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史料教学法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以《罗斯福新政》一课为例

2016-03-13 05:23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百色高级中学廖红标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6年12期
关键词:药方罗斯福新政

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百色高级中学 廖红标

傅斯年先生曾云:“史学即史料学”,可见史料在历史学科中的基础性地位。史料包罗很广,梁启超先生将获取史料的途径分为“文字记录以外者”和“文字记录者”两种,意即史料包括文字史料与非文字史料两类。从高中历史教学的视觉探视,史料主要包括文字史料、实物史料、文物图片史料、声像史料等类型。教学中,合理、切当的运用史料既可以增加历史信息的真实感,增加学生学习历史的热情,还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牢固树立“论从史出”的史学观念,从而提高学生历史学科的思维能力与学习素养。

“罗斯福新政”课标要求“了解新政的背景,熟记新政的内容,理解新政的特点、实质及作用”。新政实施的背景及内容教材阐述得非常清晰,学生易识记。但如何透过新政施行的背景和内容全面分析新政的特点,探讨新政的实质及站在人类文明发展的角度审视这场新政,这个内容理论性较强,单纯的讲授与探究很难达到教学目的,而史料的运用恰恰能够解决这些问题。在讲授这一个课时笔者从美国“病危”、应对危机的“药方”、“药方”的药效及罗斯福开这一“药方”的依据四个方面展开教学。

一、美国“病危”

这一目我主要以图片史料作为依托,为学生营造一个浓浓的历史情境,把原本枯燥的罗斯福新政直观地呈现在同学们面前,提高课堂的趣味性,为此我向学生提供“1933年3月12日罗斯福总统第一次‘炉边谈话’”“《炉边谈话》的书影”“美国失业者在百老汇前排长队等待救济”“农场主销毁‘过剩’的牛奶”四幅图片材料,并引导学生思考:罗斯福总统为什么要进行“炉边谈话”?回顾经济危机的表现,罗斯福总统要摆脱危机,他应从哪些方面着手?整个探讨环节由学生独立完成,通过对史料的分析与解读,加强他们对于新政背景的认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并为下一步探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应对危机的“药方”

这一目主要文字史料作为依托,向学生提供三则材料。材料一是《炉边谈话》目录的节选,引导学生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教材相关内容,分析罗斯福总统“炉边谈话”的主题和应对危机的“药方”及方子中的“药”有何“疗效”。通过对教材的梳理和史料的分析与解读,学生将罗斯福新政的具体内容用表格的形式完整的呈现出来。讨论结束,课堂内容也逐步进入到内容的核心部分,透过新政施行的背景和内容来全面分析新政的特点,探讨新政的实质。为此,在上面表格内容基础上,我又出示两则文字材料:

材料二 罗斯福在首次总统就职演说中,有关他提出的议案不能迅速获得通过,“届时我将请求国会采取‘赋予我紧急状态下迅速发动战争的权力’”

——罗斯福(1933)

材料三 “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的纠正我们经济制度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运用。”

——罗斯福 (1938)

引导学生根据这两则材料并结合新政的内容讨论分析罗斯福应对危机的“药方”的特点,从而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历史学科的思维能力与学习素养。

三、罗斯福这一“药方”的“药效”

我以图片史料及声像史料作为依托,向学生提供“1929~1933年经济危机下绝望的民众”“领取失业保险卡,生活的新希望”“农民对罗斯福的期望,期望美好的生活”几幅图片材料并播放《大国崛起·美国·危局新政》的片段,让学生仿佛置身于新政期间及新政给后来美国带来独一无二的综合实力,增强教学效果。接着,引导学生思考罗斯福这一“药方”的“药效”如何,并站在人类文明发展的角度重新审视罗斯福新政。由图组及声像所创设情境,学生真切地认识到,对于罗斯福新政的作用,我们仅仅停留在已有的事实和简单的情感上是远远不够的。有的同学指出“要以史为鉴,全面分析新政对民生的影响,把目光下移,关注普通人民的生活”;有同学真诚表示“政府应该承担起保障人们免于贫困的责任,扶贫‘授之以鱼’,更应‘授之以渔’”……事实证明,这些没有标准答案的教学内容更加震撼学生的心灵。

四、罗斯福开这一“药方”的依据

在前面知识的落实,能力及历史思维训练和提升的基础上,笔者又向学生提供“1929~1933年美国、德国、日本、苏联等国家干预军事、经济”“柯立芝繁荣”“1929~1933年美苏德英在世界制造业中所占份额”“胡佛失意+罗斯福得意”四幅图表材料、引导学生全面的认识、理解新政所处的历史的阶段特征,准确把握罗斯福新政得以成功的原因。最后,在结尾处,我又节选《刘绪贻:我研究美国史的经历》的一则文字史料,同时鼓励同学们在刘先生对“新政”的评价基础上,可做适当补充,引领学生全面、客观的评价罗斯福新政。

通过引导学生层层剖析史料,让学生认识到罗斯福总统要摆脱危机核心就是要解决供给与需求之间的问题,要改善民生,为此要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保证新政的顺利进行。但新政只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它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因此也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危机。但通过罗斯福新政,我们应该反思,政府关注民生,要带领人民脱贫致富,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员应“授之以渔”,才能真正实现国富民强,从而达到课标要求,达成预设的学习效果。

“没有资料就没有历史;资料的贫乏就意味着历史的贫乏”,历史老师只有广博地占有史料,养成搜集与利用史料教学的习惯,并对学生进行史料解读能力的训练,充分发挥史料在史学认识中的中介作用,才可以逐步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进而促进其历史学科素养的养成,把自己历史课堂的品味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猜你喜欢
药方罗斯福新政
张老师的“药方”
重楼:梁春宏的脱贫“药方”
“新政”爆款第一车?
新政不是“半夜鸡叫”
弩药方提取工艺的优化
新政
关于新政的思考
参照 借鉴 提升——中美高中历史教科书中的“罗斯福新政”
换个角度看历史——以《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为例
罗斯福的壮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