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堂随机写作教学的探索

2016-03-13 05:23广西南宁市邕宁区中和中学施艳华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6年12期
关键词:语文课文本课文

广西南宁市邕宁区中和中学 施艳华

随着课程改格的深入,激发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协调发展逐渐成为语文课堂教学的主题,并在实践中越来越成为广大语文教师的共识。因为阅读与习作始终是语文学习和考试的重头戏,读写结合不仅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而且也是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之一:读是吸收,写是倾吐,读影响和制约着写,写又反过来促进了读。所以在课堂中,不但要书声琅琅、议论纷纷,更要留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潜心默读、圈圈写写进行小练笔。这就要求我们一线教师在课堂上不能仅仅满足于简单的教教材,更要研究如何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在平时每天的阅读教学中,能够做到以课文为范本,读写结合,加强课堂随机写作。

课堂随机写作,也谓课堂小练笔,就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随机地学写一些小片断、小段落。它具有篇幅小、形式活、出手快、效果好等特点。课堂小练笔安排得合理,落实得有效,不仅能让我们的语文课变得更加灵动和亮丽,更是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那么,挖掘哪些文本资源来让学生练笔好呢?笔者结合这十几年的实践教学经验,做了以下几点尝试。

一、精彩语言仿一仿

教材是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依托,语文课本中有很多文质兼美的段落,“例如,《看云识天气》中(天上的云)有的像羽毛,轻轻地飘在空中;有的像鱼鳞,一片片整整齐齐地排列着;有的像羊群,来来去去;有的像一床大棉被,严严实实地盖住了天空”。读这些经典的美文语段是一种美的享受,学写这样的语段更是在原有基础上的积累、内化和提高。叶老也说: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因此,对于文本中出现的精彩的句段,教师除了应引导学生反复咀嚼玩味,还要巧妙地抓住这一语言学习的点,进行仿写:就是要求学生在丰富的语感感知下,依葫芦画瓢。由于语文课对学生语言发展与实践有着不可替代的借鉴与模仿的价值,通过课文鉴赏文章的形式与内容,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在布局谋篇等方面的写作能力,而且可以挖掘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从生活中积累素材

初中语文课堂随机写作教学时,不仅要重视课堂的作用,关注生活也是写作必须具备的一项重要内容。写作来源于生活,生活是写作的根本,离开生活写作不可行。老师在进行随机写作教学时要鼓励学生注重生活中发生的一些小事,设身处地地体验。写作必须结合生活,走进生活,必须能够反映实际。老师之所以不断鼓励学生通过走进书籍拓宽视野,积累一些素材、写作方法,就是因为其中蕴含了前人对自己生活的一系列感触。有感而发写一写 在我们的教材中有不少人文性很强的文章,例如莫怀戚的《散步》,它通过充满真情实感的故事内容,向学生传达着人世间美好的情感,给学生以道德情感上的熏陶。在教学这类文章时,要做到以情来贯穿文本,营造浓浓的情感氛围,此时课堂上的小练笔如若设计精当,就能让学生在情感氛围中与文本对话,与角色产生共鸣,从而为深化文本架设桥梁。在初中语文的随机写作教学中有必要教会学生体验生活,感受生活,在生活实践中得到写作指导,对生活发表看法,之后进行相关创作。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写作方法,发表进行独立创作。

三、空白悬笔补一补

在我们的教材中,有很多课文常留有一些留白之处,有时出现在故事情节中,有时出现在人物的对话中,例如刘成章的《安塞腰鼓》中“愈捶愈烈!痛苦和欢乐,生活和梦幻,摆脱和追求,都在这舞姿和鼓点中,交织!旋转!凝聚!奔突!辐射!翻飞!升华!人,成了茫茫一片;声,成了茫茫一片……”这些空白是文章内容的深化,给学生留下了想象、延伸的空间。教师可以利用这些“空白”点,引导学生感悟和品味语言文字,把作者隐而未发的意思表达出来,从而更好地理解作者表达的意图。给学生留下了想象延伸的空间,这也是组织学生小练笔的极好机会。

四、拓展延伸续一续

拓展延伸型的练笔往往在课的结尾处,续写课文结尾是学生小练笔训练的重要内容。有许多课文的结尾处,虽意犹未尽却戛然而止,例如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和杨绛的《老王》,两篇课文主人公的结局是留给了我们思考和想象的空间,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顺着作者的思路或故事发展的方向发挥想象,对文本进行合理延伸,引导学生把课文中没有写出的内容写下来。这样,既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想象思维,训练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课堂随机写作训练应立足于课堂,只要我们语文老师用心钻研教材,根据教材特点,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努力挖掘读写结合点,那么我们的语文课就会上得更有效,更灵动,课堂练笔也会成为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一道美丽风景。

猜你喜欢
语文课文本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可怕的语文课
语文课里挣分忙
语文课应该培养什么?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背课文
怎样才能上好一节语文课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