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平(南京市回龙桥小学江苏南京210003)
方法决定效果
——论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果
□张 平(南京市回龙桥小学江苏南京210003)
在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健康为第一的体育教学思想下,如何转变体育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体育教学效果,使教学质量得以进一步提高,是我们体育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以生为本,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应该成为各学科的主流,体育教学更应该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先进的的教学手段,才能提高学生的体育运动成绩。
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效果
回顾自己的教学,自问是认认真真地备课并组织教学。可最终,很多学生的知识积累和技能仍在原地踏步,有的甚至出现“老师讲得头头是道,学生听得莫名其妙”的局面。满分的投入却换来低效的现状,心里十分难过。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更应从以下现象中看到问题的症结。
现象一:教师仍采用老的教学模式或是所谓新课标下的“放羊式”教学。一到体育课,简单跑两圈,带学生热身一下就自由活动了,有的连准备活动都没有,玩的玩,说的说,闹的闹,哪有课堂可言,又何谈课堂效果呢?
现象二:教师在课堂上的语言不够精炼,废话太多,提问不明确,难易不当等,造成学生无序、无效的思维,直接影响到课堂效果。
现象三:课堂教学中,追求“量”忽视“质”,为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宗旨而开展分组活动,虽然看上去场面热闹,学生参与,但真正的技术又有多少人实际的掌握呢?
从分析以上现象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要想提高体育课堂效果,就要有恰当的教学方法,一种能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明白老师的语言,主动参与练习,并发挥小组探究能力的教学方法。
基于以上的“低效”现象,我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学习过程,对部分课堂的有效教学方法通过案例的形式作以下几点归纳:
1.1、讲解法——提炼要领、简单顺口
(1)案例陈述:在技巧教学中讲授前滚翻直腿起动作时,教师可以将动作划分为不同的阶段,结合各个阶段学生掌握的情况逐渐精简动作要领的字数。如在初学阶段,可以将完整要领编成上口、易懂、易记的顺口溜:跃起成腾空,撑地作缓冲,低头快收腹,两腿直似柱,上体跟得紧,推手用上力。并逐字逐句的讲解、示范,以提高学生的理解和记忆能力。在动作提高阶段,将上述六句精炼成“腾空高、缓冲稳、收腹快、腿直立、上体跟、推手重”。到动作熟练阶段时,可进一步精炼成“滚动、压体、推手”几个词语,从而使动作要领不断清晰,便于掌握。
(2)案例分析:在上述案例中,教师根据学生在动作掌握的不同阶段,将所教难度动作的要领进行整理、提炼、加工,编成简单易懂、清晰上口的顺口溜、口诀以及单字等形式。这样便于学生对动作要领的理解和记忆,有利于学生更快地掌握动作,提高教学效果。运用这样的讲解法,既符合体育教学“精讲多练”的原则,又韵律分明,朗朗上口,促进记忆,提高效率,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教师语言的个人魅力,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效果突出。
1.2、运动竞赛法——打不起来的排球比赛
(1)案例陈述:在教完学生正面双手垫球和下手发球后,为了巩固学生已经学过的知识,便分组在设计好的排球场地上进行小组比赛练习。当时的场面是:①一发球,球就出界,对方根本不用接球就直接得分;②好不容易接到球了,挡球啦、单手捞球啦,什么动作都有了,根本用不上学过的“技术”;③有的同学很积极,对方球还未出手或刚出手,就开始跑动抢球,结果要么扑了一个空,要么就两个人撞个人仰马翻。有的同学更好,球来了,三人互相看,谁也不动;④接球时,我们的队员很多时候都是一次就将球打给对方,根本谈不上配合,更不用说巩固、提高技术了。
(2)案例分析:我们不难看出,想使用比赛法来提高课堂效果——失败了。究其原因主要是器材、场地设置不符合学生的生理特点和运动水平,为了能够得分,学生不得不采用一些不合理的技术动作,久而久之还会导致错误动作的形成。而且如果学生一直无法成为比赛的主人,最终会选择躲避这种场景,学生的参与兴趣也会逐渐地丧失殆尽。解决这些问题,要使比赛在体育教学中发挥出应有的效果,必须结合学生情况、充分考虑到运动竞赛法的注意事项,对场地、规则等进行一些改造和创新。于是我又做了如下调整:
①确定比赛内容、形式和时机(内容:3打3;形式:以垫球为主;时机:学过发球、垫球、扣球和裁判规则之后);
②比赛规则的制定与执行:6球制、三局两胜、由裁判员确定;
③合理分组:依据体制强弱、男生与女生、技术熟练程度等进行6组分配(不能将比赛开展起来的小组就进行排球对垫或三人垫球等基本练习,技术得到提高后再组队比赛);
④提出胜负双方的不同奖励措施,并将基础练习(隔网练习对垫、发球至熟练时)渗透到比赛过程中;
⑤在比赛过程中及时调整竞赛规则(如有技术较为全面的学生,可进行标准场地的6打6对抗赛)。这样既可以避免类似现象的出现,同时又能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课堂效果有了较大的改善。
1.3、循环练习法——复习课教学中的循环练习
(1)案例陈述:很多老师在复习课上往往采用单一的练习方式,久而久之,学生在枯燥的练习中失去了练习的兴趣。曾听过一节复习课,内容是国家体质健康项目的复习,在课上,老师结合体质健康测试的内容安排了循环练习:跳圈(5次×3组)——坐位体前屈(10秒×2组)——仰卧起坐(30秒×2组)——跳绳(30秒×2组)。采用分组不轮换,以教师统一计时流水作业的教学组织形式进行,对动作完成标准先作了严格的规定和示范,并要求发挥体育组长、骨干的作用,认真负责,可以根据个体差异选择性的完成练习内容。
(2)案例分析:本案例采用循环练习法进行专项练习,使学生能够在一节课内改进、提高多项技术、技能,而且又能调动学生主观积极性,让学生始终处在一种好奇的、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有利于更好的达到教学目标。此外,采用循环练习法还能够充分发挥学生骨干、小组长的作用,培养学生自主学练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采用循环训练法可以为较难完成的专项技术奠定身体基础,就教学效果而言具有较高的实效性。一堂课下来,学生的量和质都有很大的提高。
体育教学方法是十分丰富的,而且随着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还会有许多新的体育教学方法产生、运用。我们在实际体育教学中,可以根据不同的要求选择、运用相应的教学方法:
2.1、新授课就需要相对多地运用语言的方法、示范和演示的方法
比如:篮球的三步上篮就可以用对比示范的方法:先拿教师和学生动作的对比,使学生清楚地分辨出教师动作的自如、准确,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动力。随后教师用自己做的正误动作作对比,可以使学生比较清晰地认识到错误缺陷与规范动作的差异,从而可以有效地避免、纠正、弥补错误与缺陷,而且还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更快、更好地掌握动作的目的。
2.2、在跑步、跳跃、投掷的教学内容上就更是以运用完整教学法
比如:蹲踞式起跑,这个动作并不复杂,在教学过程中应先做个正确的完整示范,并结合动作示范做简单讲解,然后再做个常见错误动作示范,让学生分辨错误动作的原因,随后让学生进行尝试性练习,教师在练习中重新纠正一下错误动作即可。
2.3、一些集体项目适合运用“小群体教学法”
比如:韵律操教学,在开始阶段:教师根据教学计划、进程、课的任务、练习内容、学生水平等,将学生分成几个“异质”的学习小组,向学生讲解学习过程并指导练习。在教学阶段:教师对全班进行讲解和教学,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练习,各小组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互帮互助,老师在旁观察指导。在创编阶段:教师根据各组的练习情况进行辅导,并要求学生自行配音乐或统一服装。在展示阶段:可设立不同奖项:最佳表演奖、最佳编排奖、最佳完成奖、最佳音乐奖等,让各小组充分发挥。这样的“小群体教学法”,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潜力,培养了学生互帮互助的意识,又可以让老师更全面的掌握学生情况,促进整体进步。
让我们通过实践,不断地归纳、总结、创新,丰富自己的教学方法,通过精心设计教学活动,进一步优化教学方法,做到适时适度,切实可行并富有成效。唯有如此,才能使体育课堂教学活动从“表里不一”走向“表里合一”,从而真正持久地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果。
[1]江琳.浅谈体育教学中的语言的讲解法[J].世界·学术,2006,2.
[2]高嵘.领会教学法的特点[J].中国学校体育,1999,1.
[3]毛振明,于素梅.体育教学方法选用技巧与案例[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2.
G807
A
1006-8902-(2016)-10-ZQ
张平(1987-),男,民族:汉,籍贯:江苏省南京市,学历:本科,职称: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体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