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磊
(辽宁省锦州水文局,辽宁 锦州 121000)
城市生活用水节水及中水回用对策研究
张 磊
(辽宁省锦州水文局,辽宁 锦州 121000)
水资源虽然属于可再生资源范畴内,但其再生条件是有限的,近几年由于环境的污染加剧造成了水资源的大范围污染,加之长久以来人们的肆意浪费,已经造成部分地区的水资源严重匮乏情况出现,所以建立节水型社会是长久发展的战略目标。城市内部水资源使用的主体包括市区绿化建设、居民用水、工厂用水等,其中居民用水是水资源浪费最为严重的方面,所以开展城市节水活动主要的针对主体则是居民生活用水。基于此文章以城市生活用水为主体展开了节水对策的研究。
城市;生活用水;中水回用;途径;对策
就城市而言属于人口相对聚集的地方,人口密集导致水资源需求量的增加,同时随着城市规模的逐渐扩展,市政建设逐渐增加、人口逐渐增长,所以水资源使用率会持续上升。针对城市内部现阶段的用水状态,以及现代国内水资源使用率的逐渐下降背景下,需要及时对城市用水进行节水控制。建立节约型社会与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是国家长久以来的战略方向,而此两项战略目标均有指向于水资源的节约利用,所以开展节水活动已经刻不容缓,需要从宣传节水意识、推广节水措施等多个方面开展节约用水活动。
生活用水节水实施的必要性主要来自原2个方面:①水资源紧缺的大环境。现代各国均有出现水资源紧缺的状态,而国内部分地区也逐渐出现水资源供应不足的现象;②生活用水占据主要用水主体[1]。
城市中生活用水是主要的水资源使用主体,而加之多数城市内部居民缺乏节水意识,因此在生活中造成的严重的水资源浪费现象。因此开展生活用水节水活动,降低城市内部水资源的浪费程度。据2015年全市用水情况统计结果显示,沈阳市全市用水总量为28.05 亿 m3,其中:工业用水量2.78 亿 m3,占用水总量的9.9%;居民生活用水量2.81 亿 m3,占用水总量的10%;城镇公共用水量1.53 亿 m3,占用水总量的5.5%;林牧渔业用水量0.97 亿 m3,占用水总量的3.5%;全市用水总量呈现逐渐上涨趋势。
据以上结果分析可知,居民生活用水占据总用水量的10%,除必要城市基础建设等用水之外,居民用水占据比例最高,因此可以说明,居民用水是城市用水的主要用途之一,对其进行有效的控制,对整个城市节水活动而言具有重要意义。
2.1 缺乏节水意识
部分城市居民对于水资源的认知还存在于课本上的介绍,认为地球上有大量的水资源,但其实大部分的水资源是不能够提供人们日常使用的,而正是这种错误的认知导致了人们对水资源肆意的浪费。人们生活中对水资源的需求较大,应用范围也较广,多数居民缺乏节水意识,甚至是不具备节水意识。虽然城市内水资源的使用是需要支付费用的,但是费用不够,而以现代人们的经济水平而言,不具备限制力。
多数人对于公众利益会存在不以为意的想法,认为水资源缺乏没有涉及到切身的利益,所以对于节水活动多不会有过多的在意,主要是源于多数城市内部居民没有切实的感受到水资源缺乏所形成的困境,所以认知不够充分。
2.2 生活用水浪费严重
在城市生活中水资源浪费是一种极为普遍的行为,由于没有过多的节水意识,所以在水资源的使用过程中不会形成自我约束力,因此形成了习惯性的不以为然的浪费行为[2]。例如,多数居民在清洗水果蔬菜的过程中,会直接使用流水,洗过水果的水将会直接被流失,原本清洗水果的水是可以在利用的,但是已经流入下水道则形成废水,另外现代多数城市人群都会选择只能洗衣机,在清洗的过程中反复的进行冲水,形成严重的浪费。
2.3 缺乏正确的节水措施
随着国家对节水意识宣传的逐渐深入,部分居民已经开始提升了节水意识,但是在节水的过程中不具备有效的节水措施。多数居民的节水方向都存在偏离,例如在清洗水果的过程中减少了水资源的浪费,但是在洗澡的过程中却仍然肆意的浪费,并没有切实的实现节水效果。如此进行节水活动,不仅没有达到效果,反而会误解了对节水活动的认知。
3.1 城市生活节约用水措施
3.1.1 提升居民节水意识
开展城市生活用水节水活动,前提是要提升群众的节水意识,没有足够的认识到节约用水的重要性,会降低节水活动的实现效率[3]。提升群众的意识首先是在大方向上做到节水意识的宣传。提升居民的节水意识最有效的是用数据进行说明,多部分城市地区并没有出现水资源紧缺的现象,所以理论说明不足以使城市群众深刻的认知水资源的紧缺程度,所以水利部门可以将水资源紧缺的现象具体化形象化,例如我们现在有多少可利用的水资源,而现代城市居民人口数量有多少等,并对如此下去衍生的水资源紧缺程度进行形象化,是群众深刻的了解水资源的现状。
3.1.2 提倡节能卫生用具使用
现代社会逐步向节能型社会迈进,而市场上也逐渐的推出各种功能的节能型卫生器具,可以倡导城市居民选择节能型卫生器具。卫生用具是造成水资源浪费的一个部分,例如厨房、饮用水、洁厕、洗衣机等,传统的器具是不具备节水性能的,现代有部分卫生器具已经具备节水性能,节能型卫生器具的使用能够提升水资源的利用率,对生活用水进行一定程度的限制,实现水资源的节约使用。政府部门可以大力的倡导居民选择节能用具,积极的宣传节能用具的优势,引导居民进行选择。
3.1.3 推广节水措施
节水措施是节约用水的主要实施渠道,而这一点也是居民容易出现误区的地方,所以需要大力的推广节水措施,使群众能够通过有效的方式实施节水活动。
生活中节水属于细节的节水过程,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工程,只有在掌握了一定的节水措施的情况下,才能够实现节水效果[4]。生活中的节水措施例如,在洗米的过程中,掌握合理的洗米次数,达到了清洗的目的有不会形成过多的浪费,而洗过米的水可以留下来洗碗等。政府部门或者是相关管理部门可以开设工艺栏目,进行相关节水知识的讲解,指导居民节水的经验。但是生活用水节水始终是一项长期坚持的项目,所以主要的还是群众确保节水活动的持久性。
3.2 城市生活用水节水的具体实施途径
3.2.1 政策法规方向
对于生活用水节水的政策方向主要包括了:将节水活动提升为战略位置,加强市政的关注程度;将节水活动规划为城市规划中,加强在城市建设中实施节水活动;对城市的发展进行有效的控制,确保城市人群的增加与城市的发展不会影响到水资源的供给充足;大力支持节水技术与设备的开发,鼓励节水卫生奇迹的出售与选择。虽然关于节水的政策不能够直接实现在生活节水环节中,但是其具有行政管理的依据,相关经济、法律、技术手段的实施都需要依托于政策,所以节水政策的建立是开展城市生活用水节水的基层保障。
3.2.2 教育方向
教育方向主要的目的是是群众能够深刻的意识到水资源的危机与形成因素,对群众讲解现代水资源的危机,以及水资源危机出现的原因,并对其讲解降低水资源危机的有效行为,深化公众的水资源保护意识,提升群众的节水自觉性。开展教育方向可以通过宣传、提示、承诺等渠道实施,其中宣传可以在各大媒体中实施;提示可以在公共建设中体现警示标语,时刻提醒群众的节水意识;承诺方向可以让群众提供节约用水的保证[5]。
3.2.3 经济方向
对于生活节水的经济方向可包括:通过水资源费用方面进行激励节水,降低水资源的浪费;对不同用途的用水实施奖惩制度,深化合理用水意识。
现代水资源费用普遍较低是助长浪费行为的主要因素,由于现代水资源的资费不高,不容易引起群众的重视,而直接购买与使用设备进行中水会用相比价格更低,所以多数群众不愿意购买节水产品,基于此在开展城市用水节水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合理的经济手段进行水资源的控制,知识群众去选择节能器具,提升水资源的利用率,减少水资源浪费行为[6]。
3.2.4 技术方向
技术方向主要指的是水表、节水器具的推行,例如中水会用的推广。水表的作用是对用水进行事实的显示,对居民用水进行计算,合理的收费制度能够客观的反应群众的用水状况,提醒群众的节水意识。对符合标准的小区开始中水回用,实现污水资源化,智力水污染同时缓解水资源不足的状态,同时实现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就目前而言群众并没有想法使用中水回用措施,相关部门可以通过有效的手段改善群众的观念,同时也可以适当的做出补贴政策,推广中水回用的实施[7]。
3.3 中水回用的对策分析
中水所指的是介于给排水之间,而中水回用所指的是将小区内居民的使用废水进行集中处理,经过净化处理后,使其符合相关标准,适用于绿化、道路清洁、洁厕等,进而实现节水的目的[8]。中水回用按期用途可划分为3种处理方式:
1)将使用废水处理至引用标准,使其回归到日常使用中,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此方式可以使用在水资源过度匮乏的地区,付出成本相对较高[9]。
2)将废水处理至不可引用的标准,可用于洁厕、清洁地面等,多用于工业领域。
3)将工业废水处理至符合排放的标准。
总之,中水回用可以有效的使用到城市生活用水节水中,对小区内部用水进行在处理,实现水资源的循环使用,提升水资源的利用率[5]。
节约用水已经上升至全民关注的地位,现代水资源危机逐渐加深,如不加以制止则可能造成严重的用水危机。城市地区人口相对集中,对于水资源的使用率相对较高,而生活用水又是水资源使用的主要主体,基于此开展城市生活用水节水具有其必要的实际价值。通过上文讲述可知,开展城市生活用水节水首先要提升群众的节水意识,在此基础上引导群众选择节能型卫生用具,以及中水回用措施的选择,提升水资源的利用率,降低浪费行为的衍生。
[1]侯裕清.辽宁省水功能区水质评价[J].水利规划与设计,2016(03):11-13.
[2]王晨.保持水环境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有效运行的重要环节[J].水利技术监督,2012(05):15-17.
[3]董军.城市生活用水节水及中水回用对策研究[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4,03(09):38-39.
[4]盛晓薇,杨志华.北京市中水回用实施现状和发展前景[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1,09(01):145-147,154.
[5]高连伟,贺栋才,何俊.住宅小区中水回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1,06(08):136-137.
[6]李静,张浩,王千.塘沽地区中水回用途径分析[J].农业环境与发展,2012(03):45-48.
[7]宋丹丽,李俊,张炯,贾仁甫.扬州城市生活用水现状分析及节水对策思考[J].江苏水利,2010,07(03):41,44.
[8]李学森.凌河流域水资源现状及保护措施[J].水土保持应用技术,2015(03):36-37.
[9]李晶.大连地区农业活动面源污染与水环境状况分析[J].水土保持应用技术,2015(03):48-49.
TV213.4
B
1007-7596(2016)08-0045-03
2016-07-16
李新根(1966-),男,江西新余人,工程师,研究方向为水利工程项目施工、建设管理及监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