加强武术相关教学能力的培训,切实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水平,以此来增进其对武术文化的了解,提升自我武术教学理念。对于武术专业的体育教师要进一步提高其自身的武术修养,在武术理念、武术文化、武德等方面要集中培训,做到能够在自身胜任的情况下,还可以指导更多的年亲的、经验欠缺的武术教师,以此带动整体武术教师的发展。
2.2、丰富武术教学内容,满足多样化需求
丰富教学内容既要符合当前实际,又要符合未来发展的需要。不能完全摒弃以前的教学内容,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并结合未来发展的需求,适度的创新、丰富教学内容,使之适合学生发展的规律与发展水平,最终适应学生发展需求。因此在丰富武术教学内容时应该考虑到:(1)文化性,在选取教学内容时应该充分考虑到小学生的生理特征和心理特征,增加一些时代性强的武术基础理论知识,可以适当结合体育游戏的情景模式来进行教学内容设计,以此来突出武术的民族传统的文化性;(2)多样性,小学阶段的学生积极好动、思维活泼,对于新鲜事物好奇心强,过于古板和生硬的教学内容无法吸引到小学生的注意力。由此在选取教学内容时要考虑到小学生的多样化的需求,尽可能的增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又有趣味的武术教学项目;(3)仪式性,培养小学生庄严的武术情怀,让其体验到学习武术是一项值得骄傲和引以为傲的事情。把中国民族传统文化融入到武术教学当中,出入皆以礼相待,进行武术运动也要体现出自觉的认同感和庄重感;(4)层次性,尽量避免重复的武术教学,反复的教学只能让小学生感到百无聊赖而完全丧失对武术学习的兴趣。对此应开设多个内容供学生选择,如器械、拳术、攻防技术含义讲解、对练动作等不同内容的教学组合,以此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兴趣学生的需要。
2.3、采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由此,小学武术教学应当转变教学方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尽量扮演一个主导者,一个引导人,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出来,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还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启发小学生的思维,让他们有所领悟。这样可以一改集体教学方式所带来的弊端,充分调动学生的思考力和表现能力,充分展示自我的风采。此外,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自身条件的差异,实施分层教学的模式,注重后进生的培养,但同时也要注意协调好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适当的增加集体游戏、娱乐、竞赛的成分,以此达到活跃课堂练习的气氛。其次,适当引进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到小学武术教学当中。可以借助电影、电视、网络传媒等技术优势将武术技术、武术文化,通过视听化处理的方式展现出来,使人们从中受到教益和启发,影视作品中所蕴涵的民族精神、爱国主义等武术文化内容对广大青少年学生道德品质产生潜移默化的教育意义。在武术教学当中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将一些优美的武术表演以及武术动作通过影像的方式展现在小学生面前,这样可以增强小学生对于武术的画面感,从而更加全面的在生动、形象、直观中了解武术,喜欢武术,最终促进其在实践当中的运用和学习。
2.4、改变小学武术教学重技轻文,追求德艺兼修
从文化传承的角度来看,武术教学具有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礼仪修养教化、审美熏陶的使命。在小学武术教学当中,兼顾武术技艺和武术品德,一方面可以锻炼其体魄,强健其身心;另一方面可以对学生的思想进行教化,对其人格进行塑造,对其品德进行端正。通过武术的文化性熏陶可以使小学生从小培养一种吃苦耐劳的精神、能文善武却不欺凌弱小的品德。因此,在小学武术教学当中应该强化武术文化的传承,转变只重视武术技艺的观念,贯彻“德艺兼修”的武术教育宗旨,应实施“以技术学练为中介、以礼仪和文化为两翼,以完善道德、体验文化为目标”的学校武术教育。通过学生对武术这一中国优秀文化的体悟、感悟,实现立德树人的目的。武术教学相比于其他体育项目,最大的特色就在于武术的文化性、民族性。小学武术教学的繁荣,必须抓住武术文化、民族性这一点,这是区别于其他体育运动项目最特殊的地方,也是不同于国外拳种的地方。小学武术教学要实现以武术技艺教学为主向武术德艺兼修的局面。让小学生通过武术学习,体验到我国自身的优秀传统民族文化,领悟到武术中的民族精神。因此,在小学武术教学中,应注重加强武术文化研究、武术教学方法研究,把武术文化传承贯穿于武术教学的始终。
武术作为我国民族文化的载体之一,具有身心兼修,德艺兼顾的本质,是培养小学生继承和发扬我国传统传统文化的重要手段。小学武术教学是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最初的阶段,对此一定要为学生的终身体育思想的形成打好基础,将武术的民族文化贯穿在小学武术教学当中,培养出德艺双馨的优秀人才。针对当前小学武术教学的现状及其问题,应当加快教学改革的步伐,不断完善小学武术教学体系。加快重构武术教学教材体系,丰富武术教学内容,优化教学实施过程,完善充实教学形式,以此来繁荣我国学校武术教学,最终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和终身体育锻炼服务。
[1]张云崖,王震.“三艺通备”理念下武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8(3).
[2]封慧歆.普通高校武术教学改革与武术文化传承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5,9.
[3]张峰,赵光圣.学校武术教学改革的实践路径[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5,01.
G80
A
1006-8902-(2016)-11-LXY
柳群志(1969-),男,福建漳州人,大专,小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民族传统体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