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典明
(揭阳市卫生学校,广东 揭阳 522000)
以就业为导向中职卫校中医护理教学改革探讨
陈典明
(揭阳市卫生学校,广东 揭阳 522000)
中医护理是中职卫校护理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如何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需求为标准,做好中职卫校学校中医护理的教学工作,以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为目标,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以就业为导向;中职卫校;中医护理;教学改革
普通教育以升学为导向,强调学科本位,讲究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职业教育主要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强调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理论知识应具有基础性、服务性和实用性。因此职业教育的专业教学要由学科本位向就业岗位和就业本位转变,要转变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重课堂教学轻社会实践的观念,按必需为准、够用为度、实用为先的原则精选专业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并在教学中强调学以致用、理论和实际相结合,以便留出足够的时间加强实践性教学,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1]。
中医护理是中职卫校护理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随着国家对中医发展的大力扶持,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应用中也显得尤为重要。我校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和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新要求,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需求为标准、以技能为核心、以素质教育为根本的办学理念,以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为目标,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如何在中职卫校学校中做好中医护理的教学工作,以实现这个目标,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对此,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
1.1教材
我校使用的《中医护理》教材是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第2版,属于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十二五”规划教材,内容包括了绪论、中医护理学的哲学基础、中医护理基础理论、中医护理诊断程序、中医护理原则、药物施护、针灸与推拿疗法、心理护理、常见病证护理、常用饮食调护等[2]。
1.2教学计划分析
教学大纲的原计划是:绪论2学时、中医护理学哲学基础2学时、中医护理基础理论4学时、中医护理诊断程序6学时、中医护理原则2学时、药物施护6学时、针灸与推拿疗法14学时、心理护理2学时、常见病证护理10学时、常用饮食调护2学时。
在实际教学中,应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重新调整教学计划,适当增减内容,对重要内容、重要知识点要适当多分配学时,让学生掌握教材的精髓内容,比如中医护理基础理论包括藏象学说、精气血津液、经络学说、病因等内容,根据大纲安排4学时显然是不够的,讲清楚藏象学说至少需4学时,精气血津液、经络学说2学时,病因2学时,药物施护部分主要是中药的内外用法的护理4学时,针灸与推拿疗法是实践教学的重点内容,但只要能让学生掌握几种常见的实践操作方法就够了,关于常见病证的针灸治疗可让学生自习。对于心理护理部分,由于护理专业开设有心理护理课程,可与心理护理任课教师交流沟通后适当删减,避免教学内容重复,常见病证护理部分的内容较多,可结合实例,适当减少学时;在引起我们机体发病的原因方面,情志因素、生活起居、饮食因素等,都是引起我们机体发病的重要原因,在临床治疗疾病时,对患者情志的引导、生活起居和饮食的指导也是相当重要,故应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需求为标准,适当增加和完善情志护理、生活起居护理、常用饮食调护的内容。
在2012—2013年,课题组与我市多家医院护理专科主任进行访谈,在与我市中医院护理专科主任访谈时,谈及医院会经常对护士进行耳针法(耳穴埋豆)、毫针刺法、艾灸法、刮痧法、熏洗法、拔火罐法、穴位按摩法等常见中医特色护理技术操作进行培训等,而现用教材的实践内容安排的学时根本不够,甚至有部分操作都没有提及,毫针刺法、艾灸法、拔火罐法等按照大纲分配的学时,显然是不够的;而耳针法(耳穴埋豆)、刮痧法、熏洗法等教材就没有涉及,故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重视实践教学,增加实践操作学时,增加新的操作课程等,以适应岗位的需求。
俗话说“教无定法”,在授课过程中,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才能收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讲授内容及当时实际情况或季节特点等,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练习法、讨论法、提问法、案例分析法、项目教学法、演示法等,针对不同的内容,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或将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可提高教学效果。
2.1将提问与讨论相结合
在“病因”章节的讲解中,可结合当时的季节,让学生思考现在容易引起疾病的原因有哪些?在“方药基础知识”一节的讲解中,先简单介绍中药的“四气”“五味”,再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践,列举出一两味药物,并描述味道和功效。通过学生自己思考讨论,会更加深刻地掌握中药的“四气”“五味”。通过结合学生自身的经历,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学习中医护理的兴趣,可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2案例项目教学法
在“拔罐法”的教学中,教师提出学习目标,学生分组讨论制订项目工作计划、实施方案,准备相关物品,确定实施项目工作步骤,并最终得到教师的认可。以组为单位当堂组织考核,各组考核成绩列为学生平时考评成绩。进行考核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分组考核的形式,促使学生互相监督、相互促进,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最后通过组内评价、小组互评、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本次教学做出综合评价。
在与我校参与护理执业资格考试辅导的教师进行访谈时,提及他们对中医护理相关知识如何做辅导时,他们都表示中医护理内容不熟悉,执业资格考试中占的分值比例不高,故一直都是被放弃的内容。故笔者认为,为尽量能让学生减少失分,提高护理执业资格考试的通过率,在中医护理教学中,也应与执业资格考试接轨。
教学评价是对教学工作质量所做的测量、分析和评定,包括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和课程评价。以往的教学评价多以期末考试的方式为主,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还应加强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考核,适当增加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对课堂教学效果进行评估等。
综上所述,在中医护理教学过程中适当调整教材内容,结合临床需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加强学生实践操作,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需求为标准、以技能为核心,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
[1]王军伟.以就业为导向职业教育课程和教材改革的研究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10.
[2]申惠鹏.中医护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G420
B
1671-1246(2016)16-005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