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人与姜

2016-03-11 22:23李铭
科学养生 2016年2期
关键词:神农氏神明名人

李铭

在我国,食用姜的历史相当悠久,还流传着许多名人论姜的精辟言论和名人与姜的精彩故事。

对于姜的养生保健功效,在我国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神农本草经》中就有明确的记载:“干姜,味辛温,主胸满咳逆上气,温中止血,出汗,逐风湿痹,肠癖下痢,生者尤良,久服去臭气,下气,通神明。生山谷。”而关于“生姜”这个名称的由来,还流传着一则与神农氏有关的传说:有一次,神农氏在山上采药,误食了一种毒蘑菇,肚子疼得像刀割一样,晕倒在地。过了很久,等他慢慢苏醒过来时,发现自己躺倒的地方有一丛香气浓郁的尖叶子青草,闻一闻,头不晕,胸也不闷了。神农氏意识到,是它的气味使自己苏醒过来的。于是,神农氏顺手拔了一棵,拿出它的块根放在嘴里嚼,又香又辣又清凉。过了一会儿,肚子里咕噜咕噜地响,泄泻过后,身体竟然全好了。因为神农氏姓姜,于是,神农氏就给这种尖叶草取名为“生姜”。意思是它作用神奇,使自己起死回生。

经典的名人说姜,是孔子的“不撤姜食”。孔子活了73岁,在春秋时期绝对算是高寿。这和孔子健康的饮食观和卫生习惯是分不开的。其中就有姜的功劳。《论语》记载:“不撤姜食,不多食。”这说明孔子每次吃饭都要吃姜,但是却不多吃。南宋理学大师朱熹在《论语集注》中,对孔子食姜的嗜好进一步作了阐释,说姜能“通神明,去秽恶,故不撤。”

最生动的名人与姜故事,与养生有道的苏轼有关。有一天,任杭州太守的苏轼去净慈寺拜见寺内主持。主持年过八十,鹤发童颜,精神矍铄,面色红润,双目有神。苏轼感到十分惊奇,问主持用何妙方求得如此长寿。主持微笑着说:“老衲每日用连皮嫩姜切片,温开水送服,已食四十余年矣。”苏轼受此启发,开了一方:“一斤生姜半斤枣,二两白盐三两草,丁香沉香各半两,四两茴香一处捣。煎也好,泡也好,修合此药胜如宝。每日清晨饮一杯,一生容颜都不老。”后人将此方收载于《苏沈良方》中,叫做“驻颜不老方”。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说姜“味辛而不荤,去邪辟恶,生吃发散,熟用和中,无所不宜”。这是医学家的专业总结。而有些文人学者对姜的评誉和喜好则有趣得多。如宋代大儒王安石在《字说》中把姜活生生拔高到“能疆御百邪”的地步;而清初学尊王夫之则干脆把自己的名号、诗文集统统以“姜斋”命名。

元代农学家王祯在《农桑通诀》中说,姜在“白露后,则带丝,渐老,为老姜。味极辛,可以和烹饪,盖愈老而愈辣者也。”这就是俗话说的“姜是老的辣”。据《宋史·宴敦复》载,在议和之争中,佞臣秦桧派人劝诤臣宴敦复卖国求荣,宴敦复凛然答道:“ 吾终不为身计误国家,况吾姜桂之性,到老愈辣。”在这里,宴敦复以生姜、肉桂这两种药物的性味愈老愈辣,来比喻自己愈老愈坚贞爱国。这个真实的历史故事,赋予了姜这一普通的植物根茎以耐人寻味的人文境味。

猜你喜欢
神农氏神明名人
神农氏
神农氏尝百草
画地为牢
舔名人
名人摔跤后
你不可不知的中外名人
名人書系列
岭南那些与水相亲的神明
神农氏的清肠药
东京神明 花信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