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旻珊
(上海理工大学 光电信息与计算机工程学院, 上海 200093)
“电子材料学”全英文教学的实践和体会
江旻珊
(上海理工大学 光电信息与计算机工程学院, 上海 200093)
熟练掌握和综合应用英语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基本条件,这对理工科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结合“电子材料学”课程实践,从教材选择、教学方法等方面介绍了该课程全英文教学过程中的体会和认识,期望为理工科全英文教学的改革提供一些有益的帮助。
全英文教学;电子材料学;教学方法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环境下,高校教育国际化也成为必然趋势。为了促进我校人才培养与国际接轨,我校与英国谢菲尔德大学等9所世界一流大学共同创立了二级学院:上海理工大学中英国际学院。学生由国家统招,在完成四年课程并修满相应学分后,可以获得我校以及英国大学颁发的双学士学位。中英国际学院的教师来自于全球15个国家和地区,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为主,留学归国人员为辅,为学生营造了多元化的文化氛围。
笔者在中英国际学院电子电气工程系担任“电子材料学Electronic Materials”课程任课教师,通过结合自身经验,比较中英教学的异同,对该课程全英文教学方面的体会进行了总结。
全英文课程是指使用全英文教材、全英语授课的课程。英文原版教材与英文授课对本土学生而言,不仅可以减少由于翻译带来的信息误读与损失,更可以提高获取最新知识的时效。因此,英语国家领先学科的核心课程,通常在全英文专业课程建设中备受关注。此外,以留学生教学需求为导向,以进一步广泛传播带有中国本土性特征的信息、理念、知识为目标,更能提升留学生的国际理解能力与跨文化交往能力。
合理选择和使用教材是所有教学成功的先决条件,对于全英文课程尤为重要,合适的教材可以极大地提高教学质量。到目前为止,国内尚没有系统完善的可以完全适合中国国情的针对本科生的全英文教材,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通常会选择权威经典的全英文教材。针对“电子材料学”课程,我们选择了由Safa O. Kasap编写、McGraw-Hill Science出版社出版的教材《Principles of Electronic Materials and Devices》第三版。Safa O. Kasap是加拿大萨斯喀彻温大学(University of Saskatchewan)电气工程系教授以及加拿大电子材料与器件首席科学家。这本教材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电子材料与器件的基础理论和各类功能材料与器件的原理以及性能,是高等学校“电子材料学”课程的经典教材。考虑到本课程面向的学生为中英学院电子电气工程系的二年级学生,且这些学生在此前从未系统地接受过“大学物理”课程教育,因此在物理基础知识上稍有缺乏,直接接触“电子材料学”专业书籍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第一、二节大课,我们除了向学生介绍“电子材料学”专业课的基本背景以外,还会给学生补充一些跟本课程相关的基本物理知识。这样不仅可以给学生打好基础,还能够让他们由浅入深地先接触一些专业课程中会用到的词汇,以便在后续的课程中可以更好地接受专业知识。在补充基本物理知识方面,我们选择了由Paul G. Hewitt编写、Addison Wesley出版社出版的《Conceptual Physics》第11版的电学相关章节。该教材已经出版了30余年,再版11次,是最为经典的普通物理学教材之一。考虑到本专业课程使用了两本原版教材,每本教材重点讲述其中的部分章节,在实际授课时,会将讲授的章节归总影印,作为最终的课堂教材。
在授课时间的安排上,本课程参考英式教育方式。采用一节大课(Lecture)和一节习题课相结合的方式。在大课上以教师讲授为主,同时配合适当的提问,鼓励学生用英语回答,加强其对专业知识的理解。
课件的制作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授课内容必须与多媒体课件匹配,我们所用的教材《Principles of Electronic Materials and Devices》第三版,随书附送的光盘包含了一些课件内容,但直接使用在课堂上并不见得可取。因为本教材附送的光盘中包含的课件,仅仅包含了书上所有的插图和图注,在实际讲课时需在此基础上做大量的删改。对大部分的定义及原理,需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进行讲解。除了将一些关键的字句添加到课件上以外,还需要在适当的时候穿插复习一些之前课程已经讲述过的内容。这样能够从认知的角度上,使得母语非英语的学生可以清晰领会所讲授的专业知识。由于电子材料在现实生活中有着普遍的应用,所以可以适当地援引生活中的应用实例,阐述电子材料的基本原理。这样可以让学生把课堂上所学的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直接用课堂上所学的理论来解决自己身边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同时培养其全英文思维,以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鉴于选课的学生英语程度不一,为使学生了解课程的核心内容,讲授大课时除了采用教学多媒体课件,还需辅以板书配合讲解。如NPN结、PNP结等重点章节,用彩色粉笔绘制板书有助于学生了解电场中正负电荷的流向。讲解过程中遇到重点难点,如专有名词等,可以用浅显的英文加以详细解释,并反复强调以加深印象。这样学生不仅可以掌握专业知识,也可以领会专业的英语表达方式,有利于学生专业水平和英文水平的提高。习题课上所做的练习需与大课讲授内容紧密结合,并适当穿插复习前几课的知识点,以期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达到融会贯通的效果。
全英文教学的目标之一是训练学生在专业领域运用英语进行熟练交流的能力,因此需要特别注重课堂的讨论和课后的交流。除了教师在大课上用英文讲述之外,习题课可以采用由学生结对互助的形式形成小组,每组2-3人。由于全英文课程班内一般都会有一些留学生,习题课分组时,注意将留学生分散到各个小组。这样可以促进中国学生与外国学生的交流。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适当地布置一些思考题,让学生展开小组讨论,每一组可以派一个代表上台用英文进行小结。这样不但可以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也可以锻炼学生对于不同口音的适应能力。需要指出的是中国学生在自我表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方面往往弱于外国学生,教师需要兼顾到每位学生,尽量让所有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有2-3次上台训练的机会。对于做报告的学生,应鼓励他们在需要的时候配合板书讲述,并在自我表达能力、临场反应能力等方面争取锻炼机会。在课后,小组组员们还可以互相就课上讲授的专业知识进行提问,解答,纠错,甚至可以展开辩论。这样课内外双管齐下的训练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信自强、不怕失败的优良品质。通过结对互助的形式,也有益于学生共同提高。
在中期检查时发放调查问卷,笔者认真阅读学生对此阶段教学所给的评语,了解学生对于授课的意见,尽量满足学生的诉求,及时进行改进。课后除了利用答疑时间回答学生的问题以外,还鼓励他们自己去查阅相关的英文文献。这样一方面增强了其英文检索和阅读的能力,另一方面加深其对章节各个知识点的认识与理解。同时笔者在学院网站开设的交流版(Blackboard)上上传课件和习题课习题及答案,方便学生下载复习。
全英文授课一方面为了提高学生的英文能力,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对讲授专业知识的理解。考核成绩为平时成绩和考试成绩相结合,比重为1:1。平时成绩主要包括考勤、课堂表现、作业等。考试成绩主要由期末考试成绩决定。由于平时作业和习题课均采用英文题目,学生需采用英文回答。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大纲,由教师提交考试AB卷(A卷为期末考试卷,B卷为补考卷),并经英方审核。在出题时除了覆盖重要知识点之外,在题型方面也力求多样化,包括有选择、填空、名词解释、原理简述及计算等五种题型。其中主要要求学生用英文来表达的是名词解释和原理简述题。名词解释题一般为课上反复强调过的专业名词,原理简述题鼓励学生用绘制简图的方式配合答题。在提高其英文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的同时,也对其专业课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行了评估。在阅卷过程中,以评估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和理解为主,英语表达及其语法与结构为次。阅卷后,及时分析和总结,为改善教学质量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从考核结果上来看,学生对课程的掌握达到了培养的要求,考试成绩的分布区间正常。
本文主要介绍了笔者在我校中英国际学院采用全英文讲教授“电子材料学”课程的一些实践和体会,分别从教材选择、教学方式和课程考核等方面做了较为详尽的阐述。全英文教学蕴含着全新的教学理念,是我校配合教育部在长期以来的教学改革中推进的一项创新举措。经过长时间的探索,我校在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方面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全英文教学模式突出的优点在于能提供一个学习并运用英语思维的环境,使学生将英语和专业知识学习和运用有机结合起来,同时获得英语和专业知识的双丰收。同时也给教师带来不断提高自己英语水平的压力和动力,促进了教师本身公共英语和专业英语水平的提高。
但在推广全英文教学模式的同时,我们也必须考虑到这样的模式在传统高校教育中进行试点时可能遇到的困难。从课堂效果来看,对于没有受过英语专业训练或在英语国家留过学的教师,可能会在用英语表达专业知识方面遇到相当的困难。从学生方面来看, 全英文教学要获得成功,学生的英语水平也要能够跟上教学的进度,这就涉及到是否需要在中小学阶段就开展全英语或是双语教学的问题。只有在大学前英语具有一定水平之后才能有效减轻高校专业课全英文教学的负担。同时对于原本用中文教学的本科生课程,如果采用全英文教学的模式,是否需要增加教学学时来保证学生的理解,也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作为教学的一线教师,我们也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及时分析不足、总结经验,并注意具体教学方式的灵活应用,才能使教学不断完善、不断提高,以满足我校与国际接轨培养现代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1] 陈琛.高校国际化进程中本科全英语课程建设探索[J].郑州:时代报告,2012,(6).
[2] 陈以一.同济大学双语、全英语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探索[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3.
[3] 俞理明.全球视角下的中国双语教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4] 田瑛.全英教学模式初探[J]. 黑河:黑河教育,2006,(8).
[5] 陈映芝.如何提高大学课堂全英授课的教学效果[J]. 长春:考试周刊,2010,(9).
[6] 龙琪.理科双语教学[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The Practice and Experience of Electronic Materials Teaching in English
JIANG Min-shan
(SchoolofOptical-ElectricalandComputerEngineering,UniversityofShanghaiforScienceandTechnology,Shanghai200093,China)
The target of modern higher education is to train students with independent research capability, Mastering English is one of the basic conditions. This article introduces the experience of Electronic Materials teaching in full English. We discuss some basic aspects of teaching including textbook selection and teaching methods. We hope the article could be helpful for full English teaching and bilingual education i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full English teaching; electronic materials; teaching method
2015-06-12;
2015-10- 09
上海市高校青年教师培养资助计划项目(编号:slg12003)
江旻珊(1983-),女,博士,讲师,主要从事光学工程方面的教学和研究,E-mail: jiangmsc@gmail.com
G64
A
1008-0686(2016)02-0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