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鹏
一、对苏科版初中数学教材的几点认识
苏科版初中数学教材遵循《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以“生活数学”“活动思考”为主线展开课程内容,注重体现生活与数学的联系,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思考、探索,主动获取数学知识,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下面谈谈我对新教材的几点认识:
1注重生活联系,形式活泼多样
初中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正逐步由直观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这个发展需要一定的过程。新教材中穿插了许多图表,降低了思维难度,更使得学习充满乐趣。数学的价值只有通过与现实相联系才能体现出来,而新教材恰恰利用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基础去感悟和理解所学的各个知识点,为学生提供看得见、感受得到的基本素材。如七年级第五章《丰富的图形世界》一节,通过天坛、地球仪、高楼大厦等学生身边事物的介绍,让学生感受球、柱、锥、面、线、点,觉察到几何就在身边。这样的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顺序。
2注重动手操作,引导学生“做”数学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因此,苏科版教材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和活动经验,提供了大量操作、活动、思考、交流的机会,引导学生通过“做”感受数学。例如在《勾股定理》的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对图形的割、补、拼、凑,亲自观察和动手操作,发现了直角三角形三边之间的数量关系。不仅使学生认识了勾股定理,熟悉了用面积割补法证明勾股定理的思想,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自我探究习惯。
3注重“过程”和数学思想方法
新教材通过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其发现数学、了解数学、体验数学的过程。注重知识的发生、发展也是新课程“过程性目标”在教材上的反映,其目的是加深学生对数学本质的理解。例如七年级上第五章《图形的变化》,在七巧板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动手制作一副七巧板,涂上不同的颜色,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精髓,虽然教材中没有专门的章节介绍,但却渗透在初中三年的全过程之中。初中阶段需要掌握的数学思想主要有:数形结合、分类讨论、方程与函数、一般与特殊、统计以及转化思想等。
二、基于新教材的思考
1新课程呼唤着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
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这就要求教师转变原有的课堂教学模式。而在实际教学中会产生这几个问题:
(1)实施新课程,学生在课堂上“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如何把握课堂教学的时间?课堂上,我们常常发现这样的问题:在多数学生投入地进行自主探究活动的同时,少数学生注意力分散,或者根本没有进入角色。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应该以问题作为教学出发点,把教材知识改编成需要学生探索的问题,使传统意义上的教学过程变成学生对数学问题进行探究、解决的过程,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2)“自主探索”的学习方式会不会使一些学生的学习更加困难?自主探索有助于学生“学会学习”,但一部分学生由于在知识技能方面实际存在着缺失,难以进行有效的探索活动,那么这些学生的学习有可能更加困难。这要求教师设计出相应的针对整体和个体的教学方式方法。例如:通过减少解决问题的步骤及简化任务,使部分学习困难生也完成任务,感受成功的快乐。
2课堂教学中多媒体的合理使用
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教学辅助手段,如果恰到好处地加以运用,可以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的思维,但课堂上过分依赖多媒体的使用会失去教师课堂的生成和教学智慧。因此我认为课件的制作与使用应注意以下几点:画面要简洁,对于一些图形变化和探究的问题,在学生独立思考有了自己的想法后,可以通过课件演示验证;文字较多的填空、选择等题目可以用PPT投影;但一些例题的解题格式和过程要通过教师的板书给学生以示范。
3“双基”的继承和发展问题
课程改革要改的并不仅是教学内容这一点,而是诸多方面。需要思考的是,哪些应是我们当今数学教学中的“双基”?我们要抛弃一些不能适应当今时代发展的教学内容,对学生在学习中必须掌握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应该要求学生理解和掌握。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适当补充一些题目,以加强学生的基础训练。
新教材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带来了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的巨大变化。作为教师,我们应尽快适应新教材,转变思想,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在实践中去感悟新课程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