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诗歌中的怨刺探析

2016-03-13 19:04史俊杰
关键词:北宋王安石

史俊杰

(青海师范大学 人文学院,青海 西宁 810008)



王安石诗歌中的怨刺探析

史俊杰

(青海师范大学 人文学院,青海 西宁 810008)

摘要:自“诗教观”产生以后,对当时以及后世的社会生活和文人产生了深远影响。他们在继承传统“诗教观”核心内涵的同时,结合当时的社会现实做出了各具特色的阐释。正是由于不同时代具有不同的特点,特别是在北宋王朝中期内忧外患,社会矛盾重重的背景下,以王安石为代表的改革家,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凭借自己敏锐的观察力,对当时社会的各方面问题,进行了较充分的揭露。在作品中对统治阶级不关心农事,不重视人才,品行不端和残酷战争的怨刺,不仅使我们看到当时社会状况,更重要的是让我们了解处在北宋时期的王安石对 “怨刺”的理解,进而对王安石的“诗教观”有更全面的认识。

关键词:北宋;王安石;诗教观;怨刺

史俊杰.王安石诗歌中的怨刺探析[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5(2):101-104.

Shi Jun-jie.A brief Study of resentment and irony in Wang Anshi’s poetry[J].Journal of 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2016,35(2):101-104.

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王安石,历来人们对他的评价褒贬不一,直到上个世纪初才逐渐有人意识到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积极意义和价值。他在中国文学史上以“文”著称,他的诗,特别是晚年的诗作,历来为人称赞。最近几十年对王安石的研究越来越深入,人们对他的诗、词、文等作品进行了全面的研究,而且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然而以往的论文和著作对王安石的诗歌研究都集中在诗歌的类型分类,这虽然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每一类诗歌的具体内涵,但是并没有从他对儒家文化,特别是温柔敦厚“诗教观“的角度进行分析,这是其诗歌思想研究方面比较薄弱之处。

“诗教观”自产生以来,就对社会产生重大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它具有了不同的内涵。到了北宋中期,面对内忧外患,社会矛盾重重的社会现实,以王安石为代表的改革家发起了一场旨在维护封建统治的变法运动。在变法过程中,他先后两次出入相府,对社会民生疾苦,统治阶级的内部矛盾有比较深入的观察和了解,在目睹这些现实后内心产生了无限困顿和苦闷,体现在诗文中便是他的文学思想,其中通过诗歌来反应现实,揭露民瘼,讽刺统治阶级不端行为的诗学思想便构成王安石 “怨刺”观的主要内容。对诗歌中“怨刺”的探析一方面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王安石对怨刺的理解和他当时的内心矛盾,另一方面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了解王安石“诗教观” 的新内涵,进而对其文学思想有一个更加全面深入的认识。

1传统诗教观与王安石的怨刺观

儒家文化源远流长,内容博大精深,是后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资源。在儒家文化中,也存在着许多反映社会民生、规范社会秩序的金科玉律,其中对古代文学和古代文论产生重大影响的便是被后人称为温柔敦厚的“诗教观”。诗教观自产生起,就与社会现实密不可分,因为它主张诗歌要反映现实,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孔子曾说:“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1]这种说法被后人概括为“兴、观、群、怨”说,围绕这一理论,后人结合当时的社会现实给予了多种解释,而且每种解释各具特色。正如葛兆光先生说:“不断积累的文献并不是默默不语的资料,而是挟裹了一代又一代人的理解而来的,不断阑入的观念,并不只是朝着精确方面发展的逻辑而是包容了时代特点的需要而来的。”[2]因此“兴、观、群、怨”说的社会作用越来越受重视,到了王安石所处的时代,兴观群怨也具有这个时代的特点,因为王安石早年随父亲游宦各地,与广大平民百姓接触较多,对广大贫民百姓了解比较深入,因此他的怨刺诗相对来说就较多,这类型的诗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包含了什么样的感情,这都是值得我们探讨的内容。

“怨” 究竟在当今学术界具有什么样的内涵呢?目前学术界对“怨”的定义比较一致:“‘怨’是指诗歌可以用来怨刺上政,表达民情。‘可以怨’说明了诗歌可以用来表达民间疾苦,揭露统治阶级的丑恶、腐朽,对时事政治发表批评意见。”[3]明末清初时期的王夫之针对时代特点和自己研究的成果,对“怨”作了新的解释——“含其情而不尽于言”[4]。这是王夫之比前人高明之处,也让后人对“怨”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了解了“怨”的有关含义,就可以结合王安石生活的时代背景和平生经历,来探析一下他诗作中的“怨刺”观。

2对统治阶级不关心农事的怨刺

统治阶级是否用心关心民生疾苦,不是用一纸文书或者对广大人民随口说一下就能体现的,而是要切身实地地为广大人民着想,用一些实实在在的行动为广大人民服务。由于各种社会问题突出,王安石通过自己的游历见闻,对当时统治阶级的消极懈怠、贪污腐败行为进行了较为充分的揭露和批判,《杂咏八首》便是其中的代表。如:

召公方伯尊,材亦圣人亚。农时惮烦民,听讼甘棠下。嗟今千室长,已耻问耕稼。弹琴高堂上,欲以世为化[5]。(其七)

作者指出拥有亚于圣人才能的人,当他出来为人民当家作主的时候,总是能够处处为人民着想,遇到与人民利益紧密相关的事情,总能及时解决,唯恐耽误了农忙时农民的耕种、收割。但纵观眼前,地方长官已不再关心农业了,反而以问耕稼为耻。这首诗深刻地揭露了统治阶级只顾自己的舒服安逸,却不知道关心民间疾苦,关心国之根本。殊不知在任何时候,农业都是一个国家立国之本。不关心农业,那么庄稼就会歉收,农民吃穿就会遇到困难,国家赋税就少,国家的各项职能也会因此受到影响。如果国家统治集团一意孤行,强行征税,就会导致阶级矛盾尖锐,引发社会动荡。正因为如此,作者在最后高呼要用圣人的那种高尚道德来感化那些官吏们,希望他们不要再只顾自己的安逸,而要多和农民接触,了解他们的需要和难处,及时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王安石除了对统治阶级不关心农事直接揭露以外,还通过一些作品从侧面进行了无情地批判。如《发廪》一诗虽然是讽刺兼并盛行给广大农民带来的危害,但也从侧面反映出统治阶级只顾敛财,不顾广大农民的生死,以致他感叹“三年佐荒州,市有弃饿婴。”[5]如果统治阶级积极关心农事,制定出利于农业发展的措施,疏通河渠、抑制兼并、在青黄不接的时候赈贷百姓,也就不会出现婴儿饿死被弃于市的现象,王安石也不会怀念“兹地昔丰实,土沃人良耕。”[5]类似的诗歌还有很多,它们都是或明或暗地揭露现实,希望统治者能重视农业发展,关心农事,制定出有利于农业发展的措施,真心实意地帮助处于困难时期的农民,使其感受到统治阶级积极发展农业生产,关心农事的热心。

3对统治阶级不识人才的怨刺

人才对一个国家在任何时候都是至关重要的。如果一个国家的统治阶级能够实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那么这个国家就会歌舞升平,四海归一。否则,就易造成政治黑暗,民不聊生。王安石的诗歌,对统治阶级的不识人才也有怨刺。如《杂咏·其八》:

任公蹲海滨,一钓饱千里。用力已去多,钩缗亦难理。巨鱼暖更逃,壮士饥欲死。游鯈不可数,空满沧浪水[5]。

这首诗描述的是经贤人治理的国家,轻轻松松就能实现国富民强,国用充足。但是如果用人不当,即使国家耗费很多力气也很难满足需要,因为那些肥沃的土地,精湛的养蚕技术,清澈的河流都是宝贵的资源;如果现实中缺乏懂得怎样更好利用它们的人,就会造成人不能尽其才,有志之士不能被重用的哀怨,最后导致人才流失、怀才不遇的现象。在这里,作者并没有直接呼吁统治阶级要大力培养人才,但结合王安石的生平和背景,我们可以得知他是反对科举取士的,因为科举取士使当时的士人死记硬背诗赋却不能将学到的知识运用于社会现实,解决当时的现实问题,为此希望统治者能够变革科举考试制度,培养适合现实需要的人才。

除了通过描写间接抒发感叹人才缺乏之外,王安石还针对当时取士、用人中存在的问题在《上仁宗皇帝言事书》中进行了披露:“方今取之既不以其道,至于任之又不问其德之所宜,而问其出身之先后;不论其才之称否,而论其历任之多少。”[6]该方式有魏晋时期 “九品中正制” 的影子,使一些本来可以用自己所学的知识为国家作贡献,为人民谋福祉的德才兼备之人,却因出身卑微,经历较少,没有任何恩荫特权而只能流落于闾巷草野之间,这是奉行“从道不从君”的王安石所不能接受的,以致多次感叹诸事不易成功的原因在于今天人才不足,因此他希望能以经义取士,用人不分阶级差别和出身先后,而是依据他们的德行和才能给予相应的职位。又如作者在《陆忠州》中对社会上羞于进行“射”术比赛,以致拥有“学问辅明哲”[5]的陆忠州,因此不被统治阶级赏识,不能够施展才能,以致想建立功勋的愿望不能实现。在这首诗中,他从社会习俗方面讽刺统治阶级没有引导广大人民在全社会形成重视古代六艺中 “射” 的良好氛围,终使这方面的人才埋没。诸如此类诗,它们都表达了作者希望统治阶级不仅要会取士用人,而且要在全社会中引导人们形成重视人才的良好风气,只有这样各方面的人才才能遍布大街小巷,服务于社会发展。

4对统治者不良品行的怨刺

统治者,特别是最高统治者是否拥有良好的品德,直接对这个国家的政策决定有很大影响。因为在古代的中央集权制社会,君主掌握国家命脉的走向,很多决策都是最高统治者做出决定,然后通过一定的官僚体系职能机构执行,进而影响整个国家。可以说,国家的一举一动都与最高统治的品行、品德有密切关系。王安石也深知这一点,故其诗歌中对此也有反映。如《读秦汉间事》:

秦征天下材,入作阿房宫。宫成非一木,山谷为穷空。子羽一炬火,骊山三月红。能令扫地尽,岂但焚人功[7]。

秦朝阿房宫的建成可谓是耗费了天下绝大部分人力、物力、财力,使天下遭受了巨大损失,这是作者感叹“宫成非一木”的主要原因。但是这样一座宏伟的宫殿,却毁于项羽的一把火。作者运用比喻手法,把阿房宫在火中燃烧的情景比作骊山上三月百花盛开时的红艳艳。作者在诗中最后不禁反问,这么一座举世闻名的宫殿毁于战火,化为灰烬,这难道仅仅是放火人的“功劳”吗?如果最高统治者能够拥有良好的品德,严于律己,事事从江山社稷稳固出发,决策英明果断,同时对广大下层人民体恤有加,实行轻徭薄赋的政策,农民还会起义吗?宫殿还会化为灰烬吗?

又如,王安石在《〈明妃曲〉二首》中也对最高统治者不思进取、贪图享乐的行为进行了无情的讽刺和揭露,其第一首中的“低徊顾影无颜色,尚得君王不自持”,就是借古事来批评君王只知道整天端坐金銮殿,享受声色犬马之娱,不广纳谏言,广受良才,从而导致有志之士只能感叹“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类似的诗歌还有《秦始皇》等,它们都是对统治者无情的揭露和批判,希望他们能够拥有良好的品德,能够英明果断地决策,广纳谏言,最终使国富民强,内外安定。

5对残酷战争的怨刺

自《诗经》产生以来,历朝历代都有不同的诗作表达作者或者广大平民百姓希望和平、反对战争的心愿。虽然这是每一个百姓的心声,可是在每个时代,每个作者表达自己的心声,揭露战争的残酷性因时代背景、个人心境的不同而各异。《诗经》中反应战争大多以直接描述为主。到了王安石所处的时代,北宋王朝的边境也不是那么安稳,北宋王朝曾经与辽、西夏进行过几次交战,却败多胜少,以致宋军的有生力量被大量消耗。王安石在其诗作中,通过自己在乡下的见闻反映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伤害。如古诗《书任村马铺》:

儿童系马黄河曲,近岸河流如可掬。任村炊米朝食鱼,日暮荥阳驿中宿。投老经过身独在,当时洲渚今平陆。秫黍冥冥十数家,仰视荒蹊但乔木。冰盤鲙美客自知,起看白水还东迟。尔来百口皆年少,归与何人共此悲[7]。

这是一首描写在任村马铺所见所闻的诗。从中可以得知该村靠近河流,王安石曾在此地投宿。作者遥望周围广袤的原野,耕种土地的农家只有数十家;抬头仰望,荒凉满目中只剩下乔木了。幸好这个地方水美,溪流缓缓地向东流去。全村目前只有百余口人,而这些人都是少年,想到这便觉得无人能与我分担此悲伤。在这里我们便不得不发问了,一个偌大的村庄,百余口人都是少年,那么村里的青壮年都哪里去了?农业发展需要的劳动力又去哪里了?回顾历史可以得知,北宋王朝曾经与少数民族政权进行过几次大的战役,这些战役大多以失败而告终,从而损失了大量的青壮年。该首诗中的发问与这一历史现象不谋而和,可以认为这是作者对战争残酷性所进行的隐性揭露。作者的这种做法也许是个人正处于低谷期,不敢大胆直接地揭露,也可能是作者的内心情感因素所致。作者的目的,应该是希望能够少一点儿战争,使人民能够团聚,让农村劳动力丰富,而今后不会再出现这种让人看到就觉得悲伤的事情。又如在《汉武》中,作者开篇指出壮士们在悲歌声中出塞,回顾历史可知壮士们频繁出塞的目的只是为了开疆拓土,但结果却使中原呈现人烟稀少,萧瑟凄凉的景象,犹如荒凉的边塞一样。作者虽然是对汉武帝时期对外战争残酷性的描述,又何尝不是对北宋王朝与辽和西夏战争残酷性的描述,进而表达自己对战争的不满,希望国家富强,外御强敌,不再让人民饱受战争之苦。反对战争给国家带来巨大的创伤,使人民蒙受巨大灾难,最终导致矛盾重重,这是作者怨刺战争的主要原因。

6结语

王安石的一生经历颇丰,是作为一个改革家出现历史舞台上的,所以对大到国家大事,小到邻里小事都颇有感触,都会在他的文学作品中有充分的反映[8]。虽然他的作品有很多是宣泄自己内心情感,但有些时候也会对社会黑暗面,诸如贪官污吏、人心的丑恶、品行的不端、战争的残酷等进行无情地揭露和批判。这些作品既是王安石的真挚感情表达,又是对社会黑暗现象的怨刺。王安石怨刺的最终目的,是希望能够让统治者警醒,作为一个帝王,为了江山永固,必须德高品优、性孝仁厚、亲贤臣远小人;让世人明白,要想成为对社会有用之人,必须德才兼备、将自己所学的知识运用于现实,服务于国家振兴,服务于人民幸福安康。只有从怨刺的角度出发,才能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王安石诗文作品中所体现的儒家温柔敦厚“诗教观”的具体含义。

[参考文献]

[1] 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58:183.

[2] 葛兆光.中国禅思想[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27.

[3] 张鹏.试论孔子的“兴观群怨”说[J].文学评论,2009(9): 15-16.

[4] 赵庆麟.王夫之的兴观群怨说[J].船山学报,1988(2): 53-55.

[5] 王安石.王临川全集[M].上海:世界书局,1935:19-196.

[6] 梁启超.王安石传[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9:59-83.

[7] 李壁.王荆文公诗笺注[M].高克勤,点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65-105.

[8] 孙俊,章军华.王安石家庭四时礼仪文献的发现与整理[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1-6.

收稿日期:2016-01-20

作者简介:史俊杰(1989—),男,河南郸城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古代文论研究。

中图分类号:I20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12(2016)02-0101-04

A Brief Study of Resentment and Irony in Wang Anshi’s Poetry

SHI Jun-jie

(CollegeofLiberalArt,QinghaiNormalUniversity,Qinghai810008,China)

Abstract:Since “poem education view”’s generation, it had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social life and scholars both then and in later ages. While they inherited the traditional primary meaning of “poem education view”, the scholars combined with currently social reality to make a distinctive interpretation. Different ages have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Especially, in the mid-term of Northern Song Dynasty, facing the background of internal troubles and external aggression, the reformers, represented by Wang Anshi, fully exposed the problems in all aspects of the society with a high sense of historical responsibility and mission. In Wang Anshi’s works, the irony of the ruling class’s not caring about farming, not paying attention to talents, their bad behavior and the brutal war not only reveals the social situation, but more importantly, lets us know Wang Anshi’s understanding of resentment thorn and then have a more comprehensive knowledge and understanding of Wang Anshi ’s poem education view.

Key Words:Northern Song; Wang Anshi; poem education view; resentment irony

猜你喜欢
北宋王安石
北陂杏花
梅花
王安石修改过王籍的诗吗?
王安石的坏习惯
苏轼《李白仙诗卷》风格探析
从服饰表现的视角再议《韩熙载夜宴图》的成画年代
隋唐至北宋时期河洛地区与周边区域的文化交流
北宋院体花鸟画的革新和演变
王安石妙语拒贿
初夏即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