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士德》中的人生哲学

2016-03-12 11:55上海王宏图
名作欣赏 2016年1期
关键词:浮士德歌德

上海 王宏图



《浮士德》中的人生哲学

上海 王宏图

摘要:《浮士德》作为歌德的代表作历经两百年而不减其魅力,充分显示了小说文本的经典意义。本文从《浮士德》的故事缘起说起,旨在通过《浮士德》这部作品,展现人性善恶交织的复杂结构。浮士德内心当中居住着有两种精神:一个沉溺于迷离的爱欲之中,执着于尘世;另一个激烈地想要脱离凡尘,向那崇高的境界飞驰。这种动力的哲学,能够给人们很多智慧上的启迪。

关键词:歌德《浮士德》人性结构动力哲学

在进入《浮士德》正文之前,我们先说一下民间传说中的浮士德形象。

“浮士德”的德语写法是Faust。Faustus是“浮士德”的拉丁文写法,这个词本来的意思是“幸福的、幸运的”。在德国民间传说中,一开始有两个“浮士德”的形象。一个叫约翰尼斯·浮士德,是个魔术师,一辈子过着流浪的生活,后来得到魔鬼的帮助,产生了想要飞行的念头,最后在意大利威尼斯做空中飞行的时候,坠落下来受伤。这个版本的故事比较简单。另外一个故事相比之下就很完备了。故事主人公叫奥盖尔克·浮士德,是一个颇负盛名的占星家,他可以根据星辰的运行预测人的命运。因为在中世纪,现代天文学还没有诞生,对星相的观察是学者非常重要的任务,他们根据天体运动可以预测人间各种灾祸、各种重大的事变。这个浮士德故事和前面的浮士德故事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魔鬼的形象,这个浮士德也是跟魔鬼签订了契约,出卖了自己的灵魂。他虽然在魔鬼帮助下获得了很多世俗生活的享受,但是因为灵魂出卖给魔鬼,最后灵魂被打入地狱不得拯救。这个浮士德是一个反面形象,故事的叙述者隐含着某种道德训诫,他想告诉一般的民众,不要贪恋尘世的享受,不要鲁莽,不要在魔鬼诱惑下为了世俗的享受,为了荣华富贵和女色而跟魔鬼打交道。

我们再看一下浮士德形象在民间文学当中是如何发展、演变、成型的。到1587年,有一个叫约翰·施皮斯的人,他在美因河畔的法兰克福出版了一本故事书《魔术师浮士德》。这部书是中世纪有关浮士德这个故事的集大成者,出版之后被翻译成欧洲多种语言。跟前面两个比较简略的浮士德故事版本相比,这个浮士德故事的内容就比较复杂了。

在这个版本中,浮士德是一位学者,又是一位魔术师、星相家,会占卜,同时又精通点精金术,能满足人们的一切愿望。有趣的是,这位浮士德也是出生在歌德定居的魏玛附近,是农民的儿子,在德国的维登贝格大学学习神学。中世纪神学是大学中的主干科目,后来他大学毕业以后就成为星相家和数学家,同时又成为医生。浮士德故事当中有一个关键性情节就是跟魔鬼签订契约。他为了获得权力和知识,用手指和魔鬼签订了契约:魔鬼为他服务二十四年,浮士德要放弃基督教的信仰,把身体和灵魂全部出卖给魔鬼。在魔鬼的帮助下,他获得了一般人没有的神力,可以深入星空,遍游欧洲、亚洲、非洲,还见过罗马教皇,以及土耳其奥斯曼帝国的苏丹。他在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面前施展过魔法,把几千年前古希腊美女海伦的形象招引过来,还跟海伦结合,生了一个儿子。

到了二十四年契约到期的时候,他的灵魂和肉体都要归魔鬼所有,故事结局有一点恐怖。他让学生陪他在家里畅谈良久,午夜时分跟学生分了手,独自一个人躺在床上。到了第二天早晨学生再去找他的时候,发现屋里已经空无一人,但是墙壁上沾满了血迹。浮士德本人已经消失,奇怪的是他的牙齿、眼睛都留在屋内。大家很惊恐地四处寻找,于是发现他的尸体被抛在外面的粪堆上。大家没有办法,只好把他的尸首连通眼睛、牙齿一起埋葬。埋葬以后,大家发现他留下了一部手稿,这部手稿就是浮士德在去世以前写的生平传记,重点叙述自己怎么跟魔鬼签订契约,如何获得神力,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全部记述了下来。

约翰·施皮斯的这部故事集《魔术师浮士德》采用了浮士德自叙生平的形式,将他一生的故事展现出来。这个故事中有一个双重性的因素,一方面跟以前民间故事中流传的浮士德故事一样,作家还是保留了道德训诫的意义,告诫大家不要为了贪恋美色、贪恋权力跟魔鬼签契约,将灵魂和肉体抵押给魔鬼,导致不得善终。但令作者没有想到的是,很多人看了这个故事后竟对浮士德非常羡慕,认为他尽管不得善终,但一辈子享尽人间富贵,获得魔术,还享受到了常人没有的权力。

后来跟莎士比亚同时代的英国剧作家马洛,曾经根据《浮士德》的故事编过一个戏剧叫《浮士德博士的悲剧故事》。马洛的戏剧中透露着浮士德无穷无尽、不知饥渴的求知欲,他不满足于现有的学问,他想通过与魔鬼缔约、通过魔术来满足求知欲,获取驾驭一切学问的能力。

与马洛同时代的培根曾说过“知识就是力量”,马洛写《浮士德》戏剧时也透露出“知识就是力量”的意蕴。实际上对知识的追求也是对权力、对驾驭外部世界力量的追求,而不仅仅像古希腊人一样只是对智慧的追求。在马洛的戏剧中我们还看到,浮士德对物质力量的追求,和基督教追求美德、皈依上帝的价值观有着尖锐的冲突。他把灵魂出卖给魔鬼,但是一直受着内心冲突的折磨。所以马洛虚构了两个人物:一个是善良天使,一个是邪恶天使;一个是正能量,一个是负能量。他们生活在浮士德的内心当中。

由于浮士德是德国民间故事中广为流传的人物,所以歌德小时候经常能看到表演浮士德的木偶戏和通俗戏剧,从小对浮士德的故事非常熟悉,到他上大学之后,就想要自己编一部《浮士德》。但是后来因为多次中断,在去世前完成的《浮士德》,跟早年想写的《浮士德》相比,内容丰富了不少,把一辈子的人生感受都融汇在了里面。

歌德创作的《浮士德》一共有两部,开头有“天上序曲”,展示全剧的起因。关于浮士德和魔鬼缔约,歌德设计了一个情节,就是上帝和魔鬼之间有一场打赌。上帝跟魔鬼对人的看法是完全不一样的。按照《圣经》,上帝是根据自己的形象创造了人,对人持积极的看法。他认为人在奋斗的时候难免会陷入迷雾当中,但是天主坚信善良的人虽然会受到模糊的冲动摆布,最终还是会意识到正确的道路。因此上帝对人的本性跟人的发展前途持乐观主义的态度,相信浮士德会皈依上帝,会得到拯救。魔鬼是邪恶、具有否定性的精灵,他一直与天主对抗,他认为可以把浮士德引导到堕落的道路上,把他的灵魂劫往地狱。经过一番争论,上帝同意将浮士德交给魔鬼打理,因为一方面他对人类的前途抱有满满的信心,另一方面他又认为人类很容易懈怠,他们喜欢偷懒,所以让魔鬼这样反面的因素去刺激他们,从而激发他们奋发努力。

从“天上序曲”部分就可以看到,歌德笔下的魔鬼梅菲斯特并不是全然邪恶的,他还有积极的方面,就是让人们脱离惰性,进行超越性的精神活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恶魔变成了神的一部分。这个情节设计是以前的浮士德故事中所没有的。按照文学史家的研究,歌德的“天上序曲”是仿照《圣经·旧约》当中的“约伯记”创造出来的。

在《圣经》中,约伯是一个很虔诚的教徒。《圣经·旧约》里,耶和华告诉撒旦,他的仆人约伯非常虔敬,从不做恶事。魔鬼撒旦就跟上帝说,约伯之所以敬畏你,是因为你给了他很多好处,你让他子孙满堂、财富满满;如果你伸手把他所有的一切都毁灭了,你看约伯还信仰你吗?耶和华同意魔鬼撒旦去考验一下约伯,除了保住约伯的生命,约伯所有的一切都可以夺去。在魔鬼的操控下,约伯的七个儿子、三个女儿都死于非命,约伯所有的财产都丧失了,身体还饱受病痛的折磨,从脚掌到头顶都长满毒疮,痛苦不堪。然而尽管约伯遭受了那么多的不幸,还是没有放弃对上帝的信仰。在这场打赌中,上帝赢了,最后上帝让约伯摆脱苦境,赐给他比以前更多的财富,又让他有了七个儿子、三个女儿,并让他多活了一百四十岁,以享高年。歌德《浮士德》开篇的“天上序曲”,确实有仿照《圣经》中这一故事的痕迹。

《浮士德》第一部中,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浮士德是位困守书斋的老博士,他已经年过半百。在中世纪,五十岁年纪已很大,那个时候人的平均寿命只有四五十岁。他困守在书斋,精神濒于崩溃的境地,“中霄倚案、烦恼齐天”这两句诗是描绘他困苦境地的,他面临着与莎士比亚笔下的哈姆雷特类似的困惑:生存还是死亡。当然哈姆雷特的困惑比浮士德更为强烈,因为他的父亲被叔父谋杀,而他作为王子需要为父亲复仇,将与叔父拼死一搏。

尽管浮士德是一个博士,掌握了中世纪各门学问,但他仍不满足。这里,歌德的浮士德就跟前面所提到的马洛笔下的浮士德一脉相承,他的求知欲极为旺盛,永远不满足,永远想要新的东西,一切已有的知识都让他感到厌倦。因此他在这个时候想要祈灵于魔术,想要召唤地灵来帮他探求宇宙最深处的奥秘。但是招来的地灵嘲笑他,使他极度沮丧,想要自杀。就在他举杯想要自杀时,复活节教堂的钟声响了。

浮士德听到钟声后就不想自杀了,重新感到了生活的魅力和活力。复活节期间教堂门口很热闹,人们一方面是过宗教节日,进教堂礼拜,同时也进行各类食品、物品的交易,教堂门外也是熙熙攘攘非常的热闹。浮士德跟他的助手瓦格纳在外散步,受了人群的感染,也非常的感动,他一下子又燃起了对生活的信心,但是同时感到自己内心有两种欲念在搏斗。浮士德夫子自道:“有两种精神居住在我的心胸,一个想要同另一个分离。一个沉溺于迷离的爱欲之中,固执于尘世;另一个激烈想要脱离凡尘,向崇高灵的境界飞驰。”

梅菲斯特变成一头狮子狗,跟随浮士德进入书房,最后跟他缔约。魔鬼将为浮士德服务,满足浮士德的任何愿望,但是有一个条件——以前民间版本当中魔鬼为浮士德服务二十四年,这里歌德做了修改,没有设定期限,如果在某一个瞬间浮士德感到满足,如果浮士德说“你停一停,你真美丽”,如果他达到了生命的高峰,觉得这一瞬间无比快乐、无比幸福,那个时候浮士德便会马上死去,他的灵魂就要归魔鬼了。这实际上也是浮士德为自己的命运跟魔鬼打赌。浮士德非常自信,觉得自己不会满足,觉得以前得了博士学位掌握了那么多学问都没有感到满足,现在跟区区一个魔鬼订契约有什么关系,就算魔鬼带他走遍五洲四海、上天入地,他也不会感到满足,因此魔鬼不会赢。

在《浮士德》全剧当中,魔鬼并不是单纯恶的力量,他有一种鞭策人、促进人奋进的力量。同时,魔鬼梅菲斯特也经常说出一些非常富有哲理的警句,如“珍贵的朋友,理论都是灰色的,生命之树常青”,这句话经常被人引用。许多这样的人生格言,歌德都是借梅菲斯特之口说出来的。梅菲斯特除了是恶魔之外,他目光犀利,言谈机智、幽默,他对人生世态的观察非常细致,所以他也是歌德本人气质的一部分。浮士德这一人物形象有两重性,有天使的一面,也有魔鬼的一面。歌德的《浮士德》中,浮士德和梅菲斯特两个人物都是歌德本人气质的一部分,这两个人物间的复杂关系后面还会提到。

接下来就是浮士德经历的爱情故事。他追求少女葛蕾辛的故事被视为爱情文学当中的杰作,但是现在看起来,情节本身也是很狗血的。

浮士德已年过半百,长期困守书房,基本丧失了生命的活力。但梅菲斯特有这样的魔力,当把他带到魔女的房间,给他服了魔药,随后他便重新焕发了青春活力,一下子变得风流倜傥。他在街头遇到美丽的少女葛蕾辛,就去追求她。少女葛蕾辛来自道德严苛的市民家庭,一下子被浮士德的魅力镇住了。她一方面很开心,惊喜异常;另一方面又满怀恐惧,怕自己触犯了道德戒律。后来她经不起引诱,委身于浮士德。为了晚上外出约会,她让母亲多吃一点安眠药,想让她多睡一会儿,没想到给母亲的药量太多,导致母亲因服药过量而死亡。她哥哥听说这件事后,就一气之下跟浮士德决斗,没想到武艺没有浮士德高强,因为浮士德有梅菲斯特助阵,几个回合下来就把葛蕾辛的哥哥杀死了。

这还不足以使葛蕾辛陷入绝望,关键是葛蕾辛怀孕生了个孩子。绝望之中,她为自己所做的事情感到了深重的罪孽,明白了是自己不可控制的情欲害死了自己的母亲和哥哥。她觉得婴儿是罪恶的化身,于是就把婴儿溺死了。把婴儿溺死在当时是非常严重的罪过,她被司法当局判了死刑,被关进监狱,她在监狱中发了疯。

浮士德非常同情她,也非常痛苦,良心上承受着巨大的谴责。他到监狱中探视葛蕾辛,想要营救她,葛蕾辛拒绝了,她觉得和浮士德相恋是自己情愿的,她自己应当承担伦理责任,不能畏罪潜逃,因此她情愿听凭上帝的安排,坦然接受死亡。因此第一部的结尾是葛蕾辛引颈受戮。她的肉体生命消失了,但是因为她自愿接受上帝的惩罚,灵魂还是得到了上帝的赦免。

第二部中,在经历了男女之爱的悲剧挫折以后,浮士德从他的小世界转向外部大世界,他想追求更多的东西。第二部中读者看到的场面和规模要比第一部宏阔得多。《浮士德》是一部诗剧,歌德完成这部作品后近两百年中,德国很多剧院都演出过《浮士德》,但是大部分剧院演出的都是第一部,第二部都是压缩版。因为第一部上帝和魔鬼打赌,浮士德想要自杀,之后跟魔鬼签约,跟葛蕾辛的恋爱,基本上符合传统戏剧的惯例,情节也比较集中,因此舞台演出效果较好;而第二部内容太庞杂,规模很宏大,不适合舞台演出,所以第二部在舞台上和观众见面的机会比较少。

第二部的核心线索是浮士德对美的追求,他追求古希腊美人海伦。这并不是歌德的首创,在我们前面讲到的早期浮士德的民间故事中,他也曾经在皇帝卡尔五世面前施展魔法,把古希腊美人海伦招引过来,还跟她生了孩子。歌德就利用这个形象展开了《浮士德》第二部的创作。

我们看到,浮士德在梅菲斯特的带领下来到皇帝的宫廷。皇帝正面临财政危机,浮士德建议皇帝大量发行纸币。当时中世纪主要流通的货币还是金银货币,发行纸币以后这个国家的财政状况一下子便迎刃而解了,因此皇帝很高兴,给了他们大量的犒赏。随后皇帝也是异想天开,想要看看古希腊美人海伦和特洛伊王子帕里斯的形象,让浮士德把他们找回来。

古希腊美人海伦和帕里斯的故事是《荷马史诗》中关键的因素。故事讲的是,位于今天土耳其的特洛伊国的王子帕里斯,迷恋上了海伦,便把海伦从希腊诱拐到特洛伊。这一行为惹怒了希腊各城邦,于是各城邦联合起来讨伐特洛伊,战争一打就是十年。海伦是当时一个绝世美人,她的美貌在《荷马史诗》中没有直接描写,都是通过侧面描写的。古希腊将士打了十年,打得非常疲惫,但还是没有把特洛伊城邦打下来。那些战士站在特洛伊城楼下面,这时候海伦出现在城楼上面,战士看到海伦的形象后都惊呆了。后来两个战士议论说,为了这么美艳的女人,我们打这十年仗是值得的,足见海伦的绝世美貌。

在梅菲斯特的帮助下,浮士德来到一个虚渺之地“母亲之国”。那里是幽灵之地,只有幽灵在飘荡。浮士德拿了钥匙去那里获取宝鼎,把宝鼎带回到皇帝的宫中,他用钥匙一碰,帕里斯和海伦的形象就出现在众人面前。浮士德出色地完成了皇帝交给他的任务,但是没有想到的是,浮士德看到海伦之后,一下子也失控了,他爱上了海伦。他见到美人海伦以后,觉得以前的世界对他来说是何等的无聊而空虚。他想从帕里斯王子手中把海伦抢夺过来,没想到钥匙碰到帕里斯王子之后引起了一场爆炸。本来海伦和帕里斯王子都是虚渺的形象,一爆炸就化为青烟飘浮而去,浮士德昏倒在地上,梅菲斯特趁乱把他扛在肩上,离开了皇帝的宫廷。

随后梅菲斯特把他带到助手瓦格纳的实验室中。瓦格纳正在造一个小人,叫何蒙库路斯——何蒙库路斯在欧洲语言中就是侏儒小人的意思。浮士德的助手瓦格纳有一个幻想,他想通过各种化学原料造出人来,他觉得这样不经过男女生殖而造出来的人,具有更加高贵的出身。何蒙库路斯就是在小的烧瓶中被制造出来的。他具备精神的力量,但是不具备人的肉身,他自己也有奋斗的目标,就是要获得自己的肉身。

随后浮士德在梅菲斯特和何蒙库路斯小人的陪伴下,穿越到两千年前的希腊神话发源地忒萨利亚,小人在瓶子里面发光为他们照路,他们一路上寻找海伦。小人何蒙库路斯受到老海神女儿的魅惑,撞到她的车座上,玻璃瓶碎裂,生命体在海上燃烧发光,于是小人就殒没在大海当中,最终也没有获得肉身。

梅菲斯特带着浮士德穿越到特洛伊陷落的时代。特洛伊战争时,希腊联军通过特洛伊木马这一诡计把特洛伊城堡攻破了,海伦被带回到了她的国家。梅菲斯特化装成管家威胁海伦,说她的丈夫想要将她处死,因此他把海伦带到了阿卡狄亚去避难。在那个地方,他让海伦和浮士德相聚,浮士德也在魔法的世界中成为一个城堡的君王,殷勤地将海伦迎入城堡,供奉她为女王,两个人相互爱慕。这是歌德借这一情节,喻示着北欧的日耳曼文化和南欧的希腊文化相互融合。

之后,他们生养了一个儿子叫欧福里欧,这个小孩充满了生命的活力,而且秉承了他父亲的个性,永不满足:他不满足尘世中的一切,想要不断向上空飞翔,最终从山崖上纵身跃入空中,坠落在父母身边死去。

歌德承认,他描写浮士德的儿子欧福里欧是为了纪念英国诗人拜伦。拜伦是英国19世纪初非常有名的诗人,只活了三十多岁,平生浪迹四方。他的诗歌和所作所为惹怒了英国的上流社会,尽管他本人是英国贵族世家出身。最后他投身于希腊民族解放战争中,不幸染病而亡。歌德对拜伦充满了敬佩之情,因为拜伦的身上体现的果敢、一往无前的生命活力恰恰是歌德本人所缺乏的。因此他把对拜伦的钦佩融化到欧福里欧的形象当中。

浮士德和海伦的孩子死去以后,海伦形象随即也消失了,只有衣服和面纱留在浮士德的手里。梅菲斯特见状,感觉魔法玩到了头,再一次把浮士德带回到现实世界当中。

浮士德追求美的过程,和前面追求少女葛蕾辛一样,不但没有给他带来满足,还给他带来了更多的痛苦和失落。契约规定,魔鬼想要获得浮士德的灵魂和肉体,就要让浮士德感到满足。魔鬼辛辛苦苦为浮士德卖命,但是浮士德并不满足。如果浮士德在跟海伦共享幸福的极乐当中能够说出“你真美,请停留一下”,那么魔鬼就赢了。没想到海伦消失了,儿子又死了,他总得想办法让浮士德得到快乐,得到满足,这样才可以占有浮士德的灵魂和肉体。他因此再次对浮士德进行引诱——用繁华的都市生活和法国路易十四王朝的富贵。

魔鬼引诱浮士德这一情节也不是出自歌德的首创,《圣经·新约》中的“马太福音”“路加福音”中,有一段耶稣经受考验的故事。耶稣受洗之后,圣灵把他引到河边禁食四十天,随后魔鬼对他进行诱惑,总共进行了三次。第一次魔鬼用盛大的宴会、巨大的财富来引诱他,耶稣没有受到诱惑;第二次魔鬼在耶稣面前展现出东方古国,像巴比伦、亚述等国繁华的盛景,还有古希腊罗马绚烂多姿的文化来诱惑耶稣,耶稣也不为所动;第三次魔鬼无计可施,把耶稣引到耶路撒冷圣殿顶层的塔尖上,胁迫他跳下去。因为耶稣坚信上帝,在跳下去的时候被天使托举而起,升入天堂。

浮士德同样拒绝魔鬼的诱惑,他觉得自己已经享受过人间的繁华富贵,应该干一番事业,让自己的精神有一个超越,为人类谋福利。这个作品完成的时候已经是19世纪二三十年代,自然科学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当时弥漫欧洲思想界的是乐观主义,它对人类未来有非常正面的展望,觉得人已经掌握了向海要田的能力,能够开拓荒土,可以控制大自然,让大自然为人类造福。

后来浮士德在梅菲斯特的帮助下又一次为皇帝平定了叛乱,皇帝感谢他,就赏赐了海滨的土地作为封地。浮士德利用这块封地进行开发,本来是海滩荒无人烟,进行开发之后,沧海变成了良田,浮士德在此修筑了长堤,建造了花园,这里很快展现出绿油油的牧场、草地、森林、田庄,到处是繁华丛密的景象。

浮士德尽管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有一件事情让他感到闷闷不乐,那就是他发现有一对老夫妇始终不肯搬迁,大概是觉得自己年纪大了。歌德很富有前瞻力,把今天强拆的事件预见到了。浮士德很不高兴,因为他想登上自己的房屋,可以看到改造后的海滨盛景。老人的破旧房屋在这里就像一块疮疤,使他无法顺利地观赏他的成就,无法一眼望到人类精神的伟大创造。这个时候他想到梅菲斯特,他说你要想办法跟老夫妇商量,让他们搬走,多出一点钱无所谓。

交到梅菲斯特手中就没有好事,梅菲斯特带着三位勇士,不管三七二十一就要把老夫妇赶走了。老人半夜里经不起惊吓,一下就被吓死了。正好这个时候老人的房里还来了住宿的客人,由于三十多年前老夫妇救过他的命,他特意回来感谢他们。客人一气之下跟三个强拆的人发生了冲突,结果被打死,并引发了火灾,旁边的教堂和菩提树也被焚毁了。目的是达到了,但面对残局浮士德也深感内疚,在半夜的时候,有四个人格化的幽灵上门了,它们分别是“匮乏”“贫困”“过失”“忧愁”。

浮士德现在一点不“匮乏”,“贫困”也一点谈不上,通过开发他已积累了巨大的财富;尽管他犯下了“过失”,但是他认为自己的灵魂在上帝那里是清白的。但是“忧愁”避免不了,他感到对葛蕾辛犯下了过失,对老夫妇犯下了过失,因此他的灵魂就被“忧愁”占据了,他的肉体在“忧愁”的袭击下逐渐趋于衰败、解体。他对人类的前途也感到了悲观,但是他还不想罢休,还想在死之前完成大业,继续让人拿起铁铲开发新土地。

梅菲斯特这个时候命令小鬼给他掘墓,浮士德把这些掘墓人的声音误以为是在继续开发土地。也正是在这个时候,浮士德跟魔鬼签约中约定的致命的瞬间就要来到了——浮士德自己不知不觉地说出了“你停一停吧,你真美”。

因为当初跟魔鬼缔约的时候就说,他如果在哪个瞬间说出这一句话,便会倒地而死。在他倒地而死的瞬间,他已经悟到了智慧最后的断语:“只有每天争取自由和生存的人,才有享受两者的权利。”通过浮士德和魔鬼的打赌,歌德一方面探索人类未来的前途,另一方面寻求人生的最高价值。浮士德体悟到的智慧最后的断语,可以视为人生最高的价值。

悟到这一点之后,他认为自己此生已无憾,觉得这一生满足了,就倒地而死了。魔鬼按照当初的契约,获得了他的灵魂,魔鬼赢了。但是魔鬼没有想到,他跟上帝也定了契约。上帝认为浮士德一辈子的追求没有偏离正道,所以虽然浮士德和魔鬼的打赌中是浮士德输了,但是在上帝和魔鬼的打赌当中,是上帝赢了。所以当魔鬼要掠夺浮士德的灵魂的时候,上帝派天使下凡,遍地洒开玫瑰,把魔鬼戏弄了一番,将浮士德的灵魂接往天国。

我们从这里可以看到,表面上来看魔鬼是赢了,但还是无法占有浮士德的灵魂。因为浮士德曾经说过,如果我有一天悠然地躺在睡椅上,我就立刻完蛋了;你如果可以用享乐迷惑住我,那就是我的末日;我一停止就变成奴隶。从这里可以看出,浮士德实践了自己智慧最后的断语,他每日每时都在不间断地追求自由和生存,不间断地追求人生的真谛。

在全剧的结尾部分,人们看到天使把浮士德引入上帝居住的天界,也就是天国。这个描写,歌德借鉴了但丁《神曲·天堂》篇的写法。但丁在幼小的时候,曾经爱上比他年长很多的美女贝雅特里齐。贝雅特里齐英年早逝,但丁非常悲痛,一直把她奉为精神上的偶像。但丁最早的诗篇叫《新生》,就是献给她的。后来但丁在写《神曲》时就让贝雅特里齐充当向导,把但丁引入天堂,敬荐给上帝。

在这里歌德仿照但丁的写法,写浮士德的灵魂在天堂见到了以前的恋人葛蕾辛,以及圣母玛丽亚。他们引领他进入了荣光之境而升入天堂,所以他最后的两句诗也可以看作是对圣母玛丽亚,对女性的赞歌:“永恒的女性,带领我们飞升。”

故事情节到此结束,在此我们再来探讨一下这部作品中所谓的“浮士德的难题”。上世纪中国有名的美学家宗白华先生,他在《美学与意境》中曾经讲过:“近代人失去希腊文化中人与宇宙的谐和,又失去了基督教对上帝虔诚的信仰,人类精神上获得了解放,得到了自由,但也就同时失所依傍,彷徨,摸索,苦恼,追求,欲在生活本身的努力中寻得人生的意义与价值,歌德是这时代伟大精神的代表。他的主著《浮士德》,是人生全部的反映与其他问题的解决(现代哲学家Spengler在他的名著《西土沉沦》中,称近代文化为浮士德文化)。歌德与其替身浮士德一生生活的内容,就是尽量体验近代人生特殊的精神意义,了解其悲剧而努力,以求解决其问题,指出解决之道。所以有人称他的《浮士德》是近代人的圣经。”

宗白华先生在这里揭示了《浮士德》关键性的问题:近代人在精神自由以后,获得了知识力量,使自己的欲望能够自由地发展,但怎么能让自己的意念、欲望、意志的自由发展同整个社会的要求,跟整个社会所要求的个人道德所必须的控制和约束协调一致,用通俗一点的话来说,怎么来谋取个人幸福,而不出卖个人的灵魂?

从以前的民间故事版本《浮士德》中,浮士德跟魔鬼签约获得了个人的幸福,但是灵魂被出卖了,堕落到地狱之中。歌德的《浮士德》对这个问题重新进行了解答:浮士德经过一系列奋斗,最终获得了个人的幸福,尽管做出了妥协,跟魔鬼曾经签约,也可以解读为他走过很多的弯路,但是最终还是回到正道上,得到了上帝的拯救,因此他最终没有出卖个人的灵魂。

歌德通过这种方式来解决人的精神发展中每个人在自己的生活道路上都必然会遇到的问题。如果用哲学一点的语言来说,就是怎么来解决人自己的自然欲求和道德律令之间的冲突。

我们再提一下《浮士德》里对于人性、精神、精神哲学方面独到的地方。通过《浮士德》这部作品,我们可以透视复杂的人性结构,就像我们前面所说的一样,歌德并没有简单地断言人性是善还是恶,他展现的是善恶交织的复杂结构。

在《浮士德》中我们可以看到,浮士德离开梅菲斯特就无法存在,反之亦然。对复杂的人性结构的透视尽管不是用哲学语言表达出来,但歌德对人性奥秘的透视,比很多貌似深刻的哲学家要深刻得多,也更富有让人回味的空间。

从《浮士德》整部作品来说,我们还可以看出一个人精神世界复杂的发展历程。我们在读完《浮士德》后,对浮士德的印象和最后他倒地而死、被天使接入天堂后得到的印象相比,有很大的差别。可以说,浮士德经历了非常复杂的精神蜕变过程,一开始是困守书斋,对各种枯燥、缺乏生命力的学问感到厌烦,甚至萌生自杀的念头;后来在大自然中受到感化,又重新萌发了对生命的渴望。在魔鬼劝诱下他返老还童,经历了和葛蕾辛的爱情,又借助魔法重新穿越到古希腊世界,与美人海伦结合,重新品尝到爱情的欢乐,并有了一个孩子。他在经历丧子之痛之后超越了个人的悲欢离合,着手进行改造大自然的活动,为人类造福。正是在为整个人类造福,改造大自然的举动中,他感悟到了智慧最后的断语,体会到了人在生活中不能停顿,不能追求安逸,而是应该永不停歇地追求,在永不平息的运动中才可以感受到幸福,才能感受到满足。他的整个精神发展轨迹在此得以清晰地展现。

有人断言黑格尔“否定之否定”的命题受到了歌德《浮士德》的启发。浮士德一生的历程也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一开始他在书斋中,随后走出书斋投入到外部世界,这是自我的否定。他通过经历爱情、参与政治活动改造自己,又完成了对自我的另外一个否定,重新体会到人生的价值,在自己的精神发展中上了一个新台阶,进入更高的境界。浮士德精神发展的历程呈否定之否定的曲线。从《浮士德》中可以看到人类精神复杂的发展历程。

《浮士德》展现的是动力的哲学。浮士德的确是智慧之人,能够给人们很多智慧上的启迪。但是他跟老子、庄子等东方的圣人不一样。老子、庄子倡导通过静观、冥思苦想远离尘世,以静修冥想来摆脱尘世的烦恼,获得生命的真谛,返回生命的本真。如果把浮士德和老子、庄子推崇的冥思苦想、静修的哲学相比,浮士德的精神寄寓在时刻不停的运动中。前面所引用的诗句中也提到,浮士德不会断念,也不会舍弃,更不会沉浸在冥思苦想和知足常乐的逍遥当中。他不断地追求不可能实现的事情,把不可能变成可能。前面提到浮士德自己说:“每天都追求自由和生存的人才可以享受两者的权利。”可以说,永无止境的追求成了浮士德精神的基本特征。

最后谈谈浮士德文明的两重性。德国文化哲学家斯宾格勒在“一战”前完成了历史哲学著作——《西方的没落》,其中有这样的断语:“在浮士德式的人眼中,在世界中,任何事物都是具有一个目标的运动,他自己也只能在那种状态下生活着,因为对他而言,生活就意味着斗争、征服,意味着去赢得胜利。”

大家都钦佩歌德能预见到今天城市建设改造中强迁的悲剧,这只是小细节。从宏观角度来看,歌德笔下的浮士德,这个人物预示的是现代社会的基本精神。在古代世界中,可能在一百年、两百年当中物质财富增长很缓慢,科学发展也非常缓慢,人的欲求也没有这么巨大。到了近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的欲望就像潘多拉的盒子,被打开之后变得一发不可收拾。看看现在每一个国家,上到政府,下到个人,如果经济发展的速度慢下来,我们就有一种惶惶不安的感觉。

我们已经没有办法像古代人那样过上平静的、发展缓慢的生活了。近两百年来以来,人们习惯了浮士德式的文明,我们已经无法满足于知足常乐的精神状态了,我们每时每刻都想要自强不息,每时每刻都想要攫取更多的物质财富,想要有更多的物质享受。为什么现在觉得那么的忙,我们的时间那么不够用?其实我们的寿命比古人长很多,我们应该感到时间比他们充裕多了。但是因为我们要的东西远远超过了古人的水准,所以我们觉得非常的匆忙,而且每天有层出不穷的新的诱惑填满我们的心胸。应该承认,浮士德的文明是一把双刃剑。设想一下如果没有浮士德的文明,我们的社会可能停滞不前,变得死气沉沉,我们成天面对的都是和古人相比没有多大变化的东西;但是正因为有了浮士德的文明,我们便过分追求新奇,根本无法让自己停歇下来,每时每刻都在追求新的东西,因此变得躁动不安,连过马路的时候都可以不顾自己的安危低头看手机,唯恐错过珍贵的文字和图像信息。

我们今天的智慧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在古老、追求安宁平静生活方式和追求新奇、不断进取的奋斗中,寻求一种适度的平衡。我们不可能回到宁静、一成不变的前现代社会当中,这种社会不是我们想要的,真的回去也不会感到幸福,甚至会引起灾难;但是人们也不能踏上失控的现代化的战车,它一刻不停地狂奔,有的时候我们需要停下来,回头反思一下奉行的生活方式的成败得失,给自己一个喘息的机会,回味一下自己的生活,回味一下自己的诸多经历体验究竟有什么意义。

(本文是2015年5月10日于上海图书馆的演讲)

作者:王宏图,复旦大学中文系副教授,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硕士生导师。

编辑:张玲玲sdzll0803@163.com

猜你喜欢
浮士德歌德
作为赌注的浮士德
《浮士德》(书影)
一个符号,表示否定
弗洛伊德人格结构视域下解读《浮士德博士的悲剧》
晚年的歌德
真正值得你效仿的东西
论浮士德博士的性格缺陷与相对应的五宗罪
19世纪的法国大歌剧:古诺的《浮士德》
我要歌德的书
见或不见——歌德叙事歌谣《爱尔王》的结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