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育人理念下化学化工类专业教学模式的探索*

2016-03-12 17:26谭学才雷福厚
广州化工 2016年24期
关键词:化工类广西协同

黄 钦,谭学才,雷福厚

(广西民族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6)



协同育人理念下化学化工类专业教学模式的探索*

黄 钦,谭学才,雷福厚

(广西民族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6)

协同育人模式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本文阐述了协同育人的必要性,通过在广西民族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的实践基础上阐述了化学化工类专业产学研协同育人教学模式构建的方式,包括立足地有经济凝炼专业特色以及通过科技平台、企业等多方建设实践教学平台的具体举措。最后简单介绍了协同育人教学模式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就业能力、企业能力上取得的成效。

协同育人;教学模式;化学化工类专业

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主题,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指出:“在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应主动作为,深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造就‘众创’的生力军”[1]。在这一新形势下,在高等院校教学模式中引入协同育人理念,为社会输送更多、更好的创新人才,是当前高等学校亟需解决的课题。

1 高等院校化学化工类专业开展协同育人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基于协同学[2]提出的协同育人的教育理念,是指通过科教协同、校内协同、学校与行业、地方有关部门、企业等协同,努力将优质科研资源和校外资源转化为育人资源,共同承担育人的职责,将协同学运用于教学实践不仅能提升教育的价值功效,并且能更好地实现教育全面育人的目的[3]。

首先,协同育人教学模式是培养适应市场经济的化学化工人才的需要。为了培养合格的化学化工专业技术人才,要做好学校培养阶段与企业、行业实习阶段这两个阶段对学生的培养,协同育人教学模式可以做好这两个阶段的衔接,达到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有效结合,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模式,形成以学校为主体,企业和学校共同教育、训练学生的协同育人教学模式,有助于培养创新性应用型人才。

其次,协同育人教学模式也是培养老师的需要。现在应届博士毕业生是国内高校理工科师资队伍的主要来源,他们中绝大部分一直在学校学习和从事科研活动,这决定了他们擅长理论讲授和科学研究,在企业和行业的实践能力相对较弱,这造成了目前高校工科师资队伍理科化趋势日益严重,直接导致了教师在教学上缺乏工科教育的特点,从而使得培养的工科学生理科化,协同育人教学模式是提升高校教师工程教育能力、培养创新型教师的重要途径。

2 化学化工类专业协同育人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自2011年以来,在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国家民委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广西民族大学教学改革立项项目、广西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广西民族大学基础化学实验教学中心)、广西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广西林产化学与工程协同创新中心)、广西优质专业(应用化学专业)、广西高校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项目(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支持下,以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为目标,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为着眼点,针对我校“民族性、区域性、国际性”三性合一的鲜明的办学特色及面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人才的特点,在我校的教学改革基础之上[4],展了“产学研”全方位的深度合作,对化学化工类协同育人教学模式进行探索。

(1)坚持“特色办学, 育创新人”的宗旨,科学定位化学化工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模式。

在风起云涌的创新大潮中,与民族地区社会发展、地方产业发展直接对接的民族高等教育,必须以创新的方式和途径,才能培养适应社会发展和产业需要的创新人才[5]。地方高等院校培养人才的原则,一是紧跟形势、服务大局;二要立足地方、凸显特色。我校化学化工学院在实践过程中,从为民族地区培养出合格的高素质人才目标出发,形成并不断强化“创新育人,育创新人”的理念,对人才培养目标与模式进行科学合理的定位。根据化学化工及相关产业的人才需求,对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于应用型创新人才,在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及广西民族大学基础化学实验教学中心、广西林产化学与工程协同创新中心的合力下,形成了适用性强的化学化工类专业协同育人教学模式。该模式以夯实学生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提升创新能力为目标,对学生进行多重引导,引导学生了解企业一线生产、关心并实践科研活动,引导学生综合交叉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注重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思考,形成了产学研协同育人、校内与校外结合培养协同育人、创新与创业并重的协同育人模式。

专业特色和课程体系设置对人才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据各专业的特色基础和长期实践的经验,进一步凝炼专业特色,建立健全了专业负责人和课程负责人制度。我校将化学化工类专业对接广西行业需求进行定位,发掘专业特色,与科研平台相结合,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化学专业定位为培养广西工业在分析检验上需求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应用化学专业定位为培养面向广西特色林化产业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定位于培养广西亟需的精细化工应用型创新人才,分别与食品安全与药物分析化学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广西林产化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化学与生物转化过程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有效地进行结合,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同时又通过广西林产化学与工程协同创新中心与区内外高校、研究院所及企业加强合作,推进专业建设、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

(2)坚持“协同育人”的理念,打造创新型师资队伍,构建“协同育人”模式,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要培养出创新型学生,就要有创新型教师,通过多种培训和教学实践提高教师的教学创新能力,通过课题研究提高教师的科研创新能力,通过教师到国内外知名高校和研究院所学习交流拓宽教师的创新视野。我校化学化工学院充分发挥各教学科研平台的作用,特别是以广西林产化学与工程协同创新中心建设为中心,以广西林产化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化学与生物转化过程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食品安全与药物分析化学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为载体,以广西化工研究院、广西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广西林业科学研究院、广西梧州日成林产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广西梧松林化集团有限公司等科研院所和企事业单位为合作单位,充分发挥科研、教育、生产不同社会分工在功能与资源优势上的协同与集成化,共建化学化工教学团队,挖掘教师的科研潜力,让教师以研促教、善于创新,带着教学和科研之中的问题深入企事业单位,紧密跟踪企事业单位的新技术、新工艺,及时转化为教学项目,保证教学内容与时俱进;既提高了学院服务企业的质量和层次,又有效提高了教师的创新能力。

我校化学化工学院在提出“协同创新、协同育人”的教学模式:一是构建产学研协同育人,企业、大学、科研院所以具体项目为纽带,签订合作协议,建立合作关系,共建科研平台、实践教学基地,以平台和基地作为科研和培养应用创新型人才的主体,教师、研究生、本科生深入生产的第一线,共同进行科学研究;二是对学生进行课堂教学、课外及校外实践协同育人,通过课堂的讲授与对学生课外实践活动进行指导,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创新实践活动。

(3)以“创新育人,创业育人”为导向,优化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强化实践教学,加强学科竞赛活动,为学生搭建创新创业平台,全方位提高创新型学生的培养质量。

“协同育人”教学模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创新与创业并重的协同育人,我校强调实践技能的培养,构建了基础实验教学中心、科学研究平台、校内外实习基地“三位一体”的实践创新平台,高起点设计培养方案,形成系统的实践模块,开设创新实验课程以强调创新能力的培养,并根据毕业生的反馈及社会的需求状况调整课程。

为学生搭建好创新创业平台,鼓励学生参加课外科技活动和学科竞赛,鼓励学生自主创业,并为创新创业调整了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合作创业,形成了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首先搭建校企合作的创新创业交流平台,通过开展创新讲坛等活动,组织学术专家和行业企业优秀人才,有针对性地开设学科前沿与创新创业相结合的专题讲座、报告等,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二是强化创新创业项目训练平台特别是校企合作的创新创业训练平台,大力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鼓励大学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专业探索,开展技术研究、创新发明、创业训练,培养学生从事技术研究和创业实践的基本素质和能力,全方位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思维;三是完善学科竞赛平台,将教师的科研课题和企业的研究项目等纳入竞赛选题,引导学生广泛参与,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综合素质。

3 协同育人教学模式实践初见成效

经过多年来协同育人模式的实施,使得学生的能力特别是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得到了极大提升。据统计,2013年至2015年,我校化学化工类专业学生获得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创新训练项目15项,自治区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创新训练项目33项;学生获得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二等奖2项,三等奖8项;2013年至2015年,获得广西高校大学生化学化工类论文及设计竞赛一等奖17项,二等奖12项,三等奖1项;2014年获得高等院校化学专业师范生教学素质大赛“教学设计”比赛一等奖2项,二等奖11项,“说课比赛”一等奖2项;参与发表科研论文37篇。教学改革的成效与学生工作教师协同努力,在就业和创业方面,同样成绩斐然,2013年至2015年的就业率均为96%以上,有5名同学自主创业并取得营业执照。根据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反馈意见来看,学生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我们培养出来的的学生更适应广西区域经济对化学化工类人才的需求。

[1] 国务院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EB/OL]. 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5-05/13/content_9740.htm, 2015-05-04.

[2] 赫尔曼·哈肯. 协同学[M]. 凌复华, 译. 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3:1-13.

[3] 李忠云, 邓秀新. 科教融合协同育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J]. 中国高校科技, 2012(9): 6-8.

[4] 雷福厚,夏璐,姚兴东,等.面向北部湾经济区开发的化学化工类专业特色课程体系优化与实践[J].高教论坛,2012,9:16-19,34.

[5] 黄祖良,黄健伟,李振中,等.民族地区院校中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广州化工,2014(03):137-139.

Exploration on Teaching Mode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Specialty Based on Collaborative Education*

HUANGQin,TANXue-cai,LEIFu-hou

(School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Guangxi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Guangxi Nanning 530006, China)

Cooperative education mode is the trend of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in China. Cooperative education teaching mode and its necessity based on the practice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specialty in Guangxi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were expounded, and the collaborative education teaching mode achievements were introduced, including optimizing the pattern of educating the talented persons based on the requirement of the local economy and buiding practical teaching platform based on platform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enterprise. The effect of collaborative teaching was also introduced.

cooperative education; teaching mode;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specialty

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013JGA139,2015JGA194);国家民委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13044)。

黄钦(1976-),男,研究员,主要从事结构化学、林产化工的研究。

G642

A

1001-9677(2016)024-0159-03

猜你喜欢
化工类广西协同
广西贵港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产教融合下高校化工类学生科技创新创业的培养方式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浅析化工类女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对策
优化化工类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的探索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关于高职院校化工类专业实践教学探讨
广西出土的商代铜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