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饮水工程建设必要性与可行性研究

2016-03-12 05:29:56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16年8期
关键词:辽宁省饮水人口

张 亮

(绥中县水利技术推广站,辽宁 绥中 125205)



农村饮水工程建设必要性与可行性研究

张 亮

(绥中县水利技术推广站,辽宁 绥中 125205)

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是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所在,实现农村饮水安全是广大农民的强烈愿望。文章对辽宁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的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了阐述和剖析,并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必要性与可行性进行了分析。

农村饮水;工程建设;存在问题;必要性;可行性

1 辽宁省农村饮水安全现状

截至到2015年底,辽宁省农村总人口2325.33万人,饮水安全和基本安全人口1738.73万人;饮水不安全人口586.6万人,饮水水质不安全人口165.5万人。饮水不安全人口中,原规划剩余人口260.6万人;新增人口326万人,其中国有农场20.9万人,国有林场7万人。农村涉及饮水不安全学校888所,学校饮水不安全人口31.09万人。辽宁省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受益人口1350.7万人;供水到户受益人口1300.64万人。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市县两级没有配套资金,群众自筹能力不足

2014年以前国家在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的投入上,实行的是人均定额补助办法,单项工程按人均省以上补助80%,不足的20%由市县配套解决。但由于市县财力有限,没有配套资金,不足部分只能由受益群众筹资投劳解决,且随着工程所需设备、材料物价上涨,人力资源的短缺,工程建设的成本在不断增加,建设资金投入明显不足[1]。①造成已建工程部分出现建设标准不高,影响工程质量和寿命。②造成群众有吃水的积极性,但由于资金问题,想干的工程干不了,影响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的进程。这一点在山区表现尤为明显,山区不少村屯居民居住分散,人口少,水源难找,无疑都会增加工程建设成本,实现集中供水难度很大。

2.2 建后运行管理水平低,缺乏维修养护资金

辽宁省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量大面广、点多线长,即要管好水源、管好供水设施,还要管好管网、最终供水到户,任务非常繁重。目前管理模式大都是由村屯自管,管理人员大都缺乏专业管理能力,不能按规程操作,管理粗放,净水、消毒设备损坏不能正常发挥作用的现象时有发生。另外大都已建投入使用的饮水工程,在水电费征收中,没有提取日常维修养护费用,造成工程老化失修,不能形成良性循环。

2.3 工程后期维护跟不上,不安全人口增加

随着时间的推移,辽宁省部分饮水工程运行至少在10a以上,有的超过30a,加之当时的设计和建设标准低,净水与消毒设备不配套、工程老化失修、水质合格率偏低,已经到了更新改造和重建的年限,原饮水安全人口变成不安全人口,需重新建设加以解决。

3 工程建设必要性和可行性

3.1 必要性和紧迫性

3.1.1 饮水安全是人类生存的最基本需求

水对人的生命和健康至关重要。在中国,通过饮水发生和传播的疾病就有50多种。要减少疾病,提高健康水平,最行之有效的措施就是使所有人得到安全的饮用水和合格的卫生条件。

3.1.2 实现饮水安全是广大群众的强烈愿望

根据调查统计,截至2015年底,全省农村尚有586.6万人存在饮水水质不达标、水量不足、用水不方便和水源保证率低等不同类型的饮水安全问题。这些饮水安全问题给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威胁,一些饮水水质超标地区,农民群众氟斑牙病、氟骨病、大骨节、腰腿疼、瘫痪等十分严重;一些严重缺水地区,有的常年到几公里以外利用毛驴车取水,有的因吃水困难,日不洗脸,月不洗衣。可见,实现农村饮水安全是辽宁省广大农民的强烈愿望。

3.1.3 实现饮水安全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

解决饮水安全是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社会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发展、繁荣和进步与广大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息息相关。目前,一些地区农村饮水仍相当困难,饮水不安全问题还十分突出,农村饮水安全工作任重道远。

3.1.4 实现饮水安全是各级政府的职责,各级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2]。

饮水安全问题是庞大的系统工程,工程遍及全省各个角落,工程类型繁多,涉及群众数量大,工程投资巨大,牵涉的部门多。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先后作了一系列重要指示,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2004年,水利部把“保障饮水安全,维护人的健康生命,是今后一个时期水利工作的第一任务”。作为业务主管部理所当然的承担了这一历史的重任。但是这一历史重任,非一两个部门所能完成了的,在这次声势浩大的规划制定活动中,全省各级政府都身临其境,共同认识到搞好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政府责任重大。实现饮水安全是各级政府的职责,应该义不容辞的发挥其主导作用。

3.2 可行性和有利条件

全省通过“八五”、“九五”、“十五”、“十一五”、“十二五”多年的农村饮水工作,通过修建农村基本饮水井、人畜饮水解困、防氟改水、防病改水、农村饮水安全等工程,在不同类型地区、不同水源条件下,建设农村饮水工程积累了许多丰富的经验,包括前期准备工作、工程设计工作、工程施工建设工作、工程管理工作等方面的经验。以下主要从技术条件、经济条件、管理条件等方面,说明解决农村饮水问题的可行性和有利条件。

3.2.1 技术条件

解决辽宁农村饮水问题需要具备的技术条件:①省、市、县3级水利部门拥有强大的、经验丰富的规划、设计、施工队伍,省市规划、设计单位资质都在乙级以上,为解决农村饮水安全提供了科学技术保障。②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利施工机械、管材生产、机泵设备、配电等技术发展已日趋完善,为解决农村饮水安全提供了材料设备等方面的技术保障,化水资源保护,为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提供了管理技术保障。

3.2.2 经济条件

保障饮水安全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辽宁省紧紧抓住中央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这一契机,在积极争取国家资金的同时,引入市场机制,全面做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通过对辽宁省财政收入和农民自筹能力分析,通过调查人们群众参与工程建设的积极性较高,现有的经济条件可保证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

3.2.3 管理条件

农村饮水工程是农村重要的公共设施,具有较强的基础性和公益性。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中央及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兴建了大批农村饮水工程,解决了部分农民的饮水困难和安全问题,有效地改善了农民的生存和生活条件。近几年来,随着各项建设法规的颁布实施,全省农村饮水工程建设进一步规范化,保证了工程资金效益的充分发挥。

4 结 语

综上所述,根据水利部有关要求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为确保“十三五”期间农村饮水工作目标、任务的实现。“十三五”期间,辽宁省将通过农村饮水巩固提升工程,加强管理,使广大农村居民饮用水更方便、更可靠、更安全。以提高全省自来水普及率、集中供水率、水质达标率和供水保证率为目标,通过新建、改造、并网、加强管理等方式,巩固提升农村饮水安全保障能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通过实施后,工程的经济、社会和环保效益显著,对于社会稳定、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致富具有深远意义。

[1]李根生.农村污水生态处理及饮水安全战略分析[J].水科学与工程技术,2010,(01):39-40.

[2]马宏娟.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和管理措施分析[J].水利规划与设计,2014,(09):30-32.

S277.7

B

1007-7596(2016)08-0165-04

2016-07-14

唐天勇(1989-),男,四川安岳人,助理工程师。

猜你喜欢
辽宁省饮水人口
《世界人口日》
人口转型为何在加速 精读
英语文摘(2022年4期)2022-06-05 07:45:12
简易饮水鸟
军事文摘(2021年18期)2021-12-02 01:28:44
怎样做到科学饮水
人口最少的国家
1723 万人,我国人口数据下滑引关注
辽宁省各级工会收看十九大开幕会
辽宁省环境保护厅与辽宁省气象局进一步深化合作
辽宁省自然环境分类探索
辽宁省建环保举报奖励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