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行业需求为导向的助产专业建设

2016-03-13 18:30丁郭平
卫生职业教育 2016年22期
关键词:助产士助产课程体系

丁郭平

(常德职业技术学院,湖南常德415000)

以行业需求为导向的助产专业建设

丁郭平

(常德职业技术学院,湖南常德415000)

我国“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使得助产士紧缺的形势更加严峻。为贯彻落实《医药卫生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1—2020年)》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精神,进一步完善助产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合理配置专业课程、改善实践教学条件、丰富专业教学资源,从而推动助产专业可持续发展,主动适应社会对高素质助产人才的需要,以行业需求为导向进行助产专业建设的探索。

行业需求;助产人员;专业建设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产科服务模式由以医护人员为主体的干预产时模式向以产妇胎儿为中心,保护支持和促进分娩的新产时服务模式转变,培养符合医学模式转变需要的高素质助产人才是助产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我系助产专业建设以行业需求为导向,围绕培养学生助产核心胜任力这条主线,深化“校医合作、医教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最终达到创特色、树品牌、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提升的目的。

1 前期调研

组织临床一线助产人员、职教专家进行调研与座谈,建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根据专家的意见,结合市场调研、实习检查和毕业生就业情况,综合分析后确定助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并根据用人单位对助产人员的需求和学生就业走向的变化,对专业培养目标和方案进行修订。与省内外45家“二甲”以上临床医院签订长期办学协议,确定“台湾馨缇月子班”等就业前景好的专业方向。

2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2.1校医合作

学校与医院共同进行课程改革、实习基地建设及教学资源共享,聘请资深助产人员担任助产技能课程教学工作,提高兼职教师承担专业课的学时比例,拉近教学与临床的距离。实践教学采用院校结合、多课程交叉、综合性与阶段性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特别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开发学习资源,以学生为中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充分利用学校师资、实训中心设备为当地卫生人才的学历提高、继续教育和研究性人才的培养提供方便。另外,安排专业课教师在课余和假期到医院参加专业实践,长期从医院聘请一批临床助产师骨干(本科及以上学历、主管护师或以上职称)作为外聘教师,承担助产专业理论与实践教学工作,开阔学生的视野。

2.2分阶段教学模式

根据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及临床助产人员职业岗位能力需求情况,修订助产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完善人才培养模式。根据临床需要和学院实际,试行“1.7+1+0.3”分阶段教学模式,即学生在校学习17个月,临床实习10个月,实习生下临床后,毕业生返校参加执业资格证考试培训和毕业作业完成3个月。

2.3双证结合

助产士的服务对象是处于特殊生理过程的孕产妇,关系着母婴安危,助产士要能在各种各样的环境下提供助产服务,确保母婴安全,必须具有扎实的医学理论知识和过硬的助产操作技能。因此,将学历证书与护士执业资格证相结合,做到双证并举,安排高年资、教学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教师进行教学辅导,要求课程负责人加强历年考题研究,互相听课评课,经常开展相关研究。

3 课程建设与改革

根据国际助产联盟助产士核心胜任力的要求和临床助产职业岗位能力要求完善课程体系,重点建设助产技术、儿科护理两门专业核心课程。

3.1构建课程体系

遵从工作过程逻辑,兼顾护生素质,分析职业能力,构建“4-3-2”课程体系,即4个模块课程,分3阶段学习,利用学校、医院2个平台完成。将原有的“公共课、基础课、临床课”这种学科型的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成更具职业特征和功能的“专业通用能力、专业基本能力、专业核心能力、专业拓展能力”的模块化助产专业课程体系。“1.7+1+0.3”分段式教学模式分在校学习、临床实习、就业创业准备3个阶段。

3.2修订课程标准

按照课程定位、课程理念、设计思路、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与要求、教学条件、教学方法与手段及课程考核等方面修订完善专业核心课程的课程标准,注重实践教学,突出职业能力。

3.3改革教学内容

突出专业能力培养,分析人才培养目标和职业岗位需求,依据助产士的工作岗位、工作特征、需完成的任务、完成任务所必备的素质和能力确定教学内容,同时引入助产前沿知识与理念,与护士执业资格标准对接,提高学生的急救能力及助产相关技术能力,如母乳喂养指导、产前门诊、产后康复、卫生法律法规等。见习课探索集中1周时间去妇幼保健院跟班学习。

4 质量跟踪与反馈

学生在技能实训中心进行基本技能、专科技能的仿真和全真实训,在医院采用工学交替的分段式见习,利用周末和节假日到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常德市妇幼保健院见习。在医疗工作环境中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真正做到教学内容与临床实际对接。毕业生实习就业有专任教师指导,毕业前后均跟踪调查毕业生实习、就业情况,注重实习医院与用人单位的反馈。

5 提高社会服务能力

充分利用校内助产专业教学资源,拓展助产专业的社会服务功能,每年为临床提供助产人员培训、技能指导、人才选拔等方面的支持,为社会培训助产人员、育婴师等人才共100人次以上;全省助产人员规范化岗位培训合格率达100%;每年为社区提供孕前咨询、产前教育、产褥期健康教育等服务达200人次以上。积极与省卫计委培训科密切联系,为全省助产人员、计划生育专干、育婴师、月嫂等开展短期培训。建设两个具有较强社会影响力的职业培训项目团队,培养一名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职业培训项目带头人,建成育婴师培训、月嫂培训两个品牌培训项目。鼓励教师积极开展技术服务,为医院进行专业培训、技能指导、选拔助产人才等提供技术支撑,同时为社区提供孕前、孕期健康咨询及健康教育等服务。

G423.07

A

1671-1246(2016)22-0137-02

猜你喜欢
助产士助产课程体系
宫底按压助产法在产房助产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助产士主导镇痛分娩管理模式在产科中的应用效果
无保护会阴助产术配合分娩镇痛对促进自然分娩的积极作用
全球还需900万护士和助产士
联用气囊仿生助产技术与分娩球为产妇助产的效果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我国助产士专业体系现状分析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