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是一条诗意的河

2016-03-12 06:32杨雪珍
考试周刊 2016年8期
关键词:语文教学

杨雪珍

摘 要: 语文课堂应该是诗意的课堂。即使不是诗歌课,也有诗意在流淌。语文课堂是学生生命流动的课堂,是教师生命流动的课堂,更是师生生命交融的课堂。当教师把自己的生命投入课堂,并点燃学生的生命,共同燃烧,共同感受种种崇高的感情的时候,诗意就诞生了。

关键词: 语文教学 诗意课堂 生命流动

课堂作为学生和教师栖息之地,应该充满浓浓诗意。诗意的课堂涌动着诗的灵性,洋溢着诗的浪漫,弥漫着诗的芳香,流淌着诗的精彩。

诗意课堂,是教师用诗样唯美的语言演绎着课堂,用诗样的精巧锻造着课堂,用诗样的意蕴营造着课堂,用诗样的激情澎湃着课堂。

语文课堂应该是诗意的课堂。即使不是诗歌课,也有诗意在流淌。

课堂教学是丰富多彩的动态生成过程,也是生命的流动过程。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课堂教学,叶澜教授认为,它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语文,作为一门语言学科,蕴含特殊的生命教育和人文教育的价值。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改变那种为语言而语言忽视人的发展的教育方式,构建富有人性化的课堂教学,使教师和学生在生命的互动中,在心灵不断撞击的过程中,产生情感共鸣,点燃智慧的火花,使语文课堂具有灵动性,充满生命活力。

一、语文课堂——学生生命流动的课堂

叶澜教授认为:传统的课程,学科教学的内容缺乏生命色彩,这是造成学科育人价值贫乏的深层次原因。新课程的课堂更加关照学生生命成长,课堂不再是“传经布道”的场所,而是溢彩流光的生命之河。在这样的课堂上,你看到的是学生生命的流动。

课例1:苏教版小学语文第5册《掌声》第2课时教学片断

……

1.默读课文,画出描写小英神态,动作变化的句子。分小组讨论,从这些变化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2.交流

(1)出示:在我上小学的时候,班里有位叫小英的同学,她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说说小英为什么总是坐在教室的一角,练习朗读,体会小英的自卑心理。)

(2)出示:轮到小英的时候,全班四十多双眼睛一齐投向了那个角落,小英才立刻把头低了下去。(讨论:小英为什么立刻把头低了下去?练习朗读,再次体会小英的自卑心理。)

(3)出示:小英犹豫了一会儿,最后慢吞吞地站了起来。我们注意到,小英的眼圈儿红了。自由读,讨论:为什么犹豫慢吞吞?(不愿意让人看到她走路时的样子。)眼圈儿为什么红了?(小英觉得自尊心受到了伤害。练习朗读,体会小英复杂的心理变化。)

(4)出示:那掌声热烈、持久,小英感动得流下了眼泪。齐读,讨论:小英为什么流泪?(同学们的掌声使小英感到了大家的关心和鼓励,她感动得流泪了。练习朗读,体会小英的感激的心情。)

(5)小英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在同学们的掌声里微笑着走下讲台。

讨论:鞠躬表示什么?(是感谢同学们再一次的热情鼓舞。练习朗读)

(6)她不再忧郁,她和同学们一起交谈、游戏,甚至还走进了学校的舞蹈房……

(讨论:小英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练习朗读)

……

于是,课文就不仅仅是讲述“掌声”改变了主人公小英的事情了,而是直接进入学生的生命中,与他们的生活经验、生命体验融为一体。正因为如此,学生被打动了,流了泪,听课的老师也流泪了,成了感受爱、感受真情、感受生命的顽强与坚韧的磁场。

语文是有生命的,语文的生命体现在主体参与下不断生成的语境和流动的语言之中。因此,语文课堂不仅是知识建构的空间,更是学生生命活动的场所。它不再是静止的跑道,而是学生感悟生活、展示风采、体验人生、追求成功、感受欢愉、发展生命的过程。因此,让课堂充满灵性,充满活力,应是始终回荡于语文教学的主旋律。

二、语文课堂——教师生命流动的课堂

很难想象,如果没有教师全身心的投入,全身心地用自己的生命去感受,那么怎么可能真正打动学生,从而轻易地走进他们的心灵?

课例2:苏教版小学语文第11册《灰椋鸟》第2课时教学片断

……

在学完课文后,播放歌曲《一个真实的故事》,打字机形式出示作者的生平。教师在一旁深情地吟诵:有一个女孩,她从小爱养丹顶鹤,在她大学毕业以后,她仍回到她养鹤的地方,可是有一天,她为救那只受伤的丹顶鹤,滑进了沼泽地,就再也没有上来……她就是我们本文的作者——徐秀娟,1987年9月16日,饲养场里的一只丹顶鹤飞散,徐秀娟为寻找这只飞散的丹顶鹤,不顾自然环境的恶劣,在夜色笼罩的茫茫滩涂上寻找失散的丹顶鹤,不慎陷入沼泽地,献出了年仅23岁的年轻生命……据说,当第二天村民们从河中打捞出徐秀娟的遗体时,两只丹顶鹤徘徊在她的身边,不停地低下戴着红冠的头,用长长的尖缘整理着她湿淋淋的衣服……

听着听着,师生不觉泪湿眼眶,在此过程中,教师并不是仅仅将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文字,而是透过文字看思想,通过自身的语言表述进行再创造并把它传达出来,用声传情,以情言声,实现学生主体的认识和感知,唤醒生命活力。使学生的语言技能在共同参与、彼此合作的过程中得到提高,学习潜能和创造力得到发挥,而且更重要的是,它使教师能从生命的高度关注课堂教学,让学生的心智在感受生命涌动的过程中,开发生命潜力。

这样的课堂,怎么可能不动人?

三、语文课堂——师生生命交融的课堂

这样的课堂,不拒绝字、词、句、篇,但又不以这些为旨归,更注重对师生双方精神上的提升。教育,因此不仅是一种付出,而且是一种享受。一节课下来,师生双方都感觉到了深深的满足。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9册《二泉映月》第2课时教学片断

……

《二泉映月》是一篇很让人感动的文章,还没有上的时候,有几个学生就对我说:“老师,这篇文章真感人啊!”学生的话给了我压力,在学生眼里,文章是如此的令人感动,万一我上得让他们感觉不到感动怎么办呀?我一遍又一遍地读,文章的确很感人,生动记录了阿炳热爱音乐,为了追求自己的理想,敢于同命运抗争的故事,音乐记载了他苦难坎坷的一生。但是对于缺乏生活经验的学生,他们很难领悟文章的中心——音乐要告诉我们的情感,因此,我在课堂中两次用了音乐,一处放在开课处,想借此烘托气氛,让学生尽快进入情境,一处放在结课处,力求通过全文感悟,让学生在乐曲声中得到更深领悟。

我的设计是这样的:用音乐渲染激情,上课出示课题后,我立刻播放《二泉映月》,让优美凄苦的乐声把学生的深思凝聚起来,带入一个优美的意境中,接着引入主题:告诉老师,这悠扬的琴声,让你听到了什么?接着对学生质疑:阿炳这位民间艺人为什么能够创作出这样动人的音乐呢?随着问题的提出,让他们带着问题自读课文,疏通生字词。随后通过让学生找带有“听”字的句子,将教学引入第2自然段。用第2自然段中小阿炳什么声音也没有听到与4、5自然段中长大后的阿炳听到了叹息、哭泣、倾诉、呐喊作对比。引导学生找出阿炳听到叹息、哭泣、倾诉、呐喊声的关键词(双目失明、卖艺度日),其中穿插了情境说话练习及感情朗读训练,进一步体会阿炳的苦难人生,激发对阿炳的无限同情。紧接着,情感激昂地连用4句“有人倾听吗?”将学生的情感激发出来,引入高潮。学生有了情感的积淀,对描写阿炳创作《二泉映月》及《二泉映月》旋律的语句理解、体会得比较到位,此时趁热打铁,强化感情朗读训练收到了很好效果。

语文学习是师生与作者、与文本对话的过程。我们要提倡师生与文本之间跨越时空的对话、学生与学生之间弘扬个性的对话、学生与教师之间民主平等的对话。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追求的是心与心的呼唤、神与神的交融、情与情的相牵、思维与思维的碰撞。要牢记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无论言辞怎样精彩,都只是起引导作用,承担主持人的角色,尽服务者的职责,任何时候都不能喧宾夺主。唯有这样,师生之间才能形成默契,心神交融,才有愉快的氛围。同时,教师要善于提出富有挑战性的话题,激发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欲望,激起学生的头脑风暴,激活学生思维。

学生已不再是知识的容器,而是一个个充满激情与活力,有待点燃的火炬。教师就要用自己的情和知识点燃这些火炬,使他们熠熠闪光,也使课堂在对话中充满活力。

诗意的语文,表现在课堂的灵动与师生情绪的起伏上。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口吐莲花,学生精彩迭出,师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挥。真正意义上的诗意或许并不是来自于教师诗一般的教学语言,而是来自于课堂内在的节奏,来自于课堂上师生双方情感的律动,来自于那闪耀的灵感火花。

这诗意来自于教师深厚的学养。这学养,不仅仅是指诗歌修养,甚至不仅仅是指文学修养,也包括哲学修养,更包括教师本人对教育的认识、对学生的深入研究、对教育教学规律的认识、对课堂的倾情投入。

当教师把自己的生命投入课堂,并点燃学生的生命,共同燃烧,共同感受种种崇高的感情的时候,诗意就诞生了。

王崧舟老师曾说:“语文教学的过程,是学生精神享受的过程,是为学生的精神生命铺垫底子的过程。”

学生在诗意的课堂里浸润,收获人格修养的熏陶、语文素养的发展、丰厚语感的提升、人生智慧的开发,更获得生命发展的动力。

参考文献:

[1]听袁卫星老师讲课[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中国著名特级教师课堂魅力经典解读[M].江苏人民出版社.

猜你喜欢
语文教学
绽放诗意的语文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语文教学中因势利导渗透德育探究
高年级古诗词教学艺术之我见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