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让美丽的神话上演
——一个学困生的转化个案及启示

2016-03-13 14:03广东汕头市长厦小学黄靖晖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6年22期
关键词:小诗个案闪光点

广东汕头市长厦小学 黄靖晖

一、学生基本情况

小诗同学刚入学时是一个热爱劳动、喜欢涂涂画画、文静寡言的小女孩,无论是课堂上还是课间,总可以看到她在座位上端正的身影和有些茫然的眼神。孤僻内向的她上课从不举手发言,即使碰到很简单的问题,我故意请她回答时,她也总是一边拽自己的衣服,一边很拘束地回答,更多时候,她是对着黑板发呆,有时也会打一顿瞌睡,好几次测验总是错的、空的比对的还多。尽管我从来不公布她的成绩,可周围的孩子仍很快知道她学习不过关,因此“差生”成了小诗身上的“标签”。

二、个案调查与分析

做为班主任的我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几次跟家长联系,从中知道小诗父母均是出身潮阳农家,初中文化,父亲常年在外地工作,家庭经济虽说宽裕,但母亲每天要打理四个孩子的生活(小诗在家中排行老大,下面还有三个弟妹),根本无暇顾及她的学习,小诗连幼儿园都没有完整的上过,学前教育基本接近零,对于学习可以说毫无认识,入学半学期每次检测都是不及格。可以说,小诗是一个问题不小的学困生,而且很自卑,极度缺乏自信。

三、转化的过程及采取的方法与策略

掌握情况后,我经常利用放学后的时间帮她补课,从最简单的拼音、生字入手,每一次测验之前我总会适当“放水”,把学生容易错的、难度较大的内容先复习几遍,并坚持在测验后陪她改正错误。渐渐的,小诗有了进步,有时甚至可以拿个“良”,每当这时,她茫然的脸上就会闪过一丝笑意。

一个学期过去了,小诗已经彻底摆脱“不及格”,可学习成绩在班上仍是在“后进生”行列。不过,因为她热爱劳动,乐于帮助同学,大家都还愿意跟她交朋友,她也开朗一些了。学期末,我特意评她为“环保小卫士”,新学期初,又极力推荐她为“卫生专管员”。她干得有滋有味,学习也不断进步。

转眼,又是期中考试。那天下午,小诗悄悄来到我身边,战战兢兢地问我:“黄老师,我这次考多少分?有没有……‘优’?”内敛的她把“优”字说得几乎听不到。看着那张纯真的写满期盼的脸,我犹豫了一下,说:“你考了92分!”“真的!”她那双原本有些迷茫的眼睛突然间有了光彩,嘴巴成了一个大大的“O”型。“真的!没骗你。”我这回肯定地说。她圆圆的小脸因激动涨得通红,一双小手也不知放哪好,嘴上喃喃自语:“我昨晚就叫我姐姐(她家小保姆)帮我听写……”“嗯,这就对了!这就是主动学习、复习。明天我会在班上表扬你的!”我微笑着轻轻摸摸她的头,拍拍她的肩膀表示祝贺。看着小诗像小鸟一样欢快蹦跳而去的身影,我不禁笑了,同时打开她的试卷,用红色圆珠笔在分数“89”后面重重的写上:+3=92。第二天,我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实现昨天对小诗许下的诺言,顿时,教室里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下课后,我刚走出教室,小诗就拿着试卷追上来,脸上除了疑惑又多了几分沮丧。她刚要开口,我马上阻止并拉着她的手坐下,微笑着对她说:“我知道你怎么算卷面都只是89分,这3分是对你期中考前连续三个单元都有进步的奖励。既然你已经懂得考试前要主动复习,那还愁考不上90分吗?黄老师相信,只要你上课认真听讲,课后加强复习,今后一定会有一次次的‘优’!这次的3分就当我先借你的吧,下次再还就好啦。”激动再次写在小诗的脸上,她拼命地点头。

打那以后,小诗真的像神话一样,每次考试都拿了“优”,而且分数一次比一次高。原来那个“灰色”的小诗也变了,变得如春日的阳光般灿烂,四年级时当上插班同学的“小老师”、班上的“大组长”、“劳动委员”,甚至六年在班级上还通过自荐竞选当上副班长,成为我的得力助手。在“步步高升”的过程中,小诗的学习成绩也一次次提高,每年都拿“三好生”,六年毕业考以优秀的成绩进入示范性中学。

四、个案的反思与启示

教育离不开赏识与激励,无论是对学有余力的学优生还是学路艰难的学困生,都要多赏识,多激励,在此基础上再提要求,给建议,效果会更显著。本案例中对小诗采用的“放水”“加分”“借分”“封官”等方法其实都属于激励。将激励机制融于教育的全过程,可以使学生在学习的全过程中情绪振奋,对知识的渴求、期待的情感保持恒定,使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与智力因素在学习活动中发挥作用,增强学习的内驱力,从而提高学习成绩、学习力。

从小诗的转化个案中,不难得到些许启示,转化学困生可以从以下几点去尝试。

(一)扩大“闪光点”

莎士比亚说过:“自信是迈向成功之路的第一步,缺乏自信是失败的主要原因。”学困生的转化就是把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不断扩大的过程。学困生的长处与短处往往交织在一起,不易被发现,我们应以敏锐的洞察力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哪怕是微小的进步也要及时鼓励和表扬,以使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

(二)捕捉“动情点”

“感人心者,莫先于情”。做为教师的我们首先善于亲近学困生,关心他们,尊重他们,建立起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摸准他们的思想脉搏,贴近他们的心灵,偏爱他们,形成友好、愉快、和谐的心理气氛,及时准确地捕捉他们的“动情点”。

(三)巧治“薄弱点”

学困生的“困难”各不相同,各有成因。教师要根据不同气质类型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针对学生不同的薄弱环节,有的放矢地对症下药,并常抓不懈,“一”治到底。

(四)抓住“转折点”

学困生的转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由于学困生的认识能力、辨析能力、控制能力和意志能力都十分薄弱,取得的进步容易出现反复。一旦放松、疏忽,就会前功尽弃。因此。我们必须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坚持“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精神,耐心扶持,精心呵护,做到“扶上马,送一程”,使他们一步一个脚印地朝前走。

(五)发掘“动力点”

这里所说的动力就是教师应多给学困生提供展示自我和获得成功的机会。每个人都有展示自己的愿望,期待得到别人的承认和尊重,学困生尤其如此。我们要充分理解他们的这种愿望和心理,想方设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多为他们开“绿灯”,利用各种机会展示他们的才干,让他们和其他学生一样享受到成功的快乐。

只要我们善于运用激励机制,巧妙扩大他们的“闪光点”,捕捉“动情点”,巧治“薄弱点”,抓住“转折点”,发掘“动力点”,美丽的神话也会在这些原本“灰色”的学困生身上精彩上演。

猜你喜欢
小诗个案闪光点
个案管理模式在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让闪光点不被遗忘
天上的小诗
兜底扶贫成效探析——基于高山羌寨扶贫户的个案考察
写给童年的小诗
秋天的小诗
浅谈唤醒学生“闪光点”的方法
发现的小诗
抓住闪光点,“流水账”也能翻出浪花
别样风景的多元化绽放——我国当代女性写作的个案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