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病入络”理论与膜性肾病的中医治疗

2016-03-11 06:36王晓红马红珍
黑龙江中医药 2016年3期
关键词:络脉通络肾小球

王晓红 马红珍

(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杭州 310000)

“久病入络”理论与膜性肾病的中医治疗

王晓红 马红珍

(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杭州 310000)

膜性肾病是慢性肾脏病常见疾病之一。临床表现以水肿、蛋白尿、低蛋白血证为主要表现。病程较长,易反复发作,中医多辩证为脾肾亏虚。本文根据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久病入络”理论指导膜性肾病的治疗。

久病入络 膜性肾病 中医病因病机 中医治疗

膜性肾病是慢性肾脏病常见的病理类型之一。本病发病机制不明,预后差别较大,存在肾功能逐渐恶化和自发缓解两种倾向,至今无特异性治疗方案,目前临床上西医以激素和细胞毒类药物为主,但疗效欠佳,且毒副作用较大。中医药对延缓慢性肾脏病进展与恶化,有其独特的优势。根据其病程长、易反复的疾病特点,本文从中医“久病入络”的理论阐释其发病病机,指导辨证,初步探讨如下。

1 “久病入络”的理论基础

“久病入络”的理论思想肇始于于《黄帝内经》。《灵枢.始终》载有:“久病者,邪气深入”。最早指出了久病可入深的发展趋势。《灵枢•百病始生》曰:“是故虚邪之中人也,始于皮肤,……。留而不去,则传舍于络脉,在络之时,痛于肌肉,其痛之时息,大经乃代”。指出了六淫外邪致病由表入里,从在皮肤至经络的传变过程。在治疗上,认为“病在脉,调之血,病在血,调之络”,提出以“通”为用的治疗原则,并运用“刺络放血”“缪刺”“灸络法”等治疗方法 。为后世“久病入络”理论体系的形成及广泛运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至汉代,张仲景进一步继承并发扬了“久病入络”理论。在《金匮要略》首篇“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中即提出“千般灾难不越三条:一者,经络受邪,入脏腑,为内所因”,认为邪气从经络内传脏腑是病邪深入的重要的病机之一。并论述了肝着、水肿、痹证、干血劳等内伤杂病,指出其“脉络瘀阻”的病因病机,开创了辛润通络之旋覆花汤、辛温通络之大黄虫丸、虫类通络之鳖甲煎丸等治疗方法,使得“久病入络”理论在临床上得到具体运用。

到了清代,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中首次明确提出“久病入络”,”认为“ 初病气结在经, 久则血伤入络”, “经年宿病, 病必在络”。在治疗上 以“通络”作为治疗大法,创立了辛味通络、虫类通络、络虚通补等治法用药,从而形成了“久病入络”的理论体系,使络病学成为中医学重要的病机学说。

2 “久病入络“与膜性肾病的关系

2.1 共同的生理基础

络脉是中医经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脉支横别出的分支部分即为络脉,包括十五别络、孙络、浮络和血络。《灵枢·脉度》曰 :“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 。”《医门法律·络病论》 更有记载 :“十二经生十二络,十二络生一百八十系络,系络生一百八十缠络,缠络生三万四千孙络。自内而生出者,愈多则愈省,亦以络脉缠绊之也。”《灵枢.海论》:“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可知络脉犹如枝杈,不断分支,越分越细,纵横交错,广泛的分布于人体脏腑组织之间,形似网格遍布全身,渗灌血气、互渗津液,内可联络脏腑,外可沟通表里。肾络是网络于肾中之络脉,《临证指南医案·便血》曰:“腑隶下之络,属布散于肾之阴络”,是维持肾脏结构功能的基础。

现代医学认为,人类肾脏是由二十三万至一百八十万个肾单位构成,包括肾小体及与之相连的肾小管。肾小体中央部分是由毛细血管构成的肾小球,肾小球外面紧包着肾小囊。肾小球是由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分支形成、又互相吻合的毛细血管网。入球小动脉进入肾小球后分为5~8个分支,使血管球形成相应的毛细血管小叶或肾小球节段。每个分支又分出数个小支,最后形成20~40个盘曲襻状毛细血管。各小叶的毛细血管返至血管极处,又汇聚成主支,最后合成出球小动脉[1]。这与中医络脉理论不谋而合。

肾脏具有丰富的血量供应,是全身血流量最多的器官。正常人每分钟约有1000~1200ml的血流经过肾脏,相当于心脏的20%~25%,如此高的血流量主要为了维持肾小球的虑过,以达到及时清除代谢废物,稳定内环境的目的[1]。中医认为肾藏五脏之精,为先天之本,气血阴阳之根,为水脏,主津液,司开合。《素问.热穴论》: “肾者,胃之关也,关门不利,故聚水而从其类也。上下溢于皮肤, 故为胕肿。胕肿者, 聚水而生病也”。肾可调节全身水液代谢。在水液代谢过程中,各脏腑形体官窍代谢后产生的浊液,下输于膀胱,在肾气的蒸腾气化作用下,分为清浊;清者回收,由脾气的转输作用通过三焦水道上腾于肺,重新参与水液代谢;浊者化为尿液,在肾与膀胱之气的推动作用下排除体外。正如《素问.经脉别论》所描述:“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这与现代医学,肾小球是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物质代谢的基本形态功能单位、肾小球毛细血管网滤过、肾小管毛细血管网重吸收存在生理上的同一性。

2.2 相同的病证特点

2.2.1 难治性,反复性,缠绵性 久病,即痼疾。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中说:“初病在经,久病入络,以经主气,络主血 ……”“经几年宿病,病必在络”,“经年累月,外邪留着,气血皆伤,其化为败瘀凝痰,混处经络”。所以,“久病入络”病位深而重,为久治不愈、反复发作的慢性疾病。而膜性肾病是慢性肾脏病的常见病理类型之一,病程往往较长,约20-30%的膜性肾病患者能自发缓解,但仍有50%以上患者病情可进展,逐渐出现肾功能损伤。且由于大量蛋白尿,导致长期营养不良,加之部分患者长期使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免疫功能往往低下,易发感染,可引起膜性肾病复发,甚至加重。

2.2.2 正虚不足,邪实瘀阻 络脉是气血运行、津液互相输渗的通道。《灵枢·经脉》曰 :“饮酒者,卫气先行皮肤,先充络脉 络脉先盛,故卫气已平,营气乃满,而经脉大盛”。同时,《灵枢·邪克》 曰 :“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以四末,内注五藏六府。”与此同时,络脉也成了邪气入侵和传变的重要途径。经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中医认为,邪气是疾病发生的重要条件,正气不足则是发病的内在因素。只有当正气虚弱时,外邪才可趁虚而入。另一方面,邪居日久,其气必虚。久病亦耗伤气血,“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血不生气,气不行血,气滞津停而致络脉瘀阻;与此同时,气血不足,无法祛邪外出,致使邪气滞留,与痰湿瘀血胶结于内,使的疾病缠绵难愈。因此,久病入络”的病理特点主要是“瘀滞兼虚”。

膜性肾病患者以水肿及蛋白尿为临床表现,且病程较长,可归属于中医的 “水肿”、“尿浊”、“腰痛”等范畴。根据临床观察,膜性肾病多为脾肾亏虚,且以脾肾阳虚证为主要证型。《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肾为主水之脏,《素问·水热穴论篇》说:“肾者,胃之关也,关门不利,故聚水而从其类也,上下溢于皮肤,故为胕肿。胕肿者聚水而生病也”。 盖脾位中州,升清阳,主运化,脾失健运,则水湿内停,泛溢肌肤则为水肿;脾气虚弱,清阳不升,则精微下泄,酿成湿浊,可见蛋白尿,所谓“中气不足,则溲便为之变”;肾主封藏,藏五脏之精,肾气不足,则封藏失司,则精微失守、下泄尿中。陈以平教授认为膜性肾病的基本病机是本虚标实,脾肾亏虚为本,痰浊瘀阻为标,痰瘀互阻是病机关键[2]。王红军等在活瘀祛浊法治疗膜性肾病的临床研究中指出肾络瘀阻、湿浊互阻是膜性肾病发病的主要病机[3]。“瘀”“虚”是膜性肾病的主要病机特点,与“久病入络”瘀滞兼虚的病机变化相一致。

另外,由于大量蛋白从尿中漏出,机体纤维蛋白原增加,抗凝血酶水平降低,肝脏代偿性合成纤溶抑制物增加,使机体处于高凝状态,易发生血栓、栓塞性并发症,化验检查可见血脂、凝血酶时间、血浆纤维蛋白降解产物等测定异常。肾脏病理活检显示,早期光镜见肾小球基底膜上皮侧嗜复红小颗粒、钉突形成,进而基底膜逐渐增厚;免疫病理显示IgG和C3呈细颗粒状沿肾小球毛细血管壁沉积[4]。陈以平教授将肾脏病理诊断引入中医辨证论治中,并将膜性肾病肾小球基膜上皮细胞下弥漫的免疫复合物沉着”归属中医理论中湿热胶着成瘀,以益气活血化湿法治疗,取得满意疗[2]。

3 辩证思路

膜性肾病属络病,以正气不足,肾络瘀阻为主要病机。因此,治疗上以“络以通为用”的原则,包括扶正通络与祛邪通络两方面。

3.1 扶正,以补益脾肾为本

膜性肾病病程长,且反复蛋白尿,患者多表现为脾肾亏虚证。正如《内经》云:“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 》写道:“试观江湖河海,未有不载于土上,行于土中者。故其水得土之冲气,而足为蛟龙之所潜藏……,也可知肾之蛰藏,比籍土封之力”。由此可见,补肾之时尤当健脾。表现为畏寒肢冷、乏力腰酸、舌淡苔白,有齿痕,脉沉无力脾肾阳者,可以金匮肾气丸加减;证见气阴两虚,伴口干乏力、自汗出、手足冷、大便干,小便黄,舌偏红少苔,脉沉细者,可与参芪地黄汤加减,以益气养阴,健脾益肾;若是乏力、腰酸、纳差等寒热不显,以脾肾气虚为主,可予加味四君子汤,外可加熟地、山药、山萸肉、兔丝子、黄精等平补肾脏阴阳之平,以益脾肾之气,先后天同补。

3.2 祛湿泻浊

膜性肾病由于反复蛋白尿、低蛋白血症,易出现水肿等水湿内停之证。湿浊滞着属阴,水湿内停,一方面壅遏三焦水道,水浊外泄不畅,使血液中的浊毒物质不能正常从小便及肠道清除,化验检查可见血尿素氮、血肌酐、血尿酸、血脂升高;另一方面,日久则戕害正气,脾肾阳气日渐虚衰,津液运行输布失常,升降开合失司,精微蛋白漏出更甚,肾脏的病理损害亦加重,使病程迁延,日久难愈,甚至发展成脾肾衰败,湿毒内蕴之肾功能衰竭。可见祛湿泻浊尤为重要。故水肿明显者,伴口干苔黄腻,脉滑数,湿热表现者,可与防己苈黄汤加减,以清热利水消肿;若兼见胸脘痞闷,腹胀纳呆,肢体困重或重着,恶心呕吐等湿阻中焦证,需治以理气和中、芳化湿浊,如用藿香正气散、三仁汤等,热象明显者,加入黄连、竹茹、蒲公英等清热化湿;若为寒湿内阻者,则加干姜、苍术、茯苓、厚朴、附子等温中化湿。

3.3 祛风固表

风为百病之长,而足少阴肾经连于咽喉,故风邪易循经入肾,加之脏腑亏损,正气不足,表气难固,抵抗力下降,虚则不耐邪侵。若入侵之风邪没有及时去除,则易蕴结于肾,使感染反复,影响肾之气化、开合,以致水肿、蛋白尿复发或加重。早期以外风为主,宜宣;后期以内风为主,宜疏;缓解期以卫虚为主,宜固。早期多表现为风邪侵袭之风水水肿,可见恶寒发热、眼睑、四肢水肿、泡沫尿,舌淡或红,苔白或黄,脉浮或浮数,当遵仲景“开鬼门”之法,治以宣肺解表,利水消肿,如越婢汤加减或银翘散加减。后期由于风邪入里,蕴结于肾,病情反复,蛋白尿加重,叶天士认为:“久则邪正浑处其间草木不能见效,当以虫蚁药疏通诸邪”。可在解表利水的基础上,加用蝉衣 、僵蚕、地龙、全蝎等祛风搜剔之虫类药,以祛邪外出。缓解期,表邪已解,脾肺之气不足,易感外邪,此时宜补益脾肺,益气固表,提高机体抵抗外邪力,防止复发,予玉屏风加减。

3.4 通络祛瘀贯穿始终

《读医随笔·虚实补泻论》谓:“叶天士谓久病必治络。 其所谓病久气血推行不利,络之中必有瘀凝”。一方面,本病患者脾肾亏虚,无力行血、瘀血内阻, 脉络不通。另一方面,因湿致瘀,水道不利,气滞血瘀。仲景云:“血不利则为水”,脾主运化,肾主水,脾肾亏虚,水湿泛滥,阻滞气机,水道运行不利,血行缓慢而成瘀;肾脉痹阻,肾开阖失司,水液代谢失常,分清泌浊功能受损,发为水肿。脉络瘀阻是膜性肾病的主要病机病机之一,故通络祛瘀治疗各阶段均可运用,具体治法如下:(1)辛香通络。叶天士谓:“病在络脉,例用辛香”。如防风、旋复花、苏叶、沉香等;辛香药,味辛,性散,疏散透达,与血分药同用,可疏通络脉,活血行气;与祛风解表药相配,又可祛邪外出。(2)虫类通络:如全蝎、地龙、僵蚕、水蛭等,虫类药物乃血肉有情之品,性攻逐走窜,可通经达络,搜剃疏利而无所不至。叶天士曾指出: “考仲景于劳伤血痹诸法 ,其通络方法, 每取虫蚁迅速飞走诸灵,俾飞者升 ,走者降,血无凝着 ,气可宣通 ,与攻积除坚徒入脏腑者有间”。(2)藤类通络:如忍冬藤、青枫藤 、鸡血藤、络石藤等。《本草便读》曰:“凡藤类之属,皆可通经入络。盖藤类缠绕蔓延,犹如网络,纵横交错,无所不至,其形如络脉”。(3)活血通络:因络脉瘀阻,病在血分,故治当活血祛瘀。如桃仁、红花、当归、丹参、川芎、牛膝等。

[1] 王海燕. 肾病学[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9.12.

[2] 高志卿,邓越毅,王琳,等. 陈以平教授分期论治膜性肾病[J].上海中医药学报,2004:38,38(2)35-36.

[3] 王红军,张素梅,张磊,等.活瘀祛浊法治疗膜性肾病的临床研究 [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2,6:115-117.

[4] 陆再英,钟南山,等.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

(2016-06-14 收稿)

猜你喜欢
络脉通络肾小球
舌下络脉诊法研究❋
白藜芦醇改善高糖引起肾小球系膜细胞损伤的作用研究
看小儿络脉识宝宝病变
Multicenter Randomized Double-Blind Controlled Clinical Study of Huoxue Tongluo Recipe (活血通络方) External Washing in the Treatment of Chemotherapy-Induced Peripheral Neuropathy
治疗腰痹通络止痛是关键
望“纹”知病,“掌”握小儿健康
结肠络脉探析
中西医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80例疗效探讨
肾小球系膜细胞与糖尿病肾病
通络止痛汤治疗原发性头痛68例