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承德市第四幼儿园 任美玲
泥塑是我国传统的民间艺术,开展泥塑活动不仅能使幼儿从小了解、接触民间的文化艺术,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和艺术审美教育,还可以促进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挥。为了更好地贯彻《纲要》,让教师尽快达到从理念到行为的转变。我园积极为教师搭建成长的平台,定期向教师介绍先进的学前教育理论;督促各班确立研究课题;为大家创设研讨的氛围,通过教研促进教师成长。
泥塑制作是幼儿非常喜欢的一项活动,它有许多的形式,如揉、捏、压、搓等。泥塑制作是培养幼儿动手、动脑,启发幼儿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手段。通过对泥土的体验、泥塑创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提高艺术修养。在幼儿园泥塑制作活动中,我认为:指导幼儿泥塑制作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培养幼儿的创造性——幼儿凭着自己的感受会大胆地、无拘无束地用一定的方式去表达出来。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这半年多来,我对培养幼儿泥塑的创造能力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众所周知,3-6岁的幼儿正是想象力、创造力发展的黄金时期,他们思维活跃,可塑性强,想像力大胆丰富。因此,在泥塑活动中,应创设各种各样的环境来激发幼儿泥塑制作的兴趣。如在瓢虫制作教学活动中,首先要在活动室布置好昆虫世界主题环境,这对幼儿制作瓢虫的兴趣极为重要。为了给幼儿身临其境的感觉,我用彩色的轻粘土揉出黑色的圆形压扁,在用红色的做瓢虫身上的点点等,并把它装饰在活动区。当孩子们走进这样一个美丽的环境中,注意力一下子就被深深吸引,情不自禁地大叫起来:“哇!真好看!啊!真漂亮!”只见他们三个一堆、四个一伙地凑在那说:“要是我能做出这么好看的东西,该有多好!”“太神奇了,你们看看这些瓢虫,就好像真的一样,我太喜欢了!”“我还想用绿颜色的粘土做出树叶呢。”……新鲜的活动环境,充分调动了幼儿的好奇心和积极性,大大提高了幼儿对泥塑活动的兴趣。唤起幼儿的创造情感,激发幼儿泥塑制作的欲望欣赏同伴的作品。
泥塑活动离不开技能的学习,而技能学习恰恰又是幼儿泥塑活动的难点。长期以来上泥塑课,教师目标预设的重点仍然在知识与技能上,一节课的成功就看幼儿是否学会或掌握了某方面知识或技能。围绕新《纲要》,技能是否需要教,成为大家争论的焦点。不教技能教师怕幼儿难以形象地表现作品,但强调教却又怕把幼儿教死板了。如何看待这一矛盾,我们在研讨中商量对策,最后大家认为,孩子应该掌握一定的泥塑技能,但哪些技能需要教,用怎样的方法教孩子学技能,是我们应该关注的重点。在实践中我们展开了各种尝试,最终我采取了泥塑活动游戏化的方法,在泥塑活动中我不失时机地以游戏形式向幼儿渗透感兴趣的泥塑技能,让幼儿觉得自己是在玩,在与泥做游戏,从而把枯燥的技能学习与有趣的游戏相结合。例如,在《虫虫、虫虫飞》的主题活动开展期间,我布置一个昆虫展,我当讲解员,让幼儿进行参观,并根据幼儿的要求,塑造出各种形态不同的昆虫,如蜜蜂、毛毛虫、蝴蝶、蜻蜓等,使幼儿即感到新鲜,又产生了好奇的心理。在我的带动下,幼儿争着向我提出:“老师,蝴蝶是怎样捏的,你给我捏一个吧。”“老师,我想学捏蜻蜓。”“老师,我想学习捏小蜜蜂。”看着幼儿求知欲如此强烈,我及时启发他们:小昆虫都是什么样的,你们仔细看一看,它们有哪些区别,又有哪些共同的地方;要捏出形象,好看的小昆虫,一定要掌握几个要点,揉团,捏扁,压平,粘合时手要用点力。幼儿认真地听着,用心地操作着,我注重观察孩子们的表现,发现问题给以适宜指导,及时点拨泥塑技能,并为他们提供适宜的辅助材料,幼儿很快便学会几种昆虫的制作方法,成功的喜悦挂在他们那稚嫩的脸上。我深深感到:当泥塑活动像游戏一样对幼儿充满诱惑时,幼儿的泥塑灵感就将被激发出来。
《纲要》指出:为幼儿创设展示自己作品的条件,引导幼儿相互交流、相互欣赏、共同提高。幼儿之间的思想和情感是相通的,他们的泥塑作品最容易被小伙伴感受和理解。活动结束后,我经常把幼儿成功的有创造性的作品放在“巧巧手”的区角里,引导幼儿相互交流欣赏,并邀请其他组的幼儿去参观,激起幼儿间的相互启发,形成积极向上,你追我赶,大胆创造的学习氛围。利用幼儿间的平行学习,促进幼儿更大程度地发挥创造。
教师要认真把握好评价的环节,根据幼儿的实际水平,对能力强的给予肯定,有进步的给予表扬,对差的给予鼓励。这样,使每个幼儿都对自己有信心,对泥塑活动有兴趣。在我班泥塑活动《糖葫芦》的评价中,我首先作出肯定:“东东小朋友做得真不错”。然后提出期望:但是如果能搓的更圆些会更好,把制作好的糖葫芦穿成一串那就更棒啦等等。在第二次活动《麻花》时,东东已经注意了我上次的评价,创造性地设计出各种麻花的姿势,非常的形象、生动。
通过一年的教学研究,我们在不断的实践—反思—再实践中,摸索了一些泥塑活动的指导方法及策略,慢慢改变了以前传统的教育方法,有力地促进了幼儿想象力的发展,调动了幼儿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实际操作能力增强。同时教研活动作为教师讨论的一个平台,有效地提高了教师的教育技能,教育行为也有了质的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