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CAT深圳馆近日推出了群展“他/她从海上来”。展览将目光投向珠江三角洲地区,基于“人口流动”这一社会学议题,借助作品间的对话及语境对“迁移”现象进行观察以及反思。参展艺术家多来自广东地区,创作以个人经历或研究为出发点,对“迁移”投以或诗性敏感、或智性批判、或游移开放的思考。
不同材质 多样感官
上海艺术门
上海艺术门于日前推出了一个名为“物之微”的展览。该展览从绘画、雕塑和装置的物体性出发,力图牵引出蕴含在风格各异的作品中特定材质的多样感官。当物之材料被放在了首要位置,它展现的是物体和艺术家之间一种前所未有的关系,这关系直接、紧密,又毫无间隔。展览将于3月13日结束。
“窥视”艺术家
北京长征空间
北京长征空间不久前推出了群展“窥视秀”。本次展览集合了6位活跃于当代艺术创作领域的年轻艺术家。展览本身没有在主题或内容上作特殊限定,展览现场也为艺术家提供相对独立的空间,期待借力于艺术家形态各异的创作路径,达成一种开放和聚焦并行不悖的展览方式,一窥每个艺术家此刻的思考和工作。
回顾中国当代艺术四十年
香港太古坊ArtisTree
香港西九文化区M+近日宣布,“M+进行”展览系列第十回“M+希克藏品: 中国当代艺术四十年”于2月23日至4月5日在香港太古坊ArtisTree举行。M+希克藏品是瑞士收藏家乌利·希克博士中国当代艺术藏品的精华所在,也是目前规模最大、展示中国当代艺术历程最全面的系列藏品。展出的80多件作品让人们具体了解近40年以来的艺术现象。
哭着说爱你
香港立木画廊
香港立木画廊与白立方将联合呈献 Tracey Emin(CBE)全新作品展《我哭只因我爱你》。本展览为艺术家于大中华地区首个个展,作品将于香港的两间艺廊展览空间同时展出。展出作品涵盖了绘画、刺绣和装饰艺术,令观者体会到艺术家艺术实践的多样性。《我哭只因我爱你》系列是Emin对生活的自我反思,强烈地表现出孤寂的痛苦以及离别的辛酸,因为往往令你哭泣的人,都是你最爱的人。展览至5月21日结束。
隐藏与无名
上海M艺术空间
上海M艺术空间近日推出了艺术家潘曦的个展“隐藏与无名”。此次展览是艺术家在近段时间內思索的真实记录。有隐去,有藏匿,有困惑,以及对生命状态的思考。艺术家坚持着自己的独立姿态,行走在一条介于东方气息与西方思想之间的小径上。
绢上油彩
台北大未来林舍画廊
台北大未来林舍画廊日前推出了谢帆个展“一年有半”,展出了画家独特的绢上油彩作品,谢帆生于四川江油,来往于北京、四川两地进行创作。谢帆自2009年开始便以中国传统绘画材质—“绢”来创作油画作品。经过画家的特殊处理,油画颜料被细腻层叠、渲染于具半透明特殊质地的绢布上,为观者带来深邃、如梦境一般的光影视觉感受。
万物源起于“0”
世界画廊
世界画廊将于3月香港巴塞尔艺术展期间呈献“0-视点”张爽个展,一系列未曾曝光过的新作都将首次亮相。此系列作品反映出了许多道家学说和禅宗思想,是艺术家对于世俗世界和自我的看法。张爽认为“0”代表着世间万物的本质,因为“0”是先于“1”出现的,是所有事物之始。而她的创作就是对世界本源的描绘。
行走的思想
杭州神畅画廊
近日,杭州神畅画廊推出了“视觉的行走—申暎浩当代水墨展”。申暎浩的作品以蚂蚁为物象。画面中的蚂蚁不仅真实地倾入到了观者的心里,让不可见的思想通过可见的符号出现在我们的视觉中,当我们离开美术馆的时候,这些蚂蚁也以同样的方式离开,跟随你的视觉行走,萦回在你的思想里。
瓷器上的“风景”
武汉壹空间
“风起随形—龚余辉瓷上绘画展”近日在位于武汉创意天地的壹空间开展,展览展出了龚余辉瓷上绘画作品80余件。在形态各异的瓷胎上,龚余辉生动描绘莲蓬、太湖石、丝草、仙鹤等中国元素。这些传统元素的重新组合,被龚余辉称作“风景”,他以现代绘画意识,让“风景”与不同空间产生对话,令观者产生别样的空间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