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凤英+李敏
【目标呈现】
知识与技能:知道课文哪些地方写出桂花带给“我”的快乐;理解文本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过程与方法:理解课文内容,分清文章的主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体验“摇花乐”和母亲对故乡桂花的怀念。
【教材分析】《桂花雨》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月是故乡明》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课文通过“我”对有关童年小事的回忆及母亲的话表现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教法学法】读中悟情、评价鼓励、读写结合、小组合作。
【学情分析】学生以前曾经学过许多思乡的课文,加上学校有许多桂花树,大家对桂花树比较了解,桂花的香气、摇花的乐趣在平时就已经深有体会,但对“桂花的香气”带来的快乐理解起来却有一定的难度。
【教学准备】有关课文内容的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1.课前热课(3分钟)
师:同学们,闭上眼睛用你们的鼻子来感觉,最近几天校园里有没有闻到什么?(生介绍桂花)
评价:你观察得可真仔细呀!真是个细心的孩子!
师:桂花大家都见过,有没有谁见过桂花雨?今天我们就随着作家琦君的脚步一起去欣赏美丽的桂花雨。
【反思】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让学生闭着眼睛用鼻子闻,从而引出桂花,再引出桂花雨。
2.认定目标(1分钟)
生自读连接语,知道本节课的任务。
3.尝试达标(3分钟)
快速浏览文本,讨论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4.导学达标( 25分钟)
(1)体会“摇花乐” (6分钟)。
师:请同学们读课文,思考桂花给“我”带来了哪些快乐?(生自读课文思考)
师:读文用“ ”画出体现“摇花乐”的句子。
课件出示:这下我可乐了……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采用做动作、填一填、读一读的方式体会“我”的快乐)
师:此时此刻,你就站在这棵桂花树下,桂花纷纷落下来,像什么?谁来填一填,读一读?
课件出示句式:桂花纷纷落下来,像 ,落得我满头满身,我就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师:你还会怎样喊?加上动作就更棒了。
课件出示句式:桂花纷纷落下来,落得我满头满身,我就 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反思】我紧扣文中句子,引导学生体会“我”想要摇花的焦急心情,抓住摇桂花的动作及喊声来进一步感受摇的快乐,并设计练习题来深化感受。
(2)品读桂花香(9分钟)。
师:摇花带给“我”无穷的快乐,留在“我”脑海中的除了摇花乐还有桂花的香气。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找出描写家乡桂花香的句子读一读。
出示句子:“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生品读 “浸”,品读 “全年”,品读“整个村子”)
【反思】我设定了一个问题“找描写家乡桂花香的句子”,学生找出以后,我紧扣“浸”“全年”“整个村子”让学生体会思乡情。
(3)闻花香悟思乡(10分钟)。
师:桂花已经是“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当“我”念中学时到杭州,杭州有一处小山,全是桂花树,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爱桂花的“我”总要给同样爱桂花的母亲捧上一大袋……
多媒体出示:“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生抓住课文中相关句子展开辩论。
师总结:家乡的桂花是母亲生活乃至生命的一部分,桂花没有不同,不同的是母亲不用嗅觉而是用情感体味它,所以母亲会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板书)
故乡的桂花雨,给大家带来了快乐,是母亲珍爱的。现在,我们来到了作者母亲的身边,想象一下,假如,我对她
说:①这里的水真甜,她会说: 。
②这里的橘子真红,她会说: 。③这里的人真好,她会说: 。④十多年后,作者来到了国外定居,她打电话给母亲说:“国外的生活真好呀!”母亲一定会说: 。
模仿句子“ 还是故乡的 ”再写两三句。(生写师巡视)
总结:他乡的山,他乡的水,再美,也美不过家乡的山水。这就是乡愁,这就是思乡情。
【反思】学生读,并展开辩论,从而进行说话训练,引出思乡情。回顾板书让学生明白,思乡情是通过回忆两件小事及母亲的话表现出的。
5.检测达标(8分钟)
(1)读一读琦君的《桂花雨》原文,体会体会。
(2)摘抄并背诵与桂花有关诗句。
(3)小练笔:说一说家乡你最喜欢的一种植物。
【反思】让学生对课内知识进行内化,课外练笔提升习作能力。
6.板书设计
(板书略)
【反思】板书突出教学重难点,新颖而醒目。
(作者单位:湖北省南漳县九集镇涌泉完全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