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电子产品制造的产教融合教学模式实践探索

2016-03-13 14:36本溪市机电工程学校
电子世界 2016年9期
关键词:电子技术产教融合教学模式

本溪市机电工程学校 王 东



基于电子产品制造的产教融合教学模式实践探索

本溪市机电工程学校 王 东

【摘要】本文旨在推进产教融合的教学模式,通过构建“半校半厂,边做边学”人才培养模式和基于教学产品的课程体系,开发教学产品,引进SMT生产线和组装流水线,建立生产性实训基地,将企业管理模式引进教学中,校企人员互聘共用、双向挂职,培养学生岗位实践能力,实现在教学内容、实训环境、管理模式、教师能力、学生实践等方面与企业生产实际融合,完成从实训室到“教学工厂”的转变。

【关键词】产教融合;教学模式;电子技术;产品制造

1 实施背景

自实施课程改革以来,学校在教学模式上启动了“做中教,做中学,做中练,做中考”的教学模式,将课堂搬到实训室,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随着产业发展对技术技能型人才需求的变化,单纯的理实一体教学依然不能完全解决学校教学与企业生产之间的脱节问题。为解决面临的问题,学校着力打造基于电子产品制造的“教学工厂”,全面推进五个方面的融合, 即“课堂教学内容与企业生产内容融合、实训环境条件与企业车间环境条件融合、教学管理模式与企业管理模式融合、教师专业能力与企业师傅专业能力融合、学生实践技能与企业岗位技能融合”。

2 工作过程

“教学工厂”是一个既有学校教学功能又有企业生产元素的工厂化教学场所,其特征是教学和生产紧密结合。围绕“教学工厂”建设,学校通过研发教学产品,将电子企业产品生产工艺与专业课程进行融合,购置电子产品生产设备,建立生产性实训车间,引进企业组织结构和管理制度,派遣教师下厂实践和技术服务,聘请企业专家指导生产性实训,培养学生岗位实践技能,在教学内容、实训环境、管理模式、教师能力、学生实践等方面与企业生产实际融合,真正实现“做中教、做中学”,产教高度融合,校企深度合作。

2.1 教学项目产品化,实现课堂教学内容与企业生产内容融合

通过深入省内外十余家电子企业调研,学校构建“半校半厂、边做边学”人才培养模式和基于教学产品的课程体系,根据电子产品制造岗位要求分析职业能力,从产品生产中提炼教学案例和典型工作任务,将电子企业产品生产工艺融入实践教学,与专业课程进行一一对接,研发迷你音响、多功能数字万年历、充电式LED台灯等十余项教学产品作为教学项目来设计课程,将产品生产工艺专业技能课程中,开发配套的项目式校本教材和实训指导书,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教学等模式,在产品生产中完成拟岗、轮岗实训教学。

2.2 实训环境车间化,实现实训环境条件与企业车间环境条件融合

学校利用国家示范校专业建设资金,购置SMT印刷机、SMT贴片机、8温区回流焊接机等表面贴装生产线设备和电子产品组装流水线工作台,建立电子产品SMT生产线和组装流水线,成立SMT焊接车间和产品组装车间。同时,依照企业实际生产环境要求对实训室进行车间化装修及配套改造,安装恒温恒湿调控排风系统,设置安全地线及警示标志,划分材料准备区、生产设备区、产品检验区等工作区,设立插装、焊接、组装、检验、调试、维修、包装等工位,配套元器件库房、成品库房及产品老化室,按照企业车间无尘、防静电的要求,所有生产、实训及参观人员需在更衣室更换防静电衣、帽、鞋进入车间,生产及实训人员需佩戴防静电手套、腕带及工作卡,车间内物料盒、周转箱、运料车等生产配套物资均为防静电材质。

2.3 管理模式工厂化,实现教学管理模式与企业管理模式融合

学校打破原有教研小组的教学组织形式,按照企业组织结构设立部门,专业主任为“教学工厂”总经理,负责“教学工厂”的总体运行工作,下设研发部、生产部、营销部、售后维修部,各教研组长及专业带头人任部门部长,骨干教师任各部门培训师及生产线、流水线车间主管,学生任各部门一线员工,通过岗位模拟和轮换,使学生参与电子产品制造的全过程。在车间日常生产实习中,车间教学管理将6S安全管理制度、员工出勤管理制度、员工考核评价制度等企业管理制度与现有教学实习制度进行融合,学生在车间生产实习,需按照企业管理流程,熟练识读生产任务书、作业指导书等工艺文件,准确及时填写领料单、出勤表、进度表等生产管理表格。

2.4 校企人员双向化,实现教师专业能力与企业师傅专业能力融合

学校突破原有教师编制和用工制度的束缚,实行专业教师与企业师傅双向流动模式。专业教师定期下厂参与企业生产实践,学习电子产品制造工艺流程,同时由专业带头人带领技术团队为核心企业提供产品开发技术服务;聘请大连龙宁科技、大连松下汽车电子系统等企业技术专家和师傅担任学校兼职教师,参与“教学工厂”实训基地建设和教学产品开发,指导专业教师和学生进行生产性实训教学实践。通过校企人员间的互聘共用、双向挂职,实现校企互补共进,促进专业教师生产制作工艺技能的提高。

2.5 学生技能岗位化,实现学生实践技能与企业岗位技能融合

学校依照电子企业产品生产岗位设置工位,在“教学工厂”的产品研发与生产过程中,学生通过拟岗、轮岗训练,参与设计、分拣、插件、焊接、组装、调试、维修、服务等电子产品制造的各岗位生产工作,在专业教师和企业师傅的共同指导下,完成教学产品的制作任务,通过实际生产掌握产品生产的工作流程和技术规范,学会毕业后所从事的职业岗位所需的实践技能,“学生”角色概念逐渐淡化,“员工”角色概念持续加强。

3 体会与思考

学校在推进基于电子产品制造的“教学工厂”建设过程中,通过坚持“五融合”,推进基于电子产品制造的校企合作,建设生产性实训环境,引进企业管理模式和制度,营造工厂化的企业氛围,开发适用于教学的电子产品和校企合作产品,成立校内生产性实训车间和产品研发中心,在实际生产制作产品的过程中,提高了教师的实践能力和研发能力,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和岗位技能,使产、教、研、学融于一体,探索出职业教育发展的新路。

参考文献

[1]费美扣,王元生.基于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专业课程改革探索[J].职业教育, 2014,08.

[2]谭海林,王继山. “校中厂”背景下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15,29.

猜你喜欢
电子技术产教融合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校企协同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机制
产教融合提升课程有效性的思考
微课在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EDA计算机仿真技术在“电子技术”教学的应用研究
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技术的设计与运用
基于电子化发展下的医疗设备维修方式的发展新要求探讨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