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牵引配合TDP照射治疗非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和调护

2016-03-12 03:44程海平
黑龙江中医药 2016年6期
关键词:脊髓型椎动脉颈椎病

程海平

(福州市中医院·350000)

颈椎牵引配合TDP照射治疗非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和调护

程海平

(福州市中医院·350000)

颈椎病 TDP 牵引 调护

颈椎病是现代人的多发病,常见病,尤其是现在低头一族的快速发展,使颈椎病的队伍也逐渐壮大,罹患本病有年轻化,低龄化的倾向。颈椎病可有不同的表现。如眩晕、疼痛、麻木、心悸、恶心、呕吐、乏力、行走无力,甚至足踩棉花感等。其症状较为复杂。一般认为与颈椎的退变、高枕、长期或长时间伏案,急慢性损伤、咽部炎症有一定的关系[1]。

根据其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可分为神经根型、椎动脉型、交感神经型、颈型、脊髓型五个症型[2]。而以神经根型最常见。颈椎病的治疗方法很多,如牵引、理疗、推拿,拔罐,针灸、中药、敷贴疗法等等。各种方法都有其一定的效果。但究其病理改变来说,主要是压迫和局部循环不好。因此我们采用最简洁的颈椎牵引配合TDP照射治疗非脊髓型颈椎病33例,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12月门诊非脊髓型颈椎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30例,其中男14人,女16人。年龄最小30岁,最大70岁,平均年龄45.5岁。病程最短3d,最长4年。X线普遍有不同程度的增生,狭窄。诊断颈型颈椎病的3例,神经根型15例,椎动脉型8例,交感神经型4例。

对照组30例,其中男18人,女12人。年龄最小25岁,最大68岁,平均年龄42岁。病程最短3d,最长5年。X线普遍有不同程度的增生,狭窄。诊断颈型颈椎病的5例,神经根型12例,椎动脉型10例,交感神经型3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颈椎退变程度上无明显差异。

1.2 诊断标准[3]

1.2.1 诊断依据 有慢性劳损或外伤史;多发生于中老年人,长期低头工作者或习惯于长时间看电视者;有颈、肩、背部疼痛,头晕头痛,颈部僵硬,上肢麻木。检查可见颈部活动功能受限,颈部肌肉紧张,病变棘突及颈椎两侧压痛,可有放射痛,患侧肩胛内上角常有压痛,可触及条索状物。部分人可有上肢肌力减弱和肌肉萎缩。臂丛牵拉试验阳性,压头试验阳性。

1.2.2 病理分型 (1)颈型:枕颈部痛,颈活动受限,颈肌僵硬,有相应的压痛点。X线片示:颈椎生理曲度在病变节段改变。(2)神经根型:颈痛伴上肢放射痛,颈后伸时加重,受压神经根皮肤节段分布区感觉减弱,腱放射异常,肌肉萎缩,肌力减弱,颈椎活动受限,臂丛牵拉试验、压头试验阳性。颈椎X光片示:椎体增生,钩椎关节增生明显,椎间隙变窄,椎间孔变小。CT可见椎体后赘生物及神经根管变窄。(3)脊髓型:早期下肢发紧,行走不稳,如履沙滩,晚期一侧下肢或四肢瘫痪,二便失禁或尿潴留。受压脊髓节段以下感觉障碍,肌张力增高,放射亢进,椎体束征阳性。X光片示:椎间隙狭窄,椎体后缘增生较严重并突入椎管。CT、MRI示:椎管变窄,椎体后缘增生物或椎间盘膨出压迫脊髓。(4)椎动脉型:头痛,眩晕,耳鸣,耳聋,视物不清,有体位性猝倒,颈椎侧弯后伸时,症状加重。X光片示:横突间距变小,钩椎关节增生。CT检查可显示左右横突孔大小不对称,一侧相对狭窄。椎动脉造影见椎动脉迂曲,变细或完全梗阻。(5)交感神经型:眼睑无力,视力模糊,瞳孔扩大,眼窝胀痛,流泪,头痛,偏头痛,头晕,枕颈痛,心动过速或过缓,心前区痛,血压增高,四肢凉或手指发红发热,一侧肢体多汗或少汗等。X光片示:钩椎增生,椎间孔变狭窄,颈椎生理曲度改变或有不同程度错位。椎动脉造影有受压现象。

1.3 纳入标准

有头晕、头疼、肩臂痛,上肢麻木,颈肩痛、心慌等症状,X片,CT有不同程度的增生,狭窄,硬膜囊受压。符合颈椎病的临床诊断,但没有双下肢无力,似踩棉花感,肢体瘫痪等脊髓型颈椎病的表现。

2 方法

实验组30例采用颈椎牵引配合TDP照射,每日一次,每次20分钟,10天为一个疗程,总共2个疗程。

对照组30例采用单纯颈椎牵引,每日一次,每次20分钟,10天为一个疗程,总共2个疗程。

(1)牵引重量要由轻到重,从2.5kg开始,视病人承受程度,逐步增加重量,不超过5kg,时间是20分钟,TDP 定时30分钟,距离颈椎15-20cm,一边牵引,一边可以左右旋转头部,这样可以起到更好的松解效果。

TDP照射时应预先加热,同时注意距离控制在合适的距离,一般以15-20cm为宜。太近容易烫伤皮肤,太远又没有热感,起不到热疗的作用。女同志要注意将头发盘起,以免烫坏头发。

(2)护理注意事项:对于椎动脉型颈椎病,旋转动作要缓慢,或者不做,以防加重病情。还有在空腹时、头晕明显时,不宜牵引,以免不适或加重病情。

对年龄大,高血压病人,要格外注意,牵引时要注意病人的反应。如果有心慌、胸闷、头痛、冷汗出,立即解除牵引。并辅以热水口服。

对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牵引时重量宜轻,一般2.5Kg即可,不宜太重,同时也不宜频繁旋转头部,以免刺激交感神经,引起不适。

3 结果

依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发布《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颈椎病的疗效评定。治愈:原有病症消失,肌力正常,颈、肢体功能恢复正常,能参加正常劳动和工作。好转:原有各症状减轻,颈、肩背疼痛减轻,颈、肢体功能改善。未愈:症状无改善。实验组30例中,显效15例,占50%,有效14例,占46.67%,无效1例,占3.33%.对照组30例中,显效3例,占10%,有效7例,占23.33%,无效66.67%。两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4 讨论

颈椎病是指由于椎间盘的退变,增生,压迫了相关重要组织,如神经、血管、而出现的症状或体征。临床上常见有头晕、头疼、肩臂痛,上肢麻木,颈肩痛、心慌,甚至下肢无力,行走不稳等不同症状,在X光片上表现为椎间隙狭窄,不同程度的增生,侧弯、甚至反弓。一般认为与颈椎的退变、高枕、长期或长时间伏案,急慢性损伤、咽部炎症有一定的关系。

4.1 牵引

颈椎病的症状较为复杂,其治疗方法也很多,如牵引、理疗、推拿,拔罐,针灸、中药、敷贴疗法、微创手术,外科手术等等。各种方法都有其一定的适应症和一定的治疗效果。但究其病理改变来说,主要是颈椎的增生狭窄,压迫了重要的组织而产生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因此,我们选择最直接的治疗,就是颈椎牵引。牵引可以很好的缓解颈椎间盘的压力,同时在牵引的同时,主动缓慢的转动头部,可以很好的改善颈椎的筋骨平衡,纠正微小的错位。

4.2 TDP

颈椎的另一个病理改变是局部的循环不好,因此我们应用TDP照射,通过、热辐射和磁疗效果,改善其循环。促进人体生物电磁能增强,推动人体经气运行,从而达到通经活络有效止痛的作用。

4.3 饮食的调护

颈椎病是一个慢性病、是退行性疾病。它常常同时伴有身体的其他慢性疾病,另外,和身体的营养状态也有密切的关系。我们经常看到有些女同志,不吃早饭,要苗条、或者减肥。少吃主食,营养不良,颈椎失其濡养,造成颈椎增生,形成颈椎病。这类颈椎病多表现为眩晕,属于椎动脉型颈椎病。颈椎病眩晕在中医来说是属本虚标实之症。其根在脾胃,本属肺脾气虚,标属痰饮、水湿。

其机理是脾胃气虚,脾不升清,脾失健运,一不能化生水谷精微,上输于肺,肺失所养,致肺气虚,而肺为水之上源,肺气虚,表现在上为肺失肃降,通调水道功能失职,水、湿、痰阻滞空窍而发为眩晕。同时,脾失健运,也不能化生水湿,致痰饮、水湿运化失常而为患。其生理过程如内经所言:“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精并行,揆度以为常也。”

所以对于这类颈椎病,日常饮食的调养就显得相当关键。提倡按照中国营养协会平衡膳食要求,一日三餐,定时定量。主食要求在250-400克。因为如果主食分量不足,就不能提供大脑和颈椎的能量,颈椎间盘及其周围韧带就会失去濡养,久而韧带松弛,造成椎间隙狭窄,失稳,造成颈椎病。在中医看来,椎间盘、韧带都属于筋。而“阳明主润宗筋,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也”。脾胃气虚,阳明气弱,气血不能很好的上荣于颈,筋脉失养,故不能维系关节稳定。另外,也要注意摄取营养价值高的食物,如豆制品、瘦肉、谷物、海带、紫菜、木耳、水果、蔬菜等达到增强体质目的。尤其应多食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新鲜的水果、蔬菜等,以增强病人免疫力和抗衰老的作用,对防止颈椎病进一步发展有益。中医认为胡桃、山萸肉,生地、黑芝麻等具有补肾髓之功,合理地少量服用可起到强壮筋骨,推迟关节退变的作用。

4.4 颈部保养

日常调养方面,颈部要注意保暖,尽量少穿低领的衣服,以免颈椎受寒。中医有“虚邪贼风,避之有时”之戒。本病年老体虚退变是根本,颈部受凉、外伤、同一姿势过久如长期枕高枕头、低头、仰头工作,另外患咽喉炎等都可诱发颈椎病,故应积极预防诱发因素,及时消除咽喉部的炎症。若为长期低头工作者,应半小时活动颈部一次,要防止突然回头或颈部用力过猛,平时乘车不要打嗑睡,防止急刹车时引起颈部挥鞭伤。

[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86.

(2017-01-23 收稿)

猜你喜欢
脊髓型椎动脉颈椎病
中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探究
游泳 赶走颈椎病
超声诊断右侧椎动脉罕见变异1例
颈椎病的简便贴敷疗法
颈椎前后路联合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效果观察
颈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与颈后路椎板切除减压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对比研究
脊髓型颈椎病前路减压融合术的预后因素分析
防跌倒警示牌在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中的应用
推拿配合热敷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89例
三针刺配合直旋扳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11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