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五中分校大厂分校 于 欢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出台,各种新兴的教学理念不断的冲击着我们的教育、教师、以及与之密不可分的课堂。课堂是教师教学的主阵地,而课堂的生命力是教学质量的根本源泉。传统的教学模式依然停留在沉闷、乏味的知识授受状态,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突出体现。新理念的教育教学观念都是指向学生发展的,立足于促进学生全面、全体、主动、个性和终身的发展。这种“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要求教师要转换教学模式,“还学于生”,使课堂回归学生本体。所以,要想焕发课堂生命力,还得从如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着手。教师究竟应该采取哪些有效的策略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根据我所执教的历史学科的特点,我在实践中摸索出了一点心得体会,仅供大家参考。
有经验的教师都说好的课堂从“头”开始。历史课堂上可以根据中学生具有强烈求知欲的特点,利用设悬念的方法,抓住学生注意力。如上《唐朝的对外交往》时,这样导入:香港凤凰卫视中文台有一个著名的节目叫《唐人街》,这个节目的宗旨就是追逐海外华人的足迹,展示华人的风采。现在世界各地还有许多地方都保有唐人街,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为什么海外会将华人聚居区称之为唐人街呢?学生想了想就会自觉地看书、交流来解开这个迷团。在课堂过度时也同样可以设悬念。如讲到玄奘西行的时候,可以向学生展示西游记的图片,并请学生讲解西游记的剧情,唐僧在三位徒弟的护送下历尽九九八十一难猜取得了真经,那么现实生活中,有没有孙悟空、八戒和沙僧护送呢?真实的玄奘是如何取到真经的呢?从而诱导学生主动去了解、感受玄奘西行的艰辛和求取佛法的坚韧毅力。
著名的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光明的教学途径之一。”有了兴趣,学生才能主动、愉快地学习,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主体作用和主动精神。兴趣是一种积极的情绪,它和情感相联系,不是凭空产生的。因此,如何调动起学生的兴趣至关重要。从历史学科的角度看,中华五千年文明史,除遗址遗迹遗物可以用实物来证明外,其余的史实大量的保存在文字记述的历史文献中。历史的特点之一是过去性和不可再现性,这可以说是历史教学面临的一大难题。单纯的文字信息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而生动的历史场景靠语言难以再现。因此,巧妙的利用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和录音,使之成为重要的教学资源,这一点非常重要。文献记录片更能够真实生动地再现某段历史,刻画某个历史人物,叙述某些重大历史事件,有助于学生理解和体会距离他十分遥远的历史事实。课堂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很好的发挥这些资源优势,把鲜活的历史信息呈现出来,使学生如身临其境,在感性上受到强烈刺激,从而吸引学生主动投入到历史学习中去。
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的注意力的保持是有时间限度的,大约是15~30分钟,如果超出这一限度,注意力的质量就会逐渐下降,学习效果就会随之下降。面对枯燥无味的历史教材,如果没有“兴奋剂”的添加,要学生保持整节课的热情,十分困难。为此,教师在设计教学策略时不妨有机地将课堂分成两大版块,中间给学生一个放松或缓冲的机会。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点燃学生积极思维的火种,是学生由表及里思维探索的过程,是创新能力培养的突破口。一句话,巧妙质疑可以开启学生心智。
先说教师要精心设问来激发学习兴趣。历史教学中,从历史人物的心理视角精心设问,更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这样设问,会把学生带入某种心理体验中,将自己置身于历史情境中,自觉在心理上认同和扮演这一历史人物,体会、感受这一历史人物的内心世界,从而明白许多道理,达到“读史使人明智”的境界。
《历史课程标准》强调历史教学是师生相互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提出教师要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有效的课堂应该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在平等互动中交流沟通,来实现课堂教学目标和提高课堂效率。历史学科需要互动,依靠互动课堂教学资源得以整合、教学环境得以优化、教学凝聚力得以增强、教学质量得以提升。这种互动是一种“灵动”,是课堂的生命力。这种“灵动”,要求教师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把重心下移,营造轻松、开放的课堂氛围,通过课堂问答和课堂讨论的方式来实现。
历史课堂问答是指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针对相关教学内容,设置问题情境,要求学生思考回答以促进学生思维,实现课堂教学目标的一种课堂教学方法。
课堂讨论是在教师的启发、指导下,经过学生的自学思考和师生、生生间的相互交流、探讨,培养学生思辩等能力的一种教学策略。历史教师如何有效的组织课堂讨论呢?一是备课时就要设计好讨论问题和讨论时机。二是在课堂组织时,教师要以参与者的身份,以平等、宽容、激励的态度扮演好引导者、帮助者的角色,要对课堂讨论进行有效的点评,以期使学生随时纠偏正误,形成正确的认识。教师决不能只做一个忠实的观众。学生自由讨论时,教师要倾听、启发、指导;学生充分发表见解时,教师对每位同学的发言作鼓励性点评,让他们获得探讨的快乐。师生间的这种平等互动可以使问题在很轻松的氛围中解答了。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加的突出,这就要求执教者在教授知识的同时,注意学生的全面发展、全体发展、个性发展、主动发展和终身的发展,能力和素质两手抓。因此,历史课堂要颠覆传统的授受教学模式,将课堂还给学生,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这样才能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基于此,在教学实践中,我摸索出来了这五点心得体会,在教学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投入感和求知的热情,善于启发学生的心智,并以平等的师生互动来引发学生主动思考,使历史课堂更加的生动,充满生命力。以上是我对历史教育的一点浅显的体会,以期为各位同仁提供有益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