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志 臣
(中国人民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872)
马克思新唯物主义的精神实质、具体展现及其基本形态
杨 志 臣
(中国人民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872)
摘要:新唯物主义作为马克思哲学革命的标志,其精神实质和历史使命可以表述为“改变世界”,具体概括为三个基本维度,即实践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新唯物主义的基本形态呈现为由精神实质和三个基本维度有机融合而成的有机整体,其基本内容包括:“改变世界”是实践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共同基石与历史使命;实践唯物主义是融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一体的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是融合实践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一体的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是融合实践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一体的唯物主义。这一认识有助于我们重新理解马克思的哲学革命和马克思的思想整体。
关键词:马克思;哲学革命;新唯物主义;改变世界
马克思运用他自己独创的“经济学-哲学”*马克思自创的从哲学视角研究社会经济的哲学与经济学融为一体的方法。研究方法实现了哲学领域的思想革命,把旧哲学推进到了新哲学阶段,为一切有别于自然科学的历史科学之研究提供了坚实基础。对于马克思实现的哲学革命所具有的划时代意义,人们似乎没有多少异议,而对于马克思新哲学(新唯物主义)的精神实质是什么以及基本形态如何这类问题,一直以来多有争论,提法不一。那么,应怎样看待马克思新唯物主义的精神实质及其基本形态呢?为了厘清这一问题,有必要对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发展史进行再研究。
一、马克思新唯物主义的精神实质和历史使命
马克思通过哲学革命开创出的新哲学可以称为新唯物主义。这里的“新”,首先指的就是马克思新唯物主义根本区别于一切旧哲学之所在,也就是马克思新唯物主义的精神实质和历史使命。
(一)从历史中寻找
历史真相隐藏在历史本身之中。纵览马克思的一生可以发现,马克思哲学革命的精神实质,即新唯物主义的精神实质,正是隐含在他“三进三出”的人生历程中。
第一次是马克思大学毕业后的1842年《莱茵报》时期,他冲出书房走向社会,直接为下层贫苦群众的现实利益辩护,《莱茵报》被封后他重新退回书房研究,独创了崭新的“经济学-哲学”研究方法,写出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等早期著作。第二次是1848年革命前后,他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创建了第一个以科学社会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国际无产阶级政党——共产主义者同盟,重建《莱茵报》,即《新莱茵报》,革命低潮时期,他再次退回书斋,依据在革命实践中得来的经验发展和完善当时正在形成的唯物史观,同时为《资本论》的创作潜心研究。第三次是1871年巴黎公社革命时期,他积极关注、支持巴黎工人的斗争并给予及时的斗争策略上的提醒,公社革命失败后,他又一次退回书斋,仔细研究巴黎公社革命的经验教训,同时继续完善已经基本写完的《资本论》手稿,并为写出“《资本论》续篇”做了六组笔记*指晚年马克思在创作《资本论》时向着1858年形成的“六册计划”总体架构复归,并为完成“六册计划”剩余部分所做的准备。。
(二)改变世界
透过马克思在书房与现实社会之间“三进三出”的壮阔人生历程,我们可以感悟到他为实现“创新哲学,改造世界”①的学术理想而作出的艰苦努力,内含着“创新哲学”的“改造世界”,这是马克思哲学革命的精神实质,是新唯物主义的精神实质,是新唯物主义的内核。
第一,1845年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列出了通过批判旧哲学来创建新哲学的十一条提纲,其中贯穿始终的中心线就是社会实践观,这集中体现在第十一条中。关于第十一条有两种版本,一是马克思的原稿本,表述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1]502;二是1888年恩格斯发表的稿本,两者的不同之处仅在于后者多了一个转折词“而”,表述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②。对此,多年来通行的解释是把“解释世界”与“改变世界”的关系看成是非此即彼的直接对立式的否定关系,这就在深层意义上违背了马克思的以对立统一(即矛盾)为核心的辩证法精神,从而不自觉地又重新回到了马克思早已批判过的旧哲学状态中去。当然,恩格斯有唯物辩证法的深厚底蕴,应该不会是以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处理“解释世界”与“改变世界”的关系,可是却也为后人产生误解留下了空间,为机会主义者留下了把柄。后来,随着马克思原稿本的问世,人们逐步认识到马克思谈到的“解释世界”与“改变世界”的关系,是递进关系,强调的是哲学家不仅要“解释世界”,而且更要在合理“解释世界”的同时“改造世界”。
①指马克思早年确立并贯穿一生的学术理想,即通过批判旧哲学以创建新唯物主义哲学,进而发挥哲学解释世界特别是改造世界的革命作用。
②恩格斯1888年发表的稿本,题名《马克思论费尔巴哈》。
③古希腊哲学家阿那克萨戈拉首先将“努斯”引入哲学,用以说明种子(多个存在)分离与结合的最后动因,它后来成为黑格尔意义上的“理性”的一个来源,此处指心灵。
第二,通过对马克思的社会活动进行全程回顾可以发现,他在书房与现实社会之间,即在理论与实践之间作穿梭式运动,将书房与社会现实、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为一个有机整体,真正做到了书房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即唯物辩证地处理好了“解释世界”与“改变世界”的关系。
第三,在伦敦海格特公墓,马克思墓碑的上端镌刻着《共产党宣言》的最后一句,即“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2],下端镌刻着《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最后一条。墓碑上的铭文通常或者说必定是显示着它们在墓主人心目中的特殊重要性,这里的“最后一句”和“最后一条”能出现在马克思的墓碑上,已充分证明了它们在马克思心目中的地位。将这两句铭文联系起来分析,可以解读为马克思正在为无产阶级锻造锐利的新哲学思想武器,这件武器将要交到无产阶级手中进而产生团结无产阶级并通过他们改造旧世界的革命作用。
二、马克思新唯物主义的具体展现
马克思新唯物主义“改造世界”的精神实质需要通过一定形式具体展现出来,需要通过一定方式来具体实现。这一具体展现形式和具体实现形式可以表述为实践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此三者是统一的新唯物主义的不同侧面,不能分立,也不能割裂,是新哲学的“三位一体”构成。它们基于不同历史条件,从不同侧面分别揭示了新唯物主义哲学创新的精神实质。
“实践唯物主义”着眼于本体论视角,揭示了新唯物主义的理论基石和哲学使命,开创了哲学新境界。第一,它超越了解释世界(理论)与改造世界(实践)的二元对立,开辟了把解释世界与改造世界同时视为“改造世界-解释世界-改造世界”全过程的哲学新境界。社会实践成为理论的坚实基石,成为新哲学的历史使命,同时哲学成为社会实践的内在构成,成为实践的理论指南。第二,它超越了旧哲学固有的直观被动性和抽象能动性,开辟了社会实践基础上的被动与能动辩证统一的哲学新境界。第三,它超越了旧哲学思维与存在、主体与客体绝对同一的形而上学式思维,开辟了社会实践基础上的思维与存在、主体与客体不断进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的哲学新境界。
“辩证唯物主义”着眼于方法论视角,揭示了新唯物主义把唯物主义的物质基础与辩证法的活的“努斯”(Nous)③有机融合的精神实质。第一,它超越了旧哲学中唯物主义与辩证法分家的状态,把二者融合为一体,既避免了唯物主义因唯物的被动性一再陷入形而上学的可能性,又避免了辩证法因唯心主义体系的神秘性而窒息的可能性,成为人类科学解释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锐利武器。第二,它超越了旧哲学以孤立、宁静的眼光看待世界的局限性,或以抽象、思辨的眼光看待世界的局限性,开创了用新的眼光(即全面联系和发展的眼光)解释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新境界。第三,它超越了旧哲学在非此即彼的绝对对立中思维的局限性,开创了新哲学在以矛盾观点(即对立统一)为核心的思维中展开的新境界。
“历史唯物主义”着眼于世界观视角,揭示了新唯物主义在重新理解和阐释人与世界的真实关系方面取得的革命性进展,即“历史”成为马克思恩格斯视野中的解释原则[3]。第一,马克思超越了旧哲学的“超历史”或“非历史”①视野,以“历史”即“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4]为根本出发点重新理解人与世界、意识与存在的真实关系。人“作为人类历史的经常前提,也是人类历史的经常的产物和结果,而人只有作为自己本身的产物和结果才成为前提”[5]。第二,马克思认为在历史进程中生成的意识与存在的关系,在其现实性上就是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关系。在这种现实的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关系问题上,归根到底,“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1]525。第三,马克思超越了历史机械论和历史唯心论,把历史规律的客观性和历史主体的能动性辩证统一为一体,以此来揭示历史的现实运动。第四,马克思以“历史”为解释原则,重新理解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显示出的现实内容,即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问题,认为理论的历史使命不仅在于理论内部,而且更重要的是理论应指向外部实践。“哲学,尤其是德国哲学,爱好宁静孤寂,追求体系的完满,喜欢冷静的自我审视”,马克思反对哲学追求这一“自我审视”的理论倾向,认为“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因此,必然会出现这样的时代:那时哲学不仅在内部通过自己的内容,而且在外部通过自己的表现,同自己时代的现实世界接触并相互作用”[6]。第五,马克思从理论与实践的相互作用中,以理论的方式把握实践,在一系列批判中逐步形成了关于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设想,即“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的联合体,简称为“自由人联合体”[7]。
①指在理解人与世界的关系问题上,旧唯物主义所持的直观方式和唯心主义所持的抽象方式。
综上,马克思新唯物主义的“新”,正是体现在新的本体论、新的方法论、新的世界观等三个基本方面,是这三个基本方面的有机统一。由此,马克思新唯物主义也就体现为辩证唯物主义、实践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三个基本形态的有机统一,体现为作为一整块刚出现的唯物主义有机体。
三、马克思新唯物主义的基本形态
马克思新唯物主义的基本形态呈现为由改变世界的精神实质和三个基本维度有机融合而成的有机整体,其基本内容体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改变世界”是实践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共同基石与历史使命。这里尤其需要注意的是,“改变世界”不是指不要解释世界,纯粹地去改变世界,而是指已把解释世界包含在内的改变世界,是归根到底以改变世界为前提和决定因素的改变世界与解释世界相互作用形成的历史时间和历史空间序列,即改变世界——解释世界——改变世界的不断前进的历史时间序列。一旦以这种方式来理解改变世界的基本内涵,我们也就能够较为清晰地看到实践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与改变世界的历史真实关系。这三大唯物主义不是三个唯物主义,恰恰相反,它们是同一个唯物主义,是同一个唯物主义的三个侧面,是在时刻发生着互动作用的三个侧面,是以改变世界为共同基石和历史使命的三个侧面。只有把三个侧面以改变世界为轴心统一起来,才能达到对这三个侧面的真正理解,才能达到对由这三个侧面构成的马克思新唯物主义的真正理解,才能逐步达到对马克思开创的新哲学的真正理解,进而才能真正达到对马克思恩格斯以他们自己的新哲学为基础开创出的科学的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的社会主义等理论的真正理解。简言之,实践唯物主义是从社会实践视角去改变世界,辩证唯物主义是从辩证视角去改变世界,历史唯物主义是从作为世界观的历史观视角去改变世界。这三位一体式的唯物主义是改变世界的具体实现形式,是互相融合的具体实现形式,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互相融合的具体实现形式。
第二,实践唯物主义是融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一体的唯物主义。实践唯物主义从实践视角去改变世界。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实践与改变世界不完全是一回事。在马克思实现新哲学革命以前,旧哲学往往不是把实践包含在观念、自我意识的范围内,就是把实践看作与解释世界毫不相干的东西,或者把实践看作永恒的、固定不变的东西,用形而上学式的眼光来对待实践。只有马克思才真正看到实践的真正价值,才把实践从观念、自我意识等唯心主义范围内解放出来,把实践从旧唯物主义直观的、教条式的僵化理解中解放出来。马克思真正超越了以前的解释世界——改变世界的违背辩证法精神的理解模式,把实践,即改变世界,理解为从根本上来说是实践起基础作用和决定作用的实践——理论(即解释世界)——实践的不断向前发展的、螺旋上升的时间和空间序列。由于时间和空间就是历史本身,这个不断延续的时间和空间序列也就同时是历史本身不断延续的序列。马克思真正超越了以前旧哲学的抽象能动性与直观被动性之间的二元对立,实现了二者在社会实践基础上的有机结合。唯心主义充分发挥了主体的能动性,并把它发挥到无所不能的地步,以至于主体不再是两脚踏地的主体,而是抓住充满了氢气的气球飘到空中的主体,成了天上的主体,云端的主体;唯物主义则是看到了主体受周围客体因素制约的一面,但却往往不能自觉地看到主体本身存在的改造客体因素的可能性,看不到客体因素自身也有一个历史发展过程,因而,把主体最终看成了客观因素的提线木偶,成了完全被动的因素,把客观因素自身看成了自然而然的毫无变化的静止事物。马克思以社会实践为基础把主体的能动性和客体的被动性真正融合为一体,体现了辩证精神;把主体能动性与客体被动性融合的过程视为不断进行的历史过程,充分体现了历史精神。
第三,辩证唯物主义是融合实践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一体的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从辨证法和唯物主义有机结合的视角去改变世界。以前,唯物主义由于强调客观因素的重要性,因而内在地存在着把客观因素绝对化的可能性,往往不自觉地低估主体改造世界的能动性,不自觉地排除或大大压缩了辩证法生存的空间;与此相反,唯心主义则过于强调主体的能动性,因而内在地存在着把主体能动性推向绝对化的可能性,往往不自觉地低估客观因素的制约作用,不自觉地窒息或大大压缩了辩证法的生存空间。辩证唯物主义则超越了旧哲学把辩证法与唯物主义分离开的内在缺陷,真正实现了二者的有机结合。作为根本方法论的辩证唯物主义,是在社会实践中产生的,主观的辩证唯物主义归根到底是社会实践自身的辩证唯物主义事实的能动反映,是马克思在思维中把社会实践中存在的辩证唯物主义事实进行创造性加工的产物;辩证法和唯物主义也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真正实现有机结合,并且这个结合的程度最终要由社会实践本身来作出评判;从社会实践中来的思维中的辩证唯物主义又能够反作用于社会实践,从而形成一个社会实践——辩证唯物主义——社会实践的不断延续中前进的时间和空间序列。这个不断在延续中向前的时空序列,同时也是历史的具体展开,是历史到世界历史的不断转变。
第四,历史唯物主义是融合实践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一体的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从历史视角去改变世界。在马克思的语境中,历史是指现实的人及其现实发展,这充分表明:历史,一方面指现实的人,则非现实的人是非历史的人,超现实的人是超历史的人;另一方面指现实的人的现实发展,则现实的人的非现实发展不是历史,现实的人的超现实发展也不是历史。旧哲学没能从历史视角去看待人与世界、意识与存在的相互关系。唯心主义从根本上把人看作自己精神世界的人,是从超历史的视角去理解人及其发展;旧唯物主义则从根本上只把人看作客观世界的被动因素,是从非历史视角去理解人及其发展。正是马克思首先超越这两个视角,从真正的历史视角去看待人及其历史发展,把唯心主义世界中的人拉回到现实社会中,给旧唯物主义世界中呈现为机械式僵化状态的人注入了辩证精神。
四、结语
通过考察马克思一生的历史进程可以发现,新唯物主义的精神实质和历史使命是改变世界,改变世界的具体展现和具体实现形式是实践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新唯物主义的基本形态呈现为由改变世界的精神实质与这一精神实质的三个基本维度有机融合而成的统一的有机整体。这一认识有助于我们克服那种把新唯物主义的精神实质与其具体表现和基本形态割裂开的思想倾向,有助于我们克服把实践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割裂开的思想倾向,从而为重新理解马克思的哲学革命、新唯物主义和马克思的思想整体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66.
[3]孙正聿.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72.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95.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3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545.
[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119-220.
[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96.
[责任编辑勇慧]
收稿日期:2016-02-19
基金项目:中国人民大学2015年度拔尖创新人才培育资助计划.
作者简介:杨志臣,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
中图分类号:A8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3699(2016)03-028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