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高职一体化院校校企合作教育的实践

2016-03-12 02:17梧州职业学院黄宇云
中国商论 2016年22期
关键词:工学课程体系校企

梧州职业学院 黄宇云

浅析中高职一体化院校校企合作教育的实践

梧州职业学院 黄宇云

在中高职一体化院校的发展过程中,“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教育模式已经成为重要的发展方向,而且也获得了中高职一体化院校全体人员的一致认可。本文通过分析中高职一体化院校“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教育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对中高职一体化院校“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教育实践进行了详细研究,希望能够实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在中高职一体化院校中的持续发展。

中高职一体化院校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 教育实践

随着近几年教育事业的发展,“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教育模式已经成为中高职一体化院校重要的发展方向。怎样才能实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教育模式的良好开展,实现综合人才的培养,是中高职一体化院校全体教育人员应该重点关注的问题,这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满足社会需求等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教育模式不仅关系到学校的发展,对企业、政府以及行业的发展也非常重要,基于此,本文对中高职一体化院校“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教育模式的实践开展进行了详细分析,希望能够实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教育模式持续发展。

1 中高职一体化院校“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

1.1 企业缺乏对校企合作的重视

对于很多中高职一体化院校来说,他们认为“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教育形式不能成功地吸引企业,导致该项教育工程出现一头热的现象,而有的企业认为“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对企业本身来说是一种负担,阻碍了企业经济的发展。虽然有一些企业碍于情面接受了“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提议,但是最终还是不能顺利的实施该项教育工程,存在非常严重的形式化现象,由此可见“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效果不是特别好。

1.2 企业所提供的实习岗位专业性有所欠缺

在开展“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教育实践时,中高职一体化院校的学生都希望在企业的实际岗位上不断学习,充实自己,进而学到更加专业的实践知识。但是,在实际“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实施过程中,企业所提供的实习岗位都是技术含量比较低、只能起辅助作用的岗位,缺乏一定的专业性,所以说,不能很好地提升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1]。另外,还有一些企业为学生提供的岗位和学生的专业完全不对口,根本起不到提升学生专业技能的作用。

1.3 对学生实践经验的传授不够注重

在开展“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教育工程时,学生到企业中实习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他们要在实习岗位上不断锻炼自己,向企业的老员工进行学习。但是,大部分学生认为在实习时师傅没有认真传授各方面的经验,对学生的实践学习不够重视,导致学生觉得实习没有太大的作用,不能将“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1.4 缺少政府等相关部门的支持

在设置“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教育模式时,我国政府没有针对企业和中高职一体化院校制定出相应的政策法规,导致缺少政府以及相关部门的支持,在这种情况下“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教育模式就会变得形式化,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非常不利。

2 中高职一体化院校“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教育的实践开展

2.1 加强与企业的全面合作

中高职一体化院校在开展“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教育实践时,一定要积极适应企业需求,在企业享受学校优秀资源时鼓励其加入到学生的改革过程中。校企合作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将企业引进学校,学校提供场地和专业设备,而企业提供专业的人才[2]。在企业进入学校之后,培训基地以及设备的运行、维修以及维护等费用全部由企业承担,而且还要无偿地对学生进行实践内容的指导。在这个过程中,企业所承担的费用成本大约占据总成本的50%左右,进而实现了校企合作培养综合型人才的目标。另外,企业还可以在学校内建立员工的培训基地以及项目研发中心等,而学校可以将企业当作培养实践型人才的基地以及学生的就业基地,从而真正实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教育模式的开展。

2.2 建立“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课程体系

要想在中高职一体化院校中开展“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教育工程,一定要重视课程体系的建立,只有将各项培养方案落实到实际的课程中,才能真正实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教育模式。教师在开展“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教学时,要平衡好实训和车间中的教学内容,建立有效的课程体系,由于受到企业生产环境和工作氛围的影响,使课程体系的建立变得更加容易。中高职一体化院校可以在企业实际生产活动和岗位职能的基础上,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职业道德思想观念以及持续发展能力出发,将岗位职业能力的标准当作课程的核心内容,在与企业合作的同时研发出大量职业特点明确、以项目主导为主要内容的实践教材,从而建立以岗位职业能力标准以及工作过程为引导的课程体系,实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教育工程的顺利进行。

2.3 建立一支优秀的双师结构教学队伍

在中高职一体化院校中实施“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教育模式时,一支优秀的双师结构教学队伍的建立非常重要,只有创建了优秀的教学队伍,才能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因此,中高职一体化院校可以建立相应的政策,鼓励教师到企业中进行实践顶岗,以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另外,还可以在企业中聘请大量的专业技术人员到学校进行理论知识的培训和生产流程培训,并且还要对学生的实训进行指导,进而切实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理论能力[3]。再有,中高职一体化院校还应该分配好专业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的职责,一些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最好由本校教师完成,而一些实训和实践课程可以由企业工作人员代替,从而建立一支优秀的双师结构的教学队伍,真正实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

2.4 创建“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运行机制

在创建“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运行机制时,可以重点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创建运行保障系统。中高职一体化院校在开展“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时,一定要在政府的支持和引导下进行,政府应该建立一系列的政策法规,鼓励企业参与到学校的改革发展中,使企业加强和学校合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另外,还可以建立政校行企联合合作的方式,也就是由政府主导、行业引导、学校主体、企业参与的方式,从而实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良好运行。其次,创建实践操作系统。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实践开展中,学校和企业合作培养人才的操作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顶岗实习环节,由于该项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一定要企业和学校共同参加,因此,必须要创建具体的实践操作系统,促进“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良好运行。

3 结语

综上所述,在中高职一体化院校中开展“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教育模式,不仅能够提高院校的教学质量,加强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还能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综合型人才,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因此,中高职一体化院校一定要对“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教学模式的开展引起重视,创建其运行机制,加强和企业之间的合作,建立“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课程体系以及双师型的教学队伍,进而实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教育模式在中高职一体化院校中的持续发展。

[1] 刘紫婷.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建设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10(01).

[2] 丁金昌.高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办学模式的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06).

[3] 周敏,张俐娟.关于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2014(03).

F279.2

A

2096-0298(2016)08(a)-186-02

猜你喜欢
工学课程体系校企
盐工学人
——宋辉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2021DMP大湾区工学博览会
感性工学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现代学徒制下的工学情景教学探索与实践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