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植物及其护肤功效

2016-03-13 01:29:38赵露露邓乾春刘建文周立新
当代化工 2016年7期
关键词:酪氨酸美白化妆品

赵露露,邓乾春,安 杰,刘建文,周立新*



天然植物及其护肤功效

赵露露1,邓乾春2,安 杰1,刘建文1,周立新1*

(1. 湖北大学化学 化工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2;2. 中国农业科学院 油料作物研究所及油料脂质化学与营养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 武汉 430062)

回归自然是当今化妆品的发展趋势,越来越多的天然植物原料被应用到化妆品中。介绍了一些天然植物原料的护肤功效,探讨了天然植物化妆品的研发可能存在的问题,展望了天然植物在化妆品中的应用前景。

天然植物;护肤功效;化妆品

化妆品的应用历史悠久,埃及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化妆品的国家,我国则在夏商周时期就有文献记载直接使用天然动植物或矿物原料进行护肤、美妆,如直接将动物油脂抹在脸上滋润皮肤,将植物花汁涂在指甲上使指甲变得美观等。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化学工业飞速发展,采用化学合成的原料配制而成的化妆品得到普及并实现大规模工业化生产。人们在使用化妆品的过程中,发现化学配制的化妆品对皮肤存在一定的刺激和副作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化妆品的安全性,崇尚绿色,回归自然,已经成为当今化妆品行业的发展趋势,天然植物型化妆品是绿色化妆品的典范[1,2]。

植物化妆品是以植物为原料,经过提取、分离制备植物提取物或单体,再与其他原料复配而成的各种化妆品[3]。我国植物资源十分丰富,以中医药为首的植物资源利用源远流长,结合植物的各种功效,植物功效性提取物在化妆品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进一步深入挖掘可化妆品化的植物资源,前景也将十分广阔。阐述了一些在化妆品中具有应用价值的植物资源及其功效,探讨了它们在化妆品中的应用。

1 具有美白功效的天然植物及其在化妆品中的应用

肤色主要取决于黑色素的分布和含量,而黑色素细胞的数量和结构功能直接影响皮肤中黑色素的含量,也是产生黑色素的关键因素。黑色素细胞存在于人体表皮的基底层,在黑色素细胞内,酪氨酸在酪氨酸酶的催化作用下,会被逐步氧化为多巴、多巴醌、多巴色素,最终形成黑色素[4]。因此,通过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控制黑色素的形成,可以达到美白效果。

红花、番红花、金银花、丁香、槐花、玉米须等均可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因此,这些植物均具有美白效果[5]。红花中起美白作用的主要是红花黄酮和红花黄素,李娜等研究发现红花黄酮对酪氨酸酶有显著抑制性,当红花黄酮质量浓度为3 mg/mL时,抑制率达到63.5%[6]。Yi-Shyan Chen等研究发现红花黄素能够竞争性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并且具有剂量依赖性[7]。Yuan-Hsin Lo等在槐花中发现了一种新的化合物N-feruloyl-N’-cis-feruloyl- putrescine,此化合物有着极低的细胞毒性,但对酪氨酸酶有很强的抑制作用[8]。杨亚军等利用B16黑色素细胞研究发现金银花提取物对B16黑色素细胞毒性较小,但能明显减少细胞黑色素含量[9]。

大豆和葛根中含有大豆黄素,可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因而大豆、葛根也具有一定的美白效果。周忠研究了油溶性美白剂抑制酪氨酸酶活性的测试体系,测定了异甘草素、甘草素、大豆黄素、芒柄花素以及熊果苷对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率,最高抑制率分别为97.5%、62.2%、94.2%、32.7%和60.9%,大豆黄素对酪氨酸酶抑制率高,是优良的美白剂[10]。

2 具有保湿补水作用的天然植物及其在化妆品中的应用

保湿是皮肤保养中的基本环节,通过防止皮肤内水分的流失和吸收外界环境中的水分以使皮肤内保持一定水分。人体皮肤中的天然保湿系统主要由水、脂类和天然保湿因子 (NMF) 组成。脂类呈层状填充于角质细胞之间,形成屏障,防止水分流失[11]。保湿护肤品的保湿功效主要通过两种途径实现,一是在皮肤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防止水分散失,二是保湿剂从外界环境中吸收水分,并与水强力结合,使角质层保持湿润。

研究表明、芦荟、海藻、玫瑰、菊花和竹子外表皮等均有一定的保湿效果,其提取物经常被作为保湿因子添加于护肤品中。褐藻糖胶是褐藻中所固有的细胞间多糖,其组成因褐藻的种类差异有所不同,胡佩红等研究发现褐藻糖胶具有一定程度的吸湿性和较持久的保湿性,尤其在较干燥环境下,保湿性能优于甘油和山梨醇[12]。任海毅等通过优选芦荟的保湿活性成分, 并对其进行皮肤适应性评价,结果表明芦荟活性多糖对皮肤具有显著的保湿功效和优良的皮肤适应性, 可作为保湿类化妆品或外用皮肤干燥症制剂中的优良添加剂[13]。Susi Elaine Dal'Belo等研究发现冻干芦荟提取物是通过保湿机制提高皮肤水合作用的天然有效成分[14]。方燕玉的研究表明玫瑰水内含保湿因子,且能被皮肤充分吸收,可以补水保湿,并保持水份不流失[15]。龚金炎的研究表明,来自于竹子外表皮的有效成分“EzR2005”是一种安全、高效的皮肤美容因子,具有抗自由基、抗氧化、保湿、美白和延缓皮肤衰老的功能,可广泛应用于化妆品领域[16]。

3 具有抗皱防衰老功效的天然植物及其在化妆品中的应用

皮肤受到外界环境影响会形成游离自由基,自由基破坏正常细胞膜组织内的胶原蛋白、活性物质,真皮结构产生变化,角质损伤而形成小细纹[17],皱纹是肌肤走向衰老的体现。阻止自由基的形成,提高皮肤的抗氧化能力是减少皱纹产生的关键。

红景天、何首乌、大蒜、金花茶、银杏、葛根和竹叶等均有一定的抗氧化、抗皱和防衰老功效。龚静的研究表明,红景天的50%醇热浸提液具有清除自由基、抗氧化损伤、抗衰老及抑制酪氨酸酶活性等功效,可用于抗衰老和美白护肤类化妆品在中[18]。L.V. Li-Shuang等的研究表明何首乌根水提取物具有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的能力[19]。李君珂等的研究也证实了何首乌叶黄酮溶液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效果[20]。孙丽萍等研究证明含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物(花粉、银杏、蜂胶、竹叶、葛根等)具有很强的清除 DPPH(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的能力,具有强大的抗氧化作用[21]。韦霄等研究证明金花茶提取液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量效关系明显,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22]。

4 具有抗菌抗敏祛痘功效的天然植物及其在化妆品中的应用

青春痘主要好发于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有的会一直延续到30岁左右才有所减轻或痊愈。青春痘的形成除遗传及心理因素外主要与皮脂分泌过多、细菌感染、毛囊皮脂腺导管堵塞和炎症反应等因素紧密相关[23]。某些植物具有抗菌抗敏作用,应用于化妆品中可以抑制或缓解青春痘的发生。

金缕梅、芦荟、金银花、洋甘菊、茶树油、假马齿苋、薰衣草、绿豆等均具有一定的抗菌抗敏性,常被用来添加在祛痘护肤品中。肖伟洪等研究表明金缕梅科植物的乙酸乙酯提取物对皮肤具有抑菌、镇痛、抗炎和减轻紫外线照射引起的自由基损伤等综合防护作用[24]。欧美国家也致力于金缕梅提取物在皮肤收敛化妆品的应用研究[25,26]。董银卯研究表明萌芽绿豆抗敏活性提取物可以有效抑制被动皮肤过敏反应[27]。研究发现洋甘菊、假马齿苋、薰衣草等植物具有抗敏作用并已应用于化妆品生产中[28]。Cheng-Pei Chen等通过抗菌活性试验发现芦荟具有优异的抗菌、抗溃疡等功能[29]。Han Ching Voon等研究发现金银花等某些植物鲜花是天然植物抗菌剂,具有潜在的抗菌抗敏活性,有很大的应用价值[30]。胡忆雪等研究表明茶树油对3种痤疮致病菌均具有良好的抗敏抑菌作用[31]。

5 结语

天然植物成分因其刺激性小,安全性高,来源广泛,渗透性好等诸多优良特点,广泛受到爱美人士的青睐。将天然植物或其提取物添加到化妆品中,顺应了化妆品“追求绿色”,“崇尚自然、回归自然”的大趋势。一种植物往往不止一种护肤功效,可能同时兼具保湿、抗敏舒缓、美白等功效于一身,这也是人们追求天然植物化妆品的重要原因。但当前天然植物化妆品的市场与研发状况,尚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①功效性成分的提取技术有待于熟化。目前对天然植物功效性成分的提取有一些研究,但技术不够成熟。天然植物原料来源广泛,对其有效成分的提取,包括提取方法、提取手段等,都有待于进行较系统深入地研究,提高提取效率,为充分利用现有植物资源,为工业化生产提供较成熟可靠的技术。②多种功效性成分的复配技术有待于加强。在化妆品的研发中,往往要将多种天然原料复配制成特定功能的护肤品,其配伍性将直接影响到产品的性能,这方面的研究目前还比较薄弱,有待于进一步加强。③生物个体差异对天然植物护肤品应用的限制。因人及其皮肤的个体差异性,可能会存在某些人对某些天然植物中的某些成分过敏的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天然植物护肤品的使用。以上问题的有效解决能从技术上为天然植物型化妆品的深度开发与广泛应用提供支撑,需要科技工作者科学、严谨的研究、探索,找到相应的解决办法。天然植物护肤品定能在未来带给人们更多的美丽与惊喜 ,更好的造福于人类。

[1] 张红梅,常宏宏. 中国化妆品工业的进展[J]. 太原科技,2003,(4):6-7.

[2] 李攀. 天然活性化妆品发展概况[A]. 2004年中国化妆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广州:2004年,36-40.

[3] 董云发,凌晨. 植物化妆品及配方[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4] PARVEZ S, KANG M, CHUNG H S, et al. Survey and mechanism of skin depigmenting and lightening agents[J]. Phytotherapy Research, 2006,20(11):921-934.

[5] 吕辰鹏,何泉泉,董文雪,等. 常用花类中药在美白化妆品中的应用前景[J]. 香精香料化妆品,2014,(2):62-65.

[6]李娜,鲁晓翔. 红花黄酮对酪氨酸酶抑制及其机理研究[J]. 食品科技,2010,35(12):176-179.

[7] CHEN Y S, LEE S M, LIN C C, et al. Kinetic study on the tyrosinase and melanin formation inhibitory activities of carthamus yellow isolated from carthamus tinctorius L.[J].Journal of Bioscience and Bioengineering,2013,115(3):242-245.

[8] LO YH, LIN RD, LIU YP, et al. Active constituents from sophora Japonica exhibiting ceIIuIar tyrosinase inhibition in human epidermal melanocytes[J]. 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2009,124(3): 625-629.

[9] 杨亚军,林莉,丁家宜,等. 天然活性物美白功效的细胞生物学研究[J]. 日用化学工业,2001,32(3):19-21.

[10] 周忠. 天然的化妆品助剂的合成和应用研究[D]. 中国无锡:江南大学,2004.

[11] SEGRE J A. Epidermal barrier formation and recovery in skin disorders[J]. J Clin Invest,2006,116(5):1150-1158.

[12] 胡佩红,张淑平. 褐藻糖胶吸湿、保湿性能的研究[J]. 精细与专用化学品,2006,14(3/4):23-25.

[13] 任海毅,王巧娥,董银卯,等. 药用库拉索芦荟活性多糖的护肤特性研究[J]. 药物评价研究,2012,35(6):431-434.

[14] Dal'Belo S E, GASPAR L R, MAIA C P M B G. Moisturizing effect of cosmetic formulations containing Aloe vera extract in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assessed by skin bioengineering techniques[J]. Skin Research AND Technology, 2006,12(4):241-246.

[15] 方燕玉. 天然活性成分在化妆品中的应用研究[D]. 中国北京:北京化工大学,2008.

[16] 龚金炎. 竹子外表皮中护肤功能因子的研究[D]. 中国杭州:浙江大学,2010.

[17] 邓影妹,赵华,张珊,等. 化妆品抗皱功效评价研究进展[J]. 香料香精化妆品,2014,(5):53-56.

[18] 龚静. 红景天(Rhodiola sachalinensis A.Bor)提取液在抗氧化和美白方面的初步研究[D]. 中国成都:四川大学,2006.

[19] LI-SHUANG L.V., GU Xiaohong, HO Chi-Tang, et al. STILBENE GLYCOSIDES FROM THE ROOTS OF POLYGONUM MULTIFLORUM THUNB AND THEIR IN VITRO ANTIOXIDANT ACTIVITIES[J]. Journal of Food Lipids,2006,13(2):131-144.

[20] 李君珂,姜子涛,李荣,等. 首乌叶黄酮抗氧化性能及清除自由基能力的研究[J]. 中国食品添加剂,2012,(2):69-74.

[21] 孙丽萍,王大仟,智武. 11种天然植物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作用[J]. 食品科学,2009,30(1):45-47.

[22] 韦霄,黄兴贤,蒋运生,等. 3 种金花茶组植物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比较[J]. 中国中药杂志,2011,36(5):639-641.

[23] 王洪祥,杨平顺. 药用植物提取物结合抗菌肽去痘作用的研究进展[J]. 日用化学品科学,2014,37(10):39-42.

[24] 肖伟洪,杨春华,徐秋林,等. 3 种金缕梅科植物提取物对动物皮肤防护研究[J]. 日用化学工业,2005,35(1):27-29.

[25] SERPER A , OZBEK M , CALT S. Accidental sodium hypochlorite induced skin injury during endodontic treatment[J]. J Endod, 2004 , 30(3) :180-181.

[26] DETERS A , DAUER A, SCHNETZE, et al. Hensel a high molecular compounds (polysaccharides and proanthocyanidins) from hamamelis virginiana bark: influence on human skin keratinocyte proliferation and differentiation and influence on irritated skin[J]. Phytochemistry, 2001,58 (6):949-958.

[27] 董银卯. 萌芽绿豆抗敏抗氧化活性物质分析及其作用机制研究[D]. 中国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

[28] 邳楠,王海涛,董银卯,等. 天然抗敏植物功效成分在化妆品中的应用[J]. 香料香精化妆品,2009,(4):41-44.

[29] CHEN Cheng-Pei, WANG Be-Jen, WENG Yih-Ming. Physiochemical and antimicrobial properties of edible aloe/gelatin composite film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2010,45(5):1050-1055.

[30] VOON H C, BHAT R , RUSUL G. Flower Extracts and Their Essential Oils as Potential Antimicrobial Agents for Food Uses and Pharmaceutical Applications[J].Comprehensive Reviews in Food Science and Food Safety,2012,11(1):34-55.

[31] 胡忆雪,姚雷,黄健,等. 茶树油对3种痤疮致病菌的抑制作用研究[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2011,29(1):88-92.

Natural Plants and Their Skin Care Efficacy

1,2,1,1,1

(1. College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Hubei University, Hubei Wuhan 430062,China; 2. Oil Crops Research Institute ,CAAS ,Hubei Key Laboratory of Lipid Chemistry and Nutrition,Hubei Wuhan 430062,China)

Return to nature is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cosmetics, more and more natural plants are applied to cosmetics. In this paper, the efficacy of skin care of some natural plant materials was introduced, and some potential problems in the research were discussed. Finally, application prospect of natural plants in cosmetics was put forward.

natural plants;skin care effect;cosmetics

TQ 65

A

1671-0460(2016)07-1540-03

湖北天星粮油股份有限公司合作项目。

2016-05-06

赵露露(1992-),女,安徽滁州人,硕士生,研究方向:日用化学品。E-mail:zll13343402392@163.com。

周立新(1967-),女,副教授,博士,从事日用化学品的研究。E-mail:462028067@qq.com。

猜你喜欢
酪氨酸美白化妆品
修护美白
时尚北京(2018年12期)2018-12-20 01:15:48
枸骨叶提取物对酪氨酸酶的抑制与抗氧化作用
蔷薇花总黄酮对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及其动力学行为
中成药(2018年1期)2018-02-02 07:19:57
圣诞化妆品包装很雷同?那是因为你没看见这些!
2018年,化妆品要“减负”!——便携式化妆品成新热点
如何让你的化妆品发挥更大的功效
健康女性(2017年3期)2017-04-27 22:30:01
PVC用酪氨酸镧的合成、复配及热稳定性能研究
中国塑料(2016年7期)2016-04-16 05:25:52
Beyond冷光美白对四环素牙和氟斑牙的美白效果比较
淮海医药(2015年2期)2016-01-12 04:33:22
不再惧怕阳光
时尚北京(2015年7期)2015-07-31 05:46:22
美白乳液,要亮白也要保湿
女友·家园(2014年4期)2014-10-10 21:2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