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三明市沙县六中 曹兰英
十二五以来,教育部先后印发了教师培训系列指导文件,强调“建立和完善校本研修制度”“强化基于教学现场、走进真实课堂的培训环节”。校本研训逐渐成为中小幼教师职后继续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如何真正发挥“校本”价值,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创新,借由校本研训提炼提升学校办学特色、促进学校、教师、学生共同发展,我们总结了以下关键词。
校长是校本研训活动的第一责任人,为什么?因为校本活动绝不是独立于学校环境的对所谓教育“术”的探究,相反,它是对学校教育本质的追问,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目标的执行者,学校特色的追求者,教育之道的领会者。
因此,顶层设计要注意以下几个环节。
学校特色的基本要素:学校教育理念(期望、信念)、学校校园文化(土壤、规范)、
学校教育教学模式(内容、程序)、学生终身发展(涵养、活动)、教师专业发展(意义、能力)、学校社会认同(需求、影响)。
1.综合分析
“SWOT分析”是一种综合考虑企业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各种因素,对企业进行系统评价,从而选择最佳发展战略的分析方法,S代表优势,W代表弱点,O代表机会,T代表风险。设计者需全盘考虑各种因素,变劣势为优势。比如,年青教师居多的学校,更容易推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整合。
2.理论指导——教师专业发展理论,校本研训需分层、分类、分岗进行
随着1975年傅乐(Fuller)对教师生涯关系进行有系统的研究,卡茨(L.G.Katz)、伯顿(P.Burden)、费斯勒(R.Fessler)、司德菲(B.E.Steffy)、伯林纳(D C Berliner)等许多学者也相继进行深入研究提出不同的生涯发展理论,由此,教师的专业发展越来越受到专家和教师们的热切关注。有学者按照教龄不同提出教师专业发展划分为适应期、熟练期、探索期、成熟期和专家期五个阶段,并从正确把握教材主要内容、系统深入了解学生特点、把握学科知识结构体系、学会备课和上课、纯熟驾驭课堂教学、深刻理解学科本质和思想方法、能对学生进行有效个别指导、开展教育研究或实验、改变教育观念和思维方式、总结和反思自己的教学等十个方面对不同阶段的教师进行调查,发现不同阶段教师所关注和需要提升的内容是不一样的。
1.明确目标,将短期目标(学期目标)与中期目标(三年规划)与长期目标(特色教育)相结合,做到有主题,成系列
例如,总体目标——提高常态课实效性,分解目标:
看别人的课堂,听别人的课堂,营造学习氛围;
看别人的课堂,说别人的课堂,建设交流平台;
看别人的课堂,想自己的课堂,激发反思意识;
看别人的课堂,说自己的课堂,落实行动研究;
观察别人的课堂,改变自己的课堂,打造实效常态课;
走遍别人的课堂,开放自己的课堂,实现互动求发展。
2.设定内容:在翻转课堂、微课等方兴未艾,高考改革方案的出台及试点实施等新形势下,可以围绕以下方向开展研究
基础问题:教育的有效性。
热点问题:新高考、选课走班。
难点问题:个性化成长。
前瞻问题:未来教育。
3.选择形式
较为成熟的形式有:专题讲座式、课题研究式、问题研讨式、蹲点教研式、同伴互助式、名师引领式、师徒结对式、课堂观摩式、网络交流式、学术沙龙式、主题活动式、特色课程式、区域交流式、参与互动式。
在培训过程中可以通过政策保障驱动、试点示范促动、专业管理推动等途径开展了校本研训工作。
健全机构、建章立制、精细管理是确保校本培训系列活动规范化、制度化、系统化的关键所在。 学校成立校本研训领导小组,负责本校校本研训工作的实施开展,制定校本研训工作计划、落实保障机制(出台规范性政策及鼓励性政策)、解读培训方案、过程监控检查、年末反思总结等。让每位教师各司其职、照章办事、有平台、有动力。
为了“扎实、有效、规范、有序”地推进校本培训系列活动开展,可以通过“四步走”策略,环环相扣,步步推进:第一步:理论引导,培训先行;第二步:外出取经,开阔眼界;第三步:成立试点,以点带面;第四步:扎实推进,面上开花。
1.三级管理
教育培训机构、学科指导组、各校校本研训领导小组各司其职又互相配合,扎实推进校本系列工作。做到培训前有规划和计划、培训中有实施和监控、培训后有总结和评价。
为防止校本研训毫无头绪或低水平重复建设,需要外部专家的指导,在宏观方向、微观操作上给予建议。
2.建立健全校本培训系列档案。做到过程资料化、资料电子化
各级各类学校在开展校本培训时,做到有方案、有计划、有反思、有总结;按要求严格采集校本研训过程的各项活动情况记录。
当下,技术已经进入Web2.0时代,即由原来的静态网页浏览,到现在的即时动态交互。Web2.0带来了学习的革命,这是一个人人为师,人人为学的时代,网易公开课、慕课、微课等,轻松让我们学习名校名家课程。于是,这也是对教育机构提出严重挑战的时代,对教师角色、功能定位重新思考的时代。
校本研训要搭上技术的潮流,让信息技术真正在优化课堂教学、转变学习方式、支持教师专业发展发挥应有的作用。
总之,校本研训要想取得高效持久之实绩,必须立足于研究自身学校与教师的实际需求,通过选题专题化、设计系列化、实施课程化、评估专业化,借专家之力、集各方资源,努力学习、实践、反思,才能不断创新校本研训的个性化模式,以期实现教师专业成长,实现学校办学特色及可持续发展,从而真正实现“为每一位学生的终身发展而奠基”这一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