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模式和健康体适能模式的对比分析

2016-03-12 08:16
运动 2016年23期
关键词:普通高校教学活动教学模式

李 瑛

(山西财经大学体育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6)

理论与方法探索

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模式和健康体适能模式的对比分析

李 瑛

(山西财经大学体育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6)

高校体育教育是教育事业中的一部分,它所连接的学科范围非常广。因此,需要一个符合教学特点的中间环节加以联系,教学模式是其中的一种较为有效的环节。教学模式的组成有设计、组织及进行调控的一套体系,它的建成主要依靠成功的理论作为工作指导,又将指导应用在实际的体育教学过程中,进而丰富体育教学的理论。本文通过介绍普通高校体育教育模式的内容和特点,分别列出了构成体育教育模式的因素,与健康体适能模式进行了一个对比,希望对日后的体育教学模式改革提供一些依据。

高校;体育教学模式;健康体适能模式

大学生是国家的希望,是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然而,根据现阶段大学生体质测试报告结果可知,大学生整体的身体素质已经出现下滑的情况。其中,运动能力、灵敏性、力量或者耐力下滑明显,而一旦学生身体素质不断下降,就大大增加了其自身患病的几率。而健康体适能模式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如身体力量、心肺能力等。如何在高校的体育教学中合理引进健康体适能教学模式,进而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及学习能力,就成为高校要解决的切实问题,以期通过这一模式的训练方法,达到提高大学生身体机能、增强体质的目的。

1 高校教学模式的含义及特点

1.1 教学模式的含义

教学模式的含义在国内和国外的看法是不同的。西方国家普遍认为,教学模式的组成部分是课程、课业及教材的选用、教师的相应活动等。而我国的教学模式定义则是反映特定教学轮廓及教学活动,为了保持某种教学任务而组成的活动。除此之外,从教学模式来说,需要根据实际的高校教学来进行制订,并按照相应的特点进行整合,做出准确的结论及定义。体育教学跟其他的理论相比较,其中至少存在4个因素,主要是由教学活动、教学规律、教师的教学特点加之教学环境来形成的。有机地将以上因素组合起来,才能够制订出符合时代要求及教学现状的体育教学模式。

1.2 教学模式的特点

1.2.1 独特性 每一种教学模式想要表达的思想及目标都是独一无二的,其环境特点及教学对象的范围也是不同的。因此,选择教学模式的过程中,不能盲目地照搬别人的教学模式,导致教学效率降低,另外需要制订出与自身高校体育发展现状的教学模式,才能够更好地展开教学,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体质,提高其竞争力。

1.2.2 操作性 教学模式制订之后,需要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如果制订相应的模式之后仍然不能将理论付诸实践,那一切将是虚幻的、没有意义的。

1.2.3 开放性 体育教学模式是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完善的,它需要随时能够融合新的教学方法及手段。就体育教学的对象而言,其群体的差异性较大,无论是哪一种教育模式,都不是能够适应全部学校的。

2 普通高校体育教育模式的构成

高校体育教学这一活动是存在于时间和空间过程中的,它在空间上主要体现在教学理论及教学目标上,学生和教师的教学互动也算在内;所谓的时间要素是课程安排及学生的教学活动,基于此普通高校的体育教学模式一般分为以下5方面。

第一,涵盖教学思想及教学理论。体育教学理论是高校进行体育教学的重要指导依据,它通过和高校的教学思想相结合,进而形成了学校的教学基础。同时,它还是普通高校建立教学模式的源泉,也能够让教师及学生更加深入了解到此模式是如何产生的。高校进行体育教学,若没有明确体育教学理论作为指导,则无法有效开展教学活动。此外,每一次教学活动的展开都是要根据本身的教学活动,而体育教学的规律变化也是随着认识高度不同而变化的,校内的教学大纲也必须与教学规律相符合,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第二,操作程序。体育教学活动最明显的特点是教学的空间相对比较大,然而,它又有比较大的教学难点,即教学组织要求高。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学到基础的体育知识,还要让学生得到相应的锻炼,以达到提高学生体质的目的。总而言之,教学操作程序对体育课堂组织效率及教学质量都有重要的影响。

第三,教学环境。在进行体育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有相应的实施条件,在这一模式的影响下,其外部环境的品质将直接影响教学实质功能的发挥。如果没有合适的教学环境,也就意味着教学质量得不到保障,体育教学模式也形同虚设。因此,良好的教学条件是发挥其功能的重要保证。

第四,师生扮演角色。体育教学属于开放的教学,学生和教师在教学操作过程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其中较为明显的是师生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所占的地位。目前,传统教学模式受到了主体教育的影响,它已经不能够满足现代体育教学的发展趋势,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创造性及自主性等方面已经成为人们讨论的主要问题,也逐渐成为了体育教育模式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第五,成果评价。每一种模式都有不同的成果评价体系,因为在实际的教学体系中,教学思想及教学目标都会有所不同,评价成果也不会相同。因此,必须把握好体育教学模式中的相关目标及思想,切忌利用同一种评价体系来进行教学效果的评价。

3 未引进健康体适能模式时高校学生的现状

3.1 大学生体质不断下滑

对于以上做法,建议不考虑对温度监测以及阀门的监控,但建议保留风机盘管运行状态监视功能。从设计合理性的角度来说,某一机电设备既然有控制功能,就应该对其进行监视,实时了解运行状态,有监有控更合理,这也符合楼控系统设置的初衷。之所以认同这种做法,主要是考虑了以下因素:

把“大学生体质”这一词进行搜索时,弹出的最多是下滑、体质弱等字眼。而大学生作为社会未来的发展力量,身体素质的下降将直接影响其发展,无法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人才。在现代,由于城乡差距的存在,体育教育在城乡间的差距更加明显,主要的表现便是城市男生比乡村男生的体质下降程度更深,不利于其拥有强健的体魄,更加导致体育教育陷入低靡。

3.2 课程设置不合理

在我国,大多数高校体育课程的设置不够合理。绝大部分是一年级作为基础课程的学习,二年级则变为选修课程,三四年级后基本上没有开设体育课程。在一二年级阶段开设的体育课基本上是1周1次,无法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加之学生在上课过程中经常逃课,导致高校设置的公共体育课形同摆设,没有任何意义。高校的体育课并不能体现出高校的教学内涵,并且学校设置的相应课程比较少,无法进行正常的体育教学活动,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也忽略了“锻炼”的重要性,仅仅是在教授体育课,不利于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教学意识。

3.3 健康意识淡薄

处在高校的大学生年龄段在20~23岁,正是处在身体发育的阶段,学生身体的骨骼、心血管系统等逐渐已发育完善,进入了一个比较成熟稳定的时期。而身体的各项机能都能够渐渐适应外界环境的发展及变化,并且趋于成熟,在此期间,学生自身的免疫力及抵抗能力比较高。因此,患病的几率比较低,学生对这类问题的重视度不够高,导致学生身体健康状况不佳。

3.4 生活方式不合理

人们的行为及生活方式都与健康有密切的关系,怎样培育好的行为和生活已经成为健康生活促进的途径之一。经过实践表明,有不良行为及生活方式的人,如酗酒、生活不规律等是导致慢性疾病频发及意外伤害发生的重要原因。而现今大学生出现暴饮暴食、缺乏运动的现象越来越严重,由此引发的一系列健康状况也越来越多,学生的体质呈逐年下降的趋势。

4 健康体适能模式引进高校教学的重要性

第一,满足学生的身心发展。现今社会需要的人才是多样化的,进而,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从单一转化成为一专多能的需求模式。在进入社会前,大学生应具有良好的素质及心理状态,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而健康体适能教育模式是一种健康运动理念,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同时,培养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这种教学模式,在提高学生身体机能的过程中也锻炼了学生的心理素质,也是高校的体育教学成效明显提高。

第二,体育文化从广义上来讲,主要指体育运动自身的内容、并且以体育运动为核心,形成物质及精神文明的综合体。从狭义来讲是指体育运动其中一方面所包含的文明因素。而高校是进行文化传承的殿堂场所,集聚了各种文化,通过进行体育教育的方式来进行传承,继而培养大学生的兴趣及爱好,并且为学生的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三,把原来的“被动运动”转变为“主动运动”,经过实践调查可知,大学生的体育公共选修课程过少。对专业课及公共课都提不起兴趣,仅仅被动参与到运动中,达不到原有的锻炼成效。而健康体适能通过培养学生锻炼的理念,继而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使其自觉地参与到运动中来。与此同时,把健康理念传递给其他的人,从而实现全民健身。

5 结束语

高校体育教学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进而增强学生的竞争力。以往的高校教学模式过于陈旧、死板,并且不能够及时更新教学思想,使体育教学无法提高到另一个层次中来,通过健康体适能模式在高校的应用过程可以得知,要想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必须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引进新的教学方法,以促进高校体育健康持续发展下去。

[ 1 ]李文忠.体适能与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J ].当代体育科技,2014(1):53-54.

[ 2 ]黄学诚,叶蓁,邓伟,等.普通高校体育与健康课程能级结构式育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 J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5):329-330.

[ 3 ]刘学奎.普通高校快乐体育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 J ].高师理科学刊,2012(1):113-115.

[ 4 ]李婷婷.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的探析[ J ].才智,2011(5):260.

[ 5 ]吴素芬.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引入拓展训练研究[ J ].科技信息,2010(27):140-141.

[ 6 ]董黎.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与体育教学改革研究[ J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4):154-157.

[ 7 ]张宇峰,张伟东,唐振宇,等.普通高校体育课“课内外一体化”俱乐部教学模式实证研究[ J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3(4):66-70.

[ 8 ]马军.山西省普通高校开设定向运动课程的可行性研究[ D ].太原:山西大学,2010.

G807.4

A

1674-151X(2016)12-087-02

10.3969/j.issn.1674-151x.2016.23.044

投稿日期:2016-10-20

山西财经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课题编号:2014239)。

李瑛(1982—)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体育教育。

猜你喜欢
普通高校教学活动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2018年—2020年部分普通高校(本科)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不含2C)
幼儿园数学教学活动有效性探究
关于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游戏化的思考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我省近两年普通高校专升本选拔考试第二批招生院校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对比
2019年山西省普通高校专升本考生体格检查表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