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斯特的生态基本三角思想简析

2016-03-13 08:42:05
关键词:生态危机福斯特可持续发展

孟 根 龙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北京 100024)



福斯特的生态基本三角思想简析

孟 根 龙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北京 100024)

摘要:J·B·福斯特生态基本三角思想主张社会主义不是建立在以剥削人们的劳动和征服占有自然为代价的积累财富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稳固的生态原则基础上的公正和可持续的社会,主张坚持以人为本,土地、食品和其他生活必需品应当基于满足人的需求之上而不是依赖纯粹的市场力量从而为资本所控制,特别要优先考虑穷人而不是利润和生产,强调满足基本需要和确保长期安全的重要性。自然资源应由社会运用而非占有,使自然和生产社会化,构建生态道德价值观念,尊重自然,合理地调节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不仅满足当前的世代也要满足未来的世代的需要,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福斯特;生态基本三角;人与自然的和谐;生态危机;可持续发展

社会主义一般被理解为以推翻资本主义剥削制度为目标,消除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导致的多方面的社会罪恶。这就要求废除资本主义私有制生产关系,一切高度平等,用计划代替市场的盲目力量,按照社会的真正需求,消除任何形式不同程度的差别,消除城乡差别、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差别、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等等。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每个人都享有清新的空气、干净的水源、健康的食品、充足的卫生设施、福利性的交通系统以及全社会普及的医疗保健与教育等等。但是,在福斯特看来,“所有这些都需要一个与地球的可持续的关系——先于其他所有需求之前”[1]264。因此,“向社会主义的转变只有通过‘改变人类自己’的革命化实践才有可能实现。实现这种转变的唯一途径,就是与改变我们的人类—社会关系一道改变我们人类和自然的新陈代谢,这既超越自然异化又超越人类异化”[1]273。福斯特认为,对于马克思来说,在社会主义基本三角的底部是为自然的生命律决定的可以叫作生态基本三角的东西:“(1)自然资源应由社会运用而非占有;(2)由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合理地调节人类与自然之间的新陈代谢关系;(3)满足共同的需要——不仅满足当前的世代也要满足未来的世代。”[1]33福斯特通过阐述社会主义生态基本三角思想,试图突破传统对社会主义的看法,使我们对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特征就是可持续性有深刻的理解,对于我们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也具有一定启迪。

一、自然资源应由社会运用而非占有

在西方文化传统中,人们一直把自然当作支配和征服的对象,奴役自然的思想根深蒂固。16~17世纪盛行的机械世界观更是把自然视为人类征服和改造的对象、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索取对象,将人和自然完全对立起来。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自然资源作为不变资本被纳入到资本生产及积累过程中成为赚取利润的工具或者干脆就是利润,其结果是世界资源加速被消耗,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遭到破坏,以至于人类不得不面对能否生存下去的窘境。资本主义不仅产生了人的异化,而且与之伴随着的还有自然的异化或世界异化。

资本主义的生产目的是追求利润和资本积累,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它不断地进行扩张。“资本主义的主要特征是,它是一个自我扩张的价值体系,经济剩余价值的积累由于植根于掠夺性的开发和竞争法则赋予的力量,必然要在越来越大的规模上进行”[2]29。在资本主义不断扩张的过程中,自然被纳入市场体系之中变成了商品,被标上价码,成为了利润和资本,在越来越大的规模上被占有、被异化。从生产目的来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有一条基本的底线,这就是一切为了谋取利润,能赢利就干,不赢利就不干,福斯特称之为“金钱驱动的经济底线”。这样,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诸如空气、河流、海洋等自然环境作为免费午餐被毫无顾忌地以最大程度占有、消费和享用,人类生存可持续性所必须的自然条件因此遭到了破坏。面对环境危机,环境经济学家意识到商品经济对自然产生了破坏性影响,认为整个自然界及其各组成部分本质上都是“自然资本”,必须以一种更开阔的视角看待环境成本的内化。“这些经济学家认为,环境危机与其说是市场的失灵,不如说是我们会计系统的失灵,因为会计系统不承认资本已经包含了所有存在的事物”[1]27。因而要解决环境危机,就必须采取“追求将资本拓展到所有自然范围以作为保护自然的手段”[1]29。在福斯特看来,不论描述自然资本的修辞如何动听,“资本主义体系的运行却没有本质上的改变,也不能期望它改变。把自然和地球描绘成资本,其目的主要是掩盖为了实现商品交换而对自然极尽掠夺的现实”[1]29。

资本主义“在不断扩张的规模上无止境的资本积累的不断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也就是说,力图把世界上的每一件东西都商品化,打上价签”,因此它“是一个毫无灵魂的制度”[3]96。资本的贪婪扩张在全球现在已经达到了非理性的顶点,在全球资本主义和全球环境之间形成了潜在的灾难性的矛盾。人类与地球的关系已经达到了临界点,“我们处在整个星球生命之网及人类未来文明被威胁的如此巨大的全球环境危机之中”[1]253,以至于“目前人类和环境的关系难以为继。那些最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拥有最大的人均生态足迹(per capital ecological footprints),这说明当今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整个过程是死路一条”[1]256。

在意识形态上,“资本主义是建立在个人追求自己的利益从而促进共同利益的增长和发展之上的”[3]78、竭力宣扬自我中心的私人占有式个人主义和消费的文化,“贪婪、个人主义、竞争、剥削他人,消费主义——不断地通过学校、媒体、工作场所灌入到人们的头脑中”[3]78。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人人追求成为“单调重复的生产方式”的倾销对象。人们追求占有、崇拜消费、需求虚浮、异化财富。“人的需要处处被否定:或者通过极度剥夺世界大多数人需求的方式,或者在更富裕的国家中,通过最强烈的自我异化的方式,这种自我异化从生产延伸至消费,迫使人终生依靠被异化的工资劳动。生命在脱离真正需要的虚浮的欲望起伏中越来越被贬低”[1]273。并且,由于资本主义倡导的以自我为中心和消费文化意味着人们失去与自然的紧密联系,同时也导致了丧失与同胞、社会的联系。“与自然联系的切断也许是为什么富裕国家在过去几十年里越来越不幸福的原因之一”[3]77。

福斯特强调,要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抛弃资本主义追求利润和资本积累的生产方式及其占有式个人主义的价值观念,构建起人类新的生态道德文化,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社会主义道路。如果人类想要继续向前发展,除了使自然和生产社会化没有其他选择,“只有沿着这条道路,生命和人类生存的条件才能得到保证。既然劳动构成人与自然联系的基础,只有伴随着生产的社会化,自然的社会化才能完全实现。因此,环境革命需要社会革命。只有通过在全球范围内对生产和自然进行民主的有组织的社会管理,才是它们的真正意义上的希望——尽管没有保证——那就是为了公共的和后代的利益,世界将得到照料,而不是为了个体的眼前利益而被简单地利用”[4]。新的社会主义不是建立在以剥削人们的劳动和征服占有自然为代价的积累财富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稳固的生态原则基础上的公正和可持续的社会。在其中,土地、食物、医疗、住房等各方面的配给应当以满足人类需要为前提,而不是依赖纯粹的市场力量从而为资本所控制。“新的发展形式追求适度,而不是更多。它必须以人为本,特别是要优先考虑穷人而不是利润和生产,必须强调满足基本需求和确保长期安全的重要性”[2]75。

具体来说,工业生产应该遵循“从摇篮到摇篮”的生态设计原则,其中的产品和建筑设计为较低的能源输入,要最大程度利用自然光和自然加热或冷却,要易于建设和再利用,生产过程产生较少甚至不产生任何废物。全社会必须有这样的预警原则:如果没有证据表明一种化学物质是安全的,那就不要使用它。农业生产必须基于生态原则由农户或集体组织大型合作社进行生产。这种农业生态系统最关键之处在于,生产他们食物的田地里同时要饲养牲畜。用生态安全的方式来生产食物的做法已经被证实是与大规模的工业一样具有生产效益,并且它使用较少的能源,对当地的生态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比较小。实际上,有原生植物贯穿依附的这种小型农场创造的网状似的生产模式对保护濒危物种和为对人类有益的昆虫提供栖息地是有用的。人们需要有小城市,并居住在农场附近,工业应该分散化,并且规模不能太大。生活在出于节约能源而建的住宅区同样舒适,足够多的公园和社区中心供人们聚会和娱乐。更好的城市内和城际间的公共交通工具可以减少对汽车和卡车的依赖度[3]140-141。

在文化观念上,必须在人与自然关系方面建立起新的生态道德价值观,以便能够引导人们重新学习与自然友好相处,把自然看作是人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最终实现人类和自然的和谐发展。“我们应当认识到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而不是与自然脱离而存在。资本主义社会的环境剥削植根于劳动剥削。构建一个与自然共存的社会——尊重自然界——这样才能创造一个真正人人平等的社会”[3]144。“环境不是人类经济‘之外’某种东西,如我们目前的意识形态告诉我们的,它为所有生物构成基本的生命支持系统。治愈经济和环境之间的‘新陈代谢断裂’意味着新的生活、生产、种植粮食、运输等等的方式,认识到我们是深深地嵌入在环境中的”[3]140。

要建立新的生态道德观,仅仅强调个人的生态道德自觉或自为责任如建设性后现代主义所主张的那样是不够的,必须从社会层面上入手。因此,福斯特坚持认为,必须沿着社会主义方向改变资本主义,由联合起来的生产者调节人类与自然之间的新陈代谢关系。正如马克思设想的那样,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一种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5]。新的可持续制度的真正目的,必须以满足全体人民基本的物质和非物质的需求,同时保护全球环境以及地方和区域的生态系统。

二、由联合起来的生产者调节人类与自然之间的新陈代谢关系

社会主义社会不同于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不同的生产方式,相应地也有两种不同的底线:社会主义生产方式以人为本,以满足人的真正需求为底线,强调民主管理和计划经济,创建可持续发展机制,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以获取利润为底线。

首先,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是以满足人的整体的真正需要为宗旨,这就要求人类自觉地保护生态自然环境,因此,“我们要将人和环境的地位排在经济效益之前”[3]125。在福斯特看来,只有超越资本主义生产的“盈亏底线”,才能建立起一种新的生产方式,这种生产方式将是一种直接根据生产者的需求民主地组织起来的并且注重满足人类的整体需求的生产体制,这一生产方式必须与自然界的可持续发展联系在一起。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当今至关重要的就是要改变生产目的,即从为了谋取利润而生产变为以满足人的整体需求为宗旨的生产。

其次,社会主义的民主管理方式,强调保护自然环境的责任。“这种新的体制需要合理的民主的经济管理作为核心,去实现事实上的平等,满足当前与未来几代人在物质与非物质层面的需求,重视社会而非否认对自然的使用方式以保护和改善环境,进而促进人们之间的交流与沟通”[3]135。新制度的核心在于合理的民主的经济规划,即“(1)实现真正的公平;(2)满足当代人及未来几代人的基本的物质上的和非物质上的需求。(3)确保社会——而非个人——的对自然资源的使用以保护环境为前提;(4)创建一种与人们彼此联系的人与社会之间相联系的社会环境”[3]135。合理的民主计划强调我们彼此之间的责任,以及对于自己的共同体以及世界共同体的责任。当然,要完成这一任务,需要通过各级民主进程作出经济决定,如地方性的、区域性的、国家层面甚至国际层面上的社会计划。“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包括:我们如何能为每一个人提供衣食住行以及医疗保障、文化教育等基本生活需要?到底应该消费多少经济产品?怎样投资?怎样来引导投资?”[3]138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必须找到最好的方式来开展这些与自然积极互动的活动,从而来改善生态系统。

再次,新制度要创建可持续发展机制。在新的民主的计划经济社会中,政府机构受到监督,生产力和政策应该与人民和社会相一致以满足人们基本的物质和非物质需求。在保护全球环境的同时,也要保护居民当地的生态系统。

三、满足共同的需要——不仅满足当前的世代也要满足未来的世代

在福斯特看来,可持续性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特征。因此,生态社会主义社会不仅注重生产方式和管理方式,而且要有新的生活方式和财富观。生态社会主义的新生活方式核心是注重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有利于与生活环境和谐一致。“产生于自然限制和可持续性环境的人类自由发展是财富以及充分且全面生存的真正基础;对于财富的无节制的追求是人类贫困痛苦的主要根源”[1]264。必须祛除完全以消费驱动的财富(资本)积累,创建一个面向人的需要和能力发展的可持续社会,“这将是一个具有更完全更普遍自由的世界,因为它植根于公共道德并且与地球及其生活环境和谐一致”[2]85。自然不是无限的可供人类攫取的资源库,人应该善待自然,合理调节与自然的新陈代谢关系,这样做不仅与我们自己的需要相一致,而且与后代人和作为整体的生命的需求相一致。

在生产方面,目前富裕的资本主义国家里大量的工作是非生产性的因而是应该被淘汰的,在一个更加合理地组织起来的经济活动中每周的工作时间可大大缩短,以更短的劳动时间为生活提供必需品。在消费方面,一种民主的、平等的而且能够对消费加以限制的经济制度,毫无疑问意味着人们将生活在远远低于富裕国家“中产阶级”水平的生活方式。但是,“更简单的生活方式尽管在家用器械和超大奢华住宅方面显得‘比较贫穷’,但由于重新建立起人与人、人与自然的联系因而使人们在社会上和文化上更加富足”[3]139。人们“生活得好”,但不是建立在个人主义原则上以剥削人和掠夺自然资源甚至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的“生活得更好”。

在所有人类生存的自然条件中,土地最为根本。“马克思写道,一个符合人性的、可持续的制度应是社会主义的,并且,它应该建立在稳固的生态原则基础之上。它将把自己与可持续性的土地联结起来,成为‘人类世世代代……不能出让的生存条件和再生产条件’”,“如果我们任意懈怠自己而屈从于一种制度,比如奉行‘我死后哪怕洪水滔天!’原则的现行制度,后代人将对我们的行为侧目而视”[2]165。马克思对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在这种社会中,土地将被“改良后”传给“后代”——提出了设想。“从一个较高级的经济的社会形态的角度来看,个别人对土地的私有权,和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私有权一样,是十分荒谬的。甚至整个社会,一个民族,以至一切同时存在的社会加在一起,都不是土地的所有者。他们只是土地的占有者,土地的受益者,并且他们应当作为好家长把经过改良的土地传给后代”[6]878。马克思所理解的这种含义具有真正的全球性意义。在马克思看来,“土地是人类世世代代共同的永久的财产”,只要把它作为“不能出让的生存条件和再生产条件”[6]918加以自觉的合理的经营就是可持续发展。人类并不拥有地球,我们只是使用它,为了后代必须保护好地球并维护它的完整。在福斯特看来,这是构成全部可持续发展问题基础的基本道德原则,对于任何一个认为后代理应拥有与我们同样机会的社会来说,这是一个普遍使用的准则[7]。

随着全球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人类在地球生态系统中产生的断裂不可避免地变得更多更严重。然而,资本主义体系更加强烈地需要经济增长和经济积累,对于地球,则导致了更糟糕的环境条件。“有限的自然资源的不可逆转的枯竭会让我们的后代再无使用它们的可能性。在生产过程中被使用的各种自然资源——燃料生产使用的石油、天然气、煤;工农业生产中使用的水;木材和纸张生产使用的树木;制造业则需要耗费各种矿产资源,如铁矿、铜和铝矿。世界交通运输系统——汽车、公共汽车、火车、卡车、轮船、飞机,都离不开液体化石燃料。有些自然资源,如森林和渔业,其规模有限,但如果在一个有计划且在条件允许时可以自由调整的系统下加以利用,那么这些资源通过自然过程便能得到更新再生。在一些沙漠或旱地,我们现在的需求会对将来使用石油、天然气、矿产和含水层等资源产生永久性的限制和影响。只有污染不超过地球吸收转化废物为无害物质的限度,生物圈的水、空气、土壤才会正常地运行,地球上的生物才会受益”[3]66-67。

总之,在福斯特生态社会主义社会中,将形成一种能够促进生态系统的人与自然之间的积极的相互作用。因此,需要一种不同于以往的新的民主形式。这种新的民主形式重视我们对彼此的责任、对我们自己的共同体的责任,亦重视对围绕世界的共同体的责任。要完成这些责任,当然就要求每一层面的社会计划:地方的、宗教的、国家的和国际的。在不超越自然的限制和规律的前提下,通过合理地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其目的。这将会形成一种新的人与自然关系的模式,人与自然处于一种新的和谐关系,从而真正实现马克思所说的自然主义与人道主义的高度统一。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我们一定要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今天,福斯特的生态社会主义愿景正在中国的大地上越来越变为现实。

参考文献

[1]John Bellamy Foster.The ecological revolution:making peace with the planet[M].New York:Monthly Press,2009.

[2]约翰·贝拉米·福斯特.生态危机与资本主义[M].耿新建,宋兴无,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3]Fred Magdoff , John Bellamy Foster .What every environmentalist needs to know about capitalism[M].New York:Monthly Press,2011.

[4]John Bellamy Foster.The vulnerable plant:a short economic history of the environment[M].New York:Monthly Press,1994:142.

[5]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928-929.

[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七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7]康瑞华.批判 构建 启思——福斯特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117.

[责任编辑彭国庆]

收稿日期:2016-04-25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编号:13GD710009).

作者简介:孟根龙,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教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外国哲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B56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3699(2016)03-0263-05

猜你喜欢
生态危机福斯特可持续发展
吉祥物
吉祥物
我国网络生态危机治理路径探析
法兰克福学派异化消费理论光芒与缺陷并存
人民论坛(2016年29期)2016-12-22 22:34:42
中小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4:12:24
全球资源治理中的中国角色与愿景
人民论坛(2016年27期)2016-10-14 13:24:43
全球性生态危机的反乌托邦观照
人民论坛(2016年26期)2016-10-12 17:35:43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
西方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探析
商(2016年17期)2016-06-06 22:19:35
福斯特对资本主义的生态批判思想研究及其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