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翠清
(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甘肃 兰州 730030)
糖尿病足患者的护理体会
刘翠清
(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甘肃 兰州 730030)
糖尿病足是因糖尿病的血管病变,神经病变引起的下肢血液循环不足、缺血、溃疡、坏死甚至并发感染的一种足部病变[1]。临床以肢端发凉、肢端麻木、感觉减退、疼痛、溃疡及坏疽为特征。2010年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指出:“在我国糖尿病患者中,根据ABI检查在50岁以上的糖尿病患者中,其下肢动脉病变的患病率高达19.47%~23.80%。糖尿病患者下肢截肢的相对危险是非糖尿病患者的40倍。大约85%的截肢是由于足溃疡引发的[2]。”糖尿病足发展迅速,严重者可截肢,给患者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给患者家属带来了沉重负担,因此糖尿病足的预防及治疗越来越受医学界的重视。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做好糖尿病足的护理,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其预后。
糖尿病足;护理;预防;饮食
1.1 血糖控制
根据患者病情及血糖控制情况及时调整降糖药物剂量,严格控制饮食,将血糖控制在接近正常水平。饮食治疗中注意:①按时进食;②控制总热量,在保持总热量不变的情况下,保证饮食平衡;③严格限制各种甜食;④空腹时不宜进行体育锻炼。⑤控制体重[3]。
1.2 预防足部创伤
①每日检查足部,观察足部皮肤,温度及足部感觉有无异常;②经常温水泡足,有条件者也可中药泡足,水温应低于37℃;③避免足外伤,不赤脚行走,不赤足穿鞋,以防止刺伤、碰伤。④注意保暖,尤其是冬天,要选择柔软、前头宽大合脚舒适的鞋子。⑤足部出现任何问题,如鸡眼、老茧等,应由医院医生处理,避免自行处理不当引起感染。⑥保持鞋内卫生,勤洗鞋垫和袜子。⑦戒烟,以防止由此引起血管痉挛而加重组织缺血缺氧。
护理干预,操作方法简便,安全有效,能有效的减少糖尿病足的发生和发展。是糖尿病患者应长期坚持的护理原则,可有效降低糖尿病足的发生率。
依据Wagner分级法,对不同程度的糖尿病足患者进行不同的护理。Wagner分级法是糖尿病足常用分级法,该法是将糖尿病足根据神经、血管病变、溃疡深度、有无感染等分为五级[4]。
2.1 0级糖尿病足患者
有发生足溃疡的危险因素,目前无溃疡。对该级病人重在预防,定期随访,以糖尿病健康教育为主,减少糖尿病足的发生及及复发,关键是对0级病人的处理。
2.2 1级糖尿病足患者
患者足皮肤表面溃疡,临床上无感染。此类患者临床护理应对足部溃疡处进行碘伏消毒,每天3次或4次,保持创面清洁,抬高患肢,伸直肢体,避免受压及负重,局部可用红外线灯照射,距离应保持在30~50cm,每次15~30min,每天2次,避免距离太近,以免烫伤,以促进肢端血液回流,亦可局部氧气罩于局部进行氧疗30min进行创面结痂。
2.3 2级糖尿病足患者
一般为较深的、穿透性溃疡,常合并软组织感染,但无骨髓炎或深部脓肿,溃疡部位可存在一些特殊的细菌,如厌氧菌、产气菌。2级病人护理首先要遵循0级病人护理重点,采用抗生素控制好局部感染,每日严格无菌操作,清创换药,可用0.9%生理盐水+8U胰岛素+庆大霉素8万U清洗创面,一日两次,消炎有利于溃疡面结痂愈合,还可将局部敷生肌玉红膏,以促进血液循环和肉芽生长,并嘱咐患者抬高患肢30~40cm,以利于静脉回流,防止下肢水肿。
2.4 3、4级糖尿病足者
有深部溃疡、缺血性溃疡、局部或足特殊部坏疽,通常合并神经病变。对于此患者应采用全身抗感染治疗、胰岛素强化治疗及局部换药处理。换药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用碘伏消毒皮肤及创面后用呋喃西林液或过氧化氢、生理盐水彻底冲洗,清除坏死组织,局部用红外线灯进行照射,距离为30~50cm,每天2次,每次15min,将创面分泌物送作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根据结果选用敏感的抗生素加胰岛素换药及外湿敷,并配合全身用药[5]。
2.5 5级糖尿病足患者
全足坏疽,病情严重,临床较少见,除了遵循上述的护理方法之外,还应注意患者心理护理,让患者保持积极治疗的心态,预手术患者应与患者做好术前沟通,排除患者紧张焦虑情绪,给患者树立治疗信心。
祖国传统医学认为,饮食不当为导致糖尿病发生的重要因素。在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中需同时严格糖尿病饮食,控制总热量,营养丰富多食高纤维、低糖、优质蛋白食物,三餐定时定量进餐,避免进食辛辣刺激、油腻食物,忌烟酒。切勿暴饮暴食,以避免伤及脾胃,湿热内生,运化失权,使病情加重[6]。
由于长期卧床行走不便,患者易产生焦虑、烦躁、抑郁等不良影响,会影响到血糖水平,护理人员要积极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增强治疗信心,保持情绪乐观,使其积极配合饮食治疗。
临床资料:患者,男,37岁。以“反复口干、疲乏、消瘦3年,左足破溃7d”收住。入院症见:神志清楚,精神差。查体T36.1℃,P88次/分,R20次/分,BP130/ 75mmHg,空腹血糖12mmol/L,患者疲乏口干多饮,左足破溃7d,外踝(5×8)cm,足跟(3×4)cm创面发黑,Wagner分级3级糖尿病足。入院后积极行清创换药术,0.9%氯化钠+庆大霉素8万U+8U胰岛素清洗创面,每日1次,同时予以抗感染药物静脉给药。每天健肢和患肢没有伤口的关节、皮肤按摩3~4次,每次10~20min,以促进血液循环。同时向患者交待病情,消除患者疑虑;嘱患者严格控制饮食,适当运动锻炼,坚持每日测血糖,严格控住血糖。治疗后患者左足红肿及渗出消退,破溃面结痂出院。
糖尿病足主要为缺血型或神经缺血型所致,是导致糖尿病患者致残的严重并发症[7]。路霞等认为:糖尿病足的预防比治疗更重要,应早期预防关键在于识别糖尿病足的危险因素[8]。我们在护理时,积极向患者讲解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可使患者提高对糖尿病足的认识和自我防护意识。患者消除疑虑后能更好的配合医护人员,提高依存性,从而保证疗效。同时,我们也要患者配合,严格控制糖尿病患者的饮食,增加营养的摄入,以促进创面的早起愈合。严格控制患者血糖,使血糖达标。糖尿病足的护理是一项很艰巨的工作,作为护理人员,我们要切实认真负责,做好临床护理及健康宣教,能有效控制糖尿病足的恶化,提升患者生存质量,进而减少患者截肢率,改善患者预后。
[1] 冯彬,李惠梅,林少平.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护理[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18(9):3006-3007.
[2]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2,20(1):S1-S2.
[3] 郭艳琴.糖尿病足的护理体会[J].基层医学论坛,2012,16(18):2439-2440.
[4] 朱亚君.糖尿病足病人自我防护及评估研究[J].护理研究,2009,23(4B):988-989.
[5] 陈娟,黄宏,陈芙蓉.糖尿病足的治疗及护理体会[J].右江医学,2009,37(3):310-311.
[6] 谷涌泉,张健,许樟荣,等.糖尿病足病诊疗新进展[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45.
[7] 蒋学文.中药泡足对早起糖尿病足的疗效观察与护理体会[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11):1040-1041.
[8] 路霞,黄希红,张雪莲,等.系统性护理干预对农村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足就医行为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22):13-14.
R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