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情感

2016-03-13 15:04:33广西贺州市平桂管理区羊头镇中红完小李世林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6年8期
关键词:叶欣课文母亲

广西贺州市平桂管理区羊头镇中红完小 李世林

语文是一门情感性特别强的学科,在语文教学中如果没有情感血液的流动,则会显得苍白无力,索然无味。怎样才能使学生受到情感的感染,产生共鸣,并潜移默化的受到熏陶?我认为应从以下几点出发。

一、情感丰富,以情传情

情感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在语文教学中,教师的情感无时不在感染着学生,教师对教学充满兴趣,怀着极大的热情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既感染着学生,又为学生树立了无声的榜样。因而,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紧紧抓住课文的情感基础,从学生实际出发,把自己体验过的情感传给学生,使学生为这些情感所动,从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在教学五年级上册《师恩难忘》一文时,指导学生读到:“谈起往事,我深深感谢老师在我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文学的种子。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老师的教诲之恩,我终生难忘。”让学生领悟、感受师恩,从而热爱老师、尊敬老师。不仅这样,教师的情感感染还体现在和谐的师生关系中,学生是活生生的情感对象,在语文教学中要十分注意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一是自己的教态亲切,教学情趣要饱满,力求语言准确生动,富有感情,方法要灵活。二是学生要积极主动,这就要求以平等的态度对待每个学生,真诚的给学生以信任、鼓励、包括善意,适当的批评。总之教师要情感丰富,以情动人。

二、创设情感,意境生情

情境教学是情感创设的结果。人的情感总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教学时注重情境教学,不仅将学生带入课文所创设的情境中,而且能帮助学生把握课文情感的基调。创设一个意境,使学生如临其境,从而引起对美好事情的憧憬。在教学《春光染绿我们双脚》,结合课文插图,运用多媒体投影,将复杂的语言文字转化为形象生动的画面:一群少先队员拿着锄头等在山坡上植树……让学生入情入境,引导学生朗读,让学生从画面配以音乐到文章生动语言,让学生的情感随之不断推进,得到升华。此时,他们仿佛是画中的少先队员……一起感受春天的快乐和劳动的光荣,进而理解了作者所寄寓的情感。

三、陶冶情操,以文动情

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复杂、深刻的情感因素。许多文质优美的课文就是作者情感艺术再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情感因素,促进学生与教材的情感交融。如四年级下册《第一次抱母亲》一文,指导学生读好重点句:“我左手托着……差点仰面摔倒。”;“母亲说:‘我这一生,最重的时候只有89斤。’”体会母亲竟然这么轻。“在我的记忆中,母亲是……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母亲笑了笑说:‘提那些事干嘛?哪个母亲不是这样过来的?’”让学生读出自己的感悟,在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读好人物的对话。体会“我”难过和愧疚、崇敬和爱戴的感情。调动学生已经产生的情感参与学习,使他们很快的入情入境,通过朗读感悟,与作者形成共鸣。从而受到感染,感受至真至纯的母爱。课后布置学生为母亲做一件事,并写下来。有学生写到:“第一次给妈妈梳头,发现妈妈的白发增添了不少,那是为我们操劳而长出的丝丝银发,妈妈我已经长大了,我会认真学习来报答您的。您辛苦了。第一次给妈妈洗手,我才发现妈妈的手是如此的粗糙结满了茧子,我知道您劳作那么辛苦,都是为了我们能过得好一点。妈妈请原谅我以前不听您的话好吃懒做。今后我得好好学习,帮您做我力所能及的事,请您放心吧。”从而可以看出学生们理解家长,思想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变化。进一步拉近学生和父母的亲情。 在讲读课文时,可进行声情并茂的范读,让学生动情入境,而后抓住文章重点词句,来引导学生体会母爱,领悟母亲在困难情况下手牵儿子,看到母亲的不易。这丰富的语言文字感染着学生,打动着学生的心灵,使学生认识了任务内心的美好,也陶冶了学生的情操。

四、享受情趣,以言品情

语文教学中语言的魅力是无穷的。教师如何将含有灵气的感情色彩以及鲜明而有耐人寻味的语言讲深、讲透、讲活,可发挥情感因素,从而引起学生的情趣享受。在教学四年级下册《永远的白衣战士》文中的主人公叶欣在抗击“非典”战斗中,临危不惧、身先士卒、舍己为人,英勇牺牲的感人事迹。教学时教师让学生画出直接描写叶欣的行动和语言的句子,然后让学生认真去读,读出叶欣对工作高度的责任心,对患者无私的爱心和对同事无微不至的关心,读出自己对叶欣的崇敬和爱戴之情。从而产生情感共鸣,使学生受到崇高精神的熏陶和伟大人格的感染。再如《黄河的主人》感受黄河波涛汹涌的气势,领悟“黄河主人”的机智勇敢及勇于战胜艰难险阻的伟大精神。从中培养学生忠于职守,勇于拼搏、乐于奉献的精神。

教学《春》一文时,抓住语言特点,了解作者通过语言所表达的情感。教学中先让学生朗读,充分利用语感来感受作者的情,看看表达作者情的语言有哪些特点,相互讨论后在回答。当然学生作为一个活生生的受教育者,他们的情感各有不同,但总起来说品味给人以美的享受,言语中包含着作者的情:“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盼望之急切,使学生们也进入了翘首以待的情景内。“坐着、躺着,在上面打个滚儿……”让学生喜不自禁。这样从语感的方面可以品味出情,是学生也忍不住要赞美这勃勃生机的春。这样 既培养学生的情趣,也给予他们美的享受,这是语言所具有的魅力,品尝语言的甘露,那是情之源泉。教师教学的语言也是如此,开启心智完全运用语言。

总之,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培养完全靠教材与学生的中介——教师,只有情思横溢,以情动人,才能坷击学生的心弦,点燃智慧的火花。

猜你喜欢
叶欣课文母亲
叶欣:“这里危险,让我来吧!”
党建(2022年1期)2022-01-17 23:20:25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The Speed of Light
背课文的小偷
学生天地(2020年17期)2020-08-25 09:28:54
这里危险,让我来
快乐语文(2019年28期)2020-01-04 08:30:14
背课文
新少年(2017年3期)2017-03-23 12:46:52
我要独立
给母亲的信
英语学习(2016年2期)2016-09-10 07:22:44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
语文知识(2014年5期)2014-02-28 21:59:58
悲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