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俊霞
(甘肃省第二人民医院,甘肃 兰州 730000)
护生带教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丁俊霞
(甘肃省第二人民医院,甘肃 兰州 730000)
临床实习是护生由学生转向护士的过渡时期,是护士成长一个很重要的阶段,临床带教对培养出合格护士有深远意义。采用管理“三有”模式、带教“四个一”的带教模式,有计划地培养护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带教质量与护生对带教的满意程度,使护理带教在目标化、规范化、人性化、个体化的基础上有所改革与创新。
护生;带教模式;学生管理
在护理带教过程中,要求带教教师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应用科学的管理与带教方法充分激发护生的自信心、求知欲,挖掘每名护生的内在潜能,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让每名护生的身心都能得到健康成长,使他们尽快成为合格的“白衣天使”。因此,在临床护理带教实践中,应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总结出管理“三有”模式、带教“四个一”的模式。
1.1“有理”
作为带教教师,必须树立“以护生为中心”的思想,大胆管理,最大限度地为护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带教环境。了解护生的心理特点,结合护生的心理活动和影响护理能力发挥的若干因素进行能力评估后,制订个体化的临床教学方案。在“管”中找到“理”才能体现管而有理,因此,带教教师应在教学中规范护生的行为,“有理”地进行管理。
1.2“有方”
临床护理带教是护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只是单纯教护生护理知识,不教护生如何去做人、去做一名优秀的“白衣天使”,就不是一名好的带教教师。护理带教的目的是培养出具有良好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心理素质的护理人才,采用正确的带教方法是带教的关键。
1.2.1谈心式 实习护生正处于青年时期,他们生性活泼,但有时也存在逆反心理,同时他们的想像力、创造力较强,思维敏捷,记忆力好,独立性强,求知欲强,追求新鲜感,但稳定性差,带有明显的两极性。作为带教教师要正确引导、鼓励和关心他们,经常与他们沟通谈心,允许护生辩驳,保留自己的意见,给护生发言权,听护生申诉。1.2.2探讨式 当护生看到自己的教师在工作中受到患者或领导的表扬和欣赏时,就会产生羡慕,从而努力去模仿,因此,教师应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同护生分析工作中受表扬及肯定的原因,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根据护生实习的周数制订带教计划,共同探讨实习计划,深入浅出,突出重难点,教学内容层次分明、条理清晰[1]。
1.2.3结合式 在带教过程中,结合临床护理工作,边示教边讲解理论知识、操作目的、注意事项、操作要领以及如何观察病情及病情变化时的处理,各种疾病的病理、生理及临床表现等。
1.2.4提问式 通过提问的方式,可以强化记忆,促使护生积极思考、深入领悟,从而自主掌握所学知识,将理论与实际真正相结合,使护生的实际工作能力有所提高。
1.2.5反馈式 经过一段时间实习后,根据护生的实习进度和情况,与护生就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了解护生的思想变化、护生对护理知识及各项操作的掌握程度,并与护生沟通,反馈给护生。同时,护生将实习中的意见反馈给带教教师,通过互相反馈式交流,及时制订相应的改进措施,避免再次出现相同或相似的问题,使护生真正掌握更多的护理知识,达到实习的目的。
1.3“有度”
严格管理、严格要求当然是必要的,但是“严”必须有度。带教教师“严”的目的是为了使护生尽快成长起来,更好地获取更多的临床护理知识和护理技能,而所采取的方法经过护生的努力是可以实现的,并且是行之有效的。反对带教过程中那种超出护生身体承受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的“严”,这种“严”是“严”而无“度”的,更加反对漠视护生、不尊重护生,没有耐心和责任心,不给护生发言权,一味指责,不听护生申诉的带教教师。
2.1一点爱心
教育家马卡连柯曾经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可见爱在教育中的重要性。护生带教也是教育,护理带教的关键在于关爱护生的心灵,使护生体验获得成功的快乐,关心护生的学习和生活,用真诚的态度对待护生,用爱心感染他们的心灵,使他们也用“爱心”去为每名患者服务。
2.2一点鼓励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的基本需要中最殷切的需要是自我实现的需要。所以在日常护理工作中,带教教师要深入细致地进行观察,及时发现护生的“闪光点”,哪怕是一丁点儿也要用肯定激励的语言强化,放大护生的“闪光点”。
2.3一点微笑
微笑就像春天里的阳光,能温暖人的心灵、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微笑地面对护生,他们就会增加信心,拥有无限的力量。作为一名带教教师,一定要用微笑来沟通情感,给护生以鼓励,给护生以自信,使护生的实习生活充满乐趣、充满阳光。
2.4一点面子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护生进入医院进行临床实习,由于环境陌生,加之多种心理因素的影响,难免会犯错误。因此,对护生除进行带教外,更要注意给他们“面子”。
综上所述,临床护理带教既有带教教师与护生之间的尊重,又有教师爱护护生、护生理解带教教师这种健康良好的带教关系,一方面提高了带教教师的综合素质,另一方面对培养出合格的护生起到了关键作用,同时也符合新的护理模式要求。我们在多年的带教实践中不但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而且通过不断改进与创新,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带教体系,对护生带教模式的改革与创新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1]陈云.改变师生主从地位在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09 (1):81.■
G40-03
B
1671-1246(2016)16-008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