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少数民族地区软实力指标体系及测度
——兼与其他地区比较

2016-03-14 03:29张家福
现代商贸工业 2016年19期
关键词:平均水平实力公共服务

罗 琳 张家福 李 丽

(1.红河学院商学院,云南 蒙自 661100;2.红河学院监审处,云南 蒙自 661100)

1 引言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其经济发展对于我国实现区域经济均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理论研究和实践均表明,区域经济发展及竞争力提升离不开区域软实力与硬实力的发展,软实力和硬实力共同构成区域的综合实力。其中,区域软实力是增强区域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它是指“在区域竞争中,建立在区域文化、政府公共服务(服务制度和服务行为)、人力素质(居民素质)等非物质要素之上的区域政府公信力、区域社会凝聚力、特色文化的感召力、居民创造力和对区域外吸引力等力量的总和”。与体现为物质力量的硬实力(经济、军事、科技等实力)不同,软实力主要体现为区域积累起来的精神力量、文化力量和对外影响力。

要实现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必须加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软实力的建设。那么究竟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在全国的软实力地位究竟如何,存在哪些优势,还有哪些不足,如何加强建设,本文将围绕上述问题展开研究。本文首先明确软实力指标体系的构成,并根据数据可得性确定要选取的指标,然后对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及其他对比区域的软实力进行测度、进行比较分析,得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软实力发展不足之处,并提出相应启示。

2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软实力指标体系及其方法

2.1 区域软实力指标体系的确定

根据对已有研究的借鉴,本文采用了常用的软实力指标,将区域软实力一级指标分为四个二级指标,分别是区域文化、人力素质、公共服务、区域形象。其中:

第一,区域文化是指区域内的行为主体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地域特色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人文心态、民族艺术、风俗习惯和道德规范等的总和。主要通过文化传承、继承等共享区域价值观、增强区域感召力和辐射力。

第二,人力素质主要是指区域内人口总体水平上的精神素质、文化素质和技术素质等。作为社会行为主体中最小单位的人,其人力素质影响各行为主体的行为效果,如政府公信力的强弱、区域形象的优劣、公共服务质量的高低、企业创新力的强弱等。

第三,公共服务主要指政府提供的、以公益性为特点的,满足人们公共需求的公共产品和服务,包括科技教育事业、文化体育事业、社会保障、公共安全文化等公共产品和服务。公共服务的优良程度会影响政府的公信力、区域的凝聚力和企业的创造力,进而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和竞争力。

表1 区域软实力指标体系

第四,区域形象是人们对于区域内综合实力、外显活力、未来展望的综合评价,是各个要素(如资源、历史、文化、生态、科技等)在人们的头脑中反映后形成的总体印象。区域形象好容易增强区域的凝聚力、吸引力,增强区域竞争力、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具体指标体系构建如表1。

2.2 区域软实力指标体系方法

第一,应对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由于上述指标体系具有不同的量纲和量纲单位,为了消除由此带来的不可公度性,应该将上述指标做无量纲化处理。目前通常有三种无量纲化的方法,即极差正规化法、标准化法和均值化法。本文采用0-1标准化法进行无量纲化,将数值标准化到0-1的范围内。

第二,综合评价方法的选择。二级指标的合成采用加权平均法进行合成,三级指标采用几何平均法进行合成。综合后的软实力指标数值介于0-1之间,数值越大代表软实力越强,数值越小,代表软实力越弱。

第三,数据来源。本文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2)选取了2011年中国31个省区(市)的16个相关指标数据,整理计算后得出15个三级指标的相关数据。

3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软实力的测度及分析

3.1 各区域软实力计算结果

经过对各三级指标观测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在将三级指标合成为二级指标,再根据二级指标合成区域软实力指标后,可以得出2011年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及其他省区(市)软实力指标体系中各二级指标、综合指标的得分情况、排名、分类(见表2)及比较(见图1)。

表2 2011年中国31个省区(市)区域软实力指标得分、排名及分类

注:“*”代表西部少数民族省区(市)。

图1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与其他地区软实力比较数据来源:作者根据数据整理计算得出。

3.2 区域文化方面的分析

第一,西部少数民族地区(8省区)区域文化平均得分(0.202)低于东部(0.300)、全国平均水平(0.229),也低于西部平均水平(0.205)。主要是因为西部少数民族省区人均拥有公共图书馆藏量较低,图书馆流通率不高;每万人申请专利数较少,表明西部少数民族省区在区域文化传播与传承上、创新精神方面有一定局限。但好的方面是,每万人拥有图书馆个数、艺术表演团体数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对于西部少数民族地区而言,应充分发挥图书馆和艺术表演对于区域文化的传承与传播,增强区域感召力,通过共享区域价值观,增强区域发展凝聚力。

第二,贵州(0.094/30,得分/排名,下文同义)、西藏(0.122/28)、广西(0.143/25)、云南(0.161/22)排在全国后10名,仅有青海省(0.382/4)进入全国前五名。青海人均拥有的公共图书馆藏量(0.65册),每万人拥有图书馆个数(0.086个)、艺术表演团体数(0.067个)和博物馆数(0.039个)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52册、0.022个、0.052个、0.020个),使得青海区域文化得到较好的传播与传承。而贵州、广西、云南除了每万人拥有图书馆个数外其余区域文化二级指标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对于区域文化传播与传承有一定局限。

3.3 人力素质方面分析

第一,西部少数民族地区(8省区)人力素质平均得分(0.270)低于东部(0.453)、全国平均水平(0.335),也低于东北部(0.298)、中部(0.293),但略高于西部平均水平(0.268)。主要原因是多数西部少数民族省区的大专以上学历人口比例较低,高等院校数量较少,部分省份人均财政性教育支出较低。例如西藏大专以上学历人口比例仅为4.53%,而北京为32.63%,北京是西藏的8倍;高等院校数量上,西藏(6所)、青海(9所)、宁夏(16所)较少,远远低于东部平均数(97所)、全国平均数(80所);广西人均财政性教育支出为0.0984万元,而北京为0.2576万元,是广西的2.61倍。

第二,贵州(0.180/30)、云南(0.194/28)、宁夏(0.217/27)、广西(0.224/26)排在全国后6名,仅有新疆(0.359/10)进入全国前10名。新疆每万人大专以上学历人数为1296人,人均财政性教育支出0.181万元,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937人、0.115万元),教育的高投入和大专以上学历比例较高使得新疆具有较高的人力素质。而贵州(757人,0.109万元)、云南(650人,0.104万元)、宁夏(831人,0.161万元)、广西(803人,0.098万元)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更低于东部发达地区如上海(2036人、0.234万元)。

人力素质高低与区域人力资本进而区域经济增长有密切联系,一般而言,人力素质较高的地区,人力资本也较为丰富,而人力资本是促进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对此,应加强人力素质指标较弱地区的财政性教育支出、加强高等院校建设和人才培养。

3.4 公共服务方面分析

第一,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公共服务平均得分(0.309)低于东部(0.414)和全国平均水平(0.362),也低于东北部(0.468)、中部(0.302)和西部(0.322)。主要原因是西部少数民族省区社会保险(包括医疗、养老、失业)参保人次占总人口比重较低(44.74%),低于全国(68.71%)和东北部(86.00%)、中部(50.78%)、西部地区(48.44%),还不到东部地区(98.61%)的二分之一;R&D占GDP支出比重较低(0.40%),不到东部地区(1.33%)的三分之一、全国(0.87%)的二分之一。但好的方面是每万人医院床位数、住房保障支出占预算支出比重方面稍高于全国平均数。

第二,西藏(0.188/31)、广西(0.193/30)、贵州(0.222/28)、云南(0.229/27)排在全国后5名,仅有新疆(0.535/4)和青海(0.458/6)进入全国前10名。新疆和青海在医疗卫生保障方面、住房保障支出方面做得较好,每万人医院床位数分别为57张和41张,高于全国(28张)水平,住房保障支出占预算支出方面,新疆和青海分别为7.44%和10.97%,远远高于全国(3.77%)水平。而西藏、广西、贵州、云南则由于医疗床位数、社会保险等公共服务程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公共服务指标排名靠后,尤其是社会保险参保率较为落后,上述四省区社会保险参保(三险参保)人次占总人口比重分别为21.27%、36.72%、30.89%、30.78%,远远低于全国(66.84%)平均水平。

公共服务中医疗、卫生、住房等社会保障对于经济发展起到社会安全网的作用,科技投入尤其是R&D经费投入成为西部落后民族地区技术进步的重要条件之一,因此,应加强公共服务指标较弱地区的社会保险参保率,加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R&D经费投入。

3.5 区域形象方面分析

第一,西部少数民族地区(8省区)区域形象平均得分(0.081)低于东部(0.382)和全国平均水平(0.181),稍高于中部(0.074)。主要原因是:反映区域自然资源和文化吸引力的指标(每万人全年接待海外游客人数)方面,西部少数民族省区(444人)远低于东部平均水平(1416人),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749人);而反映国外对于区域品牌认知程度的指标(出口值)方面,西部少数民族省区(623,401.23万美元)更是远低于东部平均水平(16,236,808.62万美元),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6,123,809.31万美元)、东北部(2,457,101.87)中部(1,551,035.55万美元)和西部(899,373.63万美元)。

第二,宁夏(0.011/31)、青海(0.019/29)、贵州(0.034/28)、新疆(0.061/25)排在全国后7名,仅有云南(0.149/10)进入全国前10名。云南由于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多民族文化资源和人文资源,吸引了大量海外游客入境旅游,2011年每万人接待海外游客854人,高于全国平均水平(749人),吸引海外游客人数排全国第10名,借此云南获得较好的区域形象;尽管2011年出口947,245.40万美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6,123,809.31万美元),但高于西部平均水平(899,373万美元)。而宁夏、青海、贵州和新疆则由于交通、气候、旅游营销等种种原因,吸引境外游客比较少,每万人全年接待海外游客人数分别为30人、91人、169人、255人,这反映出其区域形象有待提高。

4 中国各省区(市)区域软实力的聚类分析

本文运用系统聚类的方法,根据区域软实力综合得分,对中国31省市区域软实力进行了聚类分析。其中,区间距离选择欧式距离法,间类距离选择WARD法。聚类结果总结见表1中“层次类型”,根据区域软实力强弱,可以中国各省区(市)分为四类,第一类区域软实力最强,第二至第四类区域软实力依次降低。具体分析如下:

第一类,区域软实力强的省市依次为(5个):上海、北京、广东、江苏和浙江。这些省份均为东部发达地区。其中上海作为地处长三角的直辖市,其软实力指标(0.604)位列全国第一位,区域文化、公共服务两个二级指标也排全国第一位。作为首都,北京软实力也非常强,排全国第二位,其中人力素质二级指标排全国第一位;作为珠三角的重要经济增长极,广东软实力指标排全国第三位,其中区域形象排全国第一位。

第二类,区域软实力较强的省市依次为(3个):天津、辽宁、福建。其中天津、辽宁分别在人力素质、公共服务二级指标排名较高,分别排全国第三位。

第三类,区域软实力较弱的省市依次为(7个):山东、陕西、新疆、重庆、安徽、内蒙古、黑龙江。这一类中西部有4个,其中仅有新疆和内蒙古是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东部省市有1个(山东),中部省市有2个(安徽、黑龙江)。其中新疆区域软实力排全国第11位,在公共服务、人力素质、区域文化方面位列全国前50%,具有一定优势,但是在区域形象方面比较落后;内蒙古区域软实力排全国第14位,在四个二级指标方面都处于全国中等水平。

第四类,区域软实力弱的省市依次为(10个):湖北、山西、海南、青海、西藏、云南、吉林、四川、广西、湖南、江西、河南、河北、甘肃、宁夏、贵州。其中西部少数民族省区有青海、西藏、云南、广西、宁夏、贵州。青海区域软实力排全国第19位,在区域文化和公共服务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分别排全国第4、第6位,但是区域形象较为落后,仅排第29位;西藏区域软实力排全国第20位,在区域形象和人力素质方面水平尚可,但是在区域文化和公共服务方面较为落后,仅排全国第28位和第31位;云南区域软实力排全国第21位,在区域形象方面具有一定优势,排全国第10位,但是其他三个二级指标均较为落后,尤其公共服务和人力素质仅排全国第27位和第28位;广西区域软实力排全国第24位,在区域文化、人力素质、公共服务三个二级指标方面均较为落后,仅排全国第25位、第26位和第30位;宁夏区域软实力排全国第30位,在人力素质和区域形象方面较为落后,仅排全国第27位、第31位;贵州区域软实力排全国第31位,区域文化、人力素质、公共服务和区域形象四个二级指标都较为落后,分别排全国第30位、第30位、第28位、第28位。

5 启示

由上文可知,西部少数民族地区软实力综合指标具有以下特点:第一,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区域软实力综合指标平均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也低于东部、中部、东北部等地区。第二,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在区域文化等四个二级指标上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和东部平均水平,劣势最大的是区域形象,其次是人力素质和公共服务。第三,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与其他地区比较:所有指标都落后于东部地区;除区域文化外,其余指标均落后于东北部地区;人力素质和软实力综合指标落后于中部地区,但是区域文化和公共服务、区域形象均优于中部地区;除人力素质优于整个西部地区外,其余所有指标均落后于西部地区。第四,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内部各省区四个二级指标各有优劣势。

结合国家“一带一路”发展策略,各级政府应加大对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促进该区域软实力的提升。具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支持:第一,在区域文化建设方面,应该不断增加文化设施建设投入,积极进行基层文化站点建设,注重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大力开展基层文化推广活动。第二,在人力素质提升方面,各级政府要充分重视民族地区教育的发展,在教育资源的分配中对西部民族地区进行倾斜,结合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特色,大力打造高水平科研、教学平台,加强中低层次教学水平,以不断提高该区域人力素。第三,在公共服务方面,结合民族区域实际情况,推进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在搞好民族团结的前提下,开展区域安全建设,做好反恐宣传教育。第四,在区域形象提升方面,深化自然环境的保护和治理,大力发展民族特色经济,促进民族地区形象提升。

此外,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各省区应通过与各主体区域、各省(区)市进行横向比较,并从自身历史发展进行纵向比较,找准自身软实力发展的优势和劣势,有针对性地提升软实力,最终提升区域竞争力和区域发展综合实力。

[1] 马庆国.区域软实力的理论与实施[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04).

[2] 张玮.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分析[J].特区经济,2006,(06):292.

[3] 吴光芸,唐兵.论区域软实力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J].现代经济探讨,2009,(06):37.

[4] 马宗国,韩静轩.区域软实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测度——以山东省17市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13,(01):128-130.

[5] 秦琴.区域软实力及作用机理分析[J].管理现代化,2012,(02):21-23.

[6] 秦琴.区域软实力研究述评[J].商业时代,2012,(31):126-128.

[7] 陶莹,陈钰芬.浙江省11市区域软实力评价体系的构建及测度[J].统计科学与实践,2011,(05):21-23.

[8] 叶宗裕.关于多指标综合评价中指标正向化和无量纲化方法的选择[J].浙江统计,2003,(04):24-25.

[9] 朱孔来,郭春燕,亓庆亮.区域软实力指标体系及定量化测度的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12,(11):180-181.

猜你喜欢
平均水平实力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软实力致胜
公共服务
历年关税平均水平
历年关税平均水平
提升文化软实力是当务之急
历年关税平均水平
历年关税平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