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交通大学附属中学 祖浩东
北方交大附中作为北京市示范高中校、北京市科技教育示范校、北京市金鹏科技团成员校,始终本着发展优势、普及提高、示范辐射的原则,以“五个学会”为指导思想,以重点项目为抓手,以全员普及为目的,以科技艺术中心为龙头,以学生社团为载体,培养出用脑动手的创新人才,将学校参与的科技竞赛活动成绩始终保持在北京市乃至全国的领先水平。以课堂渗透为主渠道,建设有特色的科技课程,通过科技活动多维化的形式为学生搭建丰富多彩的活动平台,用课程发挥科学的无穷魅力,用科技放飞每一名学生的梦想。
为优化学校科技教育组织管理结构,我校“科技艺术中心”直接受“课程建设中心”领导,形成了校长领导,主管副校长负责,科技艺术中心主任落实的管理模式,增强了管理的执行力和灵活性,提高了管理效力。
近年来,学校将提高科技教师的专业水平定位为学校的重点工作之一,培养和锻炼了一大批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的专、兼职科技教师,形成了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我校非常重视科技教育的环境建设,设置了20多个专业教室和活动室,使用面积达千余平方米,包括综合楼五层与实验楼六层的科技教学活动区,设置了:智能机器人教室及活动室、航空航天模型教室及活动室、机械结构加工室、电子技术操作室、结构设计室、天象厅等教学与活动空间。
我校位于中关村科技园区附近,紧邻国家科学技术腹地。我们走出去,充分发掘社会资源,充分利用首都的各类科技教育基地开展科技教育,利用中国科技馆、北京天文台、中国农科院、航天城、北京动物园等资源,让学生触摸科技的最前沿,并实现了在科学家、专家的指导下研究课题,获得了喜人的成绩。
自2001年至今,我校在全国率先把智能机器人课作为初一和高一学生的必修与选修课程,作为我校科技类校本课程的特色窗口。并且在没有先例可借鉴的情况下,我校独创了一套较为完善的智能机器人学习制作的教学方法。
教师会把专业性强的知识,甚至是大学课程中涉及到的知识,结合中学阶段学习制作设备的特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授给学生,把平常生活中的事物和科技结合起来。与此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在课程中教师还经常结合当今世界上先进的机器人技术与学生展开讨论,并开发出适合中学生能力范围的课题引导学生。
优质社团的良性发展要依靠教育的普及性,特色的独创性,实践的延展性。智能机器人课程作为教育教学的主渠道,在初一年级为全体学生提供了学习先进技术与科学方法的环境;初中与高中智能机器人选修课的开展,为有兴趣、有精力、有特长的学生提供了进一步学习专业知识的机会;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具备较高水平的专业社团,在长达十几年的发展过程中,积淀出崇尚科学、求真务实的文化内涵。
在这种精神的感召下,一大批优秀的学生积极投身于智能机器人活动当中。在刻苦钻研专业知识的基础上,磨练了意志品质,从而在专业发展发面脱颖而出,成为一系列的典型人物。
智能机器人社团自2001年创立之初就养成了不畏艰难、勇攀高峰的实干精神。在日常训练和竞赛活动中无处不体现着我校智能机器人社团同学们的科学素养。在周四和周五的课后社团训练时间内,都能积极参与到社团活动及竞赛准备当中。训练时间从每天放学以后持续到晚上八九点钟,很多同学为了更好的完成训练任务,经常加班到更晚。党竞赛任务紧急和繁重时,周末、寒暑假等时间也不能休息,甚至加班到深夜乃至彻夜不眠。夜晚智能机器人社团活动室的灯火通明的景象已经成为校内一道靓丽的风景。这就是科学精神的体现,这就是智能机器人社团文化的所在。
我校在长期的科技教育工作实践中,深刻认识到:一个学校的科技教育要实现从普及到提高,在提高的基础上再普及,就必须以特色项目、重点项目为抓手。我校就是以智能机器人课、无线电测向与业余电台课、模型课这三大课作为科技教育特色,形成合力,整体推进20余门(类)科技活动课选、修课,经过几年的努力,取得了丰硕的科技教育成果。
我校电子技术教学已有近20年的历史,在高二年级开设的通用技术课程中加强了电子技术内容。我校自主编写了《电子技术》校本教材,已被101中学、十九中学等学校引用。航空航天模型活动是我校传统的科技项目。目前在初一年级开设此课,同时课外活动一直保持着高水平的发展,三年来始终荣获2014年全国比赛团体一等奖的好成绩。
我校作为北京市“十佳科技创新学校”,多年来一直积极参加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金鹏科技论坛等活动。获得区级一等奖17项,市级一等奖9项,全国金奖三项。今年在北京市科技创新大赛中我校有12项作品参赛,其中3项获得金奖。目前我校在长期注重学生科技教育的情况下形成了一批有着较高业务水平的辅导教师队伍,我校已成为海淀区获奖较多的学校之一。
我校在智能机器人教育教学方面,始终保持着较高的水平和良好的发展态势,从而形成了较好的社会影响力。在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北方交大附中于2012年至今三年来,始终承担着“北京市学生机器人智能大赛”的协办任务,并成功承办了“海淀区青少年机器人比赛”“海淀区电子技术比赛”等活动。我校多名教师参与到比赛组织工作中,起到了应有的辐射引领作用。
几年来,我校的科技教育已基本形成自身的优势和特色,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今后,我校将在现有成果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发掘更多的增长点,不断提升学校的科技教育水平。反思以往,展望未来,我们深刻认识到,学校的科技教育要做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办出自己的鲜明特色,为培养学生的科技素养拓展更为广阔的空间。我们坚信,通过我们交大附中人的努力进取,开拓创新,一定能延续、发扬交大附中作为北京市科技示范校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