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茂生[吕梁学院离石师范分校中文系, 山西 离石 033000]
岚县民间故事母题类型浅析
⊙杜茂生[吕梁学院离石师范分校中文系, 山西离石033000]
摘要:民间故事是一种有着鲜明个性和特殊叙事风格的故事类型,因此成为叙事学研究的一个重点。在已整理出版的《岚县民间故事》中,有神话3篇、传说35篇、故事49篇和笑话54篇,共计141篇。作为完整叙事的民间故事,其故事类型核常常由一系列顺序和组合相对固定了的母题所构成。这些母题,可以是人物母题、事件母题、背景母题中的任何一种或者组合。借鉴国外故事母题的分类体系,探讨它的情节结构和叙事逻辑,可以揭示潜藏在文本之下的文化无意识。
关键词:岚县民间故事母题类型
民间故事是一种有着鲜明个性和特殊叙事风格的故事类型,因此成为叙事学研究的一个重点。在已整理出版的《岚县民间故事》中,有神话3篇、传说35篇故事49篇和笑话54篇,共计141篇。在这些纷繁复杂的故事篇章中,迥异的主题内容、故事情节和叙事风格无一不增加了对其类型化研究的难度。在此,国外类型学研究的成果可资借鉴。
“类型”是指主干情节上相互类同和近似,细节上有部分出入的大同小异的故事,它由一系列顺序和组合相对固定的“母题”构成。也就是说,同一故事类型中的各种异文无论如何变化发展,都不能脱离其固定的最基本情节。这一情节,我们也可将之称为“故事类型核”。作为完整叙事的民间故事,其故事类型核常常由一系列顺序和组合相对固定了的母题所构成。这些母题,可以是人物母题、事件母题、背景母题中的任何一种或者组合。母题是民间故事中最能体现和传达文化传统的基本单位,集文学审美和民间信仰于一身的民间故事更是这样。借鉴故事母题的分类体系,探讨它的情节结构和叙事逻辑,可以揭示潜藏在文本之下的文化无意识。
民间故事类型化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人物形象的类型化,即许多民间故事中的角色都属于同一种类型形象,在品格、行为等方面的主要特征是相同的,从而形成一种人物母题。比如我们所熟知的巧媳妇型、女婿型、机智人物型、妖魔精怪型等。
如巧媳妇儿这一人物母题,主要塑造的是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具有机智、灵巧、善辩、勇于抗争等人格特征的已婚妇女形象。巧媳妇儿的这个“巧”表现多种多样,在岚县民间故事中几乎可以找到所有的表现方式。有的是巧妙解决丈夫家遇到的难题(《一朵鲜花插到了牛粪上》),有的是巧妙回答刁钻的问题(《聪明媳妇》),有的是巧妙做出很难做的衣服或者饭菜(《圪埚汤》),有的是巧妙说话以不犯公公或者丈夫的名讳(《巧试媳妇》),有的是巧计对付公婆或者权势人物的刁难(《聪明媳妇》)等,都突出了巧媳妇儿的“巧”和“智”。与此相对,巧媳妇型故事中的男性角色通常都蠢笨无比,和巧媳妇儿形成鲜明的对比。笔者认为这应该是出于对现实中男女不平等状况的一些逆反性的补偿表现,而又从一种表现进而发展为一种固定的故事类型。
再如女婿这一形象,在岚县民间故事中表现得更为丰富。这种类型通常又分为两个亚类:
1.妻子教丈夫怎么说话做事,丈夫不懂变通,全盘照做,连闹笑话。《茶女婿叫丈母》这则故事中,妻子千叮咛万嘱咐丈夫,去了娘家要照自己说的做,但是女婿到了岳父母家却压根儿不管丈母娘问的是什么,只管一味把妻子的话转述过去,以致牛头不对马嘴,完全乱套。回家时丈母娘送的小米和小孩儿衣服,也由于傻女婿的不知变通,米倒进了泉水里,衣服穿到了小狗身上,让人啼笑皆非。
2.到丈人家祝寿的故事。这一母题通常和机智人物型的母题组合在一起成为一篇完整的故事。这在岚县民间故事中也有5篇异文出现,通常故事内容都是财主有三个女婿,大女婿和二女婿不是富商就是进士,只有三女婿是老实巴交的庄稼汉,遭受歧视。给岳父拜寿的时候,岳父和两个女婿设计想羞辱三女婿,但是三女婿用自己朴实的智慧,不仅成功地化解了岳父和两个姐夫的刁难,而且进行了有力的回击,使得嘲讽自己的人得到了相应的嘲讽,捍卫了自己的尊严。这类故事在民间被民众赋予了强烈的感情,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由于身份上的差异,遭受了很多不公平的待遇,所以他们希望反抗,奋力反击,从而击败那些嘲讽欺压自己的人。在现实中无法实现这个愿望,老百姓自然而然就会选择以讲故事的方式发泄自己的不满,从而获得情感上的满足和精神上的宣泄,最终成为一种约定俗成的故事原型。
以上这些人物母题和以此为核心的民间故事的出现,无一不是民间智慧和淳朴人性的彰显和结晶。其中的诸多情景都是来源于生活实际,折射出生动活泼的民间生活情趣和民间道德伦理观念。
事件母题是民间故事的核心所在,即故事在讲述什么。没有了事件,故事也就不能称其为故事。就岚县民间故事来说,民众怎样生活,相互之间如何交往,妖魔精怪怎样参与民众生活,怎样与民众发生种种事实性的关联,是其叙事的中心。从岚县民间故事所存的篇目来看,婚姻和斗争是两个叙述重点。
婚姻事件是岚县民间故事最重要的构成成分。在人们的心目中,人类或者妖魔精怪都是实实在在的个体,有性别的差异,有对情爱的需求,必定要通过婚姻这一形式来实现某种情感上的联系。这一母题在岚县民间故事中,通常有三种表现形式:
1.人类男性和仙妻的婚姻故事。该类故事的女主人公或是天仙,或是人间修炼的女仙,因为向往人世间的生活,主动与人间穷困但是勤劳善良的男子成婚,过上了男耕女织的幸福生活。他们有的会招来恶霸或者地主的嫉妒,夫妻被拆散,结果一般都是恶霸受到惩罚,夫妻获得了一个美好的结局。显而易见,这类故事中的仙妻是人们心目中传统的十全十美的好妻子,此类代表作品有《张四姐沟的来历》《盖房中檩披红布的传说》《牛鼻子鞋》等。
2.人类女性和男性妖魔精怪的婚姻故事。该类故事的男主人公通常是较为邪恶的狐精等妖魔精怪,他们获取婚姻的手段通常是拐骗和抢劫。对于常人来说,用这种手段获取婚姻是不道德的,是与民众为敌的。所以不同于仙妻,这类妖魔精怪最后通常都没有好结果。这类故事的侧重点也不是表现婚姻生活的美好,而是通过婚姻控诉妖魔精怪对民众生活的危害,代表作品有《狐精的故事》等。
3.人类男女的婚姻故事。民间故事中,民众生活故事所占的比例高于其他类型的故事,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婚姻生活。因此,描述男女婚姻生活的故事篇章格外多。故事内容或为巧媳妇儿嫁了蠢笨丈夫(如《一朵鲜花插到了牛粪上》等),或为聪明男人娶了笨老婆(如《我又没多说一句》),或为男方通过一定的手段或者努力最后娶得娇妻(如《换头记》《李小二卖粞蛋蛋》等)。这类故事通常诙谐幽默,生动真实,情节跌宕,主题鲜明,雅俗共赏,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给人一种亲切的感觉。
斗争类事件,应该是民间故事中最早形成和存在的类型,某种程度上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这类故事通常表现为人与自然的抗争。人类从自然界获取生活资料,不可避免地要和大自然产生种种精神上的联系。岚县民间故事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本地民众对所处环境的生态适应与文化选择,折射出对社会历史和自然环境的许多独特认识和切实感悟。
除了人物母题、事件母题之外,母题分类还应该涉及情节的某种背景,诸如魔术器物、自然风光、不寻常的习俗和奇特的信仰等。
在岚县民间故事甚至中国的许多故事中,葫芦都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成为一个内涵丰富的背景母题。在这些葫芦的故事中,葫芦无疑是以一种具有神秘力量的宝物出现的:或者用来完成某些艰难的事情,或者用来救援某人,更或者是打开宝藏的钥匙等。但有一项是不变的,葫芦在其中一直具有一种消灾除难的功能,这一功能表现了其作为背景母题的稳定性。葫芦的出现,通常情况下会对情节的发展和人物命运的走向起到巨大的作用,因此可以将其作为一个核心母题。例如,在《石锁子洼》这则故事中,葫芦虽然是老农自家地里生长出来的,但它具有神奇的力量,可以作为开启宝库的钥匙,为善良的老人带来财富。
岚县民间故事有自己独特的生活场景和自然风光,它们全都与本地地貌巧妙而紧密地结合一起。故事发生的背景,不仅有白龙山、圣尧山、铜鼓山、桃尖山、萝头山、玉带岭、上明镇等岚县境内的知名山地,而且像望女壑、鞋坡梁、石蛇蛇湾、石锁子洼、暖水河、南白家庄之类的小地名也是频繁出现,地域色彩和地方气息浓重。这也是民间故事生成和传播的客观现实依据。从岚县民间故事的整体状况而言,故事的展开场景不外乎三种情况:一是距离民众生活圈较远的地域,如山、林、河、梁等自然环境;二是民众生活经常接触和涉及的领域,如宅院、田地、园林、寺庙等人文环境;三是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交替转换,这是最为常见的一种类型,它将人民的生活世界和外部世界联系起来,拓宽了角色的活动范围。但也要注意到,民间故事中这类环境的设定均是在人类已经认知的范围内,也就是说,故事发生的环境和背景,都是人类感官可以探察的区域,不可能天马行空,自由自在。
山脉沟壑是岚县民众生存面临的首要环境。长期以来,依山傍水的人们已经探求出了一套适合自己的生活法则,因此不难理解,岚县大部分民间故事为何都发生在与山水有关的地方。在扑朔迷离的虚幻山水之间,各种妖魔精怪也自然而然地产生,故事主人公的人生境遇也在经历着急剧的变化,或举步维艰,或一帆风顺,夸张的表达和接近现实的想象,是对世事难料的感叹和超然的处置。这类故事最终都归于现实,且善恶有报,现实和虚幻之间的往返解构着人类与自然界和妖魔精怪之间的重要叙事逻辑。
庙宇殿堂一般都是神圣之所,但在岚县民间故事中,最令百姓倾心的还是那些散落在乡野间的小庙。它们数量众多,虽寒酸简陋,却亲和力极强。如《白龙神的传说》,民众将白龙庙里的神仙——白龙神和白龙娘娘恋爱的故事通过各种想象,演绎得曲折动人,神仙不再高高在上,而变得相当亲切,现实的庙宇为民间故事的展现设置了另外一道风景。
岚县民间故事的背景母题在整个故事情节的发展中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作用非同一般。一方面它建构了故事跌宕起伏的总体格局,另一方面也深刻昭示了民间故事的体裁性质和特征,折射出民众的某些思维模式。
通过对岚县民间故事三类母题的分析,笔者认为这些母题具有一定的稳固性和地域性,相互之间的链接空间也很大。因此跳跃性非常强,使得同样开始的故事情节发展到后来可以延伸出不同的叙事枝节,同样的故事可以呈现很多不同的发展态势,从而呈现为不同的叙述形态,传达出多样的生存智慧和生活经验。
参考文献:
[1]刘海珍.岚县民间故事[M].内部资料,2007.
[2]斯蒂·汤普森.世界民间故事分类学[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1.
[3]刘守华、林继富.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研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卢晓辉.类型:民间故事的存在方式[J].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8(8).
[5]王丹.民间故事类型研究法述评[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5).
作者:杜茂生,山西师范大学文艺学硕士,吕梁学院离石师范分校中文系讲师,从事文艺理论的教学与研究。
编辑:杜碧媛E-mail:dubiyu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