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艳霞 陶金双 刘 寅 陶 渝 卢俊红 苏 丹
1例绒癌脑转移患者产褥期化疗的护理
佟艳霞陶金双刘寅陶渝卢俊红苏丹
绒毛膜癌多继发于葡萄胎、侵蚀性葡萄胎,也可继发于流产、早产、足月妊娠或异位妊娠。绒毛膜癌是一种高度恶性妊娠滋养细胞肿瘤,脑转移发生率为8%~28%[1]。但活胎妊娠合并绒毛膜癌临床上十分罕见,国外报道发病率约1/160 000次妊娠。产褥期是指从胎盘娩出到产妇全身各器官除乳腺外恢复或接近未孕状态所需的一段时间,通常为6周[2]。我科于2014年9月30日收治了1例绒癌脑转移患者,行剖宫产、右顶枕开颅血肿清除术后行化疗,采取长春新碱+放线菌素D+依托泊苷+5-氟尿密啶方案,患者化疗期间出现恶心、呕吐、骨髓抑制、口腔溃疡、脱发等并发症,经医护精心治疗和护理,住院124 d后痊愈出院,且出院1年内按时门诊复查未发现异常,现体健,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患者女,23岁,于2014年9月19日因阵发性头痛1月余,一过性意识丧失伴阵发左上肢麻木4周,加重1周,以“孕32+周,孕2产0,脑出血”收入神经重症医学科。经全院会诊及讨论治疗方案后,给予患者地塞米松20 mg肌内注射促胎肺成熟后,于2014年9月23日行剖宫产术,早产儿APGAR评分(10′-10′-10′)转入新生儿病房观察。患者术后子宫收缩好,恶露无异味量不多,复查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241881 mIU/ml(异常增高)。患者于2014年9月27日行右顶枕开颅血肿清除术,术中于枕叶皮层下可见一灰黄色异常组织,切除后送检,术后转入神经重症监护室;病理回报:绒毛膜癌。患者于9月30日以“绒癌脑转移、产褥期”拟行化疗乘平车转入我科。患者当时神志清楚,精神弱,生命体征平稳,BMI 17.1,GCS评分12分,左上肢肌力Ⅲ级,Wells临床评分表评分1分,护理危险因素评估压疮评分7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定Barthel指数量表35分。采取长春新碱+放线菌素D+依托泊苷+5-氟尿嘧啶方案,化疗期间出现骨髓抑制、脱发等并发症,经过医护人员共同配合,实施精心治疗和个体化护理,患者在进行6个周期的化疗期间未发生感染,心情愉悦,住院124 d后痊愈出院,现1年内按时复查未见异常。
2.1化疗的护理
2.1.1心理护理患者起病急、病情进展快、病种罕见、疗程多且持续时间长。患者入我科时情绪低落、沉默寡言,由于相关疾病知识缺乏,对自身安危及婴儿健康与否的担忧有增无减。我们病区护理人员对该病没有护理经验,对此,我们通过查阅文献,网络媒体等相关报道分阶段鼓励患者。在病房床位相当紧张的情况下给患者安排安静的单人间且距离护士站最近的病房,允许直系家属陪住。我们耐心细致地与患者沟通,了解其喜好与日常生活习惯等,通过婴儿的现况激励其对抗疾病的信心及战胜化疗反应的决心。在后续的化疗过程中,自引话题询问其孩子的现状激发患者尤其初次当妈妈的积极性,与其探讨孩子各个阶段的可爱度和喂养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等,患者通过移动电话通讯设施及时与家人沟通并告知自己的所得,使其提升身为母亲的使命感与自我参与的自主性,极大地获得患者的信任。针对患者在化疗过程中痛苦反应,我们与家属一同积极应对,根据其对音乐及言情剧的喜爱,家属会下载1~2集现阶段很火的电视剧集,下载患者喜爱的歌曲供其放松情绪,护理人员根据自身班次情况跟进剧集与其探讨剧情,极大地增进护患间的和谐,与此同时,及时将相关病情讲解给患者及家属,对于家属的提问需耐心进行讲解,同时将相关注意事项告知,从而有效的将患者以及家属的情绪进行稳定,增加治疗信心[3]。住院期间得到患者及家属的积极配合治疗。
2.1.2静脉血管及PICC的护理PICC留置成功后首次维护由专科护士给予施行,之后的每周1次维护由我科护理人员在专科护士的监督和指导下完成。每个班次严格观察记录导管的外露长度,观察穿刺部位的皮肤有无红肿、渗血渗液等异常情况,责任护士在输液前后严格规范操作冲封管,不输液时,每12 h各封1次管,根据最新研究结果,按照72 h更换切口透明敷贴[4]。由于患者的营养状况较差及静脉穿刺频繁致使血管不充盈,因此对于该患者需要静脉穿刺的操作,我们两名操作技术娴熟护士同时评估并进行操作,以最大程度提高静脉穿刺的一次性成功率。
2.1.3生命体征的监测每日定时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大多均在正常范围,仅体温在第2个化疗周期出现增高达39 ℃以上,经过医护患的共同努力很快达到正常范围。
2.1.4骨髓抑制的护理抗肿瘤药物对骨髓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表现为血小板、中性粒细胞和白细胞总数减少[5]。患者白细胞最低时0.99×109/L,血红蛋白低到72 g/L,血小板低至51×109/L,经给予患者实施保护性隔离,预防感染,每天紫外线消毒病房1 h,在给予患者做好保暖的同时每日开窗通风2次,每次30 min,遵医嘱给予患者升白治疗,调理膳食等,患者各项化验指标均正常且未发生感染及出血等并发症。
2.1.5肾毒性反应及护理化疗药物对肾脏毒性较大,少数患者可出现高尿酸血症,治疗过程中必须采用水化和碱化来预防。因此在化疗过程中除遵医嘱给予患者静脉输入一定液体量外,同时鼓励患者多饮水,每天不少于1500 ml,保证尿量在3000 ml以上。严格记录患者的出入量,对于尿量少时及时报告医师给予对症处理。该患者在化疗期间由于观察仔细、处理及时未发生肾脏毒性表现。
2.1.6脱发的护理化疗药物不仅抑制杀死癌细胞,对正常的组织和细胞也有损害作用。化疗前已充分告知患者化疗期间会产生脱发现像,但已强调化疗结束后头发还会再生。该患者对形象美观很重视,通过一些明星的光头造型举例给其加油打气并一同参与其甄选假发。告知患者佩戴纯棉布帽子,在增强舒适感的同时,减少对头皮的刺激。
2.1.7预防口腔溃疡的护理滋养细胞肿瘤是所有肿瘤中对化疗药物最敏感的一种,但化疗药物毒副反应较大,对口腔黏膜损伤比较严重,极易引起口腔溃疡的发生[6]。因有些化疗药物可直接破坏口腔黏膜的完整性,对此我们在患者未真正地发生口腔溃疡时给予患者用生理盐水行口腔护理每日早晚各1次,已嘱患者多饮水以减少药物对黏膜的毒性刺激,勤漱口以减少刷牙次数,刷牙时用长棉签轻轻擦洗口腔牙齿。经过家属的积极配合,患者6个疗程化疗期间未发生口腔溃疡。
2.1.8化疗间歇期的护理留取患者及家属的有效联系方式,在化疗间歇过程中,给予患者延伸性护理,电话随访及针对当下情况和疑惑进行及时有效地健康宣教,嘱其尽量减少外出,避免感冒,加强营养。询问孩子生长及健康状况,使其感到不孤独,有依靠。
2.2产褥期的护理
2.2.1乳房的护理由于患者需化疗故需回奶,嘱患者少进汤汁、过咸及油腻食物,嘱家属自行购买炒麦芽用开水沏服,嘱家属自行购买芒硝及纯棉手帕,帮助其制作芒硝袋用于外敷乳房[7]。经过共同努力患者自觉无泌乳、无乳胀及触痛。
2.2.2子宫复旧及恶露的观察每日每班我们观察恶露的颜色、性状及量,按压宫底观察子宫复旧情况直至恢复正常。
2.2.3会阴的护理每日早晚各1次给予患者0.05%碘伏擦阴道,嘱患者勤换内裤以保持外阴清洁预防感染。
2.2.4皮肤的护理根据患者全身情况及精神状态,给予患者用其自己毛巾行床上擦浴,做到每2天1次,指导患者家属给予患者坚持每晚泡脚。经过护患的共同努力和坚持,患者未发生压疮等皮肤不适状况。
2.2.5饮食的指导嘱患者及家属忌食辛辣、凉及汤汁类食物,不宜多食甜食,不宜饮茶等刺激性食物。根据患者口味喜好调和食物搭配,多进食新鲜水果及蔬菜,粗细粮搭配,进食高蛋白质食物。
2.2.6肢体活动康复患者左上肢肌力III级,请神经康复科医师会诊后给予具体指导意见并指导家属能有效地完成每天的康复动作的实施。我们科护士主要负责监督和评价恢复情况。最终在家属的积极配合下,患者的左上肢肌力V级。
本例绒癌脑转移患者病种罕见,起病急、病情重、疗程多,持续时间长且化疗期间出现骨髓抑制、脱发等并发症。此患者病情重,在对她的救治和护理过程中体会如下:(1)多科室协作,护理部领导的指导与支持。患者病情危重,复杂且涉及到多科护理,积极全院会诊,了解患者的病情现状、进展以及预后等。(2)注重护患沟通。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施行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护理及化疗间歇期的延伸护理等有效的护理措施,同时做到与患者家属的有效沟通,获得患者及家属的积极配合和信任,最大程度地预防了感染、口腔溃疡等并发症地发生,同时也预防了患者产褥期产后抑郁的发生。(3)积极与医师沟通,配合医师治疗方案的实施。参加患者查房,针对治疗现阶段的主要问题进行医护大讨论,做到完全衔接无缝隙的医护配合与实施,最终使患者回归社会,康复出院,同时也促进了医护患的和谐,提升了我们护理队伍对此类患者护理的操作技能及信心。
[1]田甜.8例绒癌脑转移患者化疗的病情观察与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18(7):141-142.
[2]谢幸,苟文丽.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99-100.
[3]刘芳.心理护理在异位妊娠保守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1):103-104.
[4]陆娟,王英,刘励军,等.集束化护理对重症监护病房深静脉导管敷料更换频数和费用的影响[J].江苏医药,2013,39(16):1981-1982.
[5]朱丽琴.1例弥漫性腹膜恶性间皮瘤患者行腹膜腔化疗的护理体会[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5):157-158.
[6]洪娇.绒毛膜癌化疗患者口腔护理漱口液的效果比较[J].科学与财富,2016,8(1):241.
[7]周吉琴,张新红,庄秋英.中期妊娠引产后生麦芽联合芒硝外敷双乳回奶护理效果观察[J].护理研究,2014,28(6):2001-2002.
(本文编辑冯晓倩)
2015-12-06)
100050北京市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妇科
佟艳霞:女,本科,护师
10.3969/j.issn.1672-9676.2016.13.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