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晓红
(吉首大学体育科学学院,湖南 吉首 416000)
简析高校体育文化人的核心竞争力培养
朱晓红
(吉首大学体育科学学院,湖南 吉首 416000)
本文将目前高校体育文化人的核心竞争力要素调查分析出发,浅谈了加强高校体育文化人核心竞争力培养的对策和建议,切实创新高校体育教学机制,加强高校体育文化建设,坚持以素质教育为导向,通过高校校园文化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与综合素质,加强高校校园文化的继承、传播和创造,建立健全以体育文化为中心的核心竞争体系,促使高校学生形成德才兼备、知行合一的复合型人才,以强有力的竞争力优势促使高校与社会形成文化传承的态势,从而切实满足时代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
体育文化;人才培养模式;核心竞争力
高校体育文化,通过高校教学、比赛、课外活动等内容形式,以素质教育为导向,有利于加强高校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在高校体育文化人的核心竞争力培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加强高校人才核心竞争力的培养,一方面,以良好的品德素质和文明建设与社会需求有机结合,加强高等学校教育教学的改革,建立健全体育教学机制,以核心竞争力为中心加强高校人才培养、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完善有效的学校评价制度下,引导社会和高校加强对人才培养的评价,在密切关注教育教学活动的同时,提高整体毕业生质量,促使高校群体学生很好地适应国家、社会、市场的需求;另一方面,以整体化和系统化为导向,明确制定高校专业培养目标,以社会就业要求为基础引导高校体育文化充分发挥作用,积极采取各种措施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与培养目标的适应程度,从而以核心竞争力为基础,加强高校人才培养,充分尊重教育规律,切实实现高校体育文化人的核心竞争力优势目标。
1.1 通过社会人才需求和用人市场相关调查显示,社会企业和用人单位最看重高校学生的素质包括爱岗敬业精神、团结合作精神、政治素质、身体健康、吃苦耐劳等优秀品质,与此同时,也十分注重所招聘员工的独立工作能力、实践动手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与人际交往能力等。
1.2 深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国大部分高校忽略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了高校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与社会就业要求的满足程度,因此,必须坚持以素质教育为核心,引入良好的素质教育体系,加强高校体育文化人核心竞争力要素的调查分析,有针对性地加强高校体育文化建设,从良好的体育文化氛围中,激发高校学生参与一切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体育文化的渲染中树立全面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建立高校学生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切实建立健全社会需求创新型人才素质结构。
1.3 在完善的知识结构引导下,形成综合素质的基础层、中间层、发展层和最高层,从而,在高校体育文化作用下,以人的核心竞争力培养为突破口,借助外在力量,激发高校学生自身潜在能力,最终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树立全面积极的态度、具备良好的工作能力与综合素质竞争力,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切实满足就业需求。
2.1 将高校体育文化建设与人才培养有机结合
必须将高校体育文化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有机结合,将教学、活动与全面发展等特点集于一体,建立良好的高校体育文化,通过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切实加强人才核心竞争力的培养。一方面,必须加强素质教育与体育文化的引导作用,促使高校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积极拓宽相应的知识领域,在一定的理论基础下掌握扎实的专业技术,从而通过体育文化引导高校加强人才培养,在认真学习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知识的基础上,熟练掌握工具应用类知识,从而为理解和学习体育教育科学、体育社会科学等知识提供动力,从而在知识交叉、融合和运用的基础上加强高校人才个人素质的培养;另一方面,引导高校学生淡化专业界限,,积极拓宽专业知识面和专业方向,在高校体育文化的引领下促使学生专业向多元化化方向发展,从而通过具体的社会核心竞争力培养,切实实现人才复合型培养模式。在提高具有创新思维的体育教育人才时,促使其在高校体育教学、训练、锻炼和竞赛等中积极参与科学研究,促使人才培养从传统单一的模式中解脱出来,从而为社会发展提高更有优势和竞争力的人才。
2.2 充分尊重体育文化发展规律、引导学生全面提高综合素质
加强高校体育文化建设,以良好的校园文化为导向,充分尊重体育文化的发展规律,从而引导学生全面提高综合素质,提高其与社会发展的需求。首先,必须注重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与心理素质的培养,在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作用下,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各项活动建设,将学生核心竞争力培养纳入到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可持续发展研究任务中来,切实加强高校学生爱岗敬业精神、求真务实精神与与积极进去精神的培养,引导高校学生树立主人翁的意识,以积极全面的态度参与体育文化建设,从而提高自身职业道德与修养,加强对体育文化建设事业的热爱,在牢固的专业思想下切实加强自身对思想政治内涵的认识,最终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素质;其次,加强高校学生心理素质的重点培养,以良好的身心健康状况引导学生实现个性发展和团结协作,从而具有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在工作和学习上切实实现合作精神的培养,提高自身核心素质的培养、切实适应社会的激烈竞争;最后,必须树立全面的改革创新意识,在健全的体育文化体系中树立竞争超前意识,切实从实践活动中加强对新信息、新知识的接受能与培养,从而以社会发展为背景努力学习文化知识和课外知识,实现提高其科学思维能力与终身学习的能力,在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引领下,勇于探索,寻找到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优势,为自身、高校以及社会切实做出贡献。
2.3 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积极加强高校学生适应能力的培养
通过高校体育文化加强高校学生人才核心竞争力的培养,主要是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积极加强高校学生适应能力的培养。一方面,主要是通过体育文化活动引导学生激发参与各项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在活动中加强高校学生对新环境与新生活的适应能力,促使高校学生在掌握基本能力与相应专业能力的基础上,提高对社会需要的适应层面,在体育教育文化中建立较强的专业学习能力,切实加强文化课学习与课外活动的有机结合,通过体育文化的熏陶加强学生基本能力的掌握,促使高校学生在活动中具备良好的思维与语言表达能力,在竞赛形式中加强自身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从而具备良好的科学研究能力与自学提高能力,最终实现高校学生综合创新能力、知识交叉与综合运用能力、竞赛组织与现代化能力、管理与指导能力以及思想教育能力等方面的提高,促使高校学生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以核心竞争力优势立于不败之地;另一方面,引导高校学生拓宽专业方向的同时,以素质教育为核心充分尊重社会发展基本规律,以较高的文化教学起点为基础,切实提高高校学生综合能力程度,在具体的指导思想下促使高校将知识传授与人才培养、将文化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将课堂教学与校园文化素质教育有机结合,从而丰富和更新高校体育文化内容的新思路,正确处理文化学习和个人素质的培养关系,切实提高高校学生自身适应能力。
2.4 以现代科学文化知识为基础加强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
加强高校体育文化人的核心竞争力研究,必须坚持以现代科学文化知识为基础,切实加强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首先,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要求,加强高校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深入改革,在文化建设的引领下,引入大量现代科学知识,切实改革高校文化课与体育课教学方法和手段,综合运用启发式、讨论式、实践式等各种方法,实现高校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的培养,为核心竞争力培养提供保证,以课堂教学和文化建设为中心加强高校学生人才培养模式向多形式、多层次的现代化方向转变,从而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方向积极采取各种措施提高其综合素质,加强高校学生对计算机网络、多媒体等现代手段的应用,在扩大信息量的同时整合各项资源,切实加深对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的理解,从实践活动中培养高校学生良好的科学思维能力、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加强高校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以科技发展与知识更新为提出改革传统的人才培养观,以较好的学习能力促使高校学生加强对生活各种问题的分析与处理能力,从而在素质教育的根本作用下,切实加强高校学生基本素质的培养,积极开发智慧潜能,形成高校体育文化人的健全个性竞争力;最后,以良好的实践创新精神引导高校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从文化知识中培养高校学生对工作岗位的创新实践,从而从思想素质、文化素质教育出发,以良好的人文学科教育不断陶冶高校学生的情感,培养高校学生高尚的情操,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2.5 以开放式教育为核心加强高校学生人才身心素质的培养
加强素质教育创新模式的人才培养杨柳,注重高校学生实际学习能力的培养,以良好的运动技术知识为基础、以开放式教育为核心切实促使学生实现全面素质发展的目标。首先,引导高等院校教师和学生共同积极投入到素质教育的洪流中,加强高校学生整体能力的转变,在体育文化建设中,秉承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充分发挥高校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教师和学生从从传统的教学观中解脱出来,以创新型的学习观为导向,通过体育文化的引导作用加强高校校园整体文化的建设,加强高校学生自我开创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从而切实突破课堂教学的局限性,以社会实践活动为中心促使课堂教学与实践活动结合,在积极应用学生积极性与主动性的同时,从活动中善于观察和发现,有针对性地加强高校学生政治思想和身心素质的培养,在提高综合素质的基础上找出核心竞争素质,以核心竞争力优势满足知识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其次,以文化传承为导向调整科学文化知识结构,提高高校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必须积极掌握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知识,将高等教育和社会教育有机结合,加强高校专业课学习的优化,在一定程度上,根据高校学生心理需求和社会发展要求增加系统性强的选修课,以开放式教育体制积极推动高校体育文化建设,切实实现高校学生素质教育和终身教育的目标,从而引导高校学生学会做事、做人,形成高校体育文化水平下的全方位、全系统的育人环境;最后,实现践行个性教育模式,充分尊重高校学生的个性差异,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实现个性发展目标,从而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前提条件下,加强高校学生身心素质的培养,秉承全面性和自主性的基本原则,培养高校学生和谐自然、积极向上的个性,切实提高高校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将身体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最终实现高校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培养目标。
总之,在高校体育文化下,加强高校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培养,必须秉承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注重高校办学特色与文化建设,以特色求发展、以文化求生存,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加强高校教育模式改革,将高校体育文化建设与人才培养有机结合,充分尊重体育文化发展规律、引导学生全面提高综合素质,从而以素质教育为核心加强高校学生适应能力的培养、以科学文化知识为基础加强高校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开放式教育为核心加强高校学生人才身心素质的培养,最终实现高校体育文化下人核心竞争力的培养。
[ 1 ]叶丹.浅谈高校核心竞争力——基于高
校定制化人才培养模式[ J ].中国人才,2010(22).
[ 2 ]庄政.浅谈高校体育教育如何培养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 J ].贵州体育科技,2008(1).
[ 3 ]王红艳;李林涛.浅谈高校体育文化[ J ].才智,2010(23).
[ 4 ]陈瑞祥.对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思考[ J ].
文体用品与科技,2016(13).
[ 5 ]高桂银.新时期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思考[ J ].现代教育科学,2008(9).
[ 6 ]鲁红.体育课程的人文精神研究[ D ].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7.
[ 7 ]李钢.知识经济时代体育创新人才培养的思考与对策[ J ].科技进步,2003(8):159-160.
G807.4
A
1674-151X(2016)12-009-03
10.3969/j.issn.1674-151x.2016.23.005
投稿日期:2016-11-12
“立德树人”视角下“体育文化人”教育与实践研究(项目编号: 2014JSUJGA22)。
朱晓红(1981—),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民族民间体育、体育教学训练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