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拓 于 梅 冯晓轩
(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哈尔滨 150036)
高尿酸血症的中医治疗进展
张 拓 于 梅 冯晓轩
(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哈尔滨 150036)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善,高尿酸血症已日益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中医在治疗本病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本文就近几年中医对于高尿酸血症的认识与治疗方面进行总结与阐述。
高尿酸血症 中医 认识 治疗 综述
高尿酸血症是嘌呤代谢障碍引起的代谢性疾病,是血液中的尿酸浓度超出正常范围的一种机体状态。若机体长期处于高尿酸血症状态,则代谢产生的尿酸很容易超过其溶解度而以结晶的形式析出,从而导致痛风及一系列与代谢相关的并发症[1]。临床上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前者多由先天性嘌呤代谢异常所致,常与肥胖、糖脂代谢紊乱、高血压、动脉硬化和冠心病等聚集发生,后者则由某些系统性疾病或者药物引起[2]。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饮食结构也发生很大变化,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
随着我国中医事业的发展,中医药在治疗高尿酸血症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优势,中医从整体观念出发,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审症求因,辨证论治,中药在降低血尿酸以及预防痛风发生方面疗效确切,副作用小,因而越来越被大众所接受和认可。本文旨在阐述中医对高尿酸血症疾病的认识、辨证论治以及中药治疗本病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单纯的高尿酸血症,若无临床症状,中医将其归属于“未病”范畴。由于部分高尿酸患者可转化为痛风,中医早期的文献将其归属“痹症”“历节”“痛风”等疾病范畴[3]。如《素问痹论》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4]。元·朱丹溪《格致余论》:“痛风者,大率因血受热,己自沸腾,其后或涉冷水,或立湿地,或扇风取凉,或卧地当风,寒凉外搏,热血得寒,寒浊凝涩,所以作痛,夜则痛甚,行于阴也。治法以辛热之剂”[5]。汉·张仲景《金匮要略》:“历节疼,不可屈伸,此皆饮酒汗出当风所致”[6]。
倪青等[7]认为禀赋不足、饮食不节是共同发病基础,脾肾不足、湿热内生是重要的发病机制,湿热痰浊瘀血痹阻脉络是关键病理环节,病位在肾,与肝脾等脏密切相关。朱良春老先生从病机考虑,冠其名为浊瘀痹,因此病非风邪作祟,亦非外感寒湿,皆浊瘀内阻使然[8]。钱玉中等[9]亦认为浊瘀
的发生发展在本病病机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本病患者嗜食膏粱厚味,久则损伤脾胃,酿湿生浊。湿浊日久,或瘀阻血脉,或留滞经脉关节,导致本病及痛风的发生。
总之,高尿酸血症的中医病机特点为虚不离脾肾、实不离痰、湿、瘀、热交阻,属于本虚标实之症。
倪青等[10]将本病分四型:(1)湿热蕴结证,治以清热利湿、活血通络,方用四妙散合当归拈痛汤加减;(2)瘀热阻滞证,治以散瘀清热止痛,方用桃红四物汤加减;(3)痰浊阻滞证,治以化痰祛瘀软坚通络,方用六君子汤加减;(4)肝肾阴虚证,治以补益肝肾强健筋骨,方用独活寄生汤加减。
廖军[11]将本病患者辩证分型为痰浊内阻和湿热蕴结型,共治疗100例,痰浊内阻型用渗湿化痰法治疗,方以茯苓、猪苓、白术、苍术、厚朴、陈皮、泽泻、桂枝、土茯苓、萆薢、甘草;湿热蕴结型用清热利湿法治疗,方以薏苡仁、车前子、黄柏、苍术、土茯苓、鱼腥草、蚕沙、山慈菇、甘草。连续用药4周,结果与治疗前对比,治疗后患者血尿酸水平明显下降。
详见下表[12-18]:
中药或中药提取物 药理作用葛根通过抑制黄嘌呤氧化酶活性抑制尿酸的生成,并增加尿酸在尿液中的溶解度,保持一定的排泄量,从而抑制血尿酸水平升高益母草 显著下调肾脏尿酸盐转运体,上调有机阳离子转运体的表达,从而促进肾脏尿酸排泄车前子 能抑制嘌呤酶,降低血尿酸浓度及尿中尿酸排泄量粉萆薢 对高尿酸有显著清除作用,可降低血清中尿酸含量大黄 通过竞争性抑制黄嘌呤氧化酶影响尿酸的形成丹参酮 可通过促进尿酸排泄显著降低尿酸水平月腺大戟 显著降低血尿酸及肝脏中黄嘌呤氧化酶活性
详见下表[19-23]:
药物 组成 作用结果金匮肾气丸 地黄、山药、酒萸肉、茯苓、泽泻、丹皮、桂枝、附子等降低血尿酸水平、良性调节性激素平衡尿毒清颗粒 大黄、黄芪、桑白皮、苦参、茯苓、白芍、制何首乌等可以清除毒素、增加尿酸排泄而降低血尿酸复方丹参滴丸 丹参、三七、冰片 降低血尿酸水平,提升血清一氧化氮水平复方土茯苓颗粒 土茯苓、牛膝等 降低血尿酸水平,保护尿酸造成的肾脏损伤当归拈痛丸 茵陈、白术、党参、苦参、 能显著降低血清中黄嘌呤氧化酶水平
嘉士健等[24]予针灸配合加味四妙散治疗高尿酸血症48例,取脾腧、肾腧、大肠腧、三阴交、足三里、上巨虚、曲泉、关元、中脘、曲池、合谷、复溜、太冲、三阴交等,交替取穴。30min后艾灸关元、气海处,每日1次,6次为一疗程,配合口服加味四妙散20剂,结果治疗总有效率93.8%。
李东云等[25]予中药灌肠(药物组成:大黄、煅龙骨、煅牡蛎、炒川牛膝、益母草、蒲公英、牡丹皮、赤芍、丹参)治疗37例高尿酸血症患者,结果总有效率为89.2%,说明中药灌肠对高尿酸血症患者促进尿酸排泄有一定作用。
中药足浴法[26]:将足浴药液倒入足浴器中,保持40℃足量热水没过膝关节40min左右,使患者出微汗为度,具有化瘀通络、止痛、利水消肿、降低血尿酸等作用。
综上所述,中医本着治未病的原则,在治疗高尿酸血症方面具备自身独特的优势,无论是内治法还是外治法,均具有副作用小,疗效确切、持久的特点,值得今后持续发展与推广,然中医也有其不足之处,如临床上治疗该病的选方及运用上,缺乏相应的实验研究,一些方药的作用机制尚不明确,故欠缺科学性及可行性,需待今后得以完善和改进。
[1] 杨金辉,张定堃,等.高尿酸血症研究综述[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12,(06):83-86.
[2] 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830
[3] 朱春胜,张冰,等.中医药治疗高尿酸血症的研究进展[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5,(12):4374-4376
[4] 张仲景,田代华整理.黄帝内经素问[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85
[5] 朱震亨,刘更生点校.格致余论[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14.
[6] 张仲景,范永升,姜德友主编.金匮要略[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3:69
[7] 倪青,孟祥.高尿酸血症和痛风中医认识与治疗[J].北京中医药,2016,(06):529-535.
[8] 田华,顾冬梅.朱良春教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经验介绍[J].新中医,2010,42(9):132
[9]钱玉中,李娜,等.高尿酸血症中医病名及病因病机探讨[J].2013,19(1):111-112
[10]倪青,孟祥.高尿酸血症和痛风中医认识与治疗[J].北京中医药,2016,(06):529-535.
[11]廖军.中医分型治疗高尿酸血症100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17):34-36.
[12]史珅,张荣涛,等.葛根提取物对高尿酸血症大鼠血尿酸的影响[J].食品科技,2014,(02):216-220.
[13]闫曼,安雅婷,等.益母草提取物对大鼠高尿酸血症的调控作用[J].中国中药杂志,2014,(24):4856-4859.
[14]曾金祥,毕莹,等.车前子提取物部位群抗痛风的作用[J].中国实验方剂学志,2015,(08):132-135.
[15]费洪荣,毛幼桦,等.粉萆薢降尿酸作用研究[J].医药导报,2007,(11):1270-1272.
[16]李俊,胡家才.大黄对尿酸性肾病大鼠肾脏CTGF和HGF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0,(09):761-764+847.
[17]刘艳,孟兆青,张春凤,杨中林.丹参降尿酸作用初步实验研究[J].海峡药学,2013,(01):27-29.
[18]徐娇,易立涛,等.月腺大戟乙醇提取物的抗痛风活性研究[J].中药材,2014,(02):315-317.
[19]杨崇青,杨锡燕,林刚.金匮肾气丸对中老年男性原发性高尿酸血症血尿酸及性激素的影响[J].天津中医药,2010,(04):286-287.
[20]韦喆,韦文合.尿毒清颗粒治疗高尿酸血症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0,(08):730-731.
[21]柳高,朱平.复方丹参滴丸降低尿酸和内皮保护作用动物实验研究[J].解放军医学院学报,2013,(04):399-401+404.
[22]王天,孙维峰.复方土茯苓颗粒对高尿酸血症肾病模型小鼠肾功能及IL-1β,IL-6表达的影响[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2,(16):191-194.
[23]王强,孟建国,等.当归拈痛汤及其拆方对实验性尿酸血症小鼠血尿酸的影响[J].现代中医药,2010,(02):61-62.
[24]嘉士健,雷行华,廖建坤.针灸结合中药治疗高尿酸血症48例[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4,(10):935.
[25]李东云,吴洋,张巍琼,等.灌肠法促进高尿酸血症血尿酸排泄37例临床观察[J].医药前沿,2014,14:229-229.
[26]杨威严,史耀勋.中药足浴法治疗高尿酸血症肾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J].中国民间疗法,2012,(04):21-22.
(2017-03-13 收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