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延梅,魏香兰,关靖
(西安市胸科医院药剂科,陕西 西安 710061)
结核病专科医院门诊不合理处方事前干预汇总分析
刘延梅,魏香兰,关靖
(西安市胸科医院药剂科,陕西 西安 710061)
目的 探索提高门诊处方质量的方法,促进门诊合理用药。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我院2014年1~12月不合理处方事前干预记录进行汇总分析。结果 事前干预的不合理处方共计1 015张,不合理记录共计1 023条。通过药师事前干预,医师接纳建议911条,干预成功率为89.05%。结论 对门诊不合理处方进行事前干预,可显著提高门诊处方的合理性,促进患者用药的安全、经济、有效、合理,降低用药风险。
门诊不合理处方;事前干预;处方审核;用药分析
为认真贯彻执行《处方管理办法》[1],切实提高我院合理用药的水平,保障医疗安全,降低来我院就诊患者抗结核病药物的耐药性。我院实行了门诊处方事前干预制度,由主管药师以上职称的药师,担任处方审核职责,在处方调配前,逐一对处方严格进行审核,并由专职的药师与开方医师进行实时沟通,对不合理处方进行事前干预。并做好干预信息的收集和记录。现将我院一年来门诊不合理处方事前干预记录进行汇总分析,以促进门诊合理用药。
1.1 一般资料 抽取本院2014年1~12月期间事前干预记录的门诊处方,共1 015张。
1.2 药师干预方法 药师根据药品的说明书、《处方管理办法》[1]、《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2]、《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3]、《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4]等对处方书写中不规范、用药不适宜等情况进行严格审核。
1.3 研究方法 对门诊药房留存的处方事前干预记录进行汇总分析,分析主要按照处方审核的要求进行分类统计,如:处方用药与临床诊断的相符性;剂量、用法的正确性;遴选剂型与给药途径的合理性;是否有重复给药现象;是否有潜在临床意义;是否有配伍禁忌;是否有有害的药物相互作用;其他用药不适宜情况。
汇总分析不合理处方共计1 015张,不合理记录共计1 023条(有极少数一张处方中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合理处),通过事前干预,医师接纳建议共计911条,干预成功率为89.05%(911/1 023)。其中不规范处方845条,占不合理处方总数的82.60%(845/1 023)。通过事前干预,医师接纳建议共计745条,干预成功率为88.17%(745/845)。用药不适宜处方178条,占不合理处方总数的17.40%(178/1 023)。通过事前干预,医师接纳建议共计166条,干预成功率为93.26%。见表1。具体不合理处方及不适宜处方的类型、处方数、所占比例及干预情况见表2。
表1 不合理处方汇总统计
表2 不合理处分类统计
3.1 不规范处方
3.1.1 门诊处方超过1个月用量,未注明原因 此类不规范占所属不合理类别比例最高,为55.82%,干预成功率却最低,为82.84%。这主要是由于我院为结核病专科医院,就诊人群比较固定,门诊患者相当一部分为复诊患者。长期以来我院对患者进行结核病用药宣传比较普及深入,多数患者对结核病用药早期、适量、联合、规律及全程用药的原则比较了解。所以许多患者都知晓结核病用药周期为6至18个月,为了减少来院复诊次数,患者会主动要求医师多开药。由于患者主观意愿强烈,干预效果一般。干预失败的案例我们要求医师在超量药品处签字盖章,并注明原因,患者取药时签字。药师在发药时特别强调用法、用量和按时检查肝肾功能,并在超常处方登记本上记录。
3.1.2 二类抗结核病药物处方主任未签字 我院依据抗结核药物作用的可靠性、毒副作用大小和药品价格等因素对二类抗结核病药物如:利福布丁胶囊、加替沙星片、氯法齐明胶囊、莫西沙星片等药物实行分级开具管理制度。如利福布丁、氯法齐明需主治以上临床医师开具,主任签字。并且诊断项必须为耐多药结核。而加替沙星、莫西沙星必须由主治以上医师开具。由于医院有严格的制度,所以此项干预成功率较高,为98.81%。干预失败原因多因主任会诊,或手术中无法签字,一般医师写明原因后,药师在超常处方登记本上记录后,先给患者取药,由处方医师负责主任补签字。
3.1.3 处方前记、正文、后记内容缺项 处方前记、正文、后记内容缺项,大部分情况为医师忘写或者漏写。干预效果好,为100%。其中未写临床诊断较多,其他缺项较少。
3.1.4 其他方面 如:处方医师未签名,未盖章,或涂改未签名并注明原因和日期,多为医师忘记签字或盖章,该项干预成功率也为100%。如:医师越级开具抗菌药物处方。由于我院门诊治疗的结核病患者,一般请况都是病情较轻,或者住院好转出院复诊的患者,使用抗生素较少。其他疾病使用抗生素越级开具抗生素只有3张处方,干预成功率为100%。干预效果较为理想。
3.2 用药不适宜处方
3.2.1 用法用量不适宜 如:处方开具吡嗪酰胺片,用药频次为每日一次,每次0.5 g,吡嗪酰胺片成人常规用法为每日三次,每次0.5 g[5]。此为用药频次不适宜。此类不规范处方干预效果较好,为96.36%。
3.2.2 适应证不适宜 如诊断为结节性红斑,处方开具抗结核病药,适应证不适宜。此类处方较少,共15张。干预成功率为93.33%。
3.2.3 遴选的药品不适宜 如:13岁以下患者开具盐酸乙胺丁醇片。盐酸乙胺丁醇片药品说明书明确说明该药13岁以下慎用。如:18岁以下开具乳酸左氧氟沙星片,而喹诺酮类药品18岁以下禁用。此类处方占不合格处方的3.81%,干预成功率为94.87%。
3.2.4 药品剂型或给药途径不适宜 如:注射用硫酸链霉素,用法为口服。与医师沟通后得知此为医师经验用药,口服用于治疗肠结核,但所有文献没有查到这一用法。反复沟通干预后医师采纳建议,干预成功。此类不适宜处方较少共计9张,干预成功率为88.89%。
3.2.5 配伍禁忌或者不良相互作用 如:多烯膦酯酰胆碱注射液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里静滴。由于多烯膦酯酰胆碱为酯质制剂,酯遇电解质成盐。所以不能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里混合使用[6]。此类不适宜处方共计4张,干预成功率较高,为100%。
3.2.6 其他 如:一张处方同时开具异烟肼片和对氨基水杨酸异烟肼片,对氨基水杨酸异烟肼片里含有异烟肼,此为重复用药。此类不适宜处方共计7张,干预成功率为100%。同时开具异烟肼片与酮康唑片。异烟肼可降低酮康唑的有效血药浓度[7]。此为联合用药不适宜,此类不适宜处方共计6张。干预成功率为83.33%。还有无正当理由超说明书用药,此类不适宜共计22张,干预成功率为90.91%。患者经济情况困难,却开具较贵的药品。如预防抗结核病药物造成的肝损害选用促肝细胞生长素胶囊,药师干预后可选择价格较低的肌苷片代替。此项干预一般在审方时患者主动询问获得。此项不适宜处方共计21张,干预成功率为85.71%。
通过药师对处方的有效事前干预,提高了我院临床合理用药的水平,增加了处方的合格率,保护了患者的用药安全,体现了医务人员对患者的个性化服务,从而提升了医院的形象,减少了医患之间的纠纷。但是不合理处方仍然存在,因此笔者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一步促进临床合理、安全用药。
4.1 加强各级人员药学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全院整体药学服务水平 加强对各级医、护、药师的药学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特殊药品的管理和法律法规的解读,更应该实行全院全员培训。从源头上杜绝不合理用药和不合理处方。医师、药师培训的内容应涉及基础药学知识的巩固,对常用抗结核病药物要经常学、反复学,对常用抗结核病药物发现的新作用、新不良反应要及时学、优先学,争取在抗结核病相关特长领域达到精准有效的药物治疗。同时更应重视新药品、新知识的了解和学习。药师更要加强药学专业知识的学习,以提高干预医师合理用药的技能和水平。
4.2 药师应转变工作态度和习惯,加强工作责任心 药师在日常工作中应加强审方的责任感,充分利用自身的专业优势,履行好药师在合理用药方面应尽的职责。同时变被动干预为主动干预,大力宣传合理用药,使安全、合理、经济、有效的用药理念深入人心。通过有效的沟通,主动了解患者的病情、药物治疗情况和经济情况,使经济较困难的患者,既能使用到合理经济的药品,有效治疗自身疾病,又不会伤到患者的自尊心。结核病需要早期、适量、联合、规律及全程长期服药。为经济基础困难的患者制定一个合理经济的给药方案,可以有效防止患者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和因经济原因放弃治疗。
4.3 建议升级现有软件,增加合理用药审核模块,开通外网,拓宽获取药学知识的视眼和途径 建议在现有医院信息系统中,增加合理用药审核模块,设置医师处方权限,从源头上杜绝越级处方和不合理处方。实现越级处方和不合理处方无法开具。医、药师工作站互联,药师审方发现问题,发出修改信息后医师可在任意一台电脑上修改问题处方,简化事前干预的程序,增加可操作性。开通外网,加入药学相关群组,在本院现有医、药学人员专业知识水平人为不能获得满意答复时,可以实时求助互联网,或者跟高级别的专家及时请教,拓宽获取药学知识的视眼和途径。
4.4 严格执行处方质量考评制度,奖罚分明 成立处方质量考评小组,建立严格的处方质量考评制度,定期汇总通报和公示处方点评和事前干预记录存在的问题,奖罚分明。我院将处方质量纳入全员全程质量考核,并通过质量考评小组将问题处方反馈至相关科室及个人,每周院周会通报处方事前干预汇总信息和处方点评结果。提醒各科室,各位处方医师高度重视。同时利用处方事前干预汇总,处方点评,不合理处方通报表、质量督导简报、药讯等形式对不合理处方、各科室处方合格率、个人处方合格率排名等情况每个月进行全院公示。通过药师的认真审方和事前干预,大大减少了不合理处方的产生,并消除因不合理用药而产生药品不良事件的隐患。目前我院医师对处方事前干预接纳度正逐步提高。
4.5 建立处方事前干预为主,处方事后点评为辅的处方管理制度 实行处方事前干预制度在很大程度上能减少不合理处方,降低用药风险,促进合理用药[7]。但是由于我院现有医院信息系统还未安装合理用药审核模块,现有药学人员的业务能力、工作精力有限,仅靠事前干预不能完全杜绝不合理处方。所以建立事后处方点评制度,可有效地弥补事前干预没有发现的漏洞,有力的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建议医院合理配置药学技术人员,增加门诊药房药学人员人数,高度重视处方审核环节。将处方事前干预与事后点评有机结合,对部分事前干预无效的处方通过事后点评公示、行政干预可取得满意的结果,本人通过多年参与门诊药房处方事前干预和事后点评的实践体会,认为将处方事前干预和处方事后点评制度紧密的结合起来,是促进合理用药、提高处方合理性的有效方法。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处方管理办法[S].卫医管发.[2007]53号,2007.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S].卫医管发[2010]28号,2010.
[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1年版[S].卫医管发[2011]148号,2011.
[4]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名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S].北京:中国科技出版社.2015.06.
[5]王琳,程焕.肺结核合理用药处方分析[J].中国临床医生,2011,6 (39):9-12.
[6]梁少丽,龙丽辉.我院门诊不合理处方常见问题分析及药学服务[J].西北药学杂志,2014,29(2):209-210.
[7]杨燕.门诊不合理处方事前干预汇总分析[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2,5(32):45-50.
R52
B
1003—6350(2016)15—2571—03
10.3969/j.issn.1003-6350.2016.15.059
2016-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